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本草纲目

相关文章

阆中小吃:九香虫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30 编辑 九香虫,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甲壳虫,指甲般大小,状如水龟。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状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屁巴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 ...

本草求真 2008/6/16 22:08 梁知行

为何不是吃药,而只是漱漱泡泡呢?

《思考中医》节录: 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 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 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 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 ...

病情辨析 2008/6/14 07:27 yspacey

论古人的煎药法

论古人的煎药法古代煎药用水讲究多:论古人的煎药法(一) 张瑞贤 杨华 易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古代医家对于煎药极为重视,徐大椿就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煎药用水是煎药成败的关键。在众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中,对于煎药用水已经十分讲究。概论下来有普通水、井花水、 ...

医患杂谈 2008/5/26 04:41 黎小裕

常用中药名释义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40 编辑 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和中药命名的思维方式。为了便于学习和查寻,特按章将常用中药名释义如次,共计中药210味。 一、解表药 麻黄本品“其味麻,其色黄”(《本草纲 ...

本草求真 2008/5/13 01:15 梁知行

元胡止痛作用古今谈

作者:邓理有 《本草纲目》中记载: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着怒,遂病胃脘当心 不可忍。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诸药,皆入口即吐,不能奏功。大便三日不能,因思〈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乃以玄胡索三钱,温酒调下,即纳入,少顷大便行而痛遂止。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 ...

本草求真 2008/4/25 00:02 梁知行

药墨的传说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48 编辑 儿时在农村常见有人用墨汁给痄腮病人治病。见他们一边口中念咒语,一边用毛笔在病人疖肿处画符,最后完全用墨汁涂成黑墨窝,外观像铁上黑膏药,并且疗效还不错。学医后才知道,那咒语只是心理暗示,而真正起效果的则是墨汁。 据史料记载,以药入墨大约始于三国。其时制墨专家韦 ...

本草求真 2008/4/15 07:37 梁知行

清抄本药书《群英会》校注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48 编辑 祖述歧黄意独新,聊将优孟说前因 ——清代的药性梆子戏 我国古典戏曲的发展,清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康熙以前,昆曲在戏曲舞台独领风骚;康熙至乾隆中,以梆子腔等地方戏为主的花部乱弹与昆曲激烈争胜;至乾隆末以至嘉庆道光时期,花部诸地方戏 ...

本草求真 2008/4/13 21:16 梁知行

没有东阿水,就没有阿胶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46 编辑 本报记者 杨朝晖 阳春三月,记者在北京就东阿阿胶相关问题,向著名中医学家、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学术带头人王绵之教授请教。    “我1976年时,就到过东阿阿胶,那时厂里正在进行改造,要从平房搬到楼房里去。”沉浸在30年前回忆中的王老一面询问现在公 ...

本草求真 2008/4/11 00:35 梁知行

《中药学》课件电子版在线阅读,也可以免费下载

《中药学》课件电子版在线阅读,也可以免费下载 中草药药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中药”。而“本草”学也相应地称为“ ...

中医讨论 2008/4/10 06:59 hpc1982

学中医到底该背什么??

初学中医,没有从中基读起,我向来不对教科书感冒, 我第一读的是自己从台湾的中医基础网的基础资料。 后来再读刘立红的思考中医,还有古圆运动中医学, 在这之间读了内经 蘋湖脉经 难经解析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本经疏意 等……中医的古典之作汗牛充栋,这样读下去读个多少是完。 ...

中医学子 2008/4/3 20:55 todayout

“桂”辨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56 编辑 我这里所指的桂,为药用之桂,即《本经》之牡桂、菌桂。我的家乡就是桂的主产地,自小就和桂生长在一起,故对桂还算是知之甚详。在我没对桂进行辨述前,先看前人的一些看法。 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里,把桂(牡桂和菌桂)列于上品。在牡桂条里说:“牡桂, ...

