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慢性病

相关文章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启示

  1965年,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在越战时被俘,关押在河内希尔顿战俘营里。作为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斯托克代尔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先后遭受了20多次拷打,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活着出去,直到8年后获释回国。与此同时,关在同一希尔顿战俘营里的其他美国战俘,大都比将军年轻得多,身体状态也要好的多,却大批很快就死了 ...

1 2015/3/20 04:24 何裕民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同花顺”理论

  时间10月20日   地点:南京   10月20日南京,何教授参加第三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我讲的题目是《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同花顺”理论》。说这儿我先讲几张照片,照片里的三个人特别有意思。第一个人叫老布,是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2008年被确诊为晚期膀胱癌。他 ...

1 2015/3/20 02:25 何裕民

面对医疗高科技:领舞,还是伴舞

面对医疗高科技:领舞,还是伴舞   ——兼论肿瘤治疗中的高科技选择对策   何裕民      摘要: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注意到由其引起的困顿,但又无法避而不用。因此,面对医疗领域中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手段,不能只是“翩翩起舞”,盲目跟进,而要多方注意,从容“领舞”,为我所用。笔者以肿瘤治疗为例, ...

1 2015/3/20 02:21 何裕民

学会适当调低期望目标

  不久前,我任会长的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在湖州召开了第十八届年会,这次年会的规模比较宏大,来了几百号人,我们也请了一些兄弟协会的会长来做报告。例如,我们请来了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张亚林教授,张教授讲课有一个要点很明确:就是对心理障碍患者要调整心理目标,一些目标要分阶段实施。他做完报告之后,我做了第 ...

1 2015/3/20 01:55 何裕民

切记:一怒可以“归天”

  笔者在《癌症只是慢性病》里就曾经强调患者切忌大怒。医家十剂之功,败于患者一怒。12月26日门诊结束时,助手告诉我一个消息:笔者常常引以自豪的一个案例——上海市曲艺界某著名前辈的妻子,2005年末,75高龄时患了晚期左肺癌,在某著名医院手术失败(因为胸膜粘连、胸骨转移),又因为心脏问题,没法化疗、放疗,通过 ...

1 2015/3/20 00:58 何裕民

何裕民:什么是最好的医疗模式

  何裕民  中华医学会理事兼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科技部“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亚健康课题组第一负责人,著有《癌症只是慢性病》《别让癌症盯上你》等。      美国人的健康并不好      北京晨报:这样的结果必定有值得追溯的形成过程。      何裕民:过程就是平时的健康 ...

1 2015/3/20 00:19 何裕民

别匆忙走进手术室

  我前一段时间的博文中,曾经就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的一场官司引发的专家提议:“别匆忙走进手术室”写过稿子,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今天仍旧愿意一谈。当然,“别匆忙走进手术室”也包括了“别匆忙乱化疗/放疗”,它的另一面是“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这个智慧如果能够很好的用于指导癌症治 ...

1 2015/3/19 23:57 何裕民

不知情的癌症病人活得长?

不知情的癌症病人活得长? 记者对话何裕民教授   我国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许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生了癌或尚未确诊之前,常常活得很好,活得很长。一旦确诊,或者得知自己生了癌,病情便急剧恶化,癌细胞也呈加速发展。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心态作的祟! □ ...

1 2015/3/19 23:43 何裕民

患者病人角色的调整

  长期的临床观察,使我们认识到癌症患者病人角色调整的重要性。很多患者尽管知道自己已经患了癌,还是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照样“指点江山”、“操持万事”、“为我唯尊”,性格急躁……不改当初,治疗效果可想而知!当然,我们并不主张患者一定要静养,一定要怎么怎么……但了解自己新的角色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却是 ...

1 2015/3/19 23:04 何裕民

癌症慢性病,起病有“心因”

  最新的癌症调查显示,女性的癌症发病率正明显且快速升高,而且大有年轻化的趋势。之所以如此,除了女性与男性共同的环境之外,女人细腻的心思、敏感的情绪等心理特点,应该是促使她们更多罹患癌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我在三四年前写了一本书,叫《癌症只是慢性病》,选购者要么自己是癌症患者,要么家里亲朋好友有癌 ...

1 2015/3/19 23:00 何裕民

她们为什么反复被癌盯上

  有个女患者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她是某直辖市的审计局领导,人很精神、利索,一看就是个女强人。那天,她拿着我的《癌症只是慢性病》,并带着一个助手来找我,开门见山地说:“教授,如果我早看到你这本书,我就可以少吃很多苦头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从1992年开始就不断生癌,18年间,前前后后一共生了4个 ...

