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288|回复: 4

石家莊念佛開示--净宗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3 05: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www.purelandsect.org/現代弘傳/淨宗法師/法談開示/D石家莊念佛開示.htm


石家莊念佛開示
【淨宗法師:】
同一念佛無別道
        中秋是團圓的時節,淨土宗念佛法門有兩句很讓我們感動的話,「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只要大家共同念佛,是不分地域的,大家都是法門兄弟,都是阿彌陀佛的親子。我們現在在這裡聚會,將來在蓮池海會團圓。
八大宗派
        佛教在印度並沒有八大宗派。傳到中國之後,成立了大乘八大宗派,祖師們根據釋迦牟尼佛的經典,根據此土眾生的根機和對一代教法的理解,分成了八大宗。八大宗,禪宗、淨土宗大家都聽說過,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宗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有律宗,講戒律的;還有天台宗,天台宗是智者大師開創的;還有華嚴宗、唯識宗、三論宗,這些諸大宗派。
淨土宗
        現在,最普及的就是淨土宗。
        淨土宗,大家用一句話解釋它,怎麼解釋呢?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念佛往生是我們成佛的最佳途徑。」)
        答得很好。淨土宗,就是以專稱「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為宗旨,以淨土作為立宗的根本;淨土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淨土宗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有切合實際的修行方法,還有高超的利益。
        現在問大家,我們淨土宗的創立者是哪一位?
        (「龍樹菩薩」……「曇鸞大師」)
        剛才答這兩位菩薩都是跟淨土宗密切相關的。龍樹菩薩是印度的,他關於淨土的著作是《易行品》,把一切法門分成難行道、易行道,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易行道;除此之外所有的法門都屬於難行道,因為要靠自己的力量斷除 貪瞋痴的煩惱,修行起來很困難。
        中國有一位曇鸞祖師,是北魏人,在山西太原(離石家莊不太遠)。曇鸞祖師說明難行道為什麼難,因為靠自力,沒有佛力的加持;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因為靠著佛力。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這樣現實的例子,比如說,我們昨天還在長春,今天就來到石家莊了,這就是靠的易行道,靠著火車的力量。如果在古代,就算騎上千里馬,一日千里,今天還沒到啊。如果靠走路,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要靠他力。
        世間法有難、有易,佛法也有難、有易。同樣的道理,世間法有自力、有他力,佛法也有自力、有他力。我們到遠地方去,有靠自力走路的,有靠他力乘車的,甚至坐飛機。佛法也一樣,有靠自力解脫的,也有靠佛力解脫的。
        我們淨土宗,是靠自力還是靠佛力?
        (「靠佛力。」「靠自他二力。」)
        有人說靠佛力,也有人說靠自他二力。等一下我們來分析。
        如果大家對教理有不同的認識,可以平等地討論,以經典為標準,讓大家心服口服。大家聽得懂、做得到、有效果,這才達到目的了;聽不懂、做不到、沒效果,那不要聽了。
        繼承曇鸞祖師思想的,是道綽大師;道綽大師的弟子,就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的創始人──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的實際開創者,他的根本著作就是《觀經四帖疏》,有關淨土宗最基本的教理,都是由善導大師確立的。大家知道淨土宗修行有專、有雜,這是誰定的標準呢?就是善導大師。他說︰雜行之人,一千個裡邊沒有一兩個往生;專修之人,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我們淨土宗行人,到那裡去都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由曇鸞祖師提倡,又由善導大師引經據典確實證明下來,風行全國,傳至萬代,一直到今天。所以,講到淨土宗,大家都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行法、正定之業。像這些大根大本的原則性問題,都是由善導大師確立下來的。
        在善導大師的思想裡邊,特別強調「他力本願」,強調阿彌陀佛誓願的力量,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誓願的力量,任何眾生稱念名號必然往生淨土。依善導大師的解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容易的。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裡這樣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阿彌陀佛有這樣的誓願,讓我們眾生信心求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多到一輩子念佛──「一形」,下到臨終念十句佛,甚至只念一句佛,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不虛假的緣故,都是很容易地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的解釋往往都有四個字──「定得往生」(或「易得往生」、「必得往生」),在後面做結論性的說明,比如說「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等等,我們看了,內心都非常安穩、踏實。之所以「易得往生」、「必得往生」、「定得往生」,因為是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這就找到淨土宗的源頭。
寶典失而復得
        善導大師後面是少康大師、法照大師,他們都尊崇善導大師的思想。
        可是法照大師之後,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唐朝以後,由於「會昌法難」,國主不信佛法,摧滅佛教,善導大師的著作在中國就很遺憾地失傳了。此後一千多年來,弘揚淨土的大德、祖師沒有機會拜讀善導大師的著作,從我們現在看到的淨土文獻來講,北宋的元照律師在解釋《阿彌陀經》的時候引用到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以及《玄義分》的一部分,從宋朝下來,元、明、清,後來弘揚淨土宗的祖師,像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是頂頂有名的,他們都沒有讀到善導大師的著作,這樣,在解釋淨土宗的教理方面跟善導大師思想就有某種程度的偏離,像《彌陀疏鈔》,完全是以華嚴宗的宗旨來解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對《阿彌陀經》的解釋有獨到的發揮,不過他的教義體系還是依據天台宗,不是依據善導大師的淨土宗體系。
        直到民國的時候,印光大師拜讀了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對善導大師是五體投地的崇仰,敬重得無以復加,直接說︰「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大家都知道,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說的話,就跟佛所說的一樣。
        為什麼印光大師能夠讀到《觀經四帖疏》以及善導大師完整的著作呢?(善導大師完整的著作有五部,一共有九卷,所以叫「五部九卷」。)這是因為在清朝時代有一位楊仁山居士,他在出任中國駐英國外交使官的時候,在大英博物館認識了日本的南條文雄,談得很投機,因為都是佛教徒,又都是飽學之士。南條文雄是佛學博士,講到日本有很多經典,但是楊仁山在中國見都沒見過,他就感到很惋惜,只知道《大藏經》的目錄裡有這些書,但是在中國沒讀過,然後就請南條文雄幫忙,把這些經典傳到中國來。後來,這些經典,包括「天台三大部」、「南山三大部」,包括善導大師的著作,就回傳到中國來。
        這是一百年前的事情。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拜讀到善導大師的著作。但是,在這一百年間,能夠有慧眼關注到善導大師思想,同時知道善導大師和我們一般所講的淨土宗之間有專和雜、純和不純的差別的人並不多,致力於研究善導大師思想而使之成為一代風尚、成為大家普遍信仰的人並不多,還是在初級萌芽階段。
        來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大家有福了,大家很有福報,大家的福報超過蕅益大師了,超過蓮池大師了,為什麼?兩位祖師都沒看到善導大師著作,而我們看到了,這個就是眾生的因緣所感。
        同時,也有慧淨法師,系統性地研究善導大師的著作,也有他慧眼見真的地方,從而條理分明、架構嚴謹、語言簡潔、宗風突出地把它弘揚出來,編譯了一系列的著作,讓我們心中非常豁亮,讓我們覺得︰原來淨土大道這麼 的寬廣 !可是,如果沒有善導大師思想,淨土的道路就很狹窄。
珍重善導教法
        這是淨土宗的一段歷史。我們了解這段歷史之後,才能對我們今天能夠遇到善導大師這樣親切、明朗的教法感到珍重。因為從唐朝以後,大家在解釋淨土宗的時候,都依據各宗各派的教理,不是站在淨土宗的立場,這樣就發生了分歧。比如說解釋《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如果按照天台宗的解釋,就有「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如果按照禪宗的解釋,一定會解釋為禪定的一心不亂,這些都不是我們能做得到的。「一心不亂」這四個字不知絆倒了多少人。可是,這部《阿彌陀經》是為了五濁惡世的凡夫「說此難信之法」,不可能像阿羅漢、大菩 薩那樣要求我們,那是不可能的,那就法不對機了。然後,人們就降低標準了,「那個是高標準,達不到一心不亂,最起碼要達到功夫成片、清淨心、夢寐一如,如果這個達不到,那不能往生。」這樣的解釋,使得上千年來很多人在這四個字裡面栽倒了、絆住了。
        我們今天在座的各位,不管你有多大的神通,我看這四個字你跳不過去。就好像一只鳥要飛過喜馬拉雅山,太高了,空氣稀薄,「噗」,掉下來了,飛不過去。本來沒有山,平地起一座尖峰,擋住了我們往生淨土的大路,這個就有缺失了。
        所以,依據善導大師的教法,才能把往生淨土大道上的人為的石頭搬去,把人為的障礙拿掉。
        各位蓮友,如果阿彌陀佛親自來到我們這個世界,我們會不會覺得很好?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偶爾會來,他也經常來,不過一般來,待的時間都不長,一般都是在我們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他就來了,來了幾分鐘就走了,是不是?往生的人看得見,高興得不得了,頭才磕下去──善導大師講了兩句話,「低頭禮佛在此界,舉頭便到極樂國」,看見佛來了,拜下去,一抬頭,已經在極樂世界了,就這麼快。但是,旁邊的人還看不到,尤其不信佛的,還在那裡「咿咿呀呀」地哭呢,人家到淨土成佛去了,你還在哭啥呀?「你怎麼捨得離開我們哪?」就好像牢友在牢房裡坐牢,時間久了,就有感情了,其中有一個出去做大官去了,另一個不知道,還在那裡哭,「你怎麼不跟我在牢房裡邊哪?太可惜啦 !」那麼這個人就太愚痴了。
        阿彌陀佛有一次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偶爾來的,這次來的時間很長,好幾十年,人人都看得見,還寫了書,還留了著作──你們知道是誰嗎?
        (「善導大師。」)
        對呀,善導大師。很可惜,那次來我們沒趕上,如果趕上了,我們也走了。不過沒關係,他的著作還留下來了,我們今天就是來學習、了解他的著作。
關於「光念佛夠不夠?」的三種觀點
        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平常修學淨土宗的狀況。大家隨便聊一聊,平常早晚課啦,還有對淨土宗怎麼理解啦……隨便聊,沒關係。
        請問各位︰大家的目的是不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是。」)
        方法呢?
        (「念佛。」)
        光念佛就夠了嗎?夠不夠?
        (「夠啦!」)
        光念佛就夠啦?
        (「夠!靠佛慈力。」)
        光念佛就夠了,你高興不高興?「我就是經典沒會,光念佛就夠了,那就太好了!」王穎呢?
        (「我覺得應該不是吧。」)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樣?
        (「信願行,行應該是很多方面。」)很多方面。
        (「當然念佛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好,你對你的答案決定嗎?會不會更改?
        (「至少我現在這樣認為。」)
        等會兒我要出標準答案。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一個重大的問題,目標是要到極樂世界,方法如果搞不準的話,那就麻煩了。
        我問大家光念佛夠不夠,有的講「夠」,王穎說「可能不會夠,還要做些別的」。答案在哪一邊?等會兒再說。我們就念佛說下來。
        光念佛,沒有功夫成片夠不夠?
        (「夠!」「不夠!」)
        光念佛,沒有伏住煩惱,能不能往生?
        (「能!」「不能!」)
        還有一個問題,光念佛,如果臨終沒有正念能不能往生?
        (「能!」「不能!」)
        大家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現在大家已經分成三撥了,哪三撥呢?有一撥說「光念佛就可以了」,還有一撥說「光念佛怕不行,還要加別的」,這是兩撥;在光念佛之內又分成兩撥,一撥說「雖然說念佛可以,但是要達到功夫成片、清淨心、伏住煩惱、臨終正念才能往生。」另一撥說「沒有達到功夫成片、沒有達到清淨心,也能往生。」又出現分歧了。
阿彌陀佛所設定的道路
        下面我要請裁判出來──我沒有資格做裁判,誰有資格做裁判,大家知道嗎?
        (「善導大師……阿彌陀佛。」)
        對呀,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誰有資格做裁判?就是阿彌陀佛。是不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人,我們客人在幫他說話?比如說張居士家裡要請客,誰來誰不來,他講話算數,客人吵了半天,主人在旁邊笑死了,「你說的算啥呀?」
        那我們來看阿彌陀佛這個主人是怎麼說的。
        西方極樂世界是誰建造的?
        (「阿彌陀佛。」)
        對,不是我們各位建造的,是阿彌陀佛建造了極樂世界。那麼,他建造極樂世界的目的是什麼?大家知道嗎?
        他建造極樂世界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往生到那裡去。就好像父母建好一棟房子,就是給兒子搬來住的。阿彌陀佛看我們十方眾生就像他兒子一樣,「唉呀,你在娑婆世界太苦惱了,我建一個極樂世界請你來住。」──你看,佛就是大氣 !是不是?我們做人很可憐,頂多建一棟房子給兒子住,阿彌陀佛建一個世界給你來住,這就是佛!建個什麼世界?極樂世界!
        那麼,他把世界建好了,我們怎樣去?這個方法他有沒有搞好?經典裡說極樂世界去此十萬億佛土,如果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建好了,但是去的道路沒給我們鋪平,那我們想去也去不了,是不是?
        在法藏菩薩發的四十八大願當中──阿彌陀佛成佛之前叫法藏菩薩,他所發的四十八願當中,其中有一條叫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稱為本願中的王(四十八願稱為佛的本願,什麼叫本願呢?沒有成佛之前,因地本來的願望、根本的願望、本來的心願。那麼,四十八願都叫做本願,其中第十八願是本願中的王,最重要的),這條願就規定了我們眾生到達極樂世界的方法。就好像電腦一樣,事先設定了程式,鍵盤一敲,自然就出來了。只要你順著這條願,自然就到達極樂世界,道路在這裡,方法也在這裡。
第十八願
        下面我把第十八願願文讀出來(大家要聽好,這是阿彌陀佛親口講的)︰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假如我要成佛的話,我要救度十方眾生,怎樣救度他們呢?至心信樂」。「至心」是真實心,不能虛假;「信樂」是信心,不懷疑。
        「欲生我國」,就是「要來到我的淨土」──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他叫我們去,說「你要來到我的淨土」,他把目標、方向舉出來了,「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眾生欲生我國,你要來到我的淨土 !」
        很自然的,我們就問︰「那麼怎麼去啊?」很自然的,阿彌陀佛也會給我們答案,就是下面的四個字(「欲生我國」前面沒有答案,只是說「你要相信,你不要懷疑,你要來」)︰「乃至十念」。「乃至」,善導大師解釋為「上至」和「下至」,「乃至」是一個彈性的形容詞,並沒有固定的多少,善導大師解釋說︰多到一輩子的念佛,少到臨終十句、一句的念佛。為什麼做這樣的解釋呢 ?因為每一個人遇到淨土法門的時間早晚各有不同,有的人二十歲就遇到了,那他可以念六十年的佛(到八十歲);有的人同樣能活八十歲,他七十九歲零三百六十四天才遇到,他只有一天的時間;甚至有的是臨終之前才遇到,只能念十聲佛,或者念五聲佛,或者念三聲佛、一聲佛。阿彌陀佛就說︰像這樣的眾生,都屬於「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念」是念什麼呢?這個在願文當中看得不明白,善導大師根據《觀經》的解釋,「乃至十念」的「念」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一聲一聲地念,十念就是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在願文裡邊,只提到「乃至十念」,只有這四個字,除了這個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提法。
        然後阿彌陀佛就做了一個保證︰如果說我們願意到極樂世界去,我們也在「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簡單來講,就是根據我們的根性,根據我們的時間忙閑,像有的人要忙著上班,沒有時間聞法,沒有時間一天念幾萬,你每天有多少時間,念多少佛,能念一萬念一萬,能念三萬念三萬,能念五千念五千,能念三千念三千,這樣相續不斷,從今天開始念佛,一向歸命阿彌陀佛,直到臨終,這都屬於「乃至十念」),像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告訴我們的方向在極樂世界,告訴我們「欲生我國」,「你要來到我的淨土」,怎麼來?「乃至十念」,好了,目的有了,方法有了,如果我們按照阿彌陀佛指引我們的方向,阿彌陀佛就保證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你願生我的淨土,『乃至十念』地念佛,如果還不能往生到我為你成就的極樂世界的話,我就不成佛!」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是經過五劫思惟的,核心就在這條願上。「只要你真的信順,願意往生我為你成就的極樂世界,而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話(『乃至十念』就是專念 『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如果我不能保證你往生,我就不成佛!一直修行到你只要這樣念佛就能往生,我才成佛!如果我達不到這一點,沒有這樣的能力、沒有這樣的功德,那我就不成佛 !」
        這個答案是不是很明確?後面還有兩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那兩句等一會兒解釋。
        我們先把這七句再複習一遍︰「設我得佛」︰「假如我法藏要成佛」;「十方眾生」︰「我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裡邊,沒有規定出家的、在家的,也沒規定年老的、年輕的,是通通包括在內,也沒規定說是有清淨心的、沒有清淨心的,也沒規定說是中國人、是外國人,也沒有說你是有持戒、沒有持戒,通通包括在內,叫「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括了所有的一切眾生;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要求在那裡?「你不要懷疑 !」懷疑就不是真的相信,「至心」就是真的信順,不懷疑,「而願生我為你成就的極樂世界」,為什麼前面說「至心信樂」,因為太簡單、太容易,我們凡夫不容易相信,因為只要「乃至十念」就必然往生,在這條願文當中,除了講「乃至十念」,其他的,比如戒定慧都沒談到,所有的修行都沒談到,也沒有說臨終有沒有正念,都沒談到,也沒有說有沒有功夫,通通沒有要求,只是說「乃至十念」的念佛;那麼怎麼樣?「如果這樣做,我就能保證你往生,如果我不能保證你往生,我就不成佛 !」阿彌陀佛以他成佛的正覺功德來保證願生極樂、「乃至十念」的眾生必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一向專念
        王穎?
        (「我覺得是挺簡單,但是要那樣的話,平常幹什麼呀?」)
        平常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說「一向專念」,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你有時間,可以一天念五萬聲,你要是怕自己沒有事情做,我就給你五萬聲的指標,一天念五萬,看你能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時間,三萬聲、兩萬聲、一萬聲,就可以。
        這個說明什麼呢?這說明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可以了。
所有的人倫道德、佛教禮儀、五戒十善的規矩都是應當做的
        但是,我們畢竟在世間做人,我們畢竟是佛弟子,所有的人倫道德、佛教禮儀、五戒十善的規矩都是應當做的。
        但是這些,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必然的要求,你能做到,當然好;做不到,能念佛,也無礙往生極樂世界。
「我懷疑我自己」
        (問:「我有時候倒不是懷疑阿彌陀佛,我懷疑我自己。我經常為了孩子產生一些煩惱,好發脾氣,我一想︰今天念了一萬聲,一發火,白念了!我是這樣想的,我懷疑我自己。」)
        你不是懷疑你自己,你仍然是在懷疑阿彌陀佛。
        (「沒有,絕對沒有!」)
        那我講給你聽,你就知道了。
        (「我就覺得我業障大。」)
        你的意思是說︰我的業障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阿彌陀佛救不了我。
        (「罪過,罪過。」)
        豈不是這樣的?就像一個病患來看醫生,「唉呀,我確實不懷疑這個醫生啊,這個醫生確實是神丹妙藥、起死回生啊,但是我懷疑我這個病太重了,他恐怕救不了,我可能還是要死。」如果抱有這樣的觀點,是不是在懷疑醫生?
        所以,沒有煩惱重得彌陀救不了的眾生,也沒有罪過大到彌陀救不了的眾生,阿彌陀佛所說的「十方眾生」,正是包括我們這樣的眾生,甚至正是主要為了像我們這樣的眾生。因為在後面有八個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他所說的十方眾生,不是十方眾生 裏邊那些賢善的、有力量、能出家、能修行的人,不是的,反而是指十方眾生裡邊會造罪造業的眾生,因為這樣的眾生才迫切的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如果是阿羅漢,他不需要阿彌陀佛救度,自己就可以解脫生死了,菩薩就更不用了,如果自己能開悟、能修行的,那也不需要阿彌陀佛了,正是因為我們煩惱深重、業障深重,我們才迫切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不是?所以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你這個眾生,是造罪的眾生,只要你不造極端的重罪──五逆、謗法,我都救得了你。」什麼叫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叫五逆,你說我們世間能找到這樣的人嗎?他不是誤殺,他是有意地把父母殺掉;誹謗正法是什麼呢?「那裡有極樂世界?胡謅亂扯 !沒有阿彌陀佛,沒有極樂世界!沒有因果報應!」他根本不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怎麼能往生呢?
        那麼,五逆眾生到底能不能往生呢?大家不要小看阿彌陀佛的慈悲,在《觀經》裡邊,下下品的眾生就是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眾生,他就是臨終念了十聲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為什麼五逆?他因為煩惱、不自在,他才造五逆重罪,他不知道父母生了他嗎?那就是業障來了,犯了這樣的罪過。
        那麼,連這樣的眾生都救得起來,還有什麼樣的眾生救不起來?所以,大家不要以我們凡夫的心量來測度佛的慈悲和神力。「我不是懷疑阿彌陀佛,我就是懷疑我自己……」這樣的話到處都能聽到。
        我們既然信佛,當然不敢懷疑佛;那麼為什麼懷疑我們自己呢?想到說「像我這樣的根機,我怎麼夠資格?我煩惱這麼重,怎麼能往生?」這是理念上沒有轉變。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看阿彌陀佛的,不是看你的。
        大家要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看阿彌陀佛的,不看我們的。
        就像一個病患來治病,你就只看醫生的,是不是?你本來就病得要死了,看你自己怎麼看呢?你沒辦法了,你才交給醫生哪。醫生有辦法就救得了你,沒有辦法,救不了你。我們作為病患,病入膏肓,來求醫的話,就是完全 拜託給這位醫生,「老兄,是死是活就看你了 !」
        那我們來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歸命,完全拜託給這尊佛,就看阿彌陀佛的!甚至我們沒有資格說「懷疑自己」,因為方向錯了,所以,《無量壽經》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信任也是信任阿彌陀佛,懷疑還是懷疑阿彌陀佛。怎麼叫信任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能救我;怎麼叫懷疑阿彌陀佛呢?「看阿彌陀佛你到底能不能救我?」如果懷疑自己,你自己不夠資格,因為我們自己救不了自己,才找阿彌陀佛的,你懷疑自己 幹什麼?你懷疑自己那就不要找阿彌陀佛了。
        比如說我們買不到火車票了,就託別人幫我買,我要懷疑就懷疑他,「票這麼緊張,他到底能不能買到?」是不是?我就懷疑他了。不會說我把事情拜託給他,又懷疑自己︰「我能不能買到票?」你有神經病啊?你自己買不到, 託人家了,卻懷疑自己能不能買到票!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事情,不是我們的事,各位,這是阿彌陀佛的事情,何以知之是阿彌陀佛的事呢?因為是他發的願,又不是你發的願,是不是?他發願說︰「十方眾生,我要救你 !」
        「你要救我,我就讓你救啊。」
        阿彌陀佛發願說︰「十方眾生,你要來生我的淨土──欲生我國!」
        這不很簡單嗎?我們本來在那裡造罪造業,我們沒想去往生,我們在喝酒、打麻將、跳舞、卡拉OK。阿彌陀佛說︰「哎哎,你不要做五欲的迷夢,哎哎,你不要六道輪 迴,你要到我的淨土來 !」那阿彌陀佛叫我去,怎麼去啊──就好像你一個人一樣,在家裡玩得有滋有味,人家喊你到別處去,那怎麼去?
        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阿彌陀佛發願要救我們,讓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召喚我們。我們本來沒想去──各位!一開始是我們心裡面想到極樂世界去嗎?
        (「是!」)
        是也是,當然,但是我所問的問題──是阿彌陀佛先想讓我們去極樂世界在前面、我們隨順他、答應他在後面,還是我們自己先要去、他後讓我們去啊?哪一個在先?
        毫無疑問,是阿彌陀佛先喊我們去。他在兆載永劫之前就發了四十八願說︰「欲生我國!」那個時候我們在干啥?我們今生今世蹣蹣跚跚的、慢慢騰騰的、拖拖拉拉的,才說︰「我想去──到底能不能去?」縮手縮腳的。
        所以,我們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去,這是他的事情,是他的召喚,是他的指令,是他的任務,是他的責任!所以他就說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既然是我法藏菩薩的事,如果我不能完成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件莊嚴的大事,那我不成佛 !」對不對?我們眾生的往生是阿彌陀佛的事情,阿彌陀佛成佛就是要完成我們的往生,所以,各位要明白︰往生不是我們自己有能力。
所有眾生的往生已經成就了
        阿彌陀佛有沒有成佛?他的願望有沒有完成?他的事有沒有辦好?他為我們十方眾生完成的往生功德有沒有完成?
        (「完成了。」)
        阿彌陀佛是為誰成佛的?
        (「為我們。」)
        對呀,為所有的人,為我們每一個人;為我們的什麼事成佛的?
