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诊脉

相关文章

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定义

我是初学中医按摩,刚刚开始学习脉诊,有一些疑惑,如脉诊理论书籍提到: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至,和缓有力................。 疑惑:1.我在父母亲,脉诊是发现尺脉,中按有脉,而轻按时者无脉,按 歌诀提到三部有脉,为何轻按无脉?难道父母肾有病症? 疑惑:2.我理解:成人一息四至,...诊脉时 ...

初学教室 2008/1/12 09:27 申邃

古今脉诊六大误区

习学中医之诊脉,无不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感叹,甚或以为"非才高识妙"则难识其奥。有志之士穷多年心血仍无所获,后则自惭才浅识陋,而退避三舍,不敢问津。    真的是习学中医者见闻不够,悟性太低吗?我泱泱大国,难道真的几个“祖传中医”、民间“盲人名医”,才是真正的高悟性人才吗?绝对不是!    勤 ...

脉法精微 2008/1/10 00:50 梁知行

脉学的思考

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医临床医生。 我的立场:我是一个推崇脉诊的中医,而不是将脉象仅仅视为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尤其不甘心于把脉象视作摆设的现象。我同意四诊合参,但希望每个人都有所擅长,使用起来要有感觉。这样“四诊”不免要有所侧重,我偏于脉象。 故此提出“脉学的思 ...

脉法精微 2007/12/19 21:04 梁知行

一篇学习脉诊的好文章

我的诊脉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脉诊,有西医,也有中医,我初学时,我临床进修的一位老师也这样认为,在他的眼里,脉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脉,只不过故作神秘罢了。然我不以为然,心想,既然是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东西,如果真是他们所说的那样,也不会流传到今天的。 我所接触的第一位老 ...

脉法精微 2007/12/16 21:12 梁知行

机器和人一样的.都有生命

我的看法,人,就好比一台机器一样.机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就象人有病一样,需要医生.这样就可以分辨出技术的高低.机器维修师傅.技术水平高的,对机器出现的故障了如指掌.就应该感到很简短.医生面对病人之病情,不管病人之病情多么严重,如果这个医生感到很有把握.也同样是一个道理的.不应该用"胆大"."胆小"来衡量的. 我 ...

脉法精微 2007/10/28 19:14 qd820101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中医诊脉

  哈哈,有,对我有看法的了,我高兴啊,这正是所:希望的.别在那里只说不行,来呀,聚积,是每个行业的交流.形成一种经验吧,才能促成一种行业的发展.我挑战,如果现在世界爱好中医的人士.认为中医的诊脉,能力比我高的站出来,跟我面对面的.....别在那里活象一个鬼似的.见不得人....    中医界感到有能力的诊 ...

脉法精微 2007/10/23 00:43 qd820101

小中医号脉 “诊”得准

1200句国医启蒙口诀背得烂熟 认识30多种药材 并养成了好习惯 十多个6岁左右的孩子 一边吃东西 一边听老师讲药用价值 ———   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诊脉、观察脸部和舌头说出病人的哪个脏器出了问题,还知道什么叫脏腑、五行、阴阳,在安慧东里就有这么一群正在学习中医的孩子。   边吃边上课   周日上 ...

中医讨论 2007/10/16 08:31 梁知行

中国古代的公费医疗

太医走穴成巨富   都说《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连古代“公务员”及其家属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也提供了一例   《红楼梦》里有个现象,因为寻常,大概未曾引起特别注意:凡荣国府里的主子们生病,照例都是总管房差人去传太医院的王太医或张太医出诊。第四三回里,贾母偶感风寒,“穿着六品服色”的王太 ...

民间秘法 2007/10/14 00:41 梁知行

我的希望,中医后继有人

  无论世人对我有何看法,我永远是我,你们永远是你们,我诊脉的特点是我27年来我心血的写照,我也想让我的儿孙继承,但中医的前景让我担忧,中医到了最危险的地步,从中医高等学府毕业.还有已经拿到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从医者,还不懂中医的基础:诊脉.这个不是你们的错.错在你们的教师.中医的教育模式.人生有几 ...

脉法精微 2007/10/11 09:16 qd820101

一本学习脉学的好书----《脉学名著十二种》

此书由郝恩恩 等校注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年5月出版发行。 内容提要 《崔氏脉诀》一卷,又称《崔真人脉决》、《四言脉诀》,旧题崔嘉彦撰。嘉彦字子虚,南宋时成纪(今甘肃天水)人,约生活于政和元年(1111年)至绍熙二年(1191年)。据张同君先生考察,《崔氏脉诀》实为元代张道中所撰。按崔嘉彦撰有《脉诀秘旨》, ...

