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返回列表
查看:
202
|
回复:
0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7/6 0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第6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
/段光周
⊙ 编辑/邓楹君
⊙ 校对/党卫阁
导读:
脉学
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浩瀚的中医文献,蕴藏了十分丰富的脉学内容。据初步统计,脉学专著有220余种之多,其余医籍亦多涉及脉学。但迄今为止,脉学领域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本文就“独取
寸口
”的理由,寸口脉的
脏腑
定位以及“
脉症
舍从”等问题作一讨论。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一、
切脉
为何独取寸口
切
脉诊
寸口,最早见于《
内经
》。“独取寸口”则为《
难经
》首创,经《脉经》整理得系统完善,沿用至今,遂成为脉学中的一门独特技术。“独取寸口”之理有三:
(1)寸口是脉之大会。脉为心所主,寸口属
肺经
,肺主气,心主血,
气血
偕行,则脏腑安和。若
五脏
不调,气血失常,势必波及心肺而反映于寸口,故有“肺朝
百脉
”、“脉会
太渊
”之说。
(2)寸口是
胃气
变见之处。
手太阴肺经
之脉起于
中焦
,
脾胃
水谷之气(胃气)沿经上行,与肺中呼吸之气融合而为
宗气
,推动血液运行,表现于寸口。《
素问
·五脏别论》云:“五脏
六腑
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五脏皆禀气于胃,人体胃气之强弱,可诊寸口而知。“脉无胃气亦死”即指此而言。
(3)寸口是原气通会之地。原气源于肾间,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泉,经
三焦
输布于十二经原穴而发挥效用。“肺之原,出于太渊”,其
穴位
于寸口故诊寸口可察原气之有无。“寸口脉平而死,”即原气独绝于内的表现。总之,寸口脉除与心肺直接相关外,又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一胃气、原气游行之地,故“独取寸口”可察全身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此外,因古代先民受封建礼教束缚,男女不授手,取足扪喉更属不便,故
人迎
、
趺阳
等脉逐渐废弃不切;而寸口
动脉
暴露体表,毗邻组织分明,较其他部位有易于诊取的优点;加之“独取寸口”沿用已久,经验丰富。如有人多次体验,“人迎、寸口、趺阳三处
脉搏
在细微举按寻之下,有很多不尽相同。手寸口沉,颈足不一定沉;手寸口细,二部并不细。”说明诊人迎、趺阳不能代替诊寸口。这些都为“独取寸口”提供了实践依据,所以“独取寸口”至今仍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一种
诊脉
方法。但在某些场合,《内经》遍诊法的诊断价值仍不容忽视。
二、寸口脉的脏腑定位问题
脏腑定位是“独取寸口”中的关键问题。历代医家对其定位原理有两方面的解释:
(1)以脏腑位置论。《素问·脉要精微论》最早提出的定位原则是:左手寸关尺,外候心、肝、肾,内候
膻中
、膈、腹。右手寸关尺,外候肺、胃、肾,内候胸中、脾、腹。《十八难》以膈、脐为界,将躯干划为上、中、下三段分候于寸关尺。
王叔和
综合内、难之说,对寸口脏腑定位规范为“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
尺部
。”后世医家多本此说而略有分歧,主要是大
小肠
和三焦定位不一。李杲、滑寿等以脏腑表里之义,主张左寸候心与小肠,右寸候肺与
大肠
,右尺候命门与三焦。但张介宾,喻昌、
李时珍
等则认为,二肠皆在
下焦
,应分属左右两尺。至于三焦,因无一定形态,以分候于上中下三部为好。
(2)以脏腑气化论。《十八难》曾详细论述两手三部脏腑经脉的气化关系,其原意如图:
上图表明,两手寸关尺脏腑的分部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按
五行
相生
次序排列,体现了脏腑气机上下升降和
生克制化
的规律。因形态与功能具有统一性,故无论候位或候气,脏腑定位于寸口反映病变的部位则是一致的。《脉诀》:所谓“病随所在”,即是此意。
诚然,寸口脏腑定位直至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但中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使用此法诊治
疾病
