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金匮要略

相关文章

《金匮要略》肝虚传脾论

陈国权 湖北中医学院   肝虚传脾,乍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理论上客观存在,实践上经得起检验。“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肝病实脾的这个著名论断虽被世代传承,并被不断发掘(或创新),但过去我们曾囿于尤在泾“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 ...

伤寒杂病 2007/5/16 05:36 梁知行

冠心病发病与“胸痹”“心痛”病机——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心得

张明雪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明雪,1962年2月出生。博士/中、西医学双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长期在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从 ...

伤寒杂病 2007/5/16 05:27 梁知行

张仲景舌诊规律初探

张仲景有关舌诊的论述,继承了内经舌诊之经验,将舌诊分为舌质、舌苔、舌味三大类,发展了汉以前的舌诊内容,将舌诊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甚至作为疾病的鉴别要点来指导临床治疗。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有关舌诊内容的条文,计三十条,其中以《伤寒论》中太阳病、阳明病居多。《伤寒论》六经分证有四经涉及舌诊。《 ...

伤寒杂病 2007/5/13 06:58 梁知行

白 汗 小 议

□ 吴弥漫 广州中医药大学   白汗之名,首见于《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病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对“白汗”一词曾作多种解释。如吴昆认为是“汗色白”,丹波元简认为是“魄汗”,近世医家或认为是自汗,或认为是身汗,或从丹波氏说。次见于《金匮要略·腹痛寒疝宿食病脉 ...

脉法精微 2007/5/10 20:16 梁知行

研读桂枝汤心得

□ 王业龙   《伤寒论》桂枝汤,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主治太阳中风证。殊不知,桂枝汤“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营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非攻伐,非补助,而能使窒者通,逆者顺,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制裁……由此权衡变化而推而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意贯之, ...

伤寒杂病 2007/5/9 19:16 梁知行

中医药是怎样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药是怎样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以药的偏性纠正人体偏性 那么,中医对这些病是怎么看待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医的理念问题。中医在治 疗这些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 中医的都知道,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 中医 ...

正心阁 2007/5/3 00:23 威德先生

大建中汤

【方名】 大建中汤 【出处】 《金匮要略》 【分类】 温里剂-温中祛寒 【组成】 蜀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参(6克) 【方诀】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 ...

理法方论 2007/4/14 03:23 hbqxsh

小建中汤

方名】 小建中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温里剂-温中祛寒 【组成】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 【方诀】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 ...

理法方论 2007/4/12 13:41 hbqxsh

从《金匮要略·痰饮病》谈饮水与痰饮的形成

《金匮要略·痰饮病》12条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对痰饮的病因病机予以扼要阐述。然对其“饮水多”、“食少饮多”等简约之词,历来理解颇较单纯,未能真正揭示仲景对其病因的实质性含义。   用“动词加名词”解“饮水” 把原文浅释后可以理解为:“有病的人,喝的 ...

伤寒杂病 2007/4/10 21:01 梁知行

《金匮要略》用大黄刍议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大黄为君药组方治疗多种病证,对中医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兹就学习所得略述之。   一、用于治疗痉病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曰:“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可与大承气汤。”痉病之因颇多,本条所论痉病,乃阳明腑实热结,灼伤津液,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仲 ...

伤寒杂病 2007/4/3 09:20 梁知行

《金匮要略》乌头应用的特点

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金匮要略》对乌头的应用颇有特点,笔者临证如法应用,收效甚佳,且安然无恙。    适应证 乌头能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如乌头汤治历节病,散脏腑之寒而止痛,适用于寒邪所致心腹疼痛,如第九篇乌头 ...

伤寒杂病 2007/4/3 09:19 梁知行

《金匮要略》用药特点分析

《金匮要略》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是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妇科学的鼻祖。在药物运用方面有诸多特点,特别在专药应用、协同配伍、加减化裁、炮制及煎服方法、用药途径等方面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仲景辨证用药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 根据药物功效,专病用专药 《金匮要略》辨证用药 ...

伤寒杂病 2007/3/28 20:42 梁知行

(求助)金匮要略中关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疑问

最近在看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金匮要略》(陈纪藩 主编)。 书中引用这样一段话:“(第一段)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第二段)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 ...

伤寒杂病 2007/3/27 02:51 zeroeye

求王雪华讲金匮要略MP3

资料库中不全,只到47,望补全,最好还是MP3格式。 目前初学金匮,请比较王雪华和胡希恕两位老师的讲授。

资料求助 2007/3/21 22:56 cocoDU

《金匮要略》调理脾胃四法

《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是注意扶助机体正气,而扶正之中,又首重调理脾胃。   预防法   《金匮要略》在疾病的预防中强调脾胃的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认为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其一,未病须防损伤。脾主运化水谷,其损伤多由饮食不当所致,如食之过多,停于胃肠,宿食停滞,导致脾转输无权;五 ...

伤寒杂病 2007/3/11 21:26 梁知行

(求助)想购买一些中医书籍

初学中医,总希望多看几本中医书籍。有些书很难买,故此发贴求助。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医法圆通》和《医理真传》,找遍了当当,卓越,都是缺货。 还有《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几本书,不知买哪个版本比较好,有些困惑。 还请知道的朋友指点,谢谢了。 ...

资料求助 2007/3/1 00:23 zeroeye

《金匮要略》矾石小考

祝之友 周胜建 四川省洪雅县中医院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对“杂病”证治的重要古典医籍,其中很多医方至今仍有确切疗效。由于历史原因,现今不少医药文献对其中一些药物误解、误载、误用,有失原意。如侯氏黑散、矾石汤、硝石矾石散、矾石丸等方中所用“矾石”一药,《张仲景药法研究》、《中 ...

伤寒杂病 2007/2/19 08:42 梁知行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

仲景之方,谓之经方,是仲景总结前人和他自己久经反复实践检验的效方。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虽寥寥数味却力专效宏,不仅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还被后人称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笔者曾求学于贵州名老中医王希仲(1883~1981年)先生门下,蒙师教诲,尽得其传。现将先生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的病 ...

伤寒杂病 2007/2/18 09:17 梁知行

[25]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果子生食生疮。 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 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 桃子多食令人热,仍不得入水浴,今人病淋沥寒热病。 杏酪不熟,伤人。 梅多食,坏人齿。李不可多食,令人胪胀。 林檎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橘柚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亦不宜食 ...

脉法精微 2007/2/7 23:32 蓝天百云

[24]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饮之。   肝病禁辛,心 ...

脉法精微 2007/2/7 23:30 蓝天百云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