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寒证

相关文章

浅析“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本帖最后由 bygzpf 于 2013/1/23 22:03 编辑 浅析“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5月23日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仲景对 ...

伤寒杂病 2013/1/23 06:02 bygzpf

如何诊治所谓的阳虚畏寒证?

如何诊治所谓的阳虚畏寒证? 作者:丹江游子 看了很多中医论坛中有许多网友发帖子,多是讨论什么肾阳不足,阳虚畏寒引发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头昏木讷,耳鸣眼花,四肢冰冷,体倦乏力,周身困痛,腰背酸困凉痛,妇女则表现为痛经,怕冷……等等,不论男女,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畏寒怕冷,多被诊断为“肾阳不足, ...

医患杂谈 2012/9/26 23:02 丹江游子

欧阳倚老中医辨轻重缓急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9/19 09:52 编辑  中医治病,历来有“标本缓急”之分,所谓“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就是按病证的缓急轻重来分主次的。故新病、痼疾同时并发,不论新病引发痼疾,或痼疾不愈兼有新感,都要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新病、痼疾同时并发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外感病影响内脏 ...

转贴专栏 2012/9/18 17:31 yixing妙善

论寒热证的转化

临证常见到一些病证,开始是典型的风寒,吃过一剂两剂散寒解表药后出现热证,或痰热或郁热,或燥热或湿热,过去总觉得是自己辨证有误,考虑不周,一些潜在的证候没有发现,或没有预见性地早做防范。临证即久,发现这实际是病情发展的一种规律,正如伤寒论的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更重要的是,各个寒证与热证的证候之间不是平行 ...

理法方论 2012/9/16 03:03 snfdz

治疗风湿病常用三味中药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05:09 编辑 作者:赵东奇 现代医学的风湿病相当于中医里的“痹证”,是一大类有关结缔组织病及骨与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而且缺乏特效药,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相对来说,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疗效较为满意,副作用也较少。本人在多 ...

本草求真 2012/9/1 23:58 梁知行

从月子病谈“寒证”

本帖最后由 庄野医 于 2012/7/15 11:29 编辑 月子病,我们通俗的称法,常因生产(包括流产)气血大亏或者(兼)产后护理不当(比如 感受 风/寒/湿等邪)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具体表现不一一赘述。然而临床上月子病所指的一系列症状非独产后所有,很多女性在经期或者房事后饮冷 冷浴 居住环境寒凉 潮湿 外感表邪未尽( ...

病情辨析 2012/4/21 05:11 庄野医

寒证请教。

前几天看到《三天前治愈奇症一例? 一文,感觉很是惊奇,后来想想自己的情况: 后心如有物堵。心窝处皮下有小疙瘩,大小不一,散在心窝范围内四周。背后如有物堵,常有扯痛感。 不觉自己和这些情况对上了号。 周六在家没事,灸神阙与关元,大约3个小时。不想在吃饭的时候,没注意喝了一碗略微有些凉的稀饭。后来感觉 ...

伤寒杂病 2012/1/8 18:37 lsd148

一位对黄元御学术思想有研究的医家----庆恕

从大官到大医的抚顺人——庆恕 庆恕,字云阁,满族,1840年(道光二十年)生于辽宁省抚顺县一贵族家庭。从小受其母亲影响,喜爱医学。20岁时,因母亲有病为庸医所误诊而死。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决心学好医学技术,为百姓治病,免除百姓的痛苦。他开始学习“岐黄之术”。1870年(清同治九年),庆恕考中了举人,1875年又 ...

四圣心源 2011/12/10 20:28 梁知行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辩证要点

如果病人怕冷、怕风、怕空调,但手脚心是热的,属于上热下寒证吗?我认为辩证要点应该落实在病人自己的感觉,即,病人自觉烦热或者寒冷

伤寒杂病 2011/10/12 02:08 zx1zx1zx1zx

浅析“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文摘)

浅析“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仲景对阳明病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后世医家将其称之为阳明病的提纲。对于此条的理解,历代注家各有其理,然多从实证、热证解。笔者觉得似欠全面,做为提纲证必然是对阳明病的高度概括,那么“胃家 ...

