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老子

相关文章

中医本质探微 5 —— 自古医道不分家

去年胡涂医应网友们的提问,在《自学中医——明师就在经典中》的博文里列出了一系列的医书,胡涂医建议大家把《道德经》背下来,这两天在回答一些网友问题时,也提到要让《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周易参同契》烂熟于胸,学习古传中医,才有望登堂入室。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医道不分家!古传中医最精髓的东西,是要当成“ ...

1 2015/4/28 02:26 糊涂医

[转载]御源堂第四届学术交流会——道学一元四素方法论在

原文地址:御源堂第四届学术交流会——道学一元四素方法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作者:御源堂中医   交流会主题:道学一元四素方法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主讲人:天路老师      主持人:刘杰医师      时间: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18:30PM~20:30PM      地点:北京御源堂中医诊所二楼会议室    ...

1 2015/4/24 00:19 龙江帅

扶老人以德报怨的少年做错了吗?——谈“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区别

  昨天,《法制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内容是这样的:安徽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得知是老人不慎自己摔倒,终还小何清白。老人伤愈出院时,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   我在微博里面,转发了这个新闻,赞叹 ...

1 2015/4/23 16:00 罗大伦

《道藏中的魂魄学说》(下)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5/4/19 22:18 编辑 一、道与道的取象比类 思神诀 夫道者,有形之父母也,寂然不动,至虚无也;感而遂通,至神明也;视之不见,无形容也;听之不闻,无音声也。故无形无名,言象莫能得也;有情有信,变化有以生也。生之来神,气聚也;身之有阴,阳结也。两仪以分,万象以成也;天地回薄,日月以 ...

医师交流 2015/4/19 06:17 济缘

清明祭祀杂谈——关于“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真是这样,东北的清明,开始下雨了,桃花此刻刚刚开,天仍是冷,地上的草,微微见了些许绿色。人们在微雨中,熙熙攘攘去上坟。      为何每年都要上坟呢?中国人为何有这种习惯呢?   思念逝去的故人,世界各国人都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嘛,但是,论礼节,可能中国人是最讲 ...

1 2015/4/4 06:27 罗大伦

静坐与内圣心法概述(萧天石)一

静坐与内圣心法概述   静坐为“静学”中求静、致静、得静、证静之方便法门,乃“主静哲学”中之事,亦可以说是“静的哲学”之实证。静为动之对,“静的哲学”为“动的哲学”之对。寂然不动曰静,无声无息曰静,一念不生曰静。静又有“息”之意,礼月令曰“百官静事母刑”。又有“安”义,郑风曰“琴瑟在脚,莫不静好。” ...

1 2015/3/27 10:48 仁普养生

[转载]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中)(连载)

原文地址: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中)(连载)作者:陈兵 道教内丹的心性论 ——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中) 陈兵 掌握生命的秘机      道教内丹发源很早,最早的内丹著作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周易参同契》非常难懂,但是有修养功夫的人读的话,会发现它讲的都是修行人身心上的各种反应,非常切实。它是用周易的 ...

1 2015/3/26 16:40 仁普养生

[转载]为南怀瑾老师祈福

原文地址:为南怀瑾老师祈福作者:迦陵仙音    【为南怀瑾老师祈福!】(南怀瑾老师的秘书马宏达先生说:南怀瑾老师在三禅定中。)         *****      【中新网9月20日】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闻名两岸的学者南怀瑾惊传昨天上午(2012年9月19日)在太湖大学堂病危的消息,但亲近弟子昨晚表示,南老身体虚弱, ...

1 2015/3/26 04:40 仁普养生

[转载]南怀瑾老师讲述:天将厚其福而报之

原文地址:南怀瑾老师讲述:天将厚其福而报之作者: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喜者所以为亡也”,自己认为一切很满意,高兴了,这是灭亡的一个先兆。所以一个人很得志,自己认为了不起了,那当然是灭亡,那不必问了。等于西方基督教的话,“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这也是真理啊!要毁灭一个人就使他先疯狂。    ...

1 2015/3/25 23:26 仁普养生

中秋搞笑段子,看前放下月饼,否则容易呛到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主编按:中医书友会又严肃了好长一段时间,中秋大好日子,“放纵”一下,祝各位亲朋好友节日快乐!         中秋搞笑段子   1、李白:床前明月光,有饼没包装。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饼香。   2、杜甫:细草微风岸,今年送礼多。何物能摆阔?月饼 ...