        (「為我們往生成佛的。」)
        對,是為我們往生淨土成佛而成佛。祂是為我們往生而成佛的,那我們的往生有沒有成就?這是個大事情啊,這個地方要轉彎 !這個地方不轉彎,這輩子要掉地獄啊 !真的是大事啊!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要成佛,祂是為我們往生而成佛的,祂在十八願裡說得很清楚︰「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就是為你的往生而取正覺的,我不能讓你往生,我就不取正覺 !」很顯然,是為我們往生而成就正覺的。現在祂已經成為正覺的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眾生的往生已經成就了。就是看你接受不接受,你願意不願意,所以,這個法門叫果地法門,阿彌陀佛已成就佛果,端來給你。你接受,你就得到了,不是讓你自己慢慢再栽蘋果,什麼時候長出來?來不及了!
        所以叫果地法門──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阿彌陀佛的成佛就標誌著成就了我們所有人的往生,甚至大街上那些人、打麻將的人、跳舞的人,都成就了他們的往生。所以,眾生苦啊 !可憐哪!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你的往生,白白送給你,你都不干,你都不知道!還在那裡打麻將、跳舞!多可憐!多愚痴!
        所以,我們佛弟子有責任去舞廳把他們召回來,去賭場把他們拉回來,告訴他們一件事情︰阿彌陀佛為你成佛啦 !你不要在這裡顛三倒四啊!不要再做五欲的迷夢啊 !很簡單,只要你接受,只要你答應,只要你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才說「至心信樂」,不要懷疑,才說「欲生我國」,釋迦牟尼佛說「願生彼國」,我們聽懂了阿彌陀佛的呼喚,我們了解了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意旨,我們心中發願說︰「我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好啦,阿彌陀佛願意讓你去,你也願意去,這個合約就完成了。
我們的往生就在「南無阿彌陀佛」裡邊
        那麼怎麼表達我們願意去?就是「乃至十念」。我們怎麼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怎麼接受阿彌陀佛為我們成就的往生功德?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阿彌陀佛正覺的果號,對不對?但是同時,也就是我們的往生,我們的往生不在清淨心,也不在功夫,也不在戒定慧,就在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的往生就在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裡邊,不在其他任何裡邊。這六個字既然出現在世間,就是告訴我們說︰「你的往生已經成就了!」這六個字就像手掌的正反兩面,這面寫著「這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叫做南無阿彌陀佛」,反面就說「這是你的往生」,所以叫「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我不成佛,你不往生。」像一個手掌的正反兩面,去了正面沒反面,去了反面沒正面,對不對?去了我們的往生,阿彌陀佛能成佛嗎?他不能成佛啊,他說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啊,很顯然,如果阿彌陀佛沒成正覺,我們能往生嗎?這叫一體兩面,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有兩重含義。
        但是,我們很多人只讀一邊,「阿彌陀佛成佛了,與我沒有關係,我的往生還要我來修,慢慢來,慢慢修。」
        大錯而特錯!根本的錯誤,徹底的錯誤,完完全全的錯誤!這叫眾生的迷惑顛倒。
善導大師「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釋
        善導大師解釋說︰「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解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最後用四個字來說明︰「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什麼含義?就是「必得往生」的意思。
        你看看,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啊,他講的話就那麼肯定。「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必得往生」四個字!為什麼呢?「南無」者,是「歸命」,亦是「發願 迴向」。我們南無,「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印度話,什麼意思?歸命。歸命就是完全信順這尊佛,交給這尊佛,完全就靠祂了。
        就好像病患要靠醫生一樣的,那你還說「哎呀,醫生啊,我全部靠你啦!但是我就擔心自己的病太重了,你救不了我,你可能沒這本事啊,我的病太古怪啦!是非典哪 !」如果抱有這樣的心,那是不應該的。既然歸命,沒有條件,沒有代價,沒有這個疑惑心。
        歸命的目的在那裡呢?發願迴向──就是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於歸命、發願迴向的眾生,「阿彌陀佛即是其行」。
        對淨土宗來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行,除了這個之外,沒有行,「行」就是道路,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道路,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大願船,阿彌陀佛就是我們一切的修行,所以,必得往生。
靠自己不可能往生
        什麼是我們的行?我們沒有行,我們凡夫有什麼行呢?我們布施,我們持戒,我們所修行的一切,都達不到三輪體空,都是虛偽的,都是沒有力量的,只能讓我們在六道裡面輪 迴。比如說布施,將來可以得到財富的果報,但是,如果靠你的布施往生極樂世界,夢都夢不到,不要說到極樂世界成佛,連阿羅漢都做不到,阿羅漢要三輪體空,我們的布施誰能三輪體空?那麼,我們的布施就是得人天果報,人天果報還在六道輪 迴,靠我們的布施怎麼能夠解脫?所以,我們的修行都沒有力量。
        就好像一片廣闊的大海,我們自己不會游水,如果我們坐上一艘大船的話,是不是船的營運就是我們的營運?如果我們不坐這艘大船的話,只能靠自己的手臂游水,但是怎麼可以到對岸呢?
        所以,如果有人懷疑說「哎呀,我修行太差了,煩惱太重了,我怕我不能往生哪!不能解脫啊!」就好像一個人,面對茫茫的大海說「哎呀,我游水的技術太差了,力量太有限了,恐怕我游不過大海。」
        這個比喻大家能聽懂嗎?大家說這樣的懷疑是一個智者的懷疑嗎?一個有智慧的人會站在海邊這樣說嗎?「哎呀,大海這麼大,我怕我游不過去呀!」人家肯定用海水拍拍他的頭,「發燒了沒有?」
        我們說︰「哎呀,極樂世界怕我不能往生啊!」靠你自己怎麼能往生?但是,如果說坐上大船了,還說「哎呀,我太胖了,太重了,怕這條船拉不動我,怕我不能過海。」這個人是不是頭腦也有毛病?
        如果要靠我們自己解脫生死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理由懷疑自己,因為不可能,就不要懷疑。懷疑是因為有一點點可能性,我可能達到,可能達不到,才懷疑,是不是?你絕對達不到,還懷疑,這個叫做什麼?叫做把自己看得太大了。
        好了,靠自己不可能,那就沒有懷疑的餘地;靠佛,百分之百,那也沒有懷疑的餘地,所以,請問各位,疑從何來呀?
        那你為什麼懷疑呀?是心裡邊自己冒出來的,這叫做煩惱。「貪瞋痴慢疑」是眾生煩惱的本性。所以,懷疑也不障礙,只要我們念佛,決定往生!
        所以,我們無可懷疑。你怎麼懷疑呢?阿彌陀佛成佛了!
念佛是我們的事,往生是彌陀的事
        請問各位︰往生極樂世界是誰的事情?
        (「阿彌陀佛。」)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心裡邊這樣回答出來。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是誰的事?
        (「阿彌陀佛!」)
        只有這尊佛才能辦這件大事情,別人辦不來這個事。是阿彌陀佛的事,是阿彌陀佛辦好、讓我們來享受的──大家要聽明白。
        那麼我們的事呢?哪件事歸我們辦?
        (「念佛。」)
        我們念佛就是享受阿彌陀佛為我們辦的這件事情。
        我想透過一個譬喻來說明。比如說一片茫茫的大海,我們在一個島上,島要沈沒了,火山要爆發了,很危險了。船長來救我們,說︰「島上的居民啊,趕快上我的船 !我來救你呀,到達彼岸哪!」
        請問各位,如果你是這位船長,有人要上你的船,你會在那裡設一個檢票口,「哎,看看,長相漂亮不漂亮?長得不漂亮不救!」會不會這樣?
        (「不會!」)
        「再看看衣服乾淨不乾淨?衣服不乾淨也不要!」會不會?
        (「不會!」)
        「對不起,某某人,你昨天偷了隔壁家的一只雞,我這條船不救你,你干了壞事,你偷盜!讓火山把你燒死算了!」你會不會這樣想?「哎,你昨天罵人了,跟你兒子吵嘴了,所以不讓你上我的船,下去吧 !」會不會這樣?
        (「不會。」)
        在佛的眼裡,我們三界就跟火宅一樣,「六道苦海」、「三界火宅」,阿彌陀佛駕著六字名號大願船來到火宅苦海當中救度我們,他怎麼會嫌棄我們「因為你偷了一 隻雞,因為你罵了一個人,因為你如何沒有清淨心,所以我就不救你了」?怎麼可能這樣子?
        這都是我們凡夫的小心眼,以我們的心來測度阿彌陀佛,這是根本錯誤的,這不叫念佛,這是在誣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念佛,但是,我昨天怎麼怎麼樣了,我頭腦開小差了,所以不能往生了……」
        好了,我們坐上這艘船──坐船是不是乘客的事情?
        (「是。」)
        那過海呢?過海是船長的事情。我們只管坐船,船長負責過海,是不是?我們只要坐上這艘船,船的營運速度就是我們的速度。
        那不坐上船呢?那就對不起。所以,善導大師解釋說「南無就是歸命。」歸命就上了阿彌陀佛的船,全部交給阿彌陀佛。我們坐上船,就是把我們身體的重量、全副的身心放在船上。我們既然念佛,就是把我們所有的一切交給阿彌陀佛,有煩惱也好,沒有煩惱也好,有清淨心也好,沒有清淨心也好,能持戒、不能持戒,能出家、不能出家,能誦經、不能誦經,我一股腦不要管,通通交給阿彌陀佛,這個叫歸命。如果你半交半不交,還有一點自己留著,對不起,危險了。所以,不要管這些,通通交給阿彌陀佛,我只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煩惱也念「南無阿彌陀佛」,管他功德林火燒不火燒,火燒也是阿彌陀佛的事,不燒也是阿彌陀佛的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如果你的煩惱火把它燒掉了,那對不起,你不能成佛,我們都不能成佛,為什麼?燒掉了,沒有啦,我們怎麼成佛啊?阿彌陀佛的功德讓你燒掉啦?那還叫阿彌陀佛的功德啊?阿彌陀佛的功德,你心裡面起了煩惱了、發了脾氣了,就把它燒掉了,我看你是膽子太大了,對不對?
        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是火不能燒、水不能漂,所以阿彌陀佛叫無礙光如來。什麼叫無礙光?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火焰不能障礙阿彌陀佛的救度,像金山一般的功德,地獄的火都不能燃燒,何況你那個小煩惱?不僅地獄的火不能燒去六字名號的功德,而六字名號能在地獄裡面普降甘露法雨,能夠把地獄的火剎那之間澆滅 !你那個小煩惱有什麼問題呀?一點點問題都沒有,那裡有問題呢?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念佛是我們的事,往生是彌陀的事,就如坐船是乘客的事,過海是船長的事。那我們坐船就要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地坐在船上!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如果你坐了一半,突然後腦勺一摸,「哎呀,保險不保險?是不是下去再坐一條小皮筏子比較保險?」那要怎麼樣?那會不會有危險?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教我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就告訴我們說︰「你要老老實實、安分守己,實實在在坐在船上,不要下去 !」這就叫我們不要雜行雜修,這不是武斷,這是慈悲。
        我們念佛,就要坐在大願船上。
        腳踏兩隻船、三心二意穩當,還是一心一意穩當?善導大師講︰雜行之人,一萬個裡邊難得一兩個往生。雜行之人上了大願船,然後又下去坐坐地藏菩薩的船、觀音菩薩的船。地藏菩薩、觀音菩薩的船不是拉你到極樂世界的,何況地藏菩薩、觀音菩薩的船你不容易坐上去;文殊菩薩的船你也不容易坐上去,文殊菩薩的船叫般若船,般若船即智慧船,你開了悟才能坐上去,沒有開悟,根本坐不上去呀 !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很好坐啊,你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坐上去了。
        請問各位,阿羅漢跟菩薩比,誰的功德大?
        (「菩薩。」)
        那菩薩跟佛比,誰的功德大?
        (「佛。」)
        那麼其他的佛跟阿彌陀佛比,誰的功德大?
        (「阿彌陀佛。」)
        經中講︰「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阿彌陀佛是諸佛中之王,佛裡面的王。佛裡面的王都救不了我們,還有誰能救得了我們?所以,有的人念阿彌陀佛還不放心,「我再念念藥師佛,念念釋迦佛,念念不動佛……」我告訴你,如果阿彌陀佛救不了我們,念這些佛都沒用的,是不是?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嘛。
        就好比說大船、最大的航空母艦救不了你,還有哪條船能救得了你?你還以為「航空母艦不保險,在後面掛一個小木筏……」這是根本沒上航空母艦,對不對?我們念六字名號覺得不保險,後面掛一個小尾巴,「我還要搞一點別的東西……」
        當然,五戒十善都是我們應當做的,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專念六字名號還不保險,一定要加上五戒十善才更保險、更有把握。」那對不起,你肯定不能往生。大家如果抱有這個理念,跟本沒有上六字名號大願船,你根本不知道六字名號有多大的威神功德,你根本不知道六字名號大願船有多大的承載力量 !十方眾生都造了地獄重罪,一下子都上了六字名號大願船,它都不會沈沒,剎那之間把你度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叫做「十方眾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大慈大悲,大智大慧】
        希望透過這樣簡單的解釋,大家從今天開始對阿彌陀佛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樣的佛值不值得我們讚歎?值不值得我們信靠?值不值得我們歸命?
        (「值得。」)
        我們以前如果不了解的話,每天念這句佛,心裡邊多少有點埋怨情緒,「我念了這麼久,好像一點回應也沒有,到底能往生不能往生?哎呀,是不是該換個法門了?」
        大家要知道,從根本來講,往生淨土、到達極樂很容易!
        到極樂世界容易不容易?
        (「容易。」)
        佛教講大慈大悲,佛教講大智大慧,佛教講拔苦與樂,如果沒有阿彌陀佛這尊佛,我們講「大慈大悲」都跟我們的心分開了,「怎麼慈悲呢?像我這樣的人,我想誦經,沒有時間,我想修行,不能出家,我想沒有煩惱,它要來煩惱,我想沒妄念,它妄念紛飛……」這樣的人如果被佛教大門關在外面,我們難道能感到佛的慈悲嗎?我們難道能感到佛那父母般的溫暖嗎?我們說佛的慈悲超過世間父母千萬倍,如果我們的父母成佛了──不要說父母了,如果你成佛了,你對你的兒子會拿出這麼多標準嗎?「我的兒子,如果你念我,腦子裡有妄想心、有雜念,我就不救你,讓地獄的火燃燒你吧 !」你會抱這樣的心嗎?不可能的。我們是凡夫的時候尚且不抱這樣的心,何況阿彌陀佛成了佛,他怎麼能說「眾生,因為你偷了隔壁的一隻雞,因為你上香拜佛的姿勢不對,因為你念佛腦子裡有妄想,因為你沒達到清淨心,所以我不救你 !」如果是這樣,根本不是佛的慈悲。
        好,佛有慈悲,但是,「我雖然想救你,救不了你。」那就是有慈悲、沒有能力,那怎麼叫「大智大慧」、「大願大力」呢?沒這個能力怎麼叫佛呢?阿彌陀佛圓滿一切功德,叫佛中之王,沒這個能力怎麼叫佛中之王呢?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這個時代,不了解阿彌陀佛慈悲的人,他的心跟阿彌陀佛是有隔閡的,他所說的佛教都是知識性的,不是心裡邊的,他跟阿彌陀佛不是親如父子的關係,沒那種感覺。
把我們交給阿彌陀佛
        我們就是老老實實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謙卑地、恭順地任憑這尊佛的救度,把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把我們未來永劫的解脫交給這尊佛,一定會比捏在自己手上把握一千萬倍、福祉一千萬倍都不止 !是不是?你把它捏在自己手上,你有什麼本事?你是六道的凡夫,捏在自己手上,不如交給阿彌陀佛,所以,一切要歸命阿彌陀佛,從今天開始,我們生活中一切的一切,我們只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好是壞、是順是逆,向阿彌陀佛祈求吧,任靠這尊佛。六字名號裡面已經圓滿具足了一切的功德,具足一切的智慧和光明。所以,只要交給這尊佛就夠了,沒有別的事情。我們在這個世間只有一件事情︰把我們交給阿彌陀佛。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事了。如果這樣做,天下太平了,我們從今以後就是個悠閒自在的人了。
        剛才王穎說︰「那還幹什麼?」那就念佛唄!幹什麼?過我們世間的生活,同時勸一切有緣的人來念佛。這麼大的好事情,如果把我們的父母漏掉了,難道你是孝順的兒女嗎?如果把我們的兄弟漏掉了,難道你是良好的兄弟嗎?如果把我們的朋友漏掉了,難道你夠哥們兒嗎?所以,大家知道了佛的慈悲,就應該去告訴所有的眾生,抓緊一切機會讓他們知道佛的慈悲。
        往生極樂世界容易不容易?
        (「容易。」)
        為什麼容易?
        (「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
        對呀!王穎今天聽聞之前覺得不容易,聽聞之後馬上容易了。佛法就是這樣。
少善根福德因緣
        (問:「那為什麼《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呢?」)
        謝謝你的發問,你的發問即將展開一片佛法的光明。
        這句話自古以來被很多人誤解,我們今天就以善導大師的思想來解釋它。
        猶如《開經偈》所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那麼,這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真實義是什麼呢?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是生在平民家庭,按照佛教的三世因果的觀點,如果要投胎到王宮做王子的話,是不是需要善根福德?善根福德少了,想做王子做不上啊 !如果想投胎做一個大富長者,「我這輩子窮得要命,下輩子要投胎做世界第一大富翁的兒子……」我告訴你,你沒有善根福德,想做他的兒子做不上啊!不是你想投胎就能去的。
        大家想想看,我們想生在世間富貴人家的話,少了善根福德尚且不夠,那我們到極樂世界是生在哪個家庭裡邊?生在佛的家裡邊,做佛子,那個少善根福德能夠嗎?肯定不夠啊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到極樂世界這麼高的一個涅槃的境界,到佛的家裡去做佛子,你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的!
        好了,我們來分析。五戒的善根夠不夠去做佛子?
        (「不夠。」)
        五戒的善根只夠做人的兒子,是不是?只能生在人的家,想生在佛的家,不可能;再來,十善的善根福德能不能生到佛的家裡邊?
        (「不能。」)
        生在玉皇大帝的家裡邊還差不多,作天子,天人的兒子,是不是?
        那麼,四諦法修行圓滿,有沒有資格去做佛子?
        (「沒有。」)
        善根福德仍然不夠,他只能做阿羅漢;六度萬行,那也只能做菩薩;想到極樂世界做佛子、繼承佛位,就要去做佛,想去做佛,除非六度萬行修行圓滿,如果不圓滿,還沒有資格做佛。所以,到極樂世界這麼高勝、微妙的境界去,五戒、十善、四諦、菩薩的六度萬行通通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
多善根福德因緣
        那麼怎麼才能往生,怎麼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下面的經文就說了︰「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即得往生。」就是靠六字名號的善根福德才可以有資格做佛子,才可以有資格投生在諸佛之家──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才可以有資格去成佛。除了六字名號之外,所有的一切,跟六字名號比,都不夠資格,都大大地差了一大截。那麼,只有靠六字名號的功德──善根福德,才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講︰聲聞、阿羅漢沒有發大的菩提心,善根不夠(阿羅漢是自了漢,沒有廣修六度萬行);只有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善根福德的結晶,我們凡夫稱念這句名號,善根福德同佛,以此緣故,往生淨土百分之百,這才叫多善根福德因緣。
        (「南無阿彌陀佛。」)
        這裡講的「多」和「少」不是相對性的多和少,比如說,持守五戒的善根和不持五戒的善根哪個多?持五戒的肯定多了,這是可以比的;十善的善根和五戒比,當然十善的善根多了。但五戒十善還在六道 輪迴裡邊,它們不要說往生淨土,就是要成為阿羅漢都不可能,還在三界裡邊;阿羅漢的善根那就不能比了,都出了三界了,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但是還不夠,他是自了漢;到菩薩又上一個級別了,要普度眾生了,善根福德就廣大了,但是還不夠,他還沒有圓滿;好,又成佛了,六字名號的善根福德,那是十方諸佛都不能及的,《無量壽經》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那麼,無量壽佛的威神光明在那裡?就在六字名號裡邊 !六字名號,只要你口稱,十聲,一聲,決定往生淨土,威神可以思議嗎?不可思議!
        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所以叫「光明名號」,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佛」,光明是不可思議的,是十方諸佛所不能比的,所以叫做「多善根福德因緣」,是絕對的、圓滿的、超越的、無上的、究竟的、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了,所以叫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善導大師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是無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佛本身的境界,以我們的隨緣雜善,修這個、修那個,都不能往生,都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你不管再怎樣修──我們今天在座的各位,有一個能修十善的話,那我告訴你,你就不得了了,了不起 !我們哪一個能修十善?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言、第五不綺語、第六不兩舌、第七不惡口、第八不貪、第九不瞋、第十不痴。這叫十善。能做到十善,善根太少了,跟六字名號比,簡直是大海之與一滴也不能比呀,虛空之與粉塵也不能比呀,這通通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靠這個怎麼能往生啊?這就更加說明要專修念佛。
        不正確的解釋說︰「少善根不能往生,那我就多修。」──雜行雜修了,違背經義了,與如來的真實義恰恰相反!如果沒有祖師的解釋的話,我們一定會依文解意、死在句下。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這就是多善根,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選了一個多善根的要法,什麼要法?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專,還要再專。而這「 專復專」三個字,就是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經》「一心不亂」四個字。善導大師解釋得很 乾脆、很簡單、很明了,什麼叫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專心,這叫專;「不亂」就是不雜,不雜還是專,所以叫「專復專」,你看,祖師,阿彌陀佛化身,彌陀再來,阿彌陀佛講的話聽起來多舒服 !給人家一解釋,都不能往生了,「最少要清淨心,最少要功夫成片」,那完蛋了,下地獄了!
佛這麼說,我們就這麼信
        學法要有傳承,不是依我們自己心中想的,「我想這樣可能不行……」這就沒有傳承。我們是凡夫,佛智不是以我們想的為標準,所以,你想的不算,我講的也不算,我們把阿彌陀佛搬出來,他講的話為標準,他這麼說,你就這麼相信,這個叫「如是我聞」,經典開頭四個字就告訴我們聽經的心態︰佛這麼說,我們就這麼信,沒有什麼繞彎子的,佛說「稱念名號必然往生」,你就「念佛一定往生,不敢懷疑。」
    連彌勒菩薩都這樣講啊,在《無量壽經》裡說︰「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我聽了釋迦牟尼佛講的話,耳目開明了,心裡面不敢懷疑了。」
        各位今天是不是耳目開明?各位今天真的叫耳目開明啊,真的,我們的耳朵以前關住了,沒有打開呀。我們的眼睛看不到佛的光明,我們的耳朵聽不到佛的呼喚,聽不到佛的名號的威神。今天就不一樣了,耳目開明。所以經典裡說「次如彌勒」,位次跟彌勒菩薩平等了,彌勒菩薩也是「耳目開明」、「不敢有疑」,我們也一樣,佛這麼講,我們就這麼相信,這叫「如是我聞」。
善導大師第十八願釋
        下面我們把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學習一遍。
        在我們一般的心態當中,「淨土宗十三位祖師都差不多吧。」我們會這樣想。你越是了解淨土宗的教義,你越能知道並不是差不多,那差得太多了,確實差得太多了。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但是畢竟跟阿彌陀佛比還差得太多。所以,印光大師對善導大師崇拜得是五體投地,自喻就好像地上的土堆對天上的明月一樣,高低不能相比。
        善導大師怎麼解釋第十八願呢?文字很簡短,四十八個字,意義透徹明朗,他解釋第十八願這樣說︰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哪怕因為什麼原因不能多念,只能到臨終念十聲佛,若不往生,我不成佛!」
        多容易,哪有比這更容易的法門!能找到比這更容易的法門嗎?各位在佛教裡面多多少少也打了幾年的滾了,哪一個法門有這麼容易、這麼超勝?沒有!
        這是他當初的誓願,現在已經成佛了,善導大師解釋說︰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現在阿彌陀佛已經在極樂世界成佛了,我們作為聞法者,就應當知道這尊佛發的誓願真實不虛。佛菩薩會不會發一個假願?佛菩薩怎麼會發一個假願呢?所以,「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當初發願不假,而且這個願他已經實現了,他已經成佛了,對不對?所以不虛假。既然佛的誓願不虛假,就得出八個字的結論︰「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大家是不是眾生?
        (「是。」)
        大家有沒有稱念阿彌陀佛?
        (「稱念了。」)
        你是眾生,你稱念阿彌陀佛,後面四個字就獎給你,發給你獎狀!
        (「南無阿彌陀佛。」)
        給十方稱念阿彌陀佛的眾生發一個獎狀,「必得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
        很顯然,「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我們功夫好嗎?是我們有清淨心嗎?是我們有戒定慧嗎?是因為什麼?是因為前面「當知本誓,重願不虛」啊!是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不虛假,所以我們就拍拍胸脯,「我是眾生,我是老王、老李、老劉、老張,我雖然有煩惱、不清淨,但是我稱念必得往生 !你服氣不服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各位走大街上就高人一等,你不服氣我們也是佛子,我們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做我們的好朋友,我就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這六道的輪迴。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5: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了一輩子佛、臨終念不出佛來能不能往生?」