确实行之有效,因而不能轻易否定。如仲景平脉辨证,就不脱离脏腑分部。《
伤寒论
》159条“
心下痞
,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
黄连
泻心汤
主之。”心下痞,按之濡,为热邪聚胃,脉浮主热,关部尤甚,而关脉属胃。脉症合参,知是热邪犯胃之
痞证
,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泄热
消痞
。李时珍也说:“
紧脉
主痛,关紧心腹痛,尺中紧为阴冷、
奔豚
疝痛。可见一紧脉,部位不同,主病各异。崔玉田氏曾观察80例
高血压
患者的脉象,其中关脉明显强大有力者82%;冯新为氏在
肾炎
脉波描记中发现,“左尺特别弱,与‘左尺候肾’似乎相符。”又说:.“早期妊娠的脉波曲线各波都比正常波大,
尺脉
旺,
寸脉
亦盛,与中医对妊娠脉象的描述有一定程度的符合。”这些经验表明,寸口脏腑’定位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
寸口分配脏腑的问题,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兴趣。法国医生拉凡里诊察到,“
结核病
患者的
肺脉
低血压
患者的“肺脉”,以及
肝功能
不全的‘
肝脉
’都是比较微弱的”。他对肝
脉细
弱的病人采用针剌
肝经
强壮穴的办法,1一3分钟后,即感觉到‘肝脉’逐渐由弱变强,达于稳定。巴拉都氏也说:“硬’的大肠脉与
阑尾炎
或
盲肠
部
发炎
有关,‘强’的肺脉表示上呼吸道的疾患。”这些实贱进一步证实了寸口分诊法的临床价值。故欧斯拉氏评价中医脉学时曾生动地指出:“人体各部各脏都有它的本脉,譬之弦线乐器,每一弦线各有本身音调,若经脉和谐,则表示健康,如不协调,则表示疾病。”两手寸口脉是否如像二胡的两根弦线,五脏六腑是否又像弦线的音阶定位于相应的区域,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
三、脉症宜参不宜舍
(一)“脉症合参”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
脉与症都是疾病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中医学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脉症与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联系,机体受
病邪
侵袭而产生的一切变化,大多可以通过脉症两方面反映于体表。
医者
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
搜集脉症资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虽然疾病变化错综复杂,除表现真象外,有时也会出现“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假象,但只要对脉症进行全面观察,深入分析,就能透过假象看到疾病的本质。因此,“脉症合参”历来被视为辨证的唯一途径和主要方法。
“脉症合参”的思想早在《内经》已有明确表述,但将其原则具体运用于临床,则启始于汉代
张仲景
。张氏极力倡导“平脉辨证”,所著《
伤寒杂病论
》通篇贯以“辨xx
病脉
证并治”的醒目标题,书中多数条文脉症并叙,且以脉症结合的方式阐述
病机
,鉴别证型,预测转变,确定治则等,为后世树立了“脉症合参”的光辉典范。如《
伤寒
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恶寒
”。脉浮为邪干肌表,
正气
抗邪外出的表现,故
浮脉
常为太阳病主脉。但也有“脉浮,无汗而喘”,太阳表实,阳热郁盛的
阳明病
(237条);“脉浮者可发汗”,由阴转阳的
太阴病
(279条);更有
少阴
、
厥阴
中风
,邪气退居于表的向愈证(290.327条)。至于恶寒体痛等症,也不为太阳病所独有,如“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则属少阴病。(305条)说明脉浮与恶寒等症结合,是构成太阳病的起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另当别论。脉症相同宜合参,脉症不同也当合参,才能区别不同的病证。《金匮·
肺痿
肺痈
咳嗽
篇》:“咳而脉浮者,
厚朴
麻黄汤
主之;脉沉者
泽漆
汤主之”。同一咳嗽症,脉浮为寒饮迫肺,偏表宜散;脉沉为
水饮
内停,偏里宜泻。又如《金匮》中脉见浮大者凡四处:(1)
疟疾
,脉浮大者可吐之。(2)劳之为病,其脉浮大。(3)上气面
浮肿
,肩息,其脉浮大不治。(4)
肺胀
,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
半夏
汤主之。同是浮大脉,但所在病证不同,脉症互参而得出病机不一,故治则迥异。疟疾脉浮大,是风痰在上,可吐之;虚劳脉浮大,是阴虚阳浮,当