脉法精微 2007/10/11 04:02 梁知行

湖南梁季良诊脉秘传

诊脉之法古传;甚少无法练习之,脉诀皆言脉状而无识状之方。 今兹所言练习识脉状之法得之章湘屛老人(为行严君乃翁),老人受之于易止松甫名医(为湘名医麓泉君乃翁)此法通于佛门之禅功,习之日久,指可通神,恐其失传,故笔之于次。 一、取李士材之诊家正眼一书内有脉诀论二十八篇,总论一篇,脉诀总论全须熟读,脉论 ...

脉法精微 2007/10/10 20:14 溺爱

诊脉三十二辨(清 管玉衡)PDF

诊脉三十二辨(清 管玉衡)PDF 节录于裘吉生之珍本医书集成(第一册)

资源发布 2007/9/30 21:51 stone_zcs

转贴:简谈诊脉方法!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6-7-15 13:16 标题: 简谈诊脉方法 简谈诊脉方法 我们来简述一下诊脉法。另外,也对上述7脉作一下详细讲解。 1、脉诊的临床地位 脉诊又称切脉。属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内经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 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那么,把 ...

初学教室 2007/8/18 07:30 xuanyi29

持脉有道疑是仙--名医脉诊奇闻

明时松江(今上海)名医姚蒙,精太素脉,“言人生死每奇中”,对贫困病人,常常给予方药不要酬金。时江南巡抚邹来学有病召姚医治,姚蒙欲辞不去,被强迫带去。至官署,邹高坐不为行礼。姚蒙则目光直视作发呆状,也不作声。邹伸手令诊脉,姚却不动地方,邹忽然明白,呼姚坐之,诊毕曰:“大人根器(指阴茎)上别有一窍,常流污水 ...

脉法精微 2007/8/15 02:05 梁知行

中里巴人:诊脉——心灵的体会

中里巴人:诊脉——心灵的体会 很多朋友想向我学习诊脉,觉得这种方法非常奇妙,居然能够用三个手指探明身体五脏的情况,甚至有些疾病在身体还没有任何征兆,但是在脉象上已经显示得很严重了,诊脉真有如此神奇吗? 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要学会诊脉也并非易事,因为你要学会用"心"去看脏腑才行。诊脉的时候,最好闭 ...

医家荟萃 2007/7/29 17:57 娄秀尘埃

问中医几度秋凉--艾宁

知行注:此文是从新华网论坛上转到经方沙龙论坛的,而我在经方沙龙论坛看到这么一篇好文章后,便转到论坛里与大家分享。转到经方沙龙论坛的是nightmen01先生。 据知行在网上的查证,此文应该是在今年4月最早在中国思维社区发表的,因其发帖者就是作者本人的名字。 原文帖子地址: http://www.chinathink.net/for ...

理法方论 2007/7/15 06:22 梁知行

四海同春中的诊脉方法论述

《内经》诊脉有三部九候,以诊头面胸腹上下诸病,已曲尽性命蕴奥矣。第三指齐诊虽上智亦难辨脉态病能也,越人深为此惧,不得已分五脏为五等,欲人知五脏各有上下一定之位,不可乱也。又分为十五菽之轻重,欲人知六菽为心脉界限,则心脉上诊不可过三菽之界,下诊亦不得下入九菽之界矣。言三菽而不言一二,言六菽而不言四五菽 ...

脉法精微 2007/6/19 23:11 梁知行

我对“诊法常以平旦”的认识

□ 孟琳升 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法常以平旦”观点后,历代医家均注解为“诊病切脉应在平旦(清晨寅卯辰之际3~9时)”。笔者经多年研探,认为此说是对经文的误读误解,原意应是:对初始学习脉诊之人,指导其练习,掌握“常脉”的最佳时间。   平旦时脉象最能反映“常脉”特征    ...

脉法精微 2007/5/10 23:06 梁知行

持脉有道 虚静为保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难经》云:“切而知之为之巧。”巧者,技能也。凡按其寸口之脉,辨别虚实,以知病变在何脏何腑,这种技能称之为巧。何以能掌握这种技能呢?《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这里的虚静二字,乃指切脉时的环境与医者的心态。   怎样保持环境的虚静?“诊法常以平旦,阴 ...

脉法精微 2007/5/9 19:31 梁知行

代县之行

问刘大夫、嫂子和家人好!我是小刘,感谢刘大夫和嫂子对我的热情款待和照顾!时间真快,我从您家回来已经一个月了,今天才来问候,失礼了! 我今天上午去医院做了CT,心里忐忑不安的,不知道结果会怎样。我相信经过刘大夫的诊治我一定会没事儿的吧。 我是3月14日到代县,24日下午离开的,共吃了11天药。其实按刘大 ...

振兴养生室 2007/4/22 23:42 走出峡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