        (問:「《阿彌陀經》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剛才師父也說必須臨終的時候十念往生。那麼,能往生、不能往生,是不是跟臨終的狀態有關?昏迷的病患臨終時不能念佛,那能往生嗎?雖然他念了一輩子佛……」)

        在全國各地,大家都問這個問題。

        剛才師父如果講到「十念」是臨終的十念,那麼師父就講錯了,你們不要聽師父的話,要聽阿彌陀佛的話,如果阿彌陀佛說「一定要臨終十念、念出佛號才能往生」的話,那我們就乖乖地聽話了,可是,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裡沒說,他說「乃至十念,必然往生」。善導大師的解釋也沒有說「臨終十念」,他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首先我們要以佛經和祖師的解釋作為標準,然後再來破 除我們心中的疑問。如果我們不能理解怎麼辦? 乾脆相信佛,佛沒有說一定要臨終念出十聲才能往生,說「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善導大師解釋說「上盡一行,下至十聲」,又說「從一聲十聲到一輩子」,在《觀經疏》裡說︰「大 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永不退轉。」我們一旦遇到這個法門,一旦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一旦來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就不再改變,就一輩子念佛念到底,這叫「一向專念」,這樣的人,就叫做「乃至十念」,這樣的人百分之百往生。

        臨終十念是怎麼回事呢?臨終十念是一輩子沒有機會聽到佛法,他到臨死的時候才遇到這個法門,才聽到別人告訴他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只剩下那麼短暫的幾秒鐘,念了十句,當下往生。甚至只念了一句佛,甚至一句佛都沒念出來,腦子裡想︰啊,有這尊佛來救我,那我仰靠他吧 !有這樣的心念,當下往生。

        這個是《觀經》的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下品上生是一個造作十惡罪的眾生,十惡不赦(十惡罪哦,在座各位哪一個造罪都比不了他),他念了一句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中生是一個破戒的眾生,他聽到佛的名號、佛的慈悲,想念佛還沒念出來,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是一個造作五逆重罪的眾生,殺父、殺母這樣的眾生,他聽到別人講念佛,念了十句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講《觀經》的下品三生的意思在那裡呢?他不是鼓勵我們平常不念佛,到臨終的時候再念佛,也不是說平常念佛不管用,臨終念佛才管用,也不是鼓勵我們平常可以造罪,「你可以十惡、你可以破戒、你可以五逆,但是我都可以救你。」這樣是不是錯誤理解佛的心了?大錯特錯 !那麼為什麼講下品三生呢?是透過這三點來說明︰一切眾生念佛都可以往生,說明︰

        一、臨終念佛的人都能往生,何況平時念佛的人,更能往生!