滋阴
潜阳
;上
气喘
促脉浮大,为肾不纳气,
元气
离根之象,多属不治;肺胀脉浮大,为水饮挟热上逆,当
清热
蠲饮,
平喘
降逆。上述例证说明,辨证时既不能单恃脉的一面,也不能单恃症的一面,必须“脉症合参”,方能比较客观全面。任何夸大脉和症的单独作用,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都是片面的。正如
徐灵胎
所说:“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合观之其吉凶可定”。无数事
实证
明,“脉症合参”确能判断病势的顺逆,提高临床疗效,是脉学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脉症的假象不能舍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时出现脉症“不符”或“不应”的情况,习惯称之为“假象”。这种“假象”是否当舍,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据考,《内经》、《难经》并无“脉症舍从”之说。《素何·评
热病
论》:“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说明脉症不应,病多凶险。《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的论述,讲脉症不符时,应以沉取脉象的有力无力来鉴别真伪,也未提出“舍从”。《二十一难》载:“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有人.称之为舍症从脉的辨证方法。其实,《难经》作者注释己明:“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
脉数
也。”同样讲的是脉症“不应”问题,只不过强调了脉诊的重要性。及至明代,《
景岳全书
》列出“从舍辨”一节,谓:“治病之法,有当舍证从脉者,有当舍脉从证者。”自此,后世医家多沿袭其说,全国
中医学院
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78年版)也持此论。
脉症的假象果真能舍吗?下述诸例,可为一证。
《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
细辛
附子
汤主之。”这里的“发热”是少阴病中的异常现象,加一“反”字以示区别。“脉沉”为一般现象。假设舍弃“发热”一症,只凭“少阴病脉沉”,岂能用
麻辛附
子汤
温经
发表?又《金匮·痉湿暍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
桂枝汤
主之。”文中“脉沉迟”为所谓“假象”,若不从脉症合参中得出“
风邪
郁滞,伤耗津液”的诊断,也必不会用括蒌
桂枝
汤
调和营卫
,生津养液为治。可见“反症”“反脉”均舍不得!经验提示,这种脉症的假象,往往是疾病本质的真实暴露,恰是辨证时应该留神着眼的关键处。仲景书中类似条文很多,仅《金匮》就有24条,但只字不提舍什么,从什么,就明白告诉我们,“脉症合参”不是人为的权宜之计,而是中医辨证最基本的方法。如果脉症相应才“合参”,不相应就“不合参”,实质上是对“脉症合参”的否定。而脉症的所谓“应”与“不应”,完全是执着于某症必有某脉之常规,无异于“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正是仲景坚持“脉症合参”,不主张“脉症舍从”的思想体现。
张景岳有一治验:朱翰林太夫人,年近七旬,偶因一跌即致寒热,群医为之滋阴降火,用
生地
、
芍药
、
丹皮
、
黄芩
、
知母
之属,其势日甚。及余诊之,见其
六脉
无力,虽头面上身有热,而口则不渴,且
足冷
至股。余曰,此
阳虚
受邪,非跌之为病,实阴证也。遂以
理阴煎
加
人参
、
柴胡
,二剂热退。(《景岳全书·杂证谟·秘结》)张氏自言:“凡见脉症不相合者,则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此案患者年高气
血亏
乏,虽头面上身寒热,但
脉虚
下肢厥冷,脉症确有不合之处。张氏诊为“阳虚受邪”,施以理阴煎(
熟地
,
当归
,
干姜
,
肉桂
)加人参、柴胡。由于方药对证,故收桴鼓之'效。张氏于大队温补药中,独加柴胡一味以散外邪,足见他是没有忘却寒热“假象”的。而前医屡用滋阴降火,冰覆微阳,正是“舍脉从症”之弊。此案说明,倡导“脉症舍从”的医家,尽管理论上提出“舍从”之说,但临证却是只从舍的。由此证明,不舍弃脉症的假象,似更符合临床实际。“脉症舍从”的提法是欠妥的。
清代
瘟疫
专家余霖曾治一患者,.周身
斑疹
紫赤,昏闷无声,身不大热,四肢如冰,唇焦而裂,六脉
沉细
而数。前医脉症不参,欲投
回阳
救逆,家人不允。及余氏至,详察脉症,认为此阳极似阴,非阴也。若是
真阴
,脉必沉迟,唇必淡而白,焉有脉数唇焦认为阴症哉?此