1 2015/3/24 00:21 中医书友会

彭坚:从古人的智慧中领悟中医的精髓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作者/彭坚、阳太 ⊙ 编辑/王超      导读:本文是彭坚老师关于古代医学文化的采访,读来畅快淋漓,令人意犹未尽。“孔子重乾道,尚阳刚之气;老子重坤道,尚阴柔之力,这一阴一阳两种哲学体系的对峙与交融构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主流精神。”彭老 ...

1 2015/3/23 18:44 中医书友会

刘力红老师生动解读“医为仁术”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第464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刘力红 ⊙ 编辑/王超      导读:本文是刘力红老师讲座的辑录,风格和《思考中医》一样,缓缓流淌,娓娓道来,循序渐进地谈了医为仁术的意思,一气读完,很受感染。中国的传统文化关注 ...

1 2015/3/23 05:13 中医书友会

性本能与原始医学  

  “食、色、性也。”包括生殖和繁衍后代在内的“性”与求食一样,亦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能。本世纪初的弗洛伊德,被后代西方学者标为与马克思、尼采齐名的近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则创立了他的泛性主义理论,视性本能为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性,作为人类生活中既神秘而又重要的本能活动,是古人思想深刻激动的源泉。在人 ...

1 2015/3/21 11:55 何裕民

打通“任督二脉”的“任督”做何理解

  经络穴位的命名常有着特定的涵义。十二正经是根据阴阳多寡来标识的,似乎规律性很强,其实阴阳多寡本身有着某种随意的不确定性,对此,姑且不论。在此仅以奇经中最为重要的任督两脉为例作些分析。前已述及,出土的战国玉佩铭文已有小周天循行之记载。同一时代的《老子》十六章中则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帛书本“ ...

1 2015/3/21 01:36 何裕民

精神和物质:上厕所不要看iPad

其实,不要说不要看iPad,就连报纸,书籍,杂志,iPhone,等等,都不要看,上厕所就上厕所。吃饭要专心,上厕所也要专心。 人类社会发展,由开始的质朴简单进化到现在的纷繁复杂,资讯泛滥,有人说是资讯爆炸。人类已经不胜负荷。 老子有一句话,大意是,知识是无限的,人类是有限的,以有限去追求无限,是很危险的。理论 ...

1 2015/3/17 15:00 郑智城

为《车道》杂志撰写的稿件——关于幸福

   我这个人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车毫不了解。因为生活在学校,一般很少出去,出去就是地铁,所以几乎用不到车,甚至我曾经认为这辈子都会与车无缘的。后来,逐渐忙碌起来,开始觉得在路上的成本高了起来,于是这两年也买了车,有需要的时候开车出去,但是,还是菜鸟一只。再后来,有很好的朋友,在餐桌上突然告诉我其 ...

1 2015/3/15 06:24 民间中医网001

闲聊“医道”与“商道”

   中国人,最讲究一个“道”字,做什么到了极致,都会体会到这个“道”字,行医有“医道”,剑术有“剑道”,而经商,亦有“商道”。    那么,到底什么是“商道”呢?古往今来,无数人殚精竭虑地思考,期望领悟其中的奥秘,以期进入博弈商海的自如境界,但是,每每无解。    现在,有一个日本老人,居然 ...

1 2015/3/15 06:13 民间中医网001

聊聊《弟子规》为什么要求“父母命,行勿懒”?(下)

    现在,我们可能理解了“行勿懒”,是培养孩子“勤”的习惯。那么“父母命”怎么理解呢?这,又是想培养什么习惯呢?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是抚养者和教育导师的角色,从导师的角色出发,会让我们做很多事情,即所谓“命”,这些命令,我们分析一下,这些绝大多数事情是什么性质的?是赚钱的吗? ...

1 2015/3/15 05:49 民间中医网001

《弟子规》为何说“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今天,我们接着聊《弟子规》,它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话什么意思呢?字面理解,就是我们身边的东西,有的东西虽然很小,但是要记住,再小的东西,作为孩子的,也不要私自把它藏起来自己享用,如果这样,那作为家长的心,会非常悲伤的。     这话,难理解吗?不难理解,但 ...

1 2015/3/15 05:33 民间中医网001

杂谈老庄

    老子与庄子,世人并称老庄,但是,他们是一回事儿吗?似乎差别很大。老子讲的,是以出世之心去入世,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无法真正理解老子。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话,意思是我们尽量不着痕迹、不刻意地去“善利万物”。          所以利众 ...

1 2015/3/15 05:25 民间中医网001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