        二、連造作十惡、破戒、五逆重罪的人念佛都能往生,何況行善積德的人,念佛更能往生!

        三、連念佛這麼少(只念一句、十句)的人都能往生,念佛多的人就更能往生!

        好,下面我來說明。

        比如說我們到診所看病的時候,往往看到牆上掛著錦旗,上面寫著「某某醫生妙手回春,我得了重病,癌症晚期,各大醫院都判了死刑了,沒有幾天活頭了,來到這個地方,幾副藥一吃,我就好啦……」我們會看到這樣的錦旗。我們會不會看到︰「某某醫生醫術高超,我得了感冒,吃他的藥,吃了一個星期,好啦 !」會不會有這樣一幅錦旗?因為這樣的錦旗不足以說明他醫術高超是不是?

        釋迦牟尼佛講這三種眾生的往生,是要突顯阿彌陀佛絕對的、無與倫比的慈悲和救度眾生的力量。就好像我們讚歎醫生,就要拿病最重的人做一個實例,說明所有的病患都可以救得了──連這麼重的病都能救得了,何況小小的感冒傷風?那麼,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連五逆眾生、臨終才念十句佛的人都救得了,那何況我們在座各位現在就念佛,還沒有五逆十惡,能不能救得了?

        (「能。」)

        再打個比喻。比如說我們昨天從長春到石家莊來,我們的車是十五點三十分發車,我們住的地方離火車站很近,陸居士十五點就催我們,「師父,快點快點!早一點去,把穩一點,坐在車上穩當。」

        我說︰「還早呢,幾分鐘就到了。」

        「快點快點!」這是正常的心態。如果依我那樣拖拖拉拉的,到十五點二十九分五十八秒、五十九秒才趕到,扛著行李包,匆匆忙忙跑來,危險不危險?

        (「危險。」)

        但是在最後一秒列車員要關門的時候,一個箭步跨上去了,行李也放進去了,但是有只腳夾在外面,鞋子掉到鐵軌上面,挺慘的,「好險哪,差點沒坐上車!」但是還是坐上了,大家說能不能到石家莊?肯定能對不對?但是總不如那個十五點就坐在車上,提前半個小時,優哉游哉的,念念佛啊,跟旅客談談佛法啊,哪一個更保險?

        (「先上車的保險。」)

        下品三生就是十五點二十九分五十九秒才來的。他都可以到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念佛,就等於提早半個小時坐在六字名號大車上面、坐在六字名號大願船上面,我們是不是更能往生?

        (「是。」)

        這樣講能不能明白?

        (問:「我聽得明白,可是那麼多人念佛,怎麼往生的那麼少?」)

        如果果然像我這樣講來念佛,那沒有一個不往生。為什麼他們往生的少,就因為不相信,就因為懷疑,然後再去修別的法門,就因為這裡面有疑惑心,就好像上了大願船,然後不放心,又下去了,那就不能往生了。所以善導大師講︰

專修念佛,萬修萬人去。

        雜行雜修,一萬個裡面難得一兩個往生。

        但《阿彌陀經》中畢竟有「心不顛倒」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怎麼解釋呢?我們看經文,它有三個時間段︰一個講平生的時候,一個講臨終的時候,一個講命終的時候,三個時間段。

        平生念佛︰「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是平生,沒有死,後面有省略號,「若八日,若九日,若十日……」就是一輩子念佛,「若一個月,若七個月,若一年,若七年……」總之,一遇到這個法門,就念佛到底;「一心不亂」就是專修念佛,「 專復專」地念佛,這叫平生。

        那麼,念到什麼時候呢?經文說得很明顯,「其人臨命終時」,一直念到臨命終,所以,第二個時間段就是臨命終時。因為我們平生念佛的緣故,到臨命終的時候,平生念佛為因,臨終的時候就得到殊勝的果報,什麼果報?「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我們平時念佛,阿彌陀佛在我們臨終的時候不請自來。有人到臨死的時候喊︰「阿彌陀佛,我念了一輩子佛,請你現在來呀!你一定要來呀 !」──不用請,阿彌陀佛自然就來了,因為他發了願的︰念佛之人,臨終我現前接引。所以自然而然他知道我們臨終,現前迎接。

        阿彌陀佛現前之後,接下來是第三個時間段,「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是阿彌陀佛先來現前,然後我們心不顛倒,不是我們先心不顛倒,阿彌陀佛才來現前,經文非常明顯。在玄奘大師翻譯的《稱揚淨土佛攝受經》(就是《阿彌陀經》的異譯本)中這樣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阿彌陀佛現前幹什麼?因為我們臨終的時候有種種魔障、業障,有種種病痛、苦惱,所以阿彌陀佛放大光明來加持我們,排除一切障礙。我們在這個時候也容易因為腦溢血、腦血栓等病苦而昏迷,阿彌陀佛自然加持我們,「令心不亂」,讓我們「心不顛倒」。這個「心不顛倒」是佛力加持我們「令心不亂」的,不是我們自己有工夫,正念分明,佛才來接引我們,是因為我們平時就專修念佛的緣故,臨終的時候佛自然──臨命終,還沒有死,你還是清清爽爽的,佛就現前了,這時你就看到佛了,佛當下加持,你就心不顛倒,所以,這個時候講「心不顛倒」沒有說眾生還修行什麼,在「心不顛倒」前面沒有講任何修行,如果講修行,就是講平時,「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樣專修念佛,那麼自然得到兩種果報,一個是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前接引──佛身現前,好,那麼佛身現前為因,佛加持我們得到第二種殊勝果報︰是人終時心不顛倒。用很直接的、肯定性的語言告訴我們說︰「你這個人命終的時候就是心不顛倒的。」不是要這個人臨終心不顛倒佛才來接,不是這樣講,不是把心不顛倒作為條件放在前面,是直接用表述的方法說明︰平時念佛的人臨終的時候,佛就來接他;平時念佛的人命終的時候,就心不顛倒。

        所以,只要平時念佛,臨終都心不顛倒,不可能顛倒。

        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念佛人,有患腦血栓昏迷的,是不是叫心顛倒呢?不是。這個腦血栓昏迷,是第六意識──我們的器官,是第六意識的作用,大腦受損害了。那麼,「心不顛倒」的心不是指我們的第六意識,不是指大腦。器官壞了,不能動了──比如說我們的手,神經壞了,就動不了,但是手動不了會不會影響我們往生?我們眼如果瞎了,看不到了,也不會影響我們往生,是不是?

        「心」是指神識。怎麼叫「顛倒」呢?神識恍恍惚惚,本來想往生,現在不想往生了,這叫顛倒了。或者迷迷糊糊,不知道到那裡去,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情,這叫顛倒了。阿彌陀佛現前加持的時候,怎麼可能出現這個狀況?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加持,自然一切病痛、業障都消除了,心中馬上正念分明,清清朗朗。旁邊的凡夫看到他正在昏迷,甚至是植物人,但是佛來接他,他看得很清楚。

        有很多瀕死的體驗,一個人在車禍中死了,身體擺在床上,旁邊的人哭啊喊哪,他的靈魂在天花板上看得很清楚,這個大家知道嗎?

        (「知道。」)

        看到有人在拉他、救他。你說他顛倒不顛倒?很清楚嗎。但是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佛力加持他還沒用啊;然後因為什麼原因,又回到身體裡面來,又回過來了,甦醒了,其實他是被這個身體套住了。我們人一旦離開身體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器官對我們沒有限制、沒有障礙。

        所以,「心不顛倒」是指佛現前加持我們的一個自然的、必然的狀況。每一個念佛眾生往生的時候,都是心不顛倒的。就好像善導大師講的,「低頭禮佛在此界,舉頭便到極樂國」,所以,這一點不用懷疑。

        在《念佛感應錄》裡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的人是腦血栓走的,有的人是昏迷好幾天走的,走得都很殊勝。依我們凡夫看,他是昏迷了。佛來接引他,他看得很清楚,甚至佛跟他講話,他都聽得到,跟著佛就往生淨土了。

        慧淨法師有個表姐夫,是學校的校長,六十三歲走的,一輩子沒學過佛,他是怎麼個死法呢?是因為辦校慶操勞過度,心肌梗塞,重度昏迷,在醫院加護病房呆了四十三天。他一輩子沒念過佛,死前四十三天都是昏迷的,根本不能講話,根本不能動。師父經常一天三次看他,每次半個小時,十五分鐘講話,十五分鐘念佛,他往生得非常殊勝,這個我想明天可以請師父來講給我們聽聽。

        我們來看他,他躺在床上不能動了,昏迷了,他還有什麼自己的力量能夠正念?但是,師父給他講念佛、旁邊開著念佛機,他都是知道的,心是靈靈不昧的,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一個不必擔心臨終會不會心不顛倒,每一個念佛的人──除非你平常不是專修念佛的,你歸命於阿彌陀佛、專修念佛,每一個眾生臨終自然的,佛會不會來接我們?

        (「會。」)

        (問:「專修有什麼標準?是不是每天除了上班工作之外,就專念這句名號?」)

        除了上班工作,還有一些人情──我們作為凡夫,一些人情,交際啦,應酬啦,照顧兒女啦……我們凡夫本來就這個樣子,就以我們這樣的身分來念「南無阿彌陀佛」。

        專修是什麼意思呢?專修從外表來看,就是只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念其他一切經咒,不修其他一切法門,心中不要以為「我念佛夠不夠啊?如果再誦誦《金剛經》可能更保險吧,更能往生吧。」如果這樣想,就是雜。因為只要念佛,決定可以往生的,前面所講的道理都說明這一點。相反,如果覺得念佛不可靠,那就會產生懷疑心,「我念阿彌陀佛到底能不能往生?是不是加一部《金剛經》更保險?」這個叫做懷疑,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沒有歸命於阿彌陀佛,既然沒有歸命於阿彌陀佛、沒有全部交給這尊佛的話,對不起,那你心裡邊有所保留,這樣的話,你就沒有乘上佛的大願船,沒乘上大願船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呢?當然不保險了。

        我們既然完全乘上佛的大願船,就完全交給這尊佛,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因為阿彌陀佛他發願、賭誓的嘛,「某某人,你稱念我的名號,如果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至於說你臨終怎麼往生、你顛倒不顛倒,那都不是你的事情,那都是我的事啊 !」

        各位,如果我成佛了,我會跟你講︰「某某人哪,你就只管念佛嘛,什麼顛倒不顛倒,那都不是你的事,都是我的事情。」

        都是阿彌陀佛的事情。所以他才發願說︰「臨命終時,我要現前接引。」為什麼?「我要神力加持、佛光加持,讓你臨終心不顛倒。」這樣我們才能心不顛倒,依我們自己怎麼心不顛倒?不可能的事情。

        就好比坐船,我們只管坐船,怎麼到彼岸、怎麼把你請下來、怎麼開歡迎儀式,甚至──請問各位,我們坐船,在船上會不會睡覺?

        (「會。」)

        那麼,船到了碼頭,船長會不會把我們叫醒?

        (「會。」)

        他會把你拍一拍,「哎呀,王穎啊,到到達站啦 !」如果你還不醒的話,抱也把你抱下來,把你抱到岸上去。

        我們乘坐六字名號大願船,就是在船上昏迷了,都沒關係啦,臨終要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把你碰一碰,「某某眾生,醒一醒,六道的大夢要醒啦!極樂的淨土已顯現啦 !到站啦!」喊你啦。佛有沒有神力把我們救醒?你不要說是臨終昏迷,你就是昏迷了五十年,佛來都會讓你醒過來,這是小意思。

「臨終家人哭嚎,那個有影響嗎?」

        ( 問:「在臨終的時候,家裡人這個哭那個嚎,那個有影響嗎?」)

        如果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毫無影響。他哭讓他哭,他亂讓他亂,我們念佛往生淨土。當然,他不哭不亂是最好了。所謂最好,也不是說能幫助我們往生,也不是說他哭、亂就減少我們的往生,這個叫不增不減,他不會增加我們的往生,也不會減少我們的往生,這個叫無障礙。他哭亂是很正常的。

        比如說我們坐著船要離開的時候,岸上送別的人在那裡哭,能讓你掉到海裡去嗎?但是也有一點,如果他一哭,你想︰算啦,我不坐船了,我下來吧,跟你一道。那就掉下來了。如果你心中不是真的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或者雖然想往生,還不是很堅定,兒女一哭,你就不想去了,那可能有障礙,可能不能往生了。請問你︰如果那個時候兒女果然在旁邊哭,你會不會因為 捨不得你的兒女,就捨得阿彌陀佛,就下來了?不去極樂世界了?會不會?

        (「不會,到那個時候就走吧。」)

        那你就百分之百沒有障礙。人死的時候都會寫一首偈子,你也寫一首偈子︰「兒哭任他哭,兒亂任他亂,我今念彌陀,往生決不亂。」

        如果他哭,動了我們的兒女情念,我們就不想去往生了,那就危險了。

        所以,我們現在這一關要看得破,當然嘛,我求的就是到極樂世界。告訴你,兒女跟你不是一家人。

        各位,我們的兒女跟我們是一家人嗎?不是一家人哪,你不要搞錯了。

        我們坐車從長春到石家莊來,在車上大家有緣分坐在一起聊,聊聊聊聊,聊到後來,「哎呀,我們是一家人了。」

        「好好好。」

        是不是一家人?假的嘛!對不對?你到了你的站就要下來,他到了他的站也要下來,「對不起,我到站了。」那裡是一家人呢?夫妻結了婚,他到五十歲,「哎,我要下站了,你(能活)八十歲,還有三十年你自己坐車,我不坐了。」他怎麼跟你是一家人呢?不過是搭伴坐在一起了,就認為是一家人了,大錯特錯了。

        我們念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家長,觀音、勢至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兄弟決定不可能哭岸哪,他們會隨著我們的父親,駕著祥雲、放著光明、持著寶蓮,菩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來迎接你,底下幾個小眾生在那裡咿咿呀呀地哭,算什麼障礙呢?毫無影響對不對?那個時候,聽到的是一片極樂的音樂,聞到的是一片極樂的妙香,看到的是一片極樂的光明,然後往下一看,「哎呀,可憐的小眾生啊,還在那裡哭啊 !」沒有障礙,一點障礙都沒有!

「早晚課專念佛行不行?」

        (問:「早晚課上了香、拜了佛,我就念阿彌陀佛,行不行?」)

        你是連《阿彌陀經》也不想念了,是不是?

        一百分,百分之百正確。

        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阿彌陀經》就好像指示牌,有一個箭頭,「到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在那裡一揮大手,「去此西方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對不對?「那個地方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是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好,就有一個方向、一個箭頭,「到極樂去吧!」那麼怎麼去呢?「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可以了!」《阿彌陀經》就好像是火車站的指示牌,牌上的箭頭指示到那裡去、搭哪交通車,然後有個人在旁邊講︰「到太原坐第幾交通車,上去就可以了。」我們聽懂之後,是不是就要上車?我們會不會把這塊牌子也搬到車上來?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嘛。

        什麼意思呢?這部《阿彌陀經》就好像是指示牌,如果老站在牌子底下讀︰「到太原坐哪一交通車,到太原坐哪一交通車,到太原坐哪一交通車……」但是就是沒上車,那能到太原嗎?不能到是不是?我們讀誦《阿彌陀經》,「前往極樂世界應當執持名號,前往極樂世界應當執持名號……」就是沒有執持名號……

        《阿彌陀經》告訴我們到極樂世界去的方法。我們一旦了解之後,就應當依教奉行,這就是最好地在讀《阿彌陀經》,按照我們的話講,「溶化在血液當中,落實在行動之上」,你讀了文件不去做,那就是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應當去做,對不對?那麼,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就是解脫生死的紅頭文件,讀完之後應該怎麼辦?消化在血液當中,落實在行動之上,就要去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部經就算讀懂啦 !從此之後,你每念一句佛就算誦了一部經。

        如果你還不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那就要把這部經拿來仔細地研究,請善知識來講解,一旦知道,就可以放下。當然,如果你說︰「我想把經文讀一讀,增加我對極樂世界的信心、那種 嚮往,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啊?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哎呀,歡喜呀,好好好,再讀一遍;『黃金為地,天雨妙華,七寶池、八功德水』,好好好;『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自然皆出念佛念法念僧之聲 』……」如果想了解極樂世界莊嚴的景象,可以讀;如果想了解經意、向別人宣傳,不僅可以讀,而且應當研究,告訴人家;如果我們已經了解了念佛可以往生,不必放在早晚課裡邊,早晚課可以不讀誦它,直接就念佛就好了,這個叫做「一向專念」。

「念佛音不準行不行?」

        (問:「有的老年人不是念『阿彌陀佛』,他念『ㄨ彌陀佛』,這行不行?」)

        百分之百往生淨土!

