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肿瘤

相关文章

4月12日,癌症只是慢性病公益讲座暨新书签售会

     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癌症的发病率逐日攀升,成为我国居民死因的前三位。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谈“癌”色变,认为患上癌症就等于被判死刑,其实恐惧比疾病本身更有杀伤力。何裕民教授经过30多年肿瘤临床治疗实践发现,治疗癌症不一定仅仅依赖于手术、放疗、化疗这样“激烈”的方式,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 ...

1 2015/3/21 03:48 何裕民

做一次饭相当于抽两包烟?

  来自:《青年时报》2009年3月31日      浙二去年新增女性肺癌原发病人43位油烟和香烟导致肺癌的几率对等   □时报记者 柴悦颖 实习记者 沈丹虹         最近,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领衔的“肺癌”课题组,经过长达5年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 ...

1 2015/3/21 03:31 何裕民

“增悦”,“祛痛”——医学的双重目标

  大多数人都把医学和不幸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患者希望医生做的主要是减轻痛苦,商家可以说:“欢迎光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等,而在医院这些话皆属于禁忌,我们对医学目的的理解太片面了,医学是服务于人的健康需求的,说它是服务行业也并不为过,增加患者幸福体验、增进患者精神愉悦应该是医学当仁不让的义务。    ...

1 2015/3/21 03:26 何裕民

上海“癌症只是慢性病”讲座侧记(组图)

  在中国生了癌,后果及其严重,为什么?   相对的,美国癌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都远远低于中国,为什么?   是科学技术的差异?是经济水平的不同?讲座一开始,何裕民教授便开宗明义,根源在于观念认识和相应的对应态度和方法上。      癌症只是慢性病   ——第十五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公益讲座   4月12日, ...

1 2015/3/21 03:05 何裕民

呼唤治癌新模式——《两岸青山相对出》前言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篇——两岸青山相对出》是协和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图书中的一册,该丛书是国家科普计划的一部分。比较通俗地谈了我的一些治癌思路,现将前言刊出。      癌症:令人寒栗在过去的几十年,人们一听到“癌症”这个词,往往会不寒而栗。实际上致死性的疾病非常多,可为何偏偏是“癌症”让人特别恐惧? ...

1 2015/3/21 02:53 何裕民

(新华网)何裕民新“抗癌观”为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

  新华网上海频道鞠景鑫 5月7日报道:面对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何裕民教授的脸上总挂着温暖的笑容,流露出沉稳厚泽、处惊不乱的性格,他那人头攒动的诊所,成为了肿瘤患者承载生存希望的港湾。      著作等身的何裕民是多个学术领域的开创者或领航者。他所开创、领航或涉及的学科有:心身医学、中医肿瘤学、医学哲学 ...

1 2015/3/21 02:16 何裕民

《温州日报》“软硬兼施”治癌症

  2009年05月19日11:15   作者:何裕民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目前令医学界最感棘手的难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治疗费用在1500亿元以上,因癌症死亡人数达130万人。      对付癌症,经典的西医治疗方法是寻找并破坏癌细胞,直到消灭最后一个癌细胞。手术切除肿瘤, ...

1 2015/3/21 02:01 何裕民

补药,补身还是补瘤?

补药,补身还是补瘤?         文/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 何裕民      实验研究表明:荷癌小鼠灌给人参煎浸膏后,生存期明显缩短,尽管吃了“参汤”后,这些小鼠的初起活力增加,体能有所改善,但很快进入衰竭期。江苏有临床观察表明:乳腺癌患者服用人参后,长期疗效与不 ...

1 2015/3/21 01:23 何裕民

食管癌的预防要点

  1、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在我国,60~70岁的老年男性,在北方地区或农村生活并有吸烟史、饮食习惯不良、有肿瘤家族史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2、食管癌的蛛丝蚂迹   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早的信号,一般情况下病人可有如下感觉:   (1).进食较干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某处有短暂停留,有时好像食管内有吞咽 ...

1 2015/3/21 01:17 何裕民

女人太认真 易长肿瘤

  2009年06月10日人民网-《生命时报》      肿瘤偏爱一丝不苟、不爱发火的女性,财会、中小学老师、文秘、办公室人员是高危人群。   女人太认真易生癌   都说女人比男人长寿,但许多女性却逃不开癌症的“魔爪”。近日,国家“十一五”亚健康课题调查组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我国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70%属于人 ...

