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上药「杵为散,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分别捣筛为散,以后合在一起混匀,每用一钱匕(约3克左右),以香豆豉0.1升,热汤0.7升,煮成稀糜状,取其汁,用此汁调瓜蒂散,温顿服之。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病条辨》 玄参30克、麦冬(带心)24克、细生地24克、大黄9克、芒硝4.5克,用水8杯,煮取3杯,先服1杯,不知,再服。本方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滋阴增液,壮水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胆石膏汤 组成:龙胆草60克、生石膏160克、白茅根95克、大青叶95克、知母60克、玄参95克、生地95克、甘草45克、忍冬花95克、蒲公英95克。 功能:清热解毒。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茵苓苡仁汤 组成:茵陈15克、黄芩12克、生苡仁20克、北杏仁10克、茯苓12克、银花12克、枳壳10克、川朴6克功能:清热祛湿,理脾和胃。 主治:温病湿热证(发热、 ...
,和 一书,在基本理论上惊人一致,但是具体到用药却出入太多.中医,我晕!例如彭师说温病千万不能用石膏,黄师却用.除开土燥水败的情况下黄师认为干姜,茯苓,甘草,人参之类的中气药几乎没有禁忌都可以用,而彭师却禁忌甚多,多用豆类,糖,盐之类. . ...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乃至整个社会流行着关于中医存废的大讨论。中医从未如此受到大众广泛的关注。在这场论战中,支持中医的人有很多,可是反对中医的人也不乏少数。但这种人除去随大流摇旗呐喊的人外,理性论战的不外乎两种人。我想对这两种人写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种是对中医知之不多,甚至毫不知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溯源及评价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溯源及评价 作者:蒋建成 李仙 -------------------------------------------------------------------------------- 关键词:《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源流考证 学术价值 在诸多版本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一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该书解放 ...
近期论坛不太平,我有很多的想法,没有时间和大家单独交流,放到这里请大家也想一想。 拟筹建大型纯中医医馆: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35744 这个贴子我想大家都看了,他的出发点还好,毕竟是为中医的发展做工作,所以一开始我在QQ上问了几句,想给他些建议,但发现他对我很戒备,那也就算 ...
作者:刘 芳 -------------------------------------------------------------------------------- 关键词:岭南 医学文献 民国时期 作用 摘要:本文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大量的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中,总结出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中所起的作用。 岭南位于我国最南 ...
乳癌的治疗法 作者:倪海厦 (03/22/2005)我将此乳癌的治疗法分成三个阶段 , 这三个阶段是根据前ㄧ篇乳癌的诊断来的 , 按照中医的第一期乳癌的高危险群所特有的症状如 : 第一 : 妇女必然会出现失眠现象的 第二 : 还有大便时秘时又下利等异常现象 . 第三 : 当然手脚必然是冰冷的 . 第四 : 脸孔是如有潮热 ...
本方由玄参、麦冬、细生地三味药物组成。用于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稍数或沉而无力等症。有增液润燥之功。 本方为津液不足,燥结不甚诸证而设,增液有余,攻下不足,尤适“无水舟停”之证。所谓“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水可防虚。”(《温病条辨》)本方功 ...
在温热病治疗中的一些临床经验 对急性热病的诊治,在祖国医学中,自从后汉张仲景在 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著述《伤寒杂病论》以后,后世都用他六 经分型的辨治方法于临床,到金、元、明、清之间,始又有 刘完素、吴有性,及清的叶、薛、吴、王:等从内难论述中, 发展创立了用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的温病学说 ...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出于《外感温热篇》,系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之谈。语言虽简,其意颇深。 温邪袭人,必致发热,热则伤阴,阴伤则水不制火,其热必炽,炽则灼烁其阴。如是者,两相因果,其病必剧。故治温病,必用清热养阴之法。清热者,辟温败毒以祛邪;养阴者,补充津液以扶正。虽然清热可以存阴,养阴可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此条是后世伏气温病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内伏郁热,过时而发,自里透外的一类温热疾病。其特点是发病之初即见烦渴、尿赤、但热不恶寒、舌绛等里热证候,而卫表证候反不明显。《内经》原文则以此为例阐释“重阴必阳”的阴阳转 ...
《伤寒杂病论》(桂本)里所云“温病”,与《温病条例》中所指“温病”是否相同? 附天津中医马良先生的一段话: ------ 仲景未言“温病”乃历来所言之谬发: 《伤寒杂病论》卷之第四,仲景用一卷篇幅详论“温病”,所载历来之佚之方二十经典大方。并用苦寒、甘寒之品,寒热之品合用以治病温,以为医学之先河 ...
此书由沈其霖 整理,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发行。 本书主要对《李孔定论医集》、《新方实验录》和《温病三字经》三部医书作了全面系统地介绍。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其前身为系统的古中医学.起目录为: 系统的古中医学(民国二十九年版) 目录 第一篇 生命宇宙 第二篇 系统原理篇 第三篇 处方基础 第四篇 伤寒六经原文读法篇 第五篇 温病本气篇 第六篇 时病本气篇 第七篇 儿病本气篇 第八篇 时方改错篇...... Last edited by 初生 on 2006/12/2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