        我這次到重慶,遇到一只鸚鵡鳥,它會念佛,它念的佛是重慶的調子,它怎麼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重慶口音),自古以來就有鸚鵡鳥往生的,就這麼厲害 !不是它厲害,是佛厲害,鸚鵡鳥有什麼厲害?

        這就是佛不可思議,因為阿彌陀佛發了願,「讓十方諸佛宣揚讚歎我的名號,讓十方眾生聽聞、稱念。」它沒什麼厲害,阿彌陀佛厲害。

        中國人念佛跟外國人念佛,音調都是有差別的,北京人念佛跟福建人念佛,音調也都有差別的,沒有關係,百分之百往生。

        不要說念阿彌陀佛,如果喊你的名字──你叫什麼名字?

        (「孫煥新。」)

        孫煥新,好,這名字好,阿彌陀佛呼喚你,要有新的生命、新的生活、新的世界,「要來!」

        (「阿彌陀佛。」)

        你叫孫煥新,如果我用國語喊你,你知道是喊你對不對?如果用四川話,「孫煥新」(四川口音),聽得懂吧?知道是喊你吧?

        (「有點兒影子。」)

        有點兒知道,有點兒影子。當然你是凡夫,耳朵不那麼靈啦,阿彌陀佛不管你用什麼口音念,他都知道喊的是他嘛!你念的就是他,他怎麼不知道呢?阿彌陀佛說「我聽不懂你這個口音」,不可能的是不是?你念的就是他,他知道嘛 !當然他要救你啦!念「ㄨ彌陀佛」不能往生的話,那就完了。十方眾生口音各不一樣,像英文念「namo Amitayus」,日語怎麼念?「南無阿彌達不磁」,都不一樣,而且我們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可以講已經不是印度話的原音了,我們加了我們中國的土音了,你念「阿彌陀佛」能往生,為什麼念「 ㄨ彌陀佛」不能往生呢?你念得也不是那麼標準哪。如果說標準,印度的音才標準對不對?

「迴向重要不重要?」

        ( 問:「早晚課念佛,迴向重要不重要?有人說如果不迴向,冤親債主就會來找事兒……」)

        迴向跟念佛比不重要,念佛最重要。

        首先,你念佛願不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當然願意了。」)

        太好了,現在冤親債主有沒有找到你?

        (「我也不知道。」)

        我告訴你,它找不到你了,看都看不到。我們專修念佛的人,即使不必 迴向,自自然然地可以度脫我們的冤親債主。我們不怕冤親債主來找,只怕冤親債主不來找,它越來找越好。

        《觀經》是這樣說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的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世界,念佛的眾生就給你保護住,「攝取」是保護。打個比喻就像什麼呢?就像夏天的蚊帳,小寶寶睡在裡面就保護他了,外面有很多蚊子,能叮得到小寶寶嗎?叮不到是不是?我們念佛了,我們是阿彌陀佛的小寶寶,他就用八萬四千光明編一個光明的寶帳,把我們罩起來。旁邊的冤親債主再多,它能夠影響我們嗎?它不可能靠近我們,不可能找到我們。而且,冤親債主它都是黑暗的,都是罪業的,阿彌陀佛是光明的,罪業一碰到功德就消掉了、化解掉了;黑暗一碰到光明馬上就消除了,所以,我們在阿彌陀佛的光明寶帳裡面,就怕它不來,來一個度一個,來兩個度一雙,是不是?沒有一個不度的。

蚊子蟑螂

        ( 問:「我家蚊子特別多,說是不殺生,蚊子也是生命,不經心一巴掌把它打死了,這是不是不應該呢?」)

        是不應該。

        (問:「應該做到一個蚊子都不殺,是吧?」)

        應該做到,但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應該和能夠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說我們應該不發脾氣,但往往做不到不發脾氣,是不是?所以佛才憐憫我們,這個不要產生錯誤的理解,沒有說「應該打蚊子」。

        你看蚊子小小的,你這麼大的人,欺負它,像不像話?它在你身上只不過是討一滴血,而且這也是你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布施的好機會呀!它要你一滴血,你就要它一條命 !這個很有點不公平,但是怎麼辦呢?那我們還是盡量的──牠叮我們,睡不好覺,第二天還要上班,只好欺騙自己,「不知道。」不經意打死了……

        所以,一定要往生淨土,到一個沒有蚊子的地方去,這樣的苦惱就沒有了。

        很多人都苦惱,「師父啊,我家蟑螂很多啊,怎麼辦吶?」你又痛苦了。那就到一個沒有蟑螂的地方去,永遠解決你的苦惱。

「念佛懈怠了怎麼辦?」

        (問:「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願力,相信念佛決定往生,覺得今生沒有什麼恐怖和擔心了,每天都非常高興,但這樣容易導致懈怠了。有一個居士到邢台打佛七去了,四十九天,他說︰ 『我老懈怠,自己管不好自己,有的時候念念就斷了,我為了防止懈怠,所以就參加佛七。』」)

        可以,應該!

        所謂的懈怠不懈怠,它是就我們的根機、就我們力所能及的,因為每個人根機各有不等,如果出家了,也不在寺院擔任什麼重要職務,沒有兒女,身無掛礙,那麼他念佛就可能很多;如果我們事情忙,當然就會少一點。我們能發現自己懈怠,說明還是不懈怠的,為什麼這樣講呢?比如說我們走路的時候,因為我們心裡很想走得快,我們才會感覺到自己走得慢了,「哎呀,我怎麼走得這麼慢?」說明心裡面還想快。我們認為自己懈怠,就是有返觀自覺的能力,那怎麼辦?那就力所能及地加強一點,不要太懈怠。這個呢,自己調整,我很難說出一個標準,像琴弦一樣,鬆緊自己調。比如說我一天念一萬聲佛比較恰當,這段時間可能調熟了,心裡面不太喜歡念五欲六塵、雜想紛飛的事情,把這些想法收回來念佛。

        懈怠的明顯表現,有幾點,比如說喜歡看電視劇,一看看很多,這個就是懈怠。如果要求大家像我們出家人一樣不看電視,可能也做不到,凡夫就想看看電視,不看電視心沒地方落,那就少看,最好不要看電視劇,不看連續劇,這樣你就會少一點懈怠。再一個,比如我們走路搭車,完全可以念佛的,不念佛,在那裡講閒話,那就是懈怠了。

        這個是根據我們的情況,同時,要養成習慣,沒有天生就精進念佛的,因為我們不習慣於念佛,所以要有一點方法,就像剛才這位老居士講的,他防止自己懈怠,也有時間,能走得開,去打佛七,他是應該的。他打佛七的心態跟一般人打佛七的心態不一樣,一般的人打佛七呢,「我怎樣達到功夫成片、清淨心、一心不亂的禪定功夫……」這個是離開了阿彌陀佛本願的,他念得越多越恐怖,為什麼?他每打一次佛七下來,就退了一次道心,「哎呀,這次佛七又沒達到功夫成片。」第二次打,又沒達到,第三次打,打了五個、七個、八個,最後, 乾脆,「淨土法門靠不住了。」他不了解阿彌陀佛的悲願。我們去打佛七跟他不一樣,我們是知道自己念佛一定往生,但是「我還是不喜歡念世間的五欲六塵,我希望到一個清淨的環境裡,能夠一心一意地從早到晚念佛。」將來弘願寺就專門建一個這樣的念佛堂,天天來念。

        這樣是應該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自已也要有所要求,這個要求的鬆緊程度自己來調,好不好?

        另外一方面,我講一句安心的話︰你之所以懈怠了一點,是因為你有安心,是不是?如果是以前,那個不叫精進,那個叫恐怖;這個也不叫懈怠,這個叫安心。但安心之後呢,也要相應地──當然不能講「我安心了,哎呀,佛講的 『乃至十念』,我一天念十句就可以了,我就念十句。」那樣也不好,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謂的安心也不是個虛空的概念,我們既然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會自然而然地經常念這尊佛,何況善導大師說的「念念不 捨」,因為我們凡夫不念阿彌陀佛就念世間的雜想妄念,念雜想妄念會增加我們的業障,會減少我們的福祉,甚至今生會遭到一些果報,在我們的肉體沒脫離之前,還會有果報的存在,那麼,與其念雜想妄念,不如念阿彌陀佛,對不對?可況我們求生淨土的人,是要念念不 捨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善導大師解釋「乃至十念」並不是說一天只念十句,也不是說一輩子不用念,到臨死念十句,他說「上盡一形」、「念念不捨」,你只要有時間,就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管你清淨不清淨、有煩惱沒煩惱,都是常常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之後,貪瞋痴是不是會越來越少?」

        (問:「我覺得念佛以後煩惱應該減少。我知道這些不會障礙往生,但我還是希望貪瞋痴越少越好。」)

        當然,我也跟你一樣。誰希望貪瞋痴多啊?貪瞋痴多了麻煩,累得要命,很苦惱。大家的想法是一樣的,這符合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一個是讓我們往生決定,同時希望我們的貪瞋痴減少。而且,我們只要多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話, 貪瞋痴自然而然會越來越少,這個是自然而然的,會有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打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在路邊,來了一隊押赴刑場的人群,押著一個死刑犯往前走,這個死刑犯因為內心暴躁,看見旁邊的自由人心裡有一種反差,踩了你的腳。這時,你會對他起 瞋恨心嗎?你會起憐憫心,對不對?「哎呀,他馬上就要死了,踩我一腳就踩我一腳吧,無所謂了。」如果在公共汽車上有人踩了你,那你可能就不高興了,「你幹嗎要踩我?」就吵起來了。

        各位,我們念佛,是得到無量壽的人,那些沒有念阿彌陀佛的人,他們就是死刑犯哪,他們一步一步就要走向六道輪迴的火坑,他踩你一腳、打你耳光,不是很正常嗎?憐憫他呀,為什麼發脾氣呢?如果你老公沒有念佛,他就是一個步步走向閻羅王那個地方的人,你憐憫他都來不及呀 !你要跟他發脾氣,那你太沒良心了。哪有自由自在的人跟死刑犯發脾氣的?

        所以,我們應當憐憫、寬恕、慈悲這種人,他跟我們怎麼能比呢?我們得到這麼巨大的財富、這麼自由解脫之身,我們還去跟他計較,那就太丟我們的身分了。

        (「太掉價了!」)

        太掉價了。但多多少少有時候我們老毛病還會重犯,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會更加感覺到︰佛確實太慈悲了!連我這樣的眾生都要救度!

「怎樣往生之後快速見佛、乘願再來?」

        (問:「我這個問題不知算不算妄想。有同修跟我說︰下下品往生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成佛,如果能往生品位更高一點,很快就會乘願再來,幫助更多的人。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

        這個不叫妄想,這是慈悲心,只是缺乏淨土門的正知正見。

        怎麼講呢?我們願意早一點回入娑婆,以成佛之身廣度眾生,不願意到極樂世界去蹲在蓮花裡邊十二大劫,縮在裡邊不出來。這個是應該的。我們到極樂世界,怎樣避免到蓮花胎裡呆呢?其實,只要專修念佛的人,到極樂世界當下就花開見佛,當下就跟觀世音菩薩平等,這個儘管放心,不必擔心。所以說這是妄想。

        《無量壽經》講︰疑惑佛智的人,「五百歲不見三寶」,疑惑佛智是什麼意思呢?「光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嗎?不要加點別的東西嗎?」這是不是疑惑佛智?「哎呀,如果念阿彌陀佛沒達到清淨心、功夫成片,這樣也能往生嗎?佛有這麼大的智慧嗎?佛有這麼大的光明嗎?」這個就是在疑惑佛智。

        佛智就是佛的光明,佛智就是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法門,「你只要念六字名號,乃至十念,必然往生。」對這點不懷疑,叫作「明信佛智」;懷疑這點,就會去雜行雜修。那麼,雜行雜修能不能往生呢?也能,但是很困難,一萬個裡邊難得一兩個,而且往生之後在蓮花胎裡邊,五百歲不見 三寶,經中說「疑惑佛智故」,因為他疑惑佛智的緣故。這個不是佛懲罰他。

        請問各位,我們念佛,如果對阿彌陀佛有懷疑心,是不是心中有隔閡?對呀。以這樣的因,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還是有隔閡──不是佛跟我們有隔閡,是他自己跟佛隔開了,雖然往生到蓮花裡邊,跟佛還是隔開的。經典說︰如果他告解這個罪,蓮花馬上就開了,就花開見佛了,「哎呀,我不應該疑惑佛智,佛這麼慈悲,就是這樣就能往生,太不可思議了 !」他放下疑惑佛智的那種見解,當下就花開見佛了。

        我們明信佛智、專修念佛的人,在娑婆世界就已經是花開了,不可能再躲在蓮花胎裡邊,所以儘管放心。

墓林僧

        (問:「有的居士採取墓林僧的『五音念佛法』,念熟了,可不可以繼續念下去?」)

        墓林僧的東西我也看過,他的知見是錯誤的。如果以阿彌陀佛的誓願作為我們的安心,知道念佛是靠佛的願力去往生,不管哪個調子,都可以念,五音念佛也可以念。我們知道︰念佛不是靠「音」去往生,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是說「五音」殊勝,就能往生,別的不能往生──沒那回事情。

        墓林僧的錯誤在哪個地方?「念我這個五音,要畫道道,要一千萬,然後見三身佛能往生」,這是完全錯誤的,根本沒這回事。所以,不要受他這個邪知邪見的迷惑。

        這個「五音念佛」,我奉勸大家不要念。你就一句句念「南無阿彌陀佛」好了。講念佛,大家都是念佛。我不是說念佛不對,我們都是弘揚念佛的。

        畫道道其實不必。有人說︰「我在佛前發了願,如果不把它完成的話,這個是不是欺騙佛祖呢?」不是這樣的。佛只教我們發一個願,什麼願?「願生彼國」。

        有人告訴我說,畫道道有三個缺點︰一個是盯在上面看,時間久了,眼睛看壞了(一個蓮友的媽媽,念了眼睛出門一片花,差點給車撞了);一個是頭低在那裡畫,頸椎畫出毛病了,頭髮脹了;一個是坐在那裡不動彈,腰出毛病了。經過一段時間,畫出煩惱了。不要這樣。這個沒有祖師提倡。

        念佛可以行住坐臥,你怎麼念得身心舒暢就怎麼念。

        如果你覺得︰我念這個,感覺還不錯。那就不是在念墓林僧的佛,還是念阿彌陀佛的佛,那也沒關係,還是可以念。

        在教理方面,要依善導大師所開示的阿彌陀佛的誓願作為理論基礎。

        我們念佛,不是靠畫道道往生,不是說「要畫道道、念五音才能往生」,而是任何人念佛,即使沒有一千萬,剛才講了,十句、一句都能往生,是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不虛假才往生的,如果在這方面能夠突破、不受他的影響的話,隨便你怎麼念佛都可以。

        (問:「畫道道或者數豆算一種功夫。」)

        算功夫就是雜了。他引導的方向不一樣,他是要透過畫道道達到心裡面清淨,不是在突顯阿彌陀佛的誓願,這樣大家都覺得「我畫道道、有清淨心才能往生」,如果這樣想,那顯然是錯誤的。

        大家的思想不要分散在其他地方,我們念佛往生,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誓願,「你念我的名號,我救你往生淨土」,不是你的功夫,也不是你的道道,也不是你的聲音,是因為佛的誓願不虛假。

        當然,我們總要有個聲音,對不對?你覺得哪個聲音好,你就念哪個聲音。這是在這個前提下這樣講的。

        平常念佛,也不鼓勵大家唱調子,唱調子不能持久,比如說我們念佛很激進的時候,我們也不可能在那裡唱。因為有調子,內心就有所波動。如果我們念佛比較激進的話,都是沒有調子的,一句一句的,實實在在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還有,我們坐車、走路也很少在那裡唱;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會唱著睡覺嗎?我們也會一句句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臨睡的時候就念四個字好了,比較容易入眠,六個字要拗口一點);還有臨終的時候,你想想看,你唱得起來嗎?快要死了,四大分離了,「南-無-阿-彌-陀-佛……」(唱調子)不可能的事情,對不對?這個時候心力都不夠,唱的話,心是比較浮動的。所以,助念的時候不必唱調子,哪種調都不必唱,最好是一句句地念,不快不慢,實實在在,讓臨終的人能跟得上。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像為那個快要死的人,你調子拖得太長,他唱不起來。如果一句句地念,他聽得很清楚,有加持力,他跟得上。另外,如果助念的人多,可以分班,唱無所謂。如果就那麼幾個人,唱六個小時、八個小時,我看你怎麼唱?嗓子都唱啞了,煙都冒出來了。

        如果沒有人助念了,沒辦法,就開念佛機。我們以後會出一種念佛機,就一句句地念,拿那個念佛機助念會很好的。

        (問:「現在的念佛機都是有調的。」)

        有調是接引初級的,久修念佛的人自然就沒有調了。初級的人如果沒有調,他會覺得沒味道,「就這麼念佛,豈不是乾巴巴的,連個調子都沒有!有個調子還唱得好聽……」這個調子唱唱,再換那個調子。久修念佛的,自然就一句句地念。我們拿念珠記數,哪能唱調念?「南-無-阿-彌-陀-佛」,半天扒一顆……就一句句地念。

        (問:「畫道道是讓你少說閒話,我也聽說五音念佛的人畫道道供養佛往生了。可是師父為什麼不支持呢?」)

        它在教理方面是錯誤的,沒有依據淨土三部經,沒有依據阿彌陀佛的本願。但是它也可以為我所用(念佛機也無關教理,你跟著念就是了)。我不是反對某種聲音,但基本上不讚成畫道道。第一點,他引導的方向是教人家攝心,沒有引導到靠阿彌陀佛的誓願,會偏。如果想不出去講閒話,那在家裡就可以了。

        五音也好、七音也好,哪個音都可以念佛,念佛還有什麼錯的?念佛不可能有錯嘛!但是他錯在什麼地方呢?教理方面是錯誤的。比如說「念一千萬佛供養佛」,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它的目的是把你管住,讓你不講閒話,這樣的用心當然也是正確的,可是這裡就要做很多說明了,「念一千萬供養阿彌陀佛」,我們念佛的目的是供養阿彌陀佛還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大根大本就分歧了。「念佛是為了供養佛」?念佛就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執持名號」、「願生淨土」,這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我們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最大的供養,不是我們畫道道去供養佛。他的說法就有破綻了。

        第二點,「要念一千萬聲」,如果念不到呢?有人就會起恐怖,「十年念一千萬往生」,那不到一千萬聲就死了呢?

