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张仲景

相关文章

关于药证的思考

关于药证的思考 黄煌 发表于 2004年05月19日 @ 00:00:00 CST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10029) 原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摘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是客观的、具体的、综合的、稳定的、科学的。药证相应是中医取效的前提,是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张仲景 ...

理法方论 2005/7/23 06:57 志一

方证对应 效验必彰

方证对应 效验必彰 作者:余国俊 我临床使用经方,受当代经方名家江尔逊老中医的熏陶与启迪,遵循“方证对应”的原则。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江老强调,临床证候只要与仲景的描述相契合(有时“但见一证便是”),放胆使用而不必强求脉、舌、症面面俱备,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颇有执简驭 ...

理法方论 2005/7/23 06:56 志一

小柴胡汤原义考析

小柴胡汤原义考析 胡正刚 发表于 2004年09月01日 @ 00:00:00 CST 指导: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原载于《江西中医药》2003年7月第7期 研究仲景小柴胡汤全部条文,会看到它具有以下特点:适用范围广(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瘥后劳复、呕吐哕下利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 ...

理法方论 2005/7/23 06:55 志一

《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 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  朱良春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众所周知,此书之全名应为《伤寒杂病论》。由于历史的原因,仲景的原作被"一分为二",初经晋王叔和编次整理,将《伤寒论》部分单独分出来,后来《伤寒论》又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即从 ...

理法方论 2005/7/23 06:54 志一

仲景伤时论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 ...

复泰草堂 2005/7/21 19:56 三七生

从《伤寒论》书名谈起

从《伤寒论》书名谈起 作者:刘渡舟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或叫《伤寒卒病论》。此书问世不久,就因兵火洗劫而散佚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使此书得以传至今日。到了宋朝嘉三年(公元1057年)八月辛酉,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儒臣奉命校正医书时 ...

理法方论 2005/7/21 17:46 志一

伤寒溯源解——郑钦安

-------------------------------------------------------------------------------- -- 作者: 缘起 -- 发布时间: 2004/05/14 06:08pm 仲景为医林之祖,著《伤寒》一书,以开渡世津梁, 揭出三阳三阴,包含乾坤二气之妙,后贤始有步趋,无奈 相沿日久,注家日多,纷纷聚讼,各逞己见,舍本逐末, 已至于今 ...

理法方论 2005/7/15 20:52 缘起

医法圆通

清·郑寿全 著 目 录 卷一 用药弊端说 各症辩认阴阳用药法眼 心病不安 肺病咳欶 肺痿肺痛 胃病不食 脾病呕吐泄泻 肝病筋挛 肾病腰痛 头痛 目病 耳病肿痛 鼻流清涕 鼻孔煽动 唇口红肿 齿牙肿痛 口臭附:口苦、口酸、口辛、口甘、口淡、口糜 舌肿、舌痛、重舌、舌强、知麻、舌木、舌缩 喉蛾 ...

复泰草堂 2005/7/15 10:02 三七生

[转贴] 中医现代化批判——刘力红博士访谈之三

中 医 现 代 化 批 判 ——刘力红博士访谈之三 丁丁:刘博士,您在研究中医学的过程中,一再强调一个信心,特别是您在讲到张仲景的智慧时,心情十分激动。你说中医史上的那么多顶尖高手,他们在智慧上确实没有办法跟张仲景比。所以,大家应该有充分的理由想信这完全是真实的,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在您看来,今天学中 ...

正本清源 2005/7/13 18:01 david92003

[转贴] 中医现代化批判——刘力红博士访谈之二

——刘力红博士访谈之二 丁丁:您在对中医学的思考中,特别重视一个“道”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您是从“道”入手,从很深的层面上对中医学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请您给大家谈谈您的看法。 刘力红(以下简称刘):好的。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东西涉及并不多,所 ...

正本清源 2005/7/13 18:00 david92003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