1 2015/3/21 01:08 何裕民

《常州日报》换种活法,远离癌症

  《常州日报》换种活法,远离癌症   ——6月21日何裕民教授做客市民课堂   周慧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现实:癌症离你我并不遥远。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不得不面对。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类生癌的概率还会上升。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这是一 ...

1 2015/3/21 00:58 何裕民

防复发转移----不可走极端

  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复发和转移,因为残存的肿瘤细胞不会因为手术自动消亡,还会发展势力遇机会卷土重来。所以增强自身体力,稳定自身的免疫力,压制癌细胞的增长,彻底消灭癌势力,就成了主要任务。为达此目的有两种现象需提醒注意。一、术后不可消极对待。二、不可太积极。   有人认为“我不想他,该 ...

1 2015/3/21 00:55 何裕民

我为什么要提“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   2009年07月19日08:29 常州日报      2000年前后,我在任上海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时,一位台湾的肿瘤同行来访,双方相谈甚欢。谈到兴致高时,他提出了“癌症只不过是一类慢性病,一类可以治愈的慢性病”的观点。他继续说:“不是吗?我手头有许多活过了5年,活得很好的患者!”对啊,笔者突然反省自 ...

1 2015/3/21 00:42 何裕民

关注康复,才是真正的关注肿瘤

  80%的肿瘤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在肿瘤患者的人均医药费用支出中,40%是用于生命最后一年,而其中40%又是用于生命最后一个月。80%的肿瘤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   在一份调查问卷上,许多肿瘤患者在问及当治疗出院后想些干什么时,都很茫然地填上“无”字,实际上他们确实没有想 ...

1 2015/3/21 00:09 何裕民

癌症为何“年轻化”?

  2009年6月,央视名嘴罗京因淋巴癌猝然离世,年仅48岁。这也让我们警惕地注意到:癌症已悄悄地开始加强对青壮年人的攻击。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癌症为何“年轻化”?      文/嘉宾: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   主持人:本刊编辑于静宇   来源:辽宁 ...

1 2015/3/21 00:09 何裕民

第二治疗:康复应有五大组合

  不同癌症康复期的病人,其康复内容不尽相同。目前最有希望的康复方法,就是被称之为“生命五大组合”的中医疗法、心理疗法、食物疗法、运动疗法和社会集体疗法,它是所有癌症康复第二治疗综合措施中最重要和最精华的内容,它将给癌症病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中医中药无可替代   中医中药在癌症患 ...

1 2015/3/20 23:57 何裕民

抗癌膳食建议

  研究表明,癌症的绝大部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食物是一大因素,有人比较研究美国2个民间团体的成员,他们的生活非常有节制,不吸烟,不喝酒,动物性食物消费很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结果表明这2个人群的肺癌和结肠癌/直肠癌(男性)以及乳腺癌(女性)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当地同一性别的居民。这表明,即使生 ...

1 2015/3/20 23:52 何裕民

肿瘤是种心身相关的慢性病

  近20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西式饮食习惯的扩散、烟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变化,癌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上升趋势。全世界努力携手积极对付癌症,已经过去50年了,耗费了巨额的资金,结果肿瘤患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在美国一学者预测,今天活着的人们当中,将有40%在生命的某一时刻将被诊断为患有 ...

1 2015/3/20 23:41 何裕民

关于“王道”“霸道”说明

  惊悉有人以“王道”、“霸道”的发明权与本人争执,甚感惊讶!特此赘言,以为说明:      王道,源于孟子学说,后世把孔孟一套治理思想称作“王道”,而把“商鞅”那套治理思想称作“霸道”。历史上,王、霸道就像扶正祛邪一样,为世人所熟知的通用术语,没有任何“发明权”可言。故本人首先表明“放弃”这一发明权 ...

1 2015/3/20 23:34 何裕民

心理干预,让癌症患者创造生命奇迹

  来源:《家庭医药》       患上晚期癌症的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难以忍受的疼痛会让其变得异常脆弱,有的会因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走上自杀这条路。那么,如何加强这些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避免他们可能出现的自杀行为?如何为这些有自杀倾向的癌症患者寻找一条出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我国著名肿瘤专家、 ...

1 2015/3/20 23:18 何裕民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