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44|回复: 0

干预亚健康:中西医学“双管齐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1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杨朝晖
  课题描述:有关亚健康的范畴研究
  点评专家: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难点:建构评价体系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围绕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可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是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也隐含着亚健康本质上涉及到多方面,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的失调。因此,其评价体系必须兼顾这些重要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沈红艺认为,在亚健康研究中,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研究中的难点。由于亚健康既是一类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它不属于疾病范畴,因此,如果采用疾病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会有失偏颇。
  健康测量是健康评价的主要手段,目前健康测量已从一维到多维、群体到个体、负向到正向转变,并不断引入了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从多方面进行测评。同样,亚健康的评价,应借鉴对健康的测评,强调综合、多维度、多层次的测量。
  作为经过规范化、标准化的量表,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亚健康状态下主观、多维的表现,可测量其性质和程度。这种评价方法,正好弥补了原有的只重视医生的评价和单纯追求生物学指标的不足。
  然而,课题组在分析后认为,对亚健康的测评过程,实际是一个排除健康和疾病的过程,因此,仅用量表是不够的,因为它无法揭示许多深层次的机理。比如说,没有现代生物学指标检测作参照,则无法排除疾病,甚至会延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随着系统生物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进,已有研究证明,各种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也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生物学改变。如可能出现的基因表达异常、免疫功能的改变,导致亚健康逐渐演变为各种恶性肿瘤和慢性心血管疾病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亚健康的评价体系建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各种分析技术。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依据中医理论研制的、无创伤而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的引入,诸如应用音频、舌诊面诊等检测方法来辅助测量亚健康状态。这类评价方法的尝试也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又一种交融。专家点评:
  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心理及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虽然不足以立即导致疾病,但却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使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的过渡阶段,即“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任其发展,其结局不外有三种:自行恢复到健康状态;较长一段时间停留在低质量的生存状态,即持续的亚健康;发展成各种慢病,包括肿瘤、猝死等。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各种生物检测技术手段,在对亚健康进行综合的、多维度的评估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或正在研究的测量方法,对亚健康进行适当干预,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大大减少或推迟慢病的发生率,这才是亚健康研究的重大意义所在,也是包括课题组在内的、所有关注亚健康的公众、社会及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的。
  创新:评估采取中西医融合
  亚健康是一类状态,也是从生理逐渐走向病理的一个过程、一段区间。亚健康的评估方法体系建立有它的特殊性。何裕民强调,对于这类状态的评估,既应充分借鉴历史上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辨证方法对“状态”的分析评判是有其优势的,又须考虑它的线性发展过程特点,引进一些常规的生化生理方法。这些方法虽已很成熟,但用于病前的亚健康评估,却还是个全新的领域。特别是这些生化生理指标与问卷所反映的症状倾向之间关系的分析探究,也许能给人们认识亚健康一些全新的提示。
  课题组在研究中还注重创新,包括创造一些既体现中医特色,又能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无创伤性的生物信息采集、分析和评估方法。因此,课题组把专家方法、问卷、常规理化指标检查和部分正在探索的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并注重分析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问卷的设计是评估体系的主要核心之一,国内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努力。课题组遵循一个指导思想:问卷大多是根据临床症状设计而成的。其实,症状层面,中西医的许多认识可以互通、对话。因此,在科技攻关过程中,课题组抱定一个信念,问卷应是能融入现代语境、为大众广泛接受的,并能为亚健康和中医学走向世界作出铺垫。因而,该亚健康问卷是融贯中西医学的,或曰“不中不西”。也就是说,一张问卷可作出两种语境解读:初一看,是现代症状的罗列;同时,换一种组合方法,它又鲜明地体现了中医传统辨证(或辨体质)的优势与特点。课题组希望能通过2万例对象的系统分析,在两种语境解读中找到某种可以融合的东西,以有助于中西医学的交融及中医学走向世界。专家点评:
  评估方法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对亚健康状态的深入研究很可能在中西医之间找到某些理论方面的交汇点与面。因为中医学更多地注重不同的生理病理的“状态调整”,像辨证论治、辨体质论治;而西医学主要着眼于线性因果关系的“过程干预”,如阻断某个病理过程,治疗某种具体疾病。而亚健康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故很可能成为两者的交汇点与面。而要做到这一点,评估方法上首先要突破框框,兼顾状态评估和线性的过程评估,且要注重综合及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
  优势:中医“未病先防”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和深入研究,也与“治未病”概念的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因此,厘清亚健康与“未病”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重要。
  “亚健康”与中医“未病”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亚健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医学视野的拓展、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模式更替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未病”一词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不断有所发挥。“未病”概念的诞生,催生了“治未病”这一重要的中医学防治思想。概言之,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欲病早治;三是已病防变。所谓“未病先防”,注重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欲病早治”,充分应用中医对状态调整的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促使“欲病”向健康转化;“已病防变”,可把握某些常见病、慢性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由此可见,“治未病”核心就是“主动防范”。只有贯彻了“主动防范”的“治未病”思想和原则,健康医学与临床医学才能真正担当“卫生”(卫生,即护卫生命,是中医学原先所认定的意义)的本旨,也才能真正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少伤害、多增悦的保健医疗服务。
  而对于今天所言的亚健康的预防和调整,则可结合“一级预防”的思想精神,更多的参合对人体不同状态的调整,这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总之,不论是现代的亚健康,还是中医提出的“未病”理论,都是积极的预防医学观的体现。专家点评:
  注重亚健康研究,可以更切实有效地贯彻“一级预防”这一医学的最高原则。我们一直在谈预防为主,但真正落到实处时就常常很显空泛。现代医学在贯彻“一级预防”思想时,形成了某些较为有效的,针对某些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疾病发展过程之干预措施。比如说,控烟可以防范肺癌与慢阻肺,控制脂类摄入可防范脂肪肝冠心病等等。然而,除某些较单纯的感染性疾病外,临床许多疾病与病因的关系并非一因一果。它或是多因一果的,或多因多果的,这就使得注重线性“过程”的“一级预防”常常容易陷入了捉襟见肘之困境。比如说,单靠戒烟,肺癌的发病率只能下降少部分,其他亦然。
  我们知道中医“治未病”,常抓住体质调整、证型调整,注重的是“状态”纠正。这种状态,就其因果关系而言,常是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而对不同状态的调整则是中医学的优势。尽管很多情况下,中医师并不能厘清导致某一状态的不同因素之间的错综关系。
  我们已强调,亚健康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系列过程。因此,以亚健康研究的成果为纽带,可以将现代医学的“一级预防”中的“过程干预”与中医“治未病”中的“状态干预”有机组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主动防范,增进健康的“一级预防”更为有效,而且将是中国人独创的整合了现代西方优势与中国传统特点的新模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