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名医

相关文章

学脉疑问!

问问五脏是看左右手寸关尺,依次心肝肾肺脾三焦?但三部的上中下 又说是府 脾胃 脏 是怎么回事 观脏府究竟寻哪里呢??脏腑的脉在一起么?还有男左女右又怎么解释呢??望赐教! 看了脉书很多讲五脏在寸关尺都有定位,但又有左右手寸关尺一起摸比较左右的!不知各位先生是以各寸关尺所属脏平脉为比较来寻问题所在 ...

脉法精微 2015/1/11 18:14 张子良

推荐罗老师的《古代的中医》

我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罗老师的,也是从这个本书了解到了古代那些医学大家的逸闻趣事的,也是看了这本书,决定要学医的!如果你没看过,那就来看看! 试读: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   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着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的。   所以中医很难学习。   现在几乎 ...

医家荟萃 2014/12/31 19:59 wise

中医可以自学成才吗?

自学中医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中医学,浩瀚如海,只有舍得吃苦耐劳的人,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如此,才能探得岐黄之术的奥秘。 已故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李甫聪,13岁即到中药店作学徒,老板给他的规矩是——身稳,手稳,嘴稳,耳灵,腿勤。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再三恳求老板准许 ...

中医学子 2014/12/31 18:56 wise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大发雌威,下令把光绪皇帝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内。光绪帝终日忧烦,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导致疾病缠身。朝廷御医轮番为他处方,光绪帝吃了全都无效。   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一得知这一情况,便推荐上海青浦的名医陈莲舫为光绪帝治疗。陈莲舫出身医学世家,祖上19代行 ...

患者交流 2014/12/23 22:21 铿锵中医

神秘的药引子

神秘的药引子 今天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有趣,转载大家分享。 初识药引子,不是学中医,而是读鲁迅散文的时候。   鲁迅在散文《父亲的病》里说,清代名医叶天士给人治病,只在人家的原药方上加了一味梧桐叶,百治不愈的病人就被治好了。据说当时是秋天,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以梧桐叶携带的 ...

患者交流 2014/12/23 18:01 铿锵中医

扁鹊庙游记

扁鹊庙游记 扁鹊,是中国名医的标识,用现代话说,叫名医形象代言人。2002年8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4枚,其中第一枚便是名医扁鹊。我自从学医以来,就有拜访扁鹊故里的迫切心愿,这样的机会总算来了。 2006年10月2日,是“十一”黄金周休假的第二天,自驾车前往河北省内丘 ...

患者交流 2014/12/21 18:35 铿锵中医

名医的治病秘诀_一人一方论

名医的治病秘诀_一人一方论 被周总理称为“高明中医,又懂辨证法”的名医蒲辅周先生(1888-1975)有一句名言:“中医治病有一个秘诀,就是一人一方。”他说:“辨证论治的真谛是什么?是一人一方。”“善治病者,一人一方,千人千方。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如见便秘即通之下之,遇遗精则 ...

患者交流 2014/12/21 18:29 铿锵中医

本来面目的中医

本来面目的中医 在4月9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有一篇题为“还中医本来面目”的文章。文章题目较大,但只是主要谈到了“还中医理论本来面目”这一个方面,我认为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中医行医方式的本来面目,同样也值得探讨。总的来说,现在在中医药理论上,可能是已经或多或少地被一些人曲解或弱化、异化了; ...

患者交流 2014/12/13 06:56 铿锵中医

为何百病缠身?

为何百病缠身? 现实中,见过太多的患者,动不动就身缠多重疾病——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痛风------ 仔细询问,一开始都是简单、单一的一些并不严重的小问题,但随着患者不断地看医生看专家、住院、吃药、输液、打针、甚至无数次手术,终于,病一天天多了 ...

患者交流 2014/12/13 06:54 铿锵中医

陈筱宝治愈何应钦姨太

陈筱宝治愈何应钦姨太  有蒋介石高参之称的何应钦虽说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一向“惧内”,又爱面子,虽不去花街柳巷眠宿,也不在国都南京拈花惹草,却暗度陈仓在上海娶了三房小妾,其中以年轻的三姨太最受宠爱。一日,何接到三姨太电话,说“月事”已3个月未至,疑为珠胎暗结,某医曾投破血行经之药无效,问如何处置 ...