        他的思想是錯誤的,所以最好離他遠一點。「念一千萬聲佛,能夠見三身佛接引自己」,這個根本是在胡說八道嘛!什麼叫三身佛?「自己的化身佛接引自己的肉身」?我們念佛,阿彌陀佛乘著願力來接引我們,並不是說我們的三身佛來接引自己,「三身」是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根本不存在什麼自他的問題,諸佛都是同一法身,是真理的本身;報身,如果能見到報身,那就不是凡夫的境界了,登地的菩薩才能見到報身佛,有哪一個今生能以凡夫的身分見到三身佛?見法身佛就要開悟,悟得真如理體,不然就不能叫見法身。這完全在胡說嘛,那裡有依據呢?

        而且《筆記本》裡面說得太玄乎,有很多他的想法在裡邊,我們講得太多也不好。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關於對墓林僧筆記本的幾點看法》寫得很清楚了,大家可以看看。

        如果把它理解為「我不要講閒話,把身心投入到阿彌陀佛名號當中」,這沒什麼大的過失,歷代祖師也都這麼提倡,比如說我們可以記數念佛,每天給自己定一萬聲佛號,可以吧?如果有更多時間,定兩萬聲佛號也可以。

        如果經典裡沒有依據,祖師沒有提倡,最好離得遠一點。自古以來都提倡念「南無阿彌陀佛」,那念珠記數,這個祖師提倡過。

        如果想攝心念佛,印光大師提倡過「十念記數法」,十句佛號做一個循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念了幾句?

        (「十句。」)

        對,你念到哪一句,自己心裡清楚,不是要扳指頭數,也不是心裡面記數字,就是你自己每念一句,自己心裡清楚,比如說念到第八句,知道是第八句,念到第九句,知道是第九句,念到第十句,知道是第十句,然後再重來。如果有一句記不清,腦子就跑掉了,就不知道第幾句了。十句為一個循環,這樣很能攝心,心慢慢就會凝定。

        這個方法,走路、坐車都能用,祖師發明的方法就是不一樣。

        畫道道的方法我查了所有的歷史文獻,沒有查到,據很多人講,這個有問題,頸椎、眼睛等等,這個不必去堅持,免得麻煩、苦惱。

        還有記豆子,這個是不必要的。豆子念佛,古人也有做的,那是在道綽大師之前,那個時候沒有念佛珠,記數就靠豆來記數,每天大家見面就怎麼問呢?「你昨天念了多少佛?」

        「我昨天念了一斗佛。上個月我念了多少擔。」他講念了多少擔佛,因為他沒法記數字。

        那個麻煩,拿豆子、又拿碗,很麻煩,所以道綽大師就發明用念佛珠記數,比如你是一百零八粒的,你可以念十句扒一顆,這樣一圈下來就是一千聲,多好記數字?十圈就是一萬,你何必那樣搞呢?多麻煩?家人看了不知道你在搞什麼。這個都不需要。沒有念珠之前,拿豆子來記,現在有了念珠,可以拿念珠來記。

        也可以按時間來記。平常念佛的時候,我們先做個試驗,比如說半個小時可以念兩千聲,或者一千五百聲,那麼一個小時就是四千聲,兩個小時就是八千聲,很好記數字,這樣坐在那裡靜靜地念。

        如果我們出去走路,就拿念珠,用念珠來記數。

「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大家能更容易地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問:「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大家能更容易地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因為我們是在家居士,不像出家師父,講話有一定的力度。」)

        因為凡夫的心都很執著,不要讓他感覺你講的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對於新鮮的東西,他不會說「以我謙虛的心來了解」,他首先說︰「你錯了!」

        淨土三部經,是大家認可的;善導大師,他也不敢反對,也是認可的;專修念佛,這也是正確的。我們只要按照這樣的路線,以淨土三部經和善導大師的教導,提出「專修念佛」(那麼為什麼專修念佛?因為順阿彌陀佛的誓願),這樣來講就比較穩當。不需要一個新的名詞,只講「專修念佛」就好。

        如果要勸說人家,我們在教理方面就要比較通達,講話都要有依據。人家問︰「你講的這句話有什麼依據?哪部經講的?哪個祖師講的?」你答不出來,這樣就不能取信於人了。

        第二點就是我們本身的行為要給眾生做一個模範,如果你自己在那裡,本來吃素,現在專修念佛了,就吃肉了;本來不喝酒,現在喝酒了,還在那裡講「無所謂嘛,念佛就可以了」,你自己在謗破念佛法門,那人家怎麼取信於你呢?你行為端正,該怎麼做,你做得更好。比如說你一天就念十句八句,人家就講了︰「你們就是不念佛 !」你怎麼勸信人家?你原來念一萬,還是念一萬,你原來念一萬恐怖得不得了,現在念一萬安心自在,別人一看,就感覺到︰哦,這個很實實在在。所以,我們本身的行為、方法也能夠影響大家。

        當然,對方的善根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對方沒有善根的話,沒有對法的鑑別能力,容易聽信別的講法。你一講,他首先就阻止,不想聽了,那就沒辦法了。如果他有善根,他正在苦惱當中,他想求往生,你一句話兩句話他馬上就聽了,感覺到這裡有希望、有光明,他會仔細來聽。所以,取決於多方面。我們只要抱有這樣的心就好了,能做到那裡,就靠阿彌陀佛加持了。

佛卡

        今天先講兩個故事,作為我們的開端,因為有兩位新來這裡,對佛法不像其他蓮友,比較專一一些,大家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我們所說的,一切都不離開「南無阿彌陀佛」。

        先講佛卡(我手上有張佛卡,昨天我也送給她們)。

        在南非,中國大陸有三十萬勞工人員在那裡做工。有一天,十五個人坐了一部八人座的廂型車出門,發生車禍,當下死掉了十四位,還剩下一位,大劫躲過,沒受重傷。

        這一位,就是因為他身上佩戴一張佛卡。

        這位年輕人,因為身上佩戴一張佛卡就撿回一條寶貴的生命,他本人也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也不是一個專修念佛的人,只是因為他身上佩戴這張佛卡,所以在那次車禍當中他奇跡般地生存下來。

        這件事情在當地產生轟動,因為大家都覺得︰同樣一部車,大家都死了,他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為身上有佛卡。所以,大家都到處找佛像佩戴。可是南非是白人統治的地方,那裡沒有佛教,很少能見到佛像、佛書,如果偶爾看到那裡有張佛像,就會用剪刀剪下來,出門帶在身上,回家就掛在牆上,覺得在外面吉凶難測,往往有生命的危險,所以希望佛菩薩的平安護佑。

        後來這件事傳到台灣,慧淨法師印了幾萬張佛卡送過去給大家結緣。

        所以我們說,佩戴佛卡本身就有這樣護佑的功能,原理在那裡呢?我們想一想,如果當天他佩戴的不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張佛卡,而是裝著一萬美金的鈔票,能救度他嗎?是不是?還是翻車死得 乾乾淨淨。

        阿彌陀佛存在的地方,就是他威神力存在的地方,只要我們對他有一定的信心,他一定會護佑我們的。

佛牌

        第二個例子就是這個佛牌。

        這個佛牌正反兩面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一個鍍金的銅質佛牌。

        離弘願寺十幾裡的地方有一個蓮洲村,我妹妹就嫁到這個村上。我妹夫的小舅母,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她雖然是個女人,但是做的事男人都沒法跟她比,力氣非常大,一般的男人都不如她。她家蓋房子,她可以左手夾一包水泥、右手夾一包水泥(一包水泥是一百斤),可以講力量很大。同時,她也很凶悍,脾氣很不好,如果誰得罪她,馬上要跟你算帳、罵人。這樣的人,做什麼頭班比較好?她的頭班,就是殺豬的,夫妻倆殺豬為生,兩百斤的肥豬她可以提起來。

        這麼一個人,對佛法當然也沒有什麼信仰,如果信佛的話,這樣的事情也沒法做下去。她看見我妹妹信佛、念佛、吃素,很虔誠,不僅不讚賞,而且譏諷她,「哎呀,你年紀輕輕學什麼佛?吃素,相信因果報應,我看你真是腦子有毛病。如果真的有因果報應的話,像我殺豬這麼多年,早就報應到我身上來了,你看我多健康啊,多有力量啊,豬肉很好吃啊。」講這一番自認為的道理。當然我妹妹也不好跟她多說什麼,只好無言地離開。

        今年,報應就來了,就找到她了。她得了一場重病──像這樣的人,往往人是拿她沒辦法的,因為她很凶狠,如果誰跟她不對付,她把殺豬刀一拍,人家就嚇得像鳥一樣飛掉了。她丈夫也拿她沒辦法,她喊她丈夫來辦什麼事,她丈夫得乖乖來,要不來的話,她一個箭步過去,耳朵一拎就過來了,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她力大無比,所以,人家沒法治她。能治她的是什麼呢?就是業障,所以,業障來了,就得病了(你看,一個再健壯的人,得了病就沒辦法了)。

        她生了重病,先去找醫生來治病,把錢財也蕩得差不多了,結果病也毫無起色,這時候,她又求神問卦,找民間的神婆詢問有沒有好方法治她的病,問了個遍同樣也沒有效果。還算她有一點點善根,她也不計較「佛菩薩靈不靈啊?有沒有啊?」不管了,找到我妹妹,說︰「你哥哥出家做法師了,你看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帶我去拜拜師父,我想求求佛菩薩。」在苦惱面前確實太痛苦了。

        這位「殺豬佬」得了這樣的重病之後,就來找我,說也想歸依三寶。我一想,人家願意回頭的話,佛菩薩會慈悲攝受的。我看她面貌非常憔悴,精神非常衰弱,簡直好像活不了幾天了,臉上都是黑乎乎的,再也沒有當初那種健壯勇武的神情。她丈夫扶著他。

        我說︰「好啊,來歸依三寶,請你在佛前先恭敬頂禮三拜。」

        她想拜的時候,跟我講︰「師父,你看我這樣子,怎麼拜得下去呀?我的腰都不能彎,不能蹲下。」

        我一看,確實是沒辦法,我說︰「這樣吧,你就稍微鞠個躬。」她在佛前合掌鞠躬,然後她丈夫就扶她到旁邊坐下。

        我告訴她︰「你這種病很明顯是業障病,業障病醫生救不了,求神問卦也毫無效果。既然是業障,就需要有功德,有功德才可以消業障,業障消掉以後病才能好。如果沒有功德,業障消不了,是永遠不能好的。」我就把簡單的道理說給他聽。

        她這個時候也還滿溫順的。如果以前跟她講「你這是報應」,那就不得了了,她現在親自感受到身體的苦惱了。

        我說︰「你這個病,只有佛菩薩能救你。」她一聽說佛菩薩能救她,眼中就有光明了。當天,我給她一片佛牌,又送她一條念珠,我說︰「佛牌你戴著,它能保護你;這條念珠,希望你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念佛的話,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有阿彌陀佛的功德,我們念佛,本身就有佛的光明保護,本身就有功德,有功德就消業障,業障一消,病就能好 !」我說得很乾脆。她聽起來很舒服。

        我又講︰「萬一不能好的話,」我知道「萬一」她是不喜歡聽的,但是我要說出來,作為一個預防,「萬一你的壽命盡了,你念佛,阿彌陀佛會接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可以想像,她這麼一個人,平常沒受過佛法的熏陶,心中也沒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概念,她只有一個想法︰如果念佛能治我的病就好了。因為別無依靠了,醫生都找過了,求神問卦都做遍了,只有念佛了。念佛,她也不是很專一,因為心裡面半信半疑的,只是沒有辦法了。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我妹妹到我這裡,說︰「唉,我們村上的殺豬佬(我妹妹很少喊她長輩的身分)身上發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很有價值。」就說給我聽。

        我聽完之後,覺得︰這件事情倒是很奇特。我就請淨安法師拿了攝像機去採訪她,請她自己當面講講,因為我妹妹來講畢竟是第二手了。請她當面講,攝下來,那是第一手的資料。不過很遺憾,她講的話太土了,地方的土音,我聽起來都費力,大伙兒根本就聽不懂,所以也沒有流通的價值。

        大致是怎麼回事呢?在今年清明節過後第三天,她大白天坐在家裡,看見從門口進來三位,哪三位?你們知道吧?

        (「西方三聖。」)

        念佛的人都會想到西方三聖,不過她還沒這個福報。進來三個鬼。她看得很清楚,進來一個老鬼、兩個小鬼。老鬼看似五十多歲,是個女的,上身是黑衣服,臉孔看不清楚;兩個小鬼,一個拿了一串鐵鏈,一個端了一碗湯藥。老鬼就跟小鬼說話了,命令那個拿鏈條的鬼,說︰「你把她套住,把藥灌下去。」

        她聽得很清楚,毛骨悚然,要套她、給她灌藥了。

        小鬼就拿著鏈條開始套。

        如果我們就是她,小鬼來套我們,怎麼辦?

        (「念阿彌陀佛。」)

        你們有辦法,她還沒這辦法,她只有躲閃。

        一套、兩套、三套、四套,都套不上。老鬼著急了,「怎麼老是鎖不住她呢?」

        小鬼就抱怨說︰「哎呀,不是我索不住他,是因為我拿鏈條套她的時候,她的胸口就放光,一放光就把鐵鏈打飛了,沒辦法套。」

        老鬼很清楚,這個就是佛牌放光,所以屢套不中。老鬼又說︰「既然如此,就套她的腳,她腳上沒戴佛牌呀。」(不可能把佛牌戴腳上對不對?)小鬼就套她的腳。她怎麼辦呢?就拿念珠(她那時把念珠拿在手上,一條救命的念珠啊,不然那天就套走了),一套她,她就拿念珠一擋。

        在她右腳邊套,左腳這邊放了一個吐血的盆子,她還一邊吐血。所以,當時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妹妹問她︰「你怎麼不知道念佛啊?佛牌戴著就放光,你念佛就更放光了。」

        「哎呀,我那裡想得起來念佛啊?又要吐血,又要招架他,我都忙不過來了。」她也沒有形成念佛的習慣,不像我們,遇到這種情況馬上念佛,她平常大概也沒怎麼多念,多多少少也有念。由於她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這條念珠就有加持的力量,念珠也放光,把鐵鏈也打飛掉了。

        這樣小鬼就上下套不住她,不能得逞,最後消失了。她就撿回來一條命。

        從那天後,她對佛菩薩非常信仰,念佛很虔誠,「真的靈啊!」真心告解,有時候跟她丈夫說︰「你呀,不要再罵人了,再罵人不怕鬼來捉你呀?」

        她說︰「我是最不相信因果報應的,現在是徹底相信了,因為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念佛很虔誠。

        這是清明節過後第三天發生的事情,我和淨安師採訪他的時候,大概又過了十幾天。她原來是在家裡不出門,放個血盆子旁邊吐血,這麼一個人。我和淨安師採訪她的時候,她下地 幹活沒回來。淨安師很有意思,把攝像機按在一個位子上,把一個板凳擺在旁邊,對準她,怕她知道了不好意思說,採訪就不真實了。後來講了一半的時候,她問︰「那個是什麼東西?」農村裡沒見過這個東西。

        淨安師只好跟她說︰「這是個攝像機,要把你錄下來,怕你不講。」

        她說︰「沒關係,沒關係。」

        我們想,這個例子對我們有幾點啟發︰

        第一,善惡因果的報應不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就不存在,比如說這個殺豬佬,她根本不相信。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來的時候你不得不信,我們不要等到來了再相信。那天她是不錯啊,有佛牌、念珠,那個時候,如果沒有佛菩薩保護她,她那個時候再相信因果報應,來得及嗎?抓走了呀 !抓到閻羅王那裡去了,她來不及了。所以,有智慧的人,透過別人的例子,要想到說︰「我現在就要開始相信了。」

        第二,能夠救度我們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佛牌放在那裡,也沒有任何的加持、開光,通通沒有,就是一個牌,六字名號本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就能夠護佑我們。像她那樣半信半疑,佩戴佛牌就有這樣的作用,何況我們深信不疑、經常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自然護佑的功能是不可言喻的。

        第三,六字名號的光明能夠驅鬼、能夠延壽命,這還是個附帶的功能,因為六字名號出現在世間,它本身所要達成的目的,是要令任何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回歸西方極樂世界。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就知道︰只要稱念六字名號,一定可以往生,因為這是它主要的功能,其他是附帶的功能,怎麼會主要的功能不能顯現呢?肯定可以顯現,對不對?

