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中医脉诊的奥秘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 ...
终于到9.22-9.23号,结束了全国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考试(在之前我已考过,并拿到了师承中医执业证书),立即与松林老师联系好学习时间...... 9.28日,我与朋友两人从昆明火车站踏上北下的路程.经过几日颠簸我们在10.1日到达青岛火车站.老师来接我们.他没询问,通过判断 ...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6-7-15 13:16 标题: 简谈诊脉方法 简谈诊脉方法 我们来简述一下诊脉法。另外,也对上述7脉作一下详细讲解。 1、脉诊的临床地位 脉诊又称切脉。属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内经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 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那么,把 ...
妊娠的脉诊,除了寸口脉多滑利而尺脉按之不绝外,切神门脉更有重要意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中医妇科学》对此句的解释是:“手少阴是心经之脉,心主血脉,动甚,即滑疾流利有力之意。”这里所说的手少阴脉应是手少阴心经之原穴──神门穴。汤力子氏观察了500名停经妇女的神门穴脉 ...
作者:肖红 按:网上讨论脉诊的帖子似乎很少。现在把近代名医杨则民论脉诊的文字贴在这里,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或争鸣——业中医者若对此无话可说是难以想象的。杨文中有个别术语可能会引起误解,比如那时不分心房和心室,即通称为心房,故特别指出。又,《潜厂医话》中的“厂”字,读作AN,意思与“安”大体相同。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心居五脏之首,有帝王之称,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生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凡夏脉来盛去衰,是名曰钩,反此者病。若来盛去亦盛,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为不足,病在内. 太过则令人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人烦躁,上为咳唾,下为气泄,其脉来如连珠,如 ...
□ 马文辉整理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刘绍武通过60余年的临床探索,经过大量病例的反复验证,提出了诊断整体气血功能失调的客观指标——四脉证。 1.溢脉证:寸口脉越过腕横纹,甚者脉充皮下,可见其搏动,直达手掌大鱼际。疾病应变态势呈现阳亢性病理反应,多为交感神经功能亢奋,病位在头胸。 ...
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 ...
篇名>察病指南 书名:察病指南 作者:施桂堂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年—1279年 序 属性:医之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谓之巧 也。然亦曷尝真见其所谓巧者。特窃是名以欺世耳。间有以活人自任者。又弊于医书之委压。惑于 议论之纷纭。无所折衷。每得其粗 ...
九道脉 九道脉属阳者二。属阴者七。 一、长脉属阳。指下寻之。往来通度三关。如持竿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黄帝脉经无长脉。有散脉。云大为散。乃阳盛阴虚之脉。焉知散非长也。)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是阳毒邪热之气居于三焦。患在于表。宜徐徐发表出汗而愈。散脉按之满指。六腑气绝于外。则手足 ...
明·李中梓著。成书于公元1642年。 本书是一部脉学专著,书凡2卷。上卷共47篇,其中第1~10篇主论脉诊概念,阐述切脉部位、时间、方法以及寸口三部脉分属脏腑的机理。第11~15篇阐述脉分四时、六气、四方,示人诊脉要因时、因地制宜。16~22篇叙述了四时五脏之平脉、病脉、死脉、真脏脉、怪脉及其区别 ...
第一难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 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 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於手太阴寸口者, 五藏六府 ...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
《周氏脉学》启后承先脉学是中医临床的一门特殊学科,是从桡动脉搏动的各种微细变化中,来推理生理机能与病理情况的一种独具风格和形式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传统的中医论脉方式,不仅是晦涩费解,更是不可避免地固执在抽象概念里。在今天看来,当然有许多地方已成为脉学史上的陈迹,而有更 ...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 ...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 ...
寸口脉法 两尺..尺外候肾,尺里候腹, 右肾候元阳及君相之降,左肾候肾水及木萌. 两关..左外候肝,内以候膈,右外候胃,内以候脾. 两寸..左外候心,内候檀中,右外候肺,内候胸中. 又 ..左寸候心与小肠,右寸候肺与大肠 左关候肝与胆,右关候脾与胃 肾与膀胱候于两尺. 上部脉候胸喉首,下部脉候腹腰股 ...
内经中说的都是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黄元御那里也是。 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就变成独取寸口了? 三部九候之法为何就不用了?已经失传了么? 难道独取寸口比三部九候之法还要准确? 请指教。
中医瑰宝苑 脉纬 民国·罗哲初撰 -------------------------------------------------------------------------------- 脉纬简介 《脉纬》一书,是近年发掘的一本脉学专著,为我区近代名中医罗哲初所撰。罗哲初字树仁,号克诚子,广西桂林市人,生于一八七八年。他自幼勤学苦读,精研医理,兼善针灸, ...
原文: 【1.2】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 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 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 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 纪纲;愿为俱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