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学

相关文章

快乐,是人生的基本色——谈“谏不入,悦复谏”

  曾经有个秋天,我在萧萧落叶中来到北方的一座寺院,空山幽谷,感觉有些冷清。当时我接触佛教一段时间了,自己觉得自己颇有心得,我知道众生苦难很多,慈悲心就是看到众生的苦难,并愿意为解除这种苦难而努力,为了做到这些,要放下自己的私心,这叫“慈悲、放下”,但是,说实话,当时我并不觉得怎么开心,自己虽然变得 ...

1 2015/4/13 20:39 罗大伦

西医权威组织称日本人的祖先是猪

最近,科学家在对人类基因测试时,发现日本人的基因与人类其它民族的基因完全不同,而是与狼和猪的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从而证实了日本人确实是由非类人猿进化发展而来的。这是一位不愿说出姓名的基因权威科学家日前向记者透露的,这位科学家是国际人类基因测试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他担心此发现被隐瞒,人类最终会被非人类高 ...

正本清源 2015/4/9 16:27 济缘

清明祭祀杂谈——关于“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真是这样,东北的清明,开始下雨了,桃花此刻刚刚开,天仍是冷,地上的草,微微见了些许绿色。人们在微雨中,熙熙攘攘去上坟。      为何每年都要上坟呢?中国人为何有这种习惯呢?   思念逝去的故人,世界各国人都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嘛,但是,论礼节,可能中国人是最讲 ...

1 2015/4/4 06:27 罗大伦

品格高下之原因(摘自《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著)

  品格高下之原因(摘自《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著)   决定人格或品格高下的关键,是假我之执的深浅有无。从地狱型人格到佛陀型人格,是一个假我之执从极深到浅、由浅至无的进程。假我之执愈深,愈为自私,其人格愈是低下,其我与我所实际上也越小,乃至其自我被禁锢于狭窄黑暗的监狱囚室中,或称为连一个亲人和朋友 ...

1 2015/3/26 03:32 仁普养生

【《中国中医药报》6.15】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二)

  其实医学是一门人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命科学领域,远未达到可以肆谈统一或唯一的境界,我们完全应该宽容地珍惜传统精华,加以弘扬。   现在对中医持反对或者告别态度的大致有三类人:第一类人主张惟科学主义逻辑,以西方科学标准衡量一切。在他们看来,但凡从结构上找不出严密的依据又没法用逻辑关系进行说理 ...

1 2015/3/21 15:48 何裕民

认知疗法:成功治癌的第一步

有人认为三分之一癌症患者是吓死的。此话虽缺乏流行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却也反映了一些客观事实。在恐癌文化盛行的中国,由于对肿瘤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患者的确是死于患癌后的不良认知应激及“心死”后的一连串劣性的心身反应。  (一)注重自我“评价”的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学认为:事件应激所引起的心身反应很重要 ...

1 2015/3/21 13:54 何裕民

东方酿生“气功”的人文因素比较分析(下)

  促使先民调姿的主因除前述的“服形”外,效仿动物也很重要。古人眼中许多动物是有灵性的。效仿其动作也可获得它们的灵性,以便更好地交通天地。如舞的原本动机是娱神,事神;《书经》疏:“巫,以歌舞事神”,《论文》曰:“巫祝也,女能事舞形,以舞降神者也”。“然(天地鬼神等无形神物)、舞,皆与巫叠韵”。尔后才发展 ...

1 2015/3/21 09:43 何裕民

病和病人:特殊的实践对象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希波克拉底      实践对象的二重性实践对象是学科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标志,其不同侧重和微细差异往往是两种体系的分水岭。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述希氏之语其义亦然。这些代表了一种医学特征,说明这个时代 ...

1 2015/3/21 08:16 何裕民

生存期的预测:最不人道的“科学”

  在2006年年终,由上海科学保健康复协会组织的一次迎新春肿瘤患者联欢会上,有52个活过五年的患者济济一堂,欢声笑语。笔者与4、5位医师也应邀出席,共同联欢,气氛融洽。这时,有一个患友拾起了一个话题,说当时医师都说我只能再活6个月,不到200天,现在我已活了整整2000天,我还想再活2000天、5000天。她的一段话,激 ...