1 2015/3/19 22:55 何裕民

认识自己,认清“对手”——评《众病之王·癌症传》

  年初,素昧平生的中信出版社赵天晓先生给我送了本他策划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趁着假期,我从头到尾认真地看完了。掩卷时不禁为这本书之深刻和不同凡响而感慨,思绪翩翩。   由于汲汲于癌症,因此早就得知这本很有影响的著作,国外好评如潮,且获悉它出版不久便获得普利策大奖。须知,科技/传记类的书获普利策奖, ...

1 2015/3/19 22:04 何裕民

好女人更易被癌盯上

好女人更易被癌盯上 权威专家何裕民:过于追求完美,导致身体 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癌症易乘虚而入   ■通过对数万病例的提炼,肿瘤治疗权威专家何裕民教授提出了女性防癌新观念   ■4日上午9点半,他将携新书《好女人,别让癌症盯上你》,在外图厦门书城与读者见面      记者林晓云   何裕民说,他 ...

1 2015/3/19 21:34 何裕民

与癌交手,“高调”火并,不如“低调”博弈

与癌交手,“高调”火并,不如“低调”博弈 ——《生了癌,怎么办》新书首发暨同名讲座今展开 癌症是死亡的代名词吗?征服癌症是治疗的首要目的?如今这样的观念需要扭转了。8月15日上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携新书《生了癌,怎么办》亮相火热进行的上海书展,带来一场极具革新意识的讲座。何裕民 ...

1 2015/3/19 21:18 何裕民

中医话养生 中秋送健康——“新民健康大讲堂”在泖开讲

中秋国庆佳节将至,由市卫生计生委、新民晚报等联合举办的“新民健康大讲堂”首次进入上海郊区,为社区居民送健康。9月17日下午,第十届“新民健康大讲堂”在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的松江区泖港镇举行,主题为“中医话养生,中秋送健康”。 活动首先由泖港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孙月芳致欢迎辞,随后市卫计委主任徐建光发表 ...

1 2015/3/19 20:44 何裕民

慢性病:需要“治疗性教育”

  鉴于慢性病上述诸多完全不同于急性病的特点,慢性病(特别是癌症)纠治的许多措施通常不是在医院里就能完成的,甚至主要不是依赖医生进行的,而是取决于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认识及方法。因此,对慢性病患者来说,除了一般性的健康普及、健康宣教外,还需要针对性的、有一定治疗意义的教育辅导,帮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 ...

1 2015/3/19 20:05 何裕民

如何进行治疗性教育

  就像一般的教育一样,治疗性教育,不仅仅是医生的事,家属、朋友、患者本人都可以进行。而且,自我教育意义重大。对此,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治疗性教育的目的既然讲治疗性教育,它就有目的与技巧。我们首先考虑一下目的:   其实,所有慢性病患者治疗性教育的目的尽管不同的病不尽一致,但要点是差不多的,我们 ...

1 2015/3/19 20:05 何裕民

面对疾病,要有一份从容

  中国古话有“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形容,这一经验之谈已经成为了现在慢性病治疗的目的与国际化标准,已经从过去的“治愈”,转向“有效控制”或“基本控制其发展”,后两种并非大获全胜的结果,并不是医学的退步,更不是医生的推脱,而是一种理智,甚至是一种智慧。   有经验的医生这样躲避伤害   世界卫生组 ...

1 2015/3/19 19:49 何裕民

生了癌,怎么办?——何裕民教授剖析防治癌症新思维

        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癌症?11月2日,著名肿瘤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何裕民教授于上海图书馆带来一场癌症防治新思维的讲座,提出“治疗癌症,悠着点更好”,以耳目一新的视角解读癌症治疗的科学思维。   “对待癌症,有时甚至不治疗更好,这里的‘不治疗’是提醒大家指悠着点。”何裕民教授 ...

1 2015/3/19 19:35 何裕民

恐惧癌症比癌症本身更伤人

  曾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2011年的5月底,中央党校的一位老师匆匆忙忙赶来上海找我。他告诉我一个月内的经历——他刚刚被确诊为胰腺癌,而且是晚期,肝上已经有了转移病灶。所有的医生(且都是北京大牌医院的权威医师)都告诉他:治疗与否都一样,他还有3~6个月的寿限,绝对不会超过6个月。然后,他自己也上网查了, ...

1 2015/3/19 18:48 何裕民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