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病邪

相关文章

经络排放病邪的门

在排放病邪时,原则上顺经而行,病症属阴症要从手三阴的原穴与井穴向外排放病邪,病症属于阳症要从足三阳的原穴与井穴向外排放病邪。 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阴肺经之病邪,要从手太阴肺经的太渊与少商排出体外。 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之病邪,要从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与中冲排出体外。 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之病邪,要从 ...

理法方论 2014/8/29 05:31 脉似啸

一个业余中医理解的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之处

人体的气血成分发生了病变,如同一条河的水质发生了腐臭、变质、淤积,西医解决的办法是检查水质中有何种病毒然后杀灭。而中医不过是,清理淤积,增加上游来水,使河水变得清澈。由此可知,西医科学,中医是顺其自然的。 病邪侵入人体,如同一群盗匪乘主人不在,窜入一座庄园,进行烧杀抢掠破坏,西医使用激素、化疗、放疗 ...

理法方论 2014/6/4 18:04 hyt1992214

医者当一心赴救

观电影《大明劫》有感 □ 黄大未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近期影院上映的影片《大明劫》,讲述的是明末清初名医吴又可抗击瘟疫的故事。全片对中医理解之深,让我感觉在用战争题材反面村托出医者吴又可的济世仁心和对天下生灵的使命感,片中更是多次用医道引出治国之道,让人惊叹祖国医学之博大!   片头,冯 ...

医患杂谈 2013/11/6 17:14 玩家天下

从肾炎说起

以前曾参加肾炎学术会议,大医们各抒己见振振有词,我等毕恭毕敬的呤听教诲。现在走过来有了体会,治肾炎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可拘泥方子,即某名家方子也不可。关键在辩证,能把肾里病邪寒、热、湿、瘀等边明白去之;肾气、血、阴、阳虚补上去即愈。故疑难病能治愈在医不在方,疑难病患者,1、要识医;2、要讲天时地利 ...

医患杂谈 2013/10/28 18:58 千年走一回

对待传统中医药应科学客观认识

主持人:滕继濮 本报记者 对待传统中医药应科学客观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3-06/07/content_611545.htm 发布时间: 2013-06-07 | 作者:滕继濮 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6月07日来源: 科技日报作者: 滕继濮 图/CFP ■ 将新闻进行到底 嘉 宾:柳长华 中国中医科学 ...

转贴专栏 2013/10/14 13:30 hhbffq

20130906中医知识普及—太阳坏病与太阳本病

本帖最后由 zhzish 于 2013/9/6 10:42 编辑 20130906中医知识普及—太阳坏病与太阳本病 太阳本病:病邪游动于六经之内而未传于脏腑。 太阳坏病:病邪不仅游动于六经之内而且已传于脏或腑,即经与脏或腑同病。 本病,经过6-7日,病邪游动于六经经尽,当汗解而自愈。未汗解而自愈者,此时在6-7日内,定有太阳表症,但无 ...

理法方论 2013/9/5 18:42 zhzish

屡试屡效的简便廉验治病妙招(转贴)

缘起 每天看病,都会碰到一些常见的小病小痛,比如头晕头痛,颈椎不利索,落枕,眼花鼻塞,手麻,肩痛,胃胀,乳房胀痛,腰痛,腿脚抽筋等病症。 有很多病症,还没让病人吃药,任之堂的老师还有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外治法,还有一些中医小方法,就大大减轻这些病痛,甚至完全好了。 老师说,这些小招小法 ...

中医养生 2013/8/2 22:34 moni

古代照顾病人的学问

本帖最后由 东华子 于 2013/6/6 21:48 编辑 医为人子,所当知古人有《儒门事亲》之书,良有以也。第医理邃深,而知医之理难为庸人律也;惟侍疾之道,是贤愚当共晓应为之要也。若父母偶染疾病,为子者当慎择良医,亟早调治,毋待病邪深入,以伤气血。药必躬自捡察,购买地道上品,煎时必亲自看视,逐味查对,防其错误。教 ...

医患杂谈 2013/6/6 02:14 东华子

拍打疗法的疑惑

看到过一位患者,应用拍打疗法,开始阶段效果很好,出了很多沙腿明显轻松有力,以前微微显肿的腿和脸眼睛也不肿了,排尿也明显多了,可是每天拍一个部位连续拍了十几天,突然排尿就少了,面部开始发黄,早晨眼睛肿明显,进食少,小腿皮肤里面有疙瘩不散,拍出的沙和肿疼散的很慢发痒。是不是没有拍透,还是拍出的病邪没有散 ...

推拿按摩 2013/5/7 05:54 gchly1949

女儿麻疹治疗经验体会

小女儿15个月大,体质还算不错,从出生到现在没看过医生,上医院也只是去打疫苖,小毛小病都是我自己解决。 从上周五(22日)开始,女儿每天晚上就变得有点烦燥不安,同时体温升高,大便还有一点稀,我考虑是南方春季,有点湿热,让老婆每天小量喂点清热去湿的冲剂。周六周日白天正常,但到晚上依然烦燥不安、体温升高, ...

