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新悟 作者:民间草医 学习《伤寒论》一知半解。大概在八几年,受医学院中医系老师李永清的教诲,开始背诵《伤寒论》,当时李老师已背过三千次,上课不带教材,又无教案,却侃侃而谈,我们大受震动。也开始背诵。也算学医的开始。经过半年的历练,坷坷绊绊背过了一次,条文一知半解,后边 ...
四季脾旺不受邪,或者少受邪,或者受邪还能逐渐自愈,《伤寒论·辨太阴病》有一段论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假若脾家不实,腐秽就不能够及时清除,问题可大了。 脾家不实叫做脾约,《伤寒卒 ...
讨论:是太阳温病,还是太阳中风? 《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今男孩,12岁,发热,汗出,头痛,不恶寒,口不渴。大小便正常,无里证。 以上发热不渴,不恶寒者,在现实中很常见。是太阳温病,还是太阳中风?该如何治疗?望各位高手出招,特别是有临床经验的,结合理论和实践,详 ...
神思疲怠 不能久思 语声低微 形瘦气怯 头晕耳鸣 腰酸腿软 小便虚数 恶寒 动则汗出 口中甜腻 夜寐多梦 宜先用桂枝汤 调和阴阳?
患者郭某,男,30岁。于七月中旬一清早搬运水泥,全身出大汗,即入池塘中洗澡。在水中颇感寒意透骨。回家后即感不适。至午后则恶寒发热,全身疼痛,烦燥,无汗,气急声粗。因闽南民间有一陋习,认为夏暑季节发热均为“中暑”,不可用西医打针。其家人遂请笔者用中药为其“清热解暑”。诊得除以上诸外,尚见谵语、气喘。体温 ...
1、麻黄汤治遗尿案 某女.32岁。1991年春因感受风寒而发热恶寒头痛,服用感冒胶囊等末愈。此后经常怕冷,微热,头痛身痛,体温常在37℃以上,住某院治疗,发热有所好转,但小便开始不利,数曰后不禁,迭经医治,病无起色。刻诊:形体肥胖,两眼险虚浮,下肢浮肿,尿意频急,小便后仍有尿意,时有自遗,咳嗽高声、大笑时尿 ...
本帖最后由 针炙初学 于 2011/4/4 19:12 编辑 有一朋友近日因汗出受风寒感冒,流鼻水,原来容易感冒体质,受风寒感冒并无表症(恶寒、发热),而是直接感冒,后转为咳嗽,干咳少痰,痰白,晚上更重。虽找过几个老中医用过药,但咳嗽一直未愈。 我虽然也学了《伤寒》,但还不知何用药。请问(伤寒无恶寒、发热等表症 ...
请问,我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看到外感表实麻黄汤,外感表虚桂枝汤。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外感受凉后,没有发热,也没有恶寒,没有汗出,更不发身痛,而是受寒后直接流鼻水,再拖几天就变成咳嗽。例:这几天,二位朋友,一位老人,一位中年。老人是受寒后,流鼻水,不发热,不恶寒,没有汗出,过后几天变成咳嗽。中年的 ...
伤寒论康平本康治本合探zt 数字中国: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6F0A441&xpos=158 例一: 康平: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孪急,反与桂枝汤(嵌注:欲攻其表,比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傍注:以复其阳)…… ...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09:21 编辑 因前些天风大,母亲患上了感冒,于是我开此方对治: 面红,鼻流清涕,无痰,咽痛音哑,恶寒夜间发热,舌红苔黄,脉浮紧。 防风18克 薄荷9克(后下)牛蒡子9克 桂枝9克 竹叶8克 炒白术5克 甘草5克 炒栀子6克 此八味药,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前一日服用感冒冲剂、银翘vc片无效 ...
本帖最后由 太阳花2011 于 2011/1/12 17:39 编辑 体虚多年,没及时就医身体逐渐虚弱,素年来脾胃虚寒,大便经常稀烂,四肢不温,腹部压痛,空腹更甚,得热才舒,腰部觉凉。近1年来,肝郁脾虚,胁骨胀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严重曾消化困难,只能吃粥,现吃逍遥散得到改善。试药多服,阴虚加剧,导致阴虚内热伴有烦热, ...
其实,如何可以判断湿与热的比例,谁轻谁重呢? 本来想附上病案以供讨论的。 现在试试回忆回忆某病案的片段: 患者黄疸,胸胁胀满,不欲饮食,面目黧黑而瘦,皮肤与目黄如橘子色,发热恶寒,小便如茶色,舌苔薄黄,脉弦略数。 那么这个黄疸病案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呢? ...
补火 按李时珍云。命门为藏精系胞之物。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节两肾中。此火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脑。为生命之源。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生人生物。俱由此出。又按汪昂谓。人无此火。则神机灭息。生气消亡。赵养葵谓。火可以水折。惟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必择其同气招引归宇。则火始不上浮而下 ...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
1.恶寒在病为表,六经虽各恶寒,而太阳应寒水之化,故恶寒特甚,与阳明二日自止,邵阳往来寒热,三阴之内恶寒者,悬殊矣。 2.脉反沉,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是太阳之变局矣。 第一局能理解大概含义但是不甚了解,第二局的“是太阳之变局矣”是真的不了解。 望大家能帮忙解答,感谢。 ...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0/10/24 11:21 编辑 职 业 退休教师 婚 否 婚
男 25岁 173cm 60公斤 昨天在外面带的时间比较长,有风并且有点冷。今天起来恶寒发热,咳嗽,嗓子不舒服,有点鼻塞,无力,稍微动一下头痛,呼吸好像有热气从鼻子出来无汗。,嘴里有味道,说不明白什么味道心跳的比平时快、有力 请大夫诊治 本帖最后由 听日出 于 2010/10/3 16:23 编辑 ] ...
原帖地址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1864899&highlight=%BE%AD%B7%BD 一李姓妇女,48岁,在冷库工作,感冒后抗菌输液二次未愈,於2010年6月10日来诊:发热,恶寒,体温表38点2度,咳嗽咽痒少痰,身有汗,口微干,疲倦貌,舌淡苔白干,少苔,脉浮数,辨为太阳阳明合病,表病兼里热津伤,处方,麻杏石甘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