患者交流 2014/12/10 01:29 铿锵中医

名医对联

原创作者:张斌 相传公元2013年春天,古代名医李东垣、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四人重返人间,来到天府之国的四川城都,但见大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好一派盛世繁华景象。  四人漫步街头,一路走来,来到一处院落,只见这里甚是安静,乃至是荒凉,与外面世界形成鲜朋对比,不知何故,忙向邻里打听,原来这里是 ...

中医学子 2014/12/7 03:52 归源散人

国医不如草泽医

国医不如草泽医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虽说神农尝百草,然而“藕皮止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是说厨师的手被割破,发视了藕皮可以止血;牵牛可以利水,出自田间老农的经验,说明许多中医药知识都来自民间。章太炎曾说:“取法东方,勿震远西;下问铃串,勿贵儒医。”以太炎老 ...

患者交流 2014/11/25 23:48 铿锵中医

苦(哭)笑不得之余杂谈“名医”

有院校派网友斥余“全国名医里没有你”, 苦(哭)笑不得,杂谈“名医”。 1、江湖游医也是医,是“江湖游”类型的“医”。鄙人学医于民间,工作于基层,非专业大夫,连江湖游医都算不上,如何能成为“全国名医”?哈哈! 2、“全国名医”就没有学术缺陷吗?蒲辅周德高望重,不识生石膏微寒;秦伯未医学大家,将宗气与肺 ...

中医讨论 2014/11/22 08:25 家乡的梧桐树

学医要会‘偷’

学医要会‘偷’ “学医要会‘偷’,要能‘夺人之长’!偷谁的?偷古今名医成功的治疗经验。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摸索,几十年也出不了头,只有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才能打破常规,迅速成才。不会‘偷’的医生,一辈子不会有出息 ...

患者交流 2014/11/15 21:21 铿锵中医

锡饧不辨

锡饧不辨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困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凡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 ...

患者交流 2014/11/14 19:45 铿锵中医

日本古医家永富独啸庵论三工(上工,中工,下工)

日本古医家永富独啸庵论三工(上工,中工,下工) 永富啸庵者,日本之古名医也,生于1732年,曾著有《吐方考》《囊语》、《漫游杂记》等医学名著,在日本医史中居有相当地位.近日翻阅日刊 ,有其论述上工,中工,下工一段文字,其大要虽不出 之旨,但却多有发挥,以其为外邦古医者,其论或有不合于今者,幸读来尚有兴味,且可增长 ...

患者交流 2014/11/14 19:41 铿锵中医

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

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出现了一种很有价值的医学刊物《吴医汇讲》。据现有资料来看,它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  相传在很早以前,吴门医生唐大烈就想办法办一种刊物,交流医术经验,繁荣兴我国的医学,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的一天,他在门前贴了一张广告,内容是:“凡属医门佳话,以前人 ...

患者交流 2014/11/10 23:44 铿锵中医

非读书不足以成大医

非读书不足以成大医 振兴中医的关键是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培养出合格中医的关键就是读书,特别是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1世纪初出版了一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基本包括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名医。我用了3年多的时间将这套 ...

患者交流 2014/11/10 23:43 铿锵中医

辛弃疾指婚谢医

辛弃疾指婚谢医 宋代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名医林亿等人按官阶为五品,故称医生为大夫、为郎中。医生也很受士民尊敬,官员路遇医生也要“马前唱喏”。当年,那位文武全才、壮志凌云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对医生也极为敬仰,一次他请医生为夫人治病,痊愈后,把家中艺妓许配给这位朗中,并口占《好事近》一词诉其 ...

患者交流 2014/11/10 20:28 铿锵中医

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音国)国,看见全国上下都在举行祈祷,一打听,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从告诉他,虢太子清晨鸡鸣时突然死去。   扁鹊问:“已经掩埋了吗?”   侍从回答说:“还没有。他死了还不过半日哩!”   扁鹊请求进去看看,并说虢太子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侍从睁 ...

患者交流 2014/11/6 04:00 铿锵中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