阿彌陀佛的真實存在

        這兩件例子很有力地說明阿彌陀佛的存在和我們密切相關,如果大家開車、走路,也都可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光就與我們同在。

        每到一個地方,我來講這個例子的時候,佛卡都非常受歡迎了,很多人要,「給我孫子一張。」佛牌也很受歡迎了。

        不過我們一向專修念佛的人,不必靠佛卡來保護我們,我們還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果專修念佛的話,即使沒有佩戴佛卡,阿彌陀佛與我們經常在一起,他會護佑我們的平安。

        初學佛的人聽了這兩個故事之後,建立一個基本的概念︰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同時知道有阿彌陀佛的真實存在,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話,這六個字怎麼會放光呢?因為有阿彌陀佛本身真實的存在。那麼阿彌陀佛存在,自然就有這樣的功效,我們經常稱念,就會得到無量無邊的利益。

淨土法門存在的理由

        釋迦牟尼佛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還要講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存在的理由是什麼?這一點大家要了解。

        請問大家︰成佛難不難?

        (「難。」)

        斷煩惱難不難?

        (「難。」)

        持戒難不難?

        (「難。」)

        禪定難不難?

        (「難。」)

        我們在座哪位是有禪定的?有禪定就有神通。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有禪定也是不容易的。有禪定還是在佛法的修行當中,還不行,必須要得到無漏智慧,有無漏智慧才可以截斷煩惱。這就是佛法一般修行的原則──戒定慧三無漏學。

        如果戒定慧能夠修行的話,那麼了生死易如反掌,很簡單。如果不能修行,那就困難了。我們在座各位,戒定慧的修行怎麼樣呢?講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不是說會讀經、會講法,這個智慧是指《金剛經》所說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三輪體空,証悟到諸法實相、法性、空性所啟發的智慧,不是世間講的聰明,「這個人有智慧」,那是兩回事情,因為世間的人都在分別概念當中,恰恰是增長我們的業力。而佛教講的智慧是無我,我們在座哪一位能做到無我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都被這個限制住了。

        如果我們戒定慧能夠修行的話,即使沒有淨土法門,那毫無疑問是可以了生脫死的。從古到今有那麼多的祖師大德,有那麼多的賢聖之人,他們仰仗戒定慧的法門都解脫了,是不是?過去有很多菩薩,也有很多佛,十方三世無量諸佛,那麼,過去的無量諸佛修行戒定慧成就了──成佛的無量無邊,菩薩更多,阿羅漢也很多。那我們呢?經中說︰我們跟諸佛在古代同時發心,而這些佛早就已經成佛了,而我們現在還在這裡,今生還算不錯,弄個人身當一當,那還有可能在三惡道裡邊,地獄、餓鬼、畜生那個地方,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成佛呢?就是說,戒定慧修行的法門我們做不來,能做得來就可以成佛了,像六祖大師,《金剛經》聽了幾句就開悟了。我們讀三千遍也開不了悟,這樣就不契機了。

        對於沒有力量修行戒定慧的人,才講說淨土法門──主要為這些人講說淨土法門,這就是淨土法門存在的理由。

        如果大家都能修行戒定慧,釋迦牟尼佛就不必講淨土法門了,大家都可以成為阿羅漢,都可以成為菩薩,就可以了,是不是?如果大家都能六度萬行,那麼都可以成為菩薩了。

        話講回來,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如果每一個眾生都能夠持五戒,這個世界和平不和平?很和平是不是?對呀,那麼,如果都能持五戒,跟了生脫死還差得太遠。何況我們目前這個現實世界,有幾個人能持五戒?絕大多數人都持守不了五戒,所以,經中說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五濁惡世的眾生,你讓他修行戒定慧解脫生死 輪迴,即使能持五戒、修十善,離了生脫死差得太遠。所以,對我們這樣的眾生要講淨土法門。

        大家要明確地知道︰是戒定慧修行不了的眾生,而跟他講淨土法門。

        我們感受到自己修行不了戒定慧,是不是?

        (「是。」)

        不要說戒定慧了,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還在那裡苦苦惱惱,妄想啦,雜念哪,有的人說︰「念佛起了妄想雜念,就使勁打自己的腦袋。」腦袋打腫了還是有妄想雜念哪,妄想雜念是與我們同體存在的。

        有的人說︰「哎呀,我念佛怎麼老是有妄想?」拿頭使勁地磕。我都遇到這樣的人。這些不是解決的辦法。

任何眾生都解脫有份

        我們順著這個路線來思考,淨土法門既然是為了那些修行不了戒定慧的人而特別開顯的法門,那麼我們就不能依據一般的戒定慧的通途修行的理念來衡量淨土法門。如果再把戒定慧拿來,那何必講淨土法門呢?

        就好比大家都希望身體好,有兩種方法︰一個就是鍛鍊、打坐、修行,如果你身體還不錯,能夠鍛鍊身體的話,就告訴你鍛鍊身體的方法。如果現在你是一個要病不死、躺在床上的人,現在最需要什麼?打點滴,給你治病。躺在床上都不能起來的人,叫他怎麼鍛鍊身體?他沒有力量,講鍛鍊身體的方法,對他沒有意義。那就跟他講︰「你要配合醫生的治療。」

        如果我們能夠修行那些困難的法門,我們就不需要淨土法門了。所以,大家思想上要有一個轉換,就是說,我們淨土法門是對什麼樣的根機呢?對那個修行不了戒定慧的眾生,像《阿彌陀經》講的「對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修行不了戒定慧的人,也能夠了生脫死,這個就不容易相信了,所以叫難信之法。一般來講,如果戒定慧能夠成就,以戒定慧的力量熄滅 貪瞋痴的煩惱,這樣了生脫死──這容易相信,是不是?戒定慧成就了,煩惱沒有了,自然了生脫死了,道理很明顯。戒定慧不能修行的人,也能夠了生脫死,人們不敢相信──難信之法。

        在《無量壽經》裡面說,淨土法門是為了法滅萬年之後的眾生而開。再過一萬年,佛法就進入滅法時代,連戒定慧的名字都聽不到,不要說我們現在還能聽到戒定慧三個字,大家還知道五戒、十善、菩薩戒,也還知道,禪定修不來,也還聽說過,我們修不來,說不定別人能修,虛雲老和尚他有禪定,對不對?等等,還能聽到這些名詞,有點影子。到了法滅的時候,連三世因果都沒人講了。什麼叫法滅的狀態?沒有寺院,沒有佛像,連紙的佛像都沒有,沒有出家人──都沒出家人了,誰來講佛法?所以叫法滅。再過一萬年,眾生的善根淺薄了,因緣淺了,佛法進入滅法時代。法滅萬年的時候,《無量壽經》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特留這部《無量壽經》、念佛的法門,還在世間普遍流行,「若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如果有眾生遇到這部《無量壽經》念佛法門,隨意所願,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說,淨土法門連到法滅萬年時候的眾生都可以救度得了──法滅萬年時候的眾生哪有戒定慧?法滅萬年時候的眾生那裡說思想裡沒妄想、煩惱、雜念?

        我們現在各位的根機,如果跟隋唐時代的眾生比,那我們差得太多了。我們不要跟那個時候比,就是跟五十年前比,現在的人,人心險惡得就無法測度了,五十年前的人比較淳善,現在的人,人心險惡。現在這個時代也是紅塵滾滾、濁浪滔天、物欲橫流,外在的環境、內心的煩惱都超過了過去。

        時代越來越往後推移,人就越來越煩惱深重,到後來,人的壽命只有十歲,煩惱特別重,人見人就互相打殺,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經典裡記載︰在路邊拔一根草就可以當刀,就可以殺死人,你殺我、我殺你,人見人就像驚弓之鳥一樣,互相非常害怕,好像我們現在見到老虎一樣,怕被它吃掉,不是我吃他,就是他吃我。剩下的少數人逃到深山密林裡,發現人就躲起來,怕他來殺自己──煩惱都深重到這個程度,而這個時候的眾生(你說他跟我們現在比,怎麼能比?)經典裡說︰遇到《無量壽經》念佛法門,「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他只要真的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都可以往生。

        那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怎麼可能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往生的原因何在呢?大家要知道,淨土法門,念佛往生,仰仗的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不是靠我們自己的修行。
既然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的話,任何眾生都解脫有份。

淨土和聖道的觀點不能互相摻和

        我們雖然學了淨土法門,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大家往往會把一般法門的觀點、思想摻和到淨土門裡邊,使得我們在修行道路上非常模糊。比如說戒定慧,也是佛講的,是不是?念佛法門也是佛講的,這兩者不要互相敵對,都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都是正法,如果你能夠修行戒定慧也決定可以了生脫死,因為戒定慧的法門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的,如果不斷煩惱,是不可能了生脫死的,這個是正確的。

        但是如果把這個結論拿來講淨土法門,就錯誤了。因為淨土法門是為不能修行戒定慧的人講的法門,他即使不斷煩惱,仰靠佛的力量,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往生淨土,就可以成佛了。

        如果把淨土法門的思想用於聖道門,也是錯誤的。淨土法門是靠佛力,是不必斷煩惱的。聖道門修戒定慧,你告訴他說︰「不必斷煩惱。」那怎麼可能呢?他本來是戒定慧的法門。

        所以,這兩種法門都是佛所講,看你選擇哪種法門,不能說這個對、那個錯,那個對、這個錯,兩者都正確。

聖道門︰難行道;淨土門︰易行道

        所以,龍樹菩薩才說有難行道、有易行道。

        我們一般人腦子裡面的概念,以為佛法就是難行道,以為學佛就是要吃苦,以為修行就是苦行,這個思想正確不正確?

        這個思想,也可以講正確,也可以講不正確。

        為什麼講正確?修聖道門就是正確的。如果修淨土門,就是錯誤的。龍樹菩薩稱淨土門為易行道,容易的法門,很簡單,佛法並不都是難的,也有容易的。在我們的概念裡邊,一想到佛法,就認為是難的,說明你是把一般的法門拿來講淨土門,說明你根本沒有進入淨土門,同時也說明你對淨土門的宗旨和特色根本不了解。

        講到佛法,大家都想到「要苦修苦行」,可是,龍樹菩薩說淨土法門是「水上乘船」,安樂的法門。就像順水揚帆,到遠地方去,坐到船上,不要費一點點力氣,很安樂、很快速到達到達站。其他法門的修行,則像「陸地步行」,就像自己走路,很辛苦。所以,我們很多人一講到佛法修行,一講到解脫生死 輪迴,就說︰「哎,哪有那麼容易?一定要苦修苦行啊 !」對了,你講得不錯,但你不是淨土門,你還在淨土門外面。他還不服氣,「我就是淨土門哪,我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呀。」他不了解淨土門。

聖道門︰戒定慧;淨土門︰信願行

        所以,大家要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淨土法門的特色和聖道法門的特色是不一樣的,聖道法門的特色,三個字︰戒定慧;淨土法門也有三個字,哪三個字?信願行,沒有講戒定慧。《阿彌陀經》有沒有講「戒定慧」這三個字?倒是「信願行」三個字講了好多遍,「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講發願;十方諸佛說︰「汝等眾生,當信是稱 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講信就很多了,十方諸佛每尊佛都出來講一遍,要講多少遍?東方恆河沙佛來講,西方恆河沙佛來講;釋迦牟尼佛勸我們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個「執持名號」就是行。所以,在淨土宗裡邊,根本沒有談戒定慧,因為釋迦牟尼佛應機施教,《阿彌陀經》是「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為五濁惡世罪苦的眾生講戒定慧,怎麼做得到呢?沒法做到啊。

持戒︰人道的規範

        那麼,這個地方就有一個問題了,我們還要不要戒定慧呢?需要不需要持戒呢?

        這是兩個範疇的問題。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講,任何祖師大德和淨土經典都充分說明︰你只要信願念佛,決定往生!不需要其他的來補助。這叫做專修念佛。即使沒有戒、沒有定、沒有慧,絲毫不影響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戒、有定、有慧,也不能增加我們往生的把握。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靠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但為什麼說也是需要持戒呢?這是另外一個範疇。

        請問各位,我們是不是人?

        (「是。」)

        人應不應當孝養父母?

        (「應該。」)

        對呀,這個,跟往生極樂世界有沒有一定的關係?如果不孝養父母就不能往生是不是?

        (「……」)

        沒關係,大家來討論。孝養父母是《觀經》「三福」裡的一種,做為人道眾生,應當孝養父母!

        當然,我們能不能做到孝養父母,我們自己捫捫良心,不一定能做得到,是不是?我出家之前,我父親講了一句話,因為人家都讚賞說︰「某某挺孝敬父母的。」我父親說了一句話,我永遠記在心中,「他孝不孝,他自己知道」。什麼意思呢?父親對我一定是不滿意,因為我一直要出家,跟父親的意願背道而馳。他雖然在外表做得很不錯,但內心很難過。當然,出家也是一種孝道,這是另外一個範疇的問題。

        如果我們真心孝養父母,不光是拿一點吃的、拿一點鈔票給他們,像《二十四孝》裡所講的,那個都是榜樣,所以,我們最起碼要有這個概念︰應當孝順父母。

        好了,孝養父母的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還有那些不孝養父母的人──最不孝養父母的人就是五逆之人,他殺父殺母,是地獄種子,在《觀經》裡邊,下品下生的眾生就是一個造作五逆罪的眾生,經典裡講「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這樣的人,他也念佛,臨終的時候念了十句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就是說︰佛的慈悲超過了我們人的想像。佛不以我們在世間的行為作為得救不得救的標準,阿彌陀佛的慈悲,以他的六字名號來救度我們,以信願行作為得救的標準。如果以世間的行為作為標準的話,絕大多數眾生就不能得救了。
但是,佛的心裡邊,並不是說「我不以這個為標準,就喜歡你們去做壞事」,甚至說「你這樣做,也沒關係」,昨天我們也說到了,《觀經》講這段經文,絕對不是鼓勵你去行五逆、行十惡,然後到臨終再念十句佛,如果這樣理解,就完全錯誤了。

        我們應當明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專修念佛。那作為人道的眾生,尤其是我們,已經知道了佛法,知道了因果報應(眾生之所以造罪,他不知道佛法,也不相信因果報應),做為人道眾生,做為佛的弟子,我們是不是應當遵守人道的準則?所以,如果能夠持守五戒,是不是還應當來持守五戒?這是很顯然的。如果出家了,自然也有出家的一些規範和要求。這些是佛弟子在這個世間應當行持的規範。

阿彌陀佛的慈悲和五戒十善

        ( 問:「佛弟子當然應該按照五戒十善的標準要求自己,但是我們向別人講說佛的慈悲,有一些人會不會為自己做壞事找到藉口?『反正我也念佛,我該吃肉還吃肉,該貪污還貪污,反正佛會慈悲救我走的。 』這樣是不是有負面作用?」)

        如果這樣理解,就是有負面作用。是的。

        (問:「那怎麼能糾正他的這種想法?我覺得很多人都會產生這種疑問的。」)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講︰「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法不太好講,要講這個法門,很難。一個是聽的人很難相信,一個是說的人也很難說得圓滿,讓人家不誤解。

        有幾方面,比如像你,大概就沒有這樣的誤解,或許人家聽到會有誤解。這就是聞的人本身的善根問題。同時,講的人有沒有合理引導他?如果說「只要有阿彌陀佛的慈悲,什麼樣都可以了」,這樣就會產生誤解了。

        因為眾生根機各不一樣,每個法門都有人誤解的地方,比如禪宗講「一切皆空」,從禪宗本身來講,這是毫無錯誤的,有人講「一切皆空,喝酒、吃肉,都可以,一切都空了嘛。」自古以來這種「豁達空」的人在禪宗裡面很多。

        我們自己依據經教,把經典和祖師法語的正確意思講出來之後,對方如果還住於邪見,那就是他的事情了,那就很可憐了。這樣的人,他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

        (問:「這樣的人能往生嗎?」)

        這樣的人那就不能講他能往生了,因為他根本不了解佛的慈悲。

        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因為煩惱強盛,自己不能克制,這個我們每個人都存在,雖然想克服它,但是克服不了。第二個,理念性的,給自己放縱為惡找個理由,他能夠做到也不去做,比如說原來吃素,本來能做得到,「現在既然這樣,可以不吃素了」──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根本就不想去做,是不是?這個概念就不一樣了。這點我想請師父給我們開示。



【慧淨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大陸都是一胎化,都生一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寶貝,甚至是父母的生命。父母一生的辛勞都是為這個孩子,是不是這樣?

        (「是。」)

        父母把一生所賺的錢、所珍藏的寶物以及動產、不動產都登記在這個孩子的名下。

        那麼,如果這個孩子為非作歹了,那父母會不會跟他斷絕關係?

