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病脉

相关文章

[转载]无为山人注解《金匮要略》1

原文地址:无为山人注解《金匮要略》1作者:无为居士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 ...

中医理论 2015/12/1 05:50 david92003

麻黄汤一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伤寒论·麻黄汤》    麻黄汤是一个基础方。但是目前流行的阐释似乎存在很大漏洞,试为之说:  历代对本方的阐释都很多,《医宗金 ...

验方偏方 2015/7/21 23:27 民间中医网001

桂枝汤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http://www.39kf.com/酒客酒客   指嗜酒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中医方剂 2015/5/10 04:23 民间中医网001

五藏平脉的疑惑?

《素问.宣明五气》曰: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这五藏的正常的脉象,在每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身上都能见到吗?可有的人说,正常情况下不显,有病后才出现的是病脉?

中医脉学 2014/7/14 19:31 david92003

【原创】“祟脉”识

“祟脉”识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祟脉”之脉象名称首见于王叔和《脉经》。《脉经·卷四·平杂病脉第二》云:“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者,为祟。脉来洪大嫋嫋者,社祟。脉来沉沉泽泽,四肢不仁而重,土祟。 ...

中医脉学 2014/5/16 23:38 david92003

《脉要精微论》中“推”字的解析

《素问·脉要精微论》阐释诊尺肤及脉象主病时,有一段论述:“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疾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意在阐明诊脉手法,然历代注家因对“推”字理解不同而意见不一。   1.推求参详 张景岳谓:“言察病之法,当推求于脉,以决 ...

脉法精微 2007/3/29 17:46 梁知行

名医脉论

凡内伤证,左脉常细而涩,右脉多浮而大(原注:疟病之脉,亦两手不一)。盖阳气下陷,不能生阴,故血枯而左脉细涩;脾胃亏损,不能生金,故气虚而右脉浮大。(张石顽) 凡虚损证脉浮大者,属阳虚;细数者,属阴虚。芤为失血。若两手俱芤,中有一部独弦者,为有瘀蓄未尽,当去其瘀;若见数大者,为火旺;弦数者,为骨蒸,均 ...

脉法精微 2007/3/21 20:34 梁知行

診家正眼

明·李中梓著。成书于公元1642年。 本书是一部脉学专著,书凡2卷。上卷共47篇,其中第1~10篇主论脉诊概念,阐述切脉部位、时间、方法以及寸口三部脉分属脏腑的机理。第11~15篇阐述脉分四时、六气、四方,示人诊脉要因时、因地制宜。16~22篇叙述了四时五脏之平脉、病脉、死脉、真脏脉、怪脉及其区别 ...

脉法精微 2007/3/8 06:42 oshvv

上海名医汪莲石

汪莲石(1848-1928?) 字严昌,号弃叟。谈及此君,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丁甘仁。丁甘仁可以说是上海中医界最骨灰级的人物了,他在上海开创了著名的丁氏学派,并创建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是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弟子有程门雪、黄文东、丁济万、张伯臾等,俱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但丁甘仁早年医术并不高明,他最 ...

民间秘法 2007/2/24 20:37 梁知行

[18]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六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末,取方寸 ...

脉法精微 2007/2/6 20:23 蓝天百云

[11]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吐浊涕。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 ...

脉法精微 2007/2/6 05:58 蓝天百云

[1]金匮要略-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 ...

脉法精微 2007/2/6 05:39 蓝天百云

(17)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Last edited by 蓝天百云 on 2007/1/21 at 12:28 ]

脉法精微 2007/1/20 20:26 蓝天百云

(16)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执水 执水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设利者,为大逆。硬 ...

脉法精微 2007/1/20 20:24 蓝天百云

(15)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 ...

脉法精微 2007/1/20 20:20 蓝天百云

(10)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 ...

脉法精微 2007/1/13 20:29 蓝天百云

(9)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 ...

脉法精微 2007/1/13 20:25 蓝天百云

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自然界的正常气候能生长万物,不正常的气候会伤害万物。就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处于自然之中的人当然也不能例外。生长、发育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条件,而自然环境的反常变化,又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如寒热反常、过湿、过燥等都会干扰人的生理活 ...

理法方论 2006/10/12 06:50 神奇居士

关于服用 伤寒论-当归散方

请教各位,这些天我在看论坛内部发售的《伤寒杂病论》,在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P154. 第九条提到了一个当归散方: 妇人妊娠,身无他病,宜常服当归散,则临产不难,产后亦免生他病: 当归1斤, 黄芩1斤, 芍药1斤, 白术半斤, 弓穷(各带草花头的,不会读)1斤 请问,孕妇真的可以服用这个方子吗? 还是有 ...

妇幼课堂 2006/10/5 05:56 Shawnfore

做了一个WORD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原件从网络上获得,本人为方便打印和阅读做了个word版的,目录标题点击可以直接跳到书中相应的章节。内容上如果有什么勘误望网友指正。 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再版说明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我区挖掘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 ...

资源发布 2006/8/10 07:24 txzzw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