1 2015/3/21 07:06 何裕民

汶川大地震救援一—一次重建医学人文主义传统的良机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每一个人都十分沉痛,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种感受也许要更为强烈。这次空前的救援活动是史无前例的,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过去,救援仅仅就是救命,然而这次,体现的不仅是救命,而是一种全人的关怀;重视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 ...

1 2015/3/21 07:01 何裕民

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缺乏足够的重视。医学的重点仅集中于研究生物学的改变。也就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去探究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此,人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确为上个世纪末以前的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医学史上血液循环学说和疾病的 ...

1 2015/3/21 02:01 何裕民

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

     自从何裕民教授提出“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的理念,在癌症治疗领域引起了一场观念的革命,其实心身学对癌症还有很多新的指导性的观点—— 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      嘉宾: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   主持人:本刊编辑于静宇 真有“癌症性格”吗?   【主持人】有句 ...

1 2015/3/20 23:05 何裕民

心理社会因素,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多,在研究其与肿瘤的关系时,主要牵涉到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及应付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性特征      由于个性过于复杂,心理学对于个性的研究也比较庞杂、丰富,且尚无定论。有些学者先后把人的性格分为A、B、C、D四种主要类型,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B型性格的人容易满足于 ...

1 2015/3/20 22:52 何裕民

治病,需要从“心”开始

  历史上,东西方传统医学都注重心理与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系。而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人们就开始了心理刺激与疾病关系实证性现代研究。结果表明:人是向着社会和自然界开放的自组织系统,自然或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心”、身两个方面对机体发生影响,引起机体的某系统、器官直至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变化。无数事实证明,心理 ...

1 2015/3/20 22:35 何裕民

心理防癌之走出抑郁

      1.换一种方法思考        城市里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常常长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以致不堪重负,终致生病。我们认为有许多压力是自己加上去的,卸下压力是第一步,而卸压的关键是“换一种方法思考”。      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要认识到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常重要,都必须认真对 ...

1 2015/3/20 22:30 何裕民

癌从心生 也应从心治

   编者的话:如何正确对待肿瘤?肿瘤病人如何活得更历久、更快乐?2011年1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心理学与心身医学卷》主编何裕民教授,在广州市做客“岭南健康大课堂”,他此次演讲的题目是“别让癌症盯上你”。   太追求完美、较真 ...

1 2015/3/20 21:19 何裕民

垃圾车法则

  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受到一些不公待遇,被冤枉或者情绪受刺激,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怎么办!建议大家遵循“垃圾车法则”。   最近有一本国外翻译过来的新书(小册子)很值得一看,书名就叫做《垃圾车法则》。讲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二十年前在纽约坐车的经历及接受的教育:出租司机好好开车时,突然横向里冲出一辆车 ...

1 2015/3/20 17:44 何裕民

论心身医学的“本质”

  本文是本人在今年的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年会(第17届)的主旨报告,该会于近期将在石家庄召开。特发表于此,仅供参考!    论心身医学的“本质” 何裕民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会长   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起,围绕着心身医学,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争论。就它的学科、定义、性 ...

1 2015/3/20 15:43 何裕民

停止抱怨,学会倾述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述说与交流。而怎么述说,向谁述说,如何交流等,都大有讲究。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倾诉有益,发泄(抱怨)有害!”倾诉与发泄、抱怨都是述说,但却意义截然不同。不顾对方感受,喋喋不休,抱怨连连,甚至散播流言,退缩让步,就是有害的,不仅自己应该远远避之;而且,抱怨的被动接受者也须对抱怨 ...

1 2015/3/20 08:43 何裕民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个从山西大同来的患者,她直截了当告诉我,她也是学中医的。然后,她就开始跟我抱怨她的病:都是因为老公离开家多少年,什么也不管……都是因为她的孩子不听话……都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她从来没有得过肝炎,但却明显肝硬化了,又生了肝癌……接着开始就抱怨病很重……当地的医生误诊,害了她……她 ...

1 2015/3/20 07:45 何裕民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