本草求真 2008/3/20 18:53 zsx98898

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57 编辑 作者:杭爱武 【摘要】 通过对历代本草有关中药陈用资料的梳理,对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内容包括中药陈用的源流、中药陈用的时间界定、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在中药陈用的传统认识部分,总结了中药陈用的五个方面的作用:①陈用以去药物燥烈之性。②陈用以去 ...

本草求真 2008/3/13 07:56 梁知行

药名的文学意义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5:00 编辑 作者:费振钟 文人以药名入诗入词,大都流于文字游戏,这是从文人写作的角度来说的。其实中国古时的药物名称,特别是植物药名称,确实含有丰富的文学意义。这种文学意义,不单单在药物名称的语言修辞上,不单单在它们的隐喻、象征、谐语功能上,而在于药物命名之中所蕴涵 ...

本草求真 2008/3/8 00:48 梁知行

由李时珍到吴其浚

作者:费振钟 《本草纲目》成书在明代万历六年,但直到万历中期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时,李时珍的儿子将它献出,才刊行天下,这时候李时珍已经去世。《本草纲目》面世,的确成为李氏所期望的“昭代之典”,但有意思的是,这本著作当时的影响,似乎不在医界,而在于士大夫文人中。《明史·李时珍传》中说:“自是士大 ...

民间秘法 2008/3/8 00:45 梁知行

奇方偏方秘方等之琐谈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4:46 编辑 作者:费振钟 过去读《红楼梦》,见贾宝玉为林黛玉开药,开出一副古怪的方子,其中主要的药是古坟中富贵人头上戴的珠子。贾宝玉小小年纪,居然精于方药,这当然是小说家曹雪芹给他的本事。据红学家们讲,读《红楼梦》就是读百科全书,你想知道的知识,里面都有,如果不信 ...

本草求真 2008/3/8 00:42 梁知行

浅谈药物姜制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5:01 编辑 1 关于姜制法的起源    考查历代中医药文献,最早记载用姜汁制药的医药著作是南北朝时期南齐时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半夏的炮制:“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简言之,即是多次漂洗处理后,用姜汁浸炒。与其他各种炮制法比较,相对而言形成的时间较晚,已是公元500年左 ...

本草求真 2008/3/6 18:34 梁知行

关于黄精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5:00 编辑 作者:费振钟 黄精在神仙道教故事里是最常见的一味药物。《神仙传》里,不少老少男女神仙都是通过服饵黄精脱胎换骨走上长生之路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服食黄精,恐怕已说不清了。据张华《博物记》中说:“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黄 ...

本草求真 2008/2/29 21:18 梁知行

萝卜生姜老兄弟

作者:费振钟 记得几年前,与一位朋友闲谈,他问我,为什么民间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我作了解释,但我当时只是说寒暑节气不同,人总要选些与节气不冒犯的食物,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这话当然不能算错,不过没有说到点子上,有一点绕开去的滑头。现在想来,当时讲不清楚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家乡,老一辈 ...

护生茶楼 2008/2/29 21:10 梁知行

【原创】亦真亦幻说张果

亦真亦幻说张果 诗云:多少世间人,不如个老汉;非是倒骑驴,凡事回头看。 这四句诗是题在一幅古画上的,画中一白发老翁倒骑毛驴,禹禹前行。此老翁就是世称“八仙”之一的张果先生。 张果,或因其年长称张果老。一列仙班,则似神话,其实不然,张果实有其人,据说还是交城人。 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太原府志·杂志》 ...

养正私塾 2008/2/28 23:13 却波渔翁

鲜菱角柄可治多发性疣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10 15:07 编辑 菱,《本草纲目》作芰实。《别录》将其列为上品。气味甘平无毒,能安中补五脏,治不饥轻身。蒸、曝和蜜饵之,断谷长生,解丹石毒;解暑、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捣烂成粉食,补中延年。菱过食则腹胀,暖姜、酒服之即消;含吴茱萸咽津亦可解之。现时多以菱肉干粉拌 ...

本草求真 2008/2/26 21:07 梁知行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