伤寒杂病 2011/6/20 07:03 bygzpf

“四诊”“八纲”简记

四诊----望闻问切。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舌诊:正常舌--淡红为常。鲜红实热。淡白虚寒。绛色里热。紫色多瘀。舌卷缩色淡多虚。 苔:薄润白是正常。薄白而滑多表寒。白厚而腻湿痰饮。黄苔里有热。黄腻多湿热。燥黄热伤津。燥黄带刺实热证。灰白多寒湿。灰黑肠胃湿浊。灰滑多食积痰饮。黑润白大寒证。黑而干燥是大 ...

中医学子 2011/6/10 18:31 慧光

《话说舌苔》

人体之有舌苔,犹如井壁之有青苔。苔者,多生于水湿之气。观苔察病,其用大致有四: 1、以苔之颜色,推断体质寒热:通常认为,苔黄属热,苔白属寒。此说意犹未尽,使人一知半解,误人颇深!如《舌鉴辨正》中说:“黄苔见于全舌,为脏腑俱热”,此说验之于临床,实不尽然。根据多年经验,舌红而苔黄者,多为热证 ...

杏林箫客专集 2011/5/26 01:54 杏林箫客

表寒证,按八纲辨证来判断,属阴证还是阳证?

表寒证,按八纲辨证来判断,属阴证还是阳证?

医案存档 2010/10/4 03:46 guorj

表寒证,按八纲辨证来判断,属阴证还是阳证?

表寒证,按八纲辨证来判断,属阴证还是阳证?

医案存档 2010/10/4 03:45 guorj

石膏重用至120克

之前辩证错了,把热证辨为寒证,本是肺热,结果辩证错误,误用小青龙汤。 唉,现在,只能重用白虎汤清肺热了 正的,以后要提高辩证能力才行。

理法方论 2010/4/11 06:29 wcyerik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诊断学名词,系四诊之一。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凡能用眼睛看到的都要观察,包括病人的神色、体型、皮肤颜色、大便、小便、痰等。特别要仔细观察舌和尿的变化,舌诊主要是看舌质和舌苔。例如,龙病的病人,舌质红,舌苔干而粗糙;赤巴病的病人 ...

医师交流 2009/7/25 08:31 bygzpf

中医八纲辨证与心理的关系

中医八纲辨证与心理的关系 王中平 http://blog.sina.com.cn/xinpingjk   中医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辨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四诊,掌握了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与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

理法方论 2009/6/8 06:01 自然力

求教梁知行大夫

您好,因为长期患有严重痤疮,吃过很多中药,访过不少中医都没治好。所以一直在学习中医,想搞清楚自己的体质,最近有点想法想请教一下您。我感觉自己一直火大,表象是尿黄,容易急躁,脉跳动在八十七左右。喜欢吃东西,有些胖。但是最近通过一些材料发现自己胃部似有寒湿,表象是坐一会手脚就会冰谅,舍苔属白薄苔,似属寒 ...

中医讨论 2008/10/13 07:06 一直走下去

对“马钱子性寒”的质疑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9 22:04 编辑 作者:娄多峰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近年在风湿、骨伤诸病治疗中,应用相当广泛。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笔者对《本草纲目》及现行药典论定的“马钱子性寒”提出质疑,并认为其当性温。理由如下。 1.临床疗效 明代《鲁府禁方》曰:“治寒湿气作,脚腿痛, ...

本草求真 2008/7/23 08:41 梁知行

白喉全生集

白喉全生集 书名:白喉全生集 作者:李纪方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叙 属性:先外祖尹慎徽先生博学诗词书画。各臻其妙。尤精岐黄术。纪方负笈从学。而于内外科。喉科。肿证。刻志 研求。二十年来。险逆诸证。一一经历。博访旁咨。悉心讨论。窃谓深有所得。第白喉一证。世无专书。而时医之 业 ...

资源发布 2008/5/8 02:32 梁知行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