热毒
伏于
脾经
,故四肢厥逆;乘于心肺,故昏闷无声。”寥寥数语,点出了此证真假之根蒂。遂投大剂
石膏
、
犀角
、黄连、
大青叶
、
羚羊角
等清火
解毒
之品,连服二帖,至夜半身大热,手足温,次日脉转洪大。又一服,热减而神清。以后因症逐日减用,八日而愈。举家狂喜,以为异传。此案说明,余氏未被“假象”迷惑,但也不舍弃“假象”。认证真,投药准,故获速效。
已故名
老中医
蒲辅周
,以辨证精细著称。曾治一“类中”患者,
头晕
目眩
,肢体
颤抖
,不敢步行,口苦不渴,
耳鸣
梦多。其人体丰
面赤
,脉两寸关微,至数不明,有散乱之象,两尺沉迟,舌质暗红,
苔白腻
。
蒲老
综合脉症认为由操劳过度,肝肾真阴
虚损
,真阳浮越,肝风将动之象。治从肝肾,宜育阴潜阳。处方:生龙牡各18克,煅
石决明
24克,灵磁石12克,生玳瑁9克.生
龟板
18克,红人参9克,熟附子9克,
酸枣仁
I2克,
远志
肉3克。二诊而愈。此病虽见耳鸣、眩晕、口苦,面赤等火热之象,但脉微而迟,
舌暗
苔白,口苦不渴,脉症互参,乃真虚假实之证。故以育阴潜镇为主,佐以附子引火归原,人参益气。立法组方,丝丝入扣,俾阴复阳潜而诸症渐愈。可见蒲老对脉症的每点些微表露,包括真象和假象都是从不放过的。
近年来,笔者常随指导老师临床,亦曾遇见一些脉症不合的病例。如患者邓某,
头痛
失眠
三年余,痛时头面
烘热
,手足
发凉
,曾
晕倒
数次,不能坚持工作。眠差
多梦
,口舌糜烂,
大便干燥
,小便微黄,饮食无味,
腰膝
冷痛,冬季尤甚。反复
感冒
咽痛
,时而面目浮肿,
月经不调
。望其面色青暗,舌红
苔黄
黄而润。脉沉缓无力,两尺尤弱。单服
温肾
壮阳之剂,则头痛咽痛加剧;自觉“热重”常服上清丸,病亦不减。值此进退两难之地,我们根据脉症分析认为,系肾阳不足,浊阴随肝气上逆所致。治以
真武汤
加味,温肾潜阳。药用:
附片
12克,
白术
10克,
茯苓
15克,
白芍
12克,
乌梅
10克,牡力30克,
生姜
10克,菊花10克。
服药
两剂,
睡眠
好转,头痛减轻。继服十余剂,诸症基本痊愈,己能上班工作,至今未复发。案中脉症亦有不合之处,但仔细推敲,此乃阴阳混淆,病情复杂的表现。不予舍弃而以合参并治,故取效甚捷。
舍弃脉症的假象也不符合哲理。现代唯物辩证法己经阐明,假象并不是一种虚假的不存在的东西,而是事物本质在否定方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事物的本质虽然隐藏在内,但迟早一定要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一般现象(真象),或表现为特殊现象(假象),或两者同时出现。究竟本质如何表现,不取决于一般现象和特殊现象自身,而由本质的内部矛盾及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决定。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单凭个人好恶进行主观选择,认为一般现象重要,特殊现象不重要;或以为只要认识一般现象,不要认识特殊现象,这些都是偏见。用此观点不仅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实际上,假象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真象不能比拟的特殊作用,它可以补充一般现象之不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如此,对疾病的认识亦无例外。
或谓:“脉症舍从”是“脉症合参”之后治法上的一种选择。众所周知,治法的依据来源于“脉症合参”的结论(即诊断),而这种结论的实质,既不同于单一的脉,也不同于单一的症,具有接近反映疾病本质的内容。将治法直接隶属于脉症,或从脉,或从症,其结果必然割裂脉症之间的的有机联系,理论上不允许,实践上也行不通,于临床弊多利少。因此,“脉症舍从”说是站不住脚的。
总之,脉症不符是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不符”绝不意味着“舍从”。“脉症舍从”论的危害性在于,容易造成误解,使医者丢掉“脉症合参”的科学方法,不去认真分析脉症不符之理,孤立地去猜测脉症的真假疑似,盲目舍从,结果难免不出差错。另外,“脉症舍从”的提法也不确切,与实践不相符合,缺乏严密的科学性。难怪张景岳也自反其说:“虽曰脉有真假,而实由人见之不真耳。脉亦何从假哉?”脉如此,症未尝不是如此。所以,脉症的真象固然当从,但脉症的假象绝不能舍。
【本文摘自《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5期,由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脉症
,
寸口
,
脏腑
,
中医
,
疾病
,
脉学
相关帖子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