妇幼课堂 2013/3/27 08:26 灶心土

为何【病位】是指病邪的部位,不是病灶的部位呢?

为何【病位】是指病邪的部位,不是病灶的部位呢? 有一本教材,我是从网上下的,不知作者是谁了,名字是“辩证论治概要”,其中讲到病位的概念,说: 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部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部位。就是说,即使病变在里,但是病邪集中反应与表位,即称之为表证(即 邪在表或病在表)。 反之,如果病变、病 ...

初学教室 2013/1/31 19:31 zghzzy

病邪潜伏下来能导致什么病

一般来说“热邪”在人体内潜伏下来容易导致“糖尿病、心脏病、乙肝、高血压”等等疾病,因为“热邪”侵入人体后,它一般不会再释放热能量,它就会潜伏在人体内,更喜欢潜伏在脏腑之中,而且潜伏在哪个脏腑哪个脏腑就会出现功能性疾病,比如:“热邪”潜伏在肝脏那么肝功能就会不正常了,医学就会说是乙肝,如果潜伏在胰腺上 ...

中医讨论 2012/9/10 18:26 1234l

年轻人猝死,西医有嫌疑 封志强(河北石家庄)

《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8月16日刊载“年轻人猝死不可不防”。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敲了警钟。为何猝死?西医有嫌疑? 从该篇报道知道,大部分猝死之前不久有感冒史。年轻人血气方刚,感冒后,病邪盘踞于表,几乎无一不发烧。问题就在于中医以表证治疗,驱邪外出;西医则以退热为先,引邪入内,造成种种隐患。 中医治 ...

转贴专栏 2012/8/30 22:35 杏园春

一个农民:对疾病和治疗原理的新解

本帖最后由 wangzhit 于 2012/3/6 20:44 编辑 由于学问有限(属于没有入门级别),想到哪就写到哪,不想用过多的心思来整理语句,凑合着看吧。 人为什么会得病?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 得了病怎么治疗?培养充足气血或使气血运行通畅。 就这么简单。你肯定会说那要医生干嘛?生产药干嘛?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不是要他 ...

初学教室 2012/3/4 18:16 wangzhit

《医林浩劫》 黄成义

《医林浩劫》 黄成义 自序 西医杀人无过,中医救人无功。这是什么逻辑?常见报载,某人因听信偏方,延误病情。我想请教一下,偏方是否等于中医?那有时单味药方气死名医,你又作何解悉?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中西医合并治疗,病好转是西医之功,病转坏是中医所误,这种人干脆去找西医治疗算了,何须中医参一脚?许多患者 ...

资源发布 2011/8/21 20:48 ZIPPOD

中医的治病八法

治病八法,就是讨论在不同情况下,该运用何法! 学习之前,我们先想两个问题: 第一个:如果有苍蝇、老鼠跑到家里了,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个:家里人吵架了,出现了内部矛盾,我们又该怎么办? 这是两类问题,一个是外部问题,一个是内部问题。 苍蝇、老鼠好比外邪,这类外邪需要驱赶出门,赶出门 ...

1 2011/7/2 03:05 山里人_蹼

中医该如何看待猪流感

作者: 罗大伦 最近猪流感搞的大家心里很是担忧,这的确是个大事儿,现在天气渐热,如果真的流传起来,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又大,也是个养猪大国,所以还真是有一定的风险。 很多朋友问,中医对猪流感有办法吗? 其实,这涉及到了一个中医如何处理瘟疫的问题。 那么,中医是如何应付瘟疫的呢?其实,在古代,从有中医的那 ...

医家荟萃 2011/3/28 22:54 david92003

古代的中医

作者: 罗大伦 再见了,太医院 总的说来,钱乙在太医院的表现是非常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供奉禁掖,累有薄效”,一般中医自己客气说“薄效”的那就是比较好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钱乙却做出了一个令大家都非常不解的决定:退出太医院,回到民间。 为什么钱乙要退出太医院呢?我分析,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 ...

医家荟萃 2011/3/28 06:27 david92003

养病服药必读

养病服药必读 病之来也,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急而重者有时本轻,一剂可已;轻而缓者有时本重,三月难复。标本不同,虚实有异,不可为表面现象所惑。 病有从外来者,有从内生者。外来不过六气所干,内生多为七情所乱。又有食饮不节,起居无常,无知妄作,自我破坏而成者,此种责在自身,解铃还须系铃者,损益全由 ...

中医养生 2011/3/9 01:57 溯源

感冒案例

本帖最后由 采苓 于 2010/12/20 17:17 编辑 前几天, 我先生感冒,咳, 胸疼, 无力, 不发烧.咽喉疼, 早起来口干. 我也来不及太分析,给他喝了小青龙(每两取5克), 喝了一贴,第二天,感觉好多了,,胸不疼了. 但是咽喉还是疼,睡觉打呼,吸气时 声音很大,有阻塞. 我断定是病邪入少阴. 给他换了麻黄细辛附子汤,第二天不打呼了,早 ...

医患杂谈 2010/12/20 01:14 采苓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