        (「不會。」)

        因為再怎麼樣,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再怎麼樣,這種關係都是割捨不斷的。但,是不是因為是親生骨肉,所以他為非作歹,就喜歡他?會不會?

        (「不會。」)

        反而是希望他能夠棄邪歸正,能夠改頭換面,能夠體會父母的心,能夠在社會上做個堂堂正正的好人,甚至做一番利益大眾的慈善事業來光宗耀祖,父母是不是希望他這樣?

        (「是。」)

        如果這個孩子真的體會父母的心,而有那一份孝心的話,他不會說「爸爸媽媽始終都不可能跟我斷絕關係,始終都會將遺產遺留給我,所以我就縱情為惡、胡作非為」,如果體貼父母心的話,他就不會這樣的,反而會端正自己的三業,堂堂正正地力爭在社會上奉公守法,做一個良民,甚至創造一番豐功偉業來光宗耀祖,讓父母歡心,讓父母感到光榮。孝順的孩子是不是會這樣?

        每個佛弟子要曉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始終都不可能因為他有貪瞋痴、他業障深重、他煩惱強盛、他劣根很強,就捨棄他、厭棄他、不救度他。學淨土法門,體會到彌陀的慈悲的話,就是這個樣子。阿彌陀佛始終都不可能 捨棄我們,不可能厭離我們。

        一個體會佛心的人,是不是因為曉得這一點而放縱自己的貪瞋痴、任性胡為呢?會不會這樣?不會的 !為什麼?他知道︰凡是十方三世諸佛出現在這個世間,都是希望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不是?這是諸佛所教導的。同時,我們之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因為我們感受到娑婆世界是個 輪迴的、造惡的、受苦受難的、永無窮盡的世界,我們想離開、想修行,那麼,修戒定慧,一開始勇猛精進,志願很高,可是,所謂的「修行一年,佛在眼前;修行二年,佛在大殿;修行三年,佛在西天。」修行越久,就越體會到自己離佛很遠,越修行就越體驗出自己根本不會修行,為什麼呢?修戒定慧,不要說定慧,就說戒,有五戒、十善戒、比丘戒、菩薩戒,我們其他的不講,單單講五戒,如果我們嚴格地要求自己,比如說不打妄語,我們能夠做到不打妄語嗎?

        (「做不到。」)

        甚至嚴格要求不殺生,我們做得到嗎?不能做得很圓滿。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為自己的煩惱之強盛、業障之深重而感到悲傷、感到痛苦;那個時候,就會曉得︰以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脫離三界六道 輪迴,不可能解除自己的貪瞋痴,不可能償還生生世世以來我們所欠人家的業債;那個時候,我們唯一所希望的,就是希望有個依靠,「自己沒有力量,是不是有一個外力能讓自己依靠呢?」這個時候遇到了淨土法門,遇到了彌陀慈悲的救度,他體會到︰哎呀,原來像他這種卑賤的人,也有彌陀伸出的慈悲的雙手,要來體諒他、不批評他、不計較他,甚至要救度他。那麼,這個時候,他會怎麼樣呢?心地柔軟了,「像我這種不能被原諒、包容的人,阿彌陀佛都來原諒、包容我,那世上哪有一個人不能被包容的呢?像我這樣卑賤、作惡多端的人,想要修行也無力修行,阿彌陀佛居然為我建設極樂世界,為我發願,為我修行,把所有功德毫無條件地白白送給我,那麼我對世間的什麼人不能奉獻呢?」所以,對這一點體會得越深,自己奉獻的心也就會越懇切,比如說,我們有一千塊,別人需要五百塊,他沒有錢,我們的一千塊是多餘的,他需要五百塊,我們可以奉獻出來;感受越深的話,甚至我們有兩棟房子,一棟用不到,那別人無家可歸,甚至一棟房子就可以送給他。體會越深,就越會這樣。

        所以,對於機,如善導大師所講的,深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未來沒有出離之緣;對於法,體會到彌陀的十八大願就是為了我們而完成,我們依靠他的十八願,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對這兩方面體會越深的話,氣質就會越改變,就不會故意縱情為惡,即使他有過錯,也是他的煩惱所使然,他即使這樣,也會有柔軟心、慚愧心的,所以,他會體會佛心,而去惡行善的。

        同時他也想到︰我今天得到了彌陀的救度,自己安心,到了極樂世界就能成佛,要廣度眾生,那麼我將來成佛的話,也是跟諸佛一樣的,希望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樣講的話,自己就會從自身做起。

        我們學佛,都希望成佛。如果阿彌陀佛說︰「某某人,現在讓你成佛。」好不好?

        (「好!」)

        既然讓我們成佛的話,我們是不是希望別人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既然希望別人這樣的話,當然我們自己更需要這樣了。那麼,我們都 嚮往佛的境界,那佛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且是自淨其意的。

        所以,從學淨土法門的心態來講,如果會故意為非作歹,那是不合乎邏輯的,不合乎這一些過程。

        還有,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惡固然是不清淨的,但是善也是不清淨的,五戒是善,但五戒只能生而為人,人還是六道的凡夫,還不是超凡入聖;十善很難做得到,不貪、不 瞋、不痴,不容易,但即使做得到,也只是升天,即使是升天,還是六道 輪迴的凡夫,還沒有超凡入聖。所以,以聖人的眼光來看六道凡夫,都是惡,沒有善。

        所謂善,是就人間凡夫講的。比如說,有高、有低,有高低的分別,都是地面上的,地面上一百層樓跟五十層樓比較起來,一百層樓比較高,可是,從天空來看的話,五十層樓固然低,一百層樓也非常低。


【淨宗法師】

「有的人念佛了,為什麼不能往生?」

        (問:「師父,我一直疑惑一個問題,就是『喊破喉嚨也枉然』,我這樣理解的,有的人之所以最後沒有往生,原因並不在於他沒有達到功夫成片,也不在於心思散亂,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沒有意識到名號的功德和無邊力量,是這麼一個原因吧?可是,既然他已經念佛了,名號功德已經具足了,為什麼阿彌陀佛不攝受他呢?」)

        這個,不是阿彌陀佛不攝受他,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強烈的疑惑、概念,障礙住了。大家或許聽說過,鸚鵡鳥、八哥鳥念佛可以往生, 牠頭腦裡就沒有這個固定的概念。比如說我們心中有一個固定的概念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他判斷能不能往生,取決於「我要達到功夫成片、清淨心,如果不這樣,我不能往生」。如果念佛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他每次都給自己加深一個概念︰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

        (問:「等於人為給自己設限了?」)

        對了,他自己跟佛心障礙住了,他自己有強大的、扭曲了佛心的這麼一個認識,障礙住了。

        有這樣一個實際狀況︰如果他抱有這樣的心,他去打佛七,打一次回來就退一次心了,「你看,我又打過一次佛七,還沒達到功夫成片,還沒達到清淨心,哎呀,這怎麼得了?」再去,又退回來了,念得越多,反而越退。只有到什麼時候?唉,突然聽到阿彌陀佛的慈悲,「阿彌陀佛原來不是這樣子的」,這個時候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一生當中不能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很可能就放棄淨土法門了。「你看看,我念佛不行啊,達不到清淨心,可能是我善根不夠,我再去消業,業消了之後可能會達到清淨心吧。」然後放下來,修別的法門,這樣的人太多了,是不是?這樣的話,怎麼去往生呢?阿彌陀佛怎麼攝受他呢?

「平生只念了十聲佛,臨終念不出佛,能否往生?」

        (問:「還有一個問題,信願具足之後,我們等於是極樂世界的一員了,往生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我信願非常強烈,但也許今生就念了十聲佛,因為時間不夠,比如說五十歲就成了植物人,是不是還是能往生?」)

        那個就不一定,因為「信願」是有特定的內涵的。不是靠自己估計,「我具足了信願,哪怕只念了十句,就一定可以往生。」不是這樣子的。

        既然有這個信願,他也不可能只念十句,除非他因故──因為某種緣故,比如說他沒有時間,現在到臨終了,只能念十句了,那麼才有十句。

        既然有這樣的信願,相信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就是讓我們上盡一形、念念不捨地稱念,必然在我們的意志裡邊發動外表的行為,雖然每天可能不能念到三萬、五萬聲(因為工作很忙),但也絕對不至於說這輩子只念十句就不念了,這個在生活當中是不存在的。



【慧淨法師】

        這個問題症結在於所信不正確,因為他不了解《阿彌陀經》的意義。

        我們要信︰平生只要念佛,不必擔憂臨終,臨終自有佛來迎接,不是我們臨終念佛而佛來迎接,是平生念佛佛來迎接,因為我們平生念佛,臨終的時候有可能是昏迷的,不能念佛,有可能痛得哭爹喊娘,不能念佛,臨終有可能這樣,但是臨終這樣,對往生一點障礙都沒有,為什麼?昏迷是肉體昏迷,神識不會昏迷,到時候阿彌陀佛來,神識還是跟佛面對面,別人看不到,但是臨終的人能看得清楚,所以昏迷不是障礙。還有,他病苦,念不出來有什麼關係?這個時候念不出來,就安心地等待佛的迎接,因為他相信「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他所相信的是這樣。這個平時念佛的人,在臨終的時候(還沒有命終),阿彌陀佛是會現前的,現在雖然還沒有現前,是因為還沒有到臨終,阿彌陀佛總是會現前的,他即使痛得念不出佛來,他心中也沒有那個掛礙,因為他曉得︰時間一到,阿彌陀佛就會來的──他是一個平生念佛人嘛。

        所謂信願行,信什麼?信這個道理。不是相信說「平生念佛要累積功夫,一直到臨終還能夠念佛,如果臨終不能念佛,昏迷了,痛苦了,那就功虧一簣了,阿彌陀佛就不能來迎接了。」不是信哪一種,信哪一種的話,就是錯誤的信,不合乎經典,也不合乎彌陀的願力,更不合乎我們的能力。

        我們所信的是︰平生只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什麼?「一心不亂」不是像人家所解釋的,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淨念相繼、理一心、事一心、降見惑、斷思惑,沒有那麼複雜,沒有那麼艱難,不是那一種解釋,那一種解釋完全錯誤,那一種解釋沒有傳承,那一種解釋都是以禪來解釋、以天台來解釋、以華嚴來解釋、以密宗來解釋,那一種解釋障礙我們的往生。善導大師都沒有這樣解釋,善導大師解釋得很簡單、很明確,合乎彌陀的願力,也合乎我們的根機,善導大師怎麼解釋呢?善導大師解釋為「 專復專」,為什麼?「一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專;「不亂」就是不雜亂,不雜也是專。只要我們專念這句名號就可以了,不管你念得清淨不清淨、有沒有念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都沒有關係,只要你專念這一句名號,不要雜修雜行。

        念佛當中有妄想雜念是很自然的,可是我們往往覺得「哎,這樣不行啊,念佛怎麼可以有妄想雜念呢?這樣恐怕不能往生吧?」這樣就不專了。所以,信 受彌陀救度,專念彌陀名號,就可以了。不管你是什麼根機、念到什麼程度,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幫助,也沒有減少。你念得再怎麼清淨、再怎麼禪定功夫上的一心不亂,對阿彌陀佛的救度一點都沒有增加,阿彌陀佛如果需要我們增加,來補助他的力量,那阿彌陀佛還算什麼佛啊?所以,我們信,是信這樣。

        既然是一個平生專一念佛、一心不亂的念佛人,那臨終自有佛的迎接,不管昏迷不昏迷、痛苦不痛苦,命終時當下就心不顛到、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錯誤的解釋是︰現在要累積功德、功夫,到臨終的時候能夠正念分明、心不顛倒地念佛,佛才會來迎接。這樣就錯誤了,不順經文。

        我們是︰平生念佛,自有佛來迎接;佛一旦來迎接的話,哪會心再顛倒呢?不可能。所以,是佛先來了,我們才不顛倒,不是先不顛倒佛才來,不是的。那麼,佛之所以先來,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念佛人。所以有這一些因果順序︰第一,平生我們是念佛人,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第二,臨終佛自然會來迎接,不管念佛心淨不淨,不管這一些,其實我們都是不淨的;第三,命終就會正念分明、心不顛倒,往生極樂世界。有這三個階段。

        那我們只要把握第一個階段──平生念佛我們負責,至於臨終跟命終,那是阿彌陀佛負責,我們只要安於我們這個愚痴的眾生,安 愚念佛,就可以了,其他自有佛負責。到了臨終,我們就會看到佛來迎接。

        如果我們看一些臨終人看多了,就曉得他們都是有看到佛、看到光、看到蓮花。臨終看到佛、往生的很多了。

        所以,要對《阿彌陀經》這三段文正確地了解、正確地相信,這樣的話,心就安了,就有希望了。誦《阿彌陀經》如果對這三段文沒有正確的了解,每誦到這個地方就苦惱、就不安。本身《阿彌陀經》是來安我們的心的,要我們現在就有往生決定的信心跟希望的。如果依天台解釋、依禪宗解釋、依華嚴解釋,結果都不是淨土法門,結果都很複雜、很高深,讓我們誦《阿彌陀經》就心不安,把《阿彌陀經》殺死了。

        所以,唯有了解善導大師的思想,才能使得《阿彌陀經》活躍起來。
发表于 2007/10/16 0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东林祖庭社区——净土行者交流园地  (http://www.donglin.org/bbs/index.asp)
--  莲友交流区  (http://www.donglin.org/bbs/list.asp?boardid=34)
----  [原创]警惕本愿法门  (http://www.donglin.org/bbs/dispbbs.asp?boardid=34&id=147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普贤海
--  发布时间:2006-10-2 22:28:57

--  [原创]警惕本愿法门
[原创]警惕本愿法门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本愿法门,和传说中的本愿法门截然不同。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本愿法门剖析阿弥陀佛的大愿及其入微,极力赞叹弥陀本愿,都感觉看了后欢欣鼓舞,具有些法师所流露的思想,似乎也接受了本愿的理念。孰不知,这种极赞“母力”,少谈(抑)“子力”的思想对净业行人是个极大的冲击。

我有一个弟子,开始的时候见地非常好,但是有一段时间理念忽然变得怪怪的。了解后,才知道她接受了本愿法门的影响,于是让她走出本愿法门的圈子,学习中国净土祖师的论著。好在我的这个弟子很是听话,经劝告后就放下了本愿法门的那些论调。

河南新乡,有一个老居士,知名度很高,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受了本愿法门的影响,经常劝告年轻的居士,让她们该吃肉就吃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到时候不影响往生。有一次见到我的时候,烟一支接一支的吸,还告诉我,他做的一切都不会障碍往生。

本愿法门害人如此,大家不可不防。

(我也曾看过本愿法门的书,也曾觉得欢喜,但是在本版块看到过一篇关于警惕本愿法门的帖子,于是才开始检讨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cyj108
--  发布时间:2006-10-2 23:40:57

--  
在下一直注意印祖弟子了然法师的说法,很透彻:


云何是今人所失者•盖今时行人•唯知有权•不知有实。纵有修持•但能权上用功•不能会权归实•而即权即实•权实不二•权实一如。所得利益•亦属浅鲜。无量劫来•业力强盛。譬如一杯之水•焉能灭车薪之火。复如沐浴•水少垢重•安得清净。欲得清净•必须全身坐入浴池•久久洗涤•方能尽除无余。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欲得无量劫来•三业清净•三障消除。而念佛之时•必须全身契入阿弥陀佛三昧海中•渐渐熏染•久久洗涤•方能令其业障净尽无余。所谓今人所失者•失在平时修持功夫不得力也。何以故。平时念佛•妄不归真•临终正定•决难现前。因其平时妄念迁流•定水枯涸•杂见混乱•正智昏迷。虽有净行•亦属散漫•莫能统摄•会归一心。纵有功德•终属权小•所以临终受用亦小。譬如水中之鱼•全仗水力•方能活动自由。若得满分之水•则有满分之乐。若得多分之水•则有多分之乐。若得少分之水•即觉有苦无乐。若全不得水•则须臾不能活动•命亦去矣。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若能亲证如来果海实相•如得满分之水。若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多分之水。若但专在权上用功•不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少分之水。若全不念佛•则与如来三昧海水•全不相接•慧命断矣。


复见有等行人•误会更甚。因见《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便拟净土法门•容易之极•有了信愿•随便念佛•临终仗佛接引•决定往生•下品总稳。及见《十六观经》云•十恶五逆•临终十念•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因是对于自己身口意•随缘放荡•少加检束•少加觉照。屡常造业•作已无悔。或曰•某也念佛随便•没有两年•但信愿真切•临终瑞相颇好•皆得往生。因是对于自己净业功行•全不注意。虽则念佛•多虚少实。不问功夫得力不得力•脚跟立稳未立稳。随其泛泛游游•不觉渐渐衰老。及乎大限到来•恶疾临身•医药罔效•救济无术•呼爷叫娘•呻吟床席•病久延长•不知休日。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若有愧之人•到此自生悔恨•方知昔日健时•念佛功行•自不努力。是以到了今日•受用全不得力•业障现前•心难作主•颠倒糊涂•了无依靠。佛虽慈悲•莫能度我。直至到了糊涂之极•虽有傍人助念•自己不觉不知•渺渺茫茫•渐渐而去。惜乎当生了生脱死之行•只成后世远因。若无愧之人•遇著自己痛苦难受•反生毁谤。谓佛法骗人•我不信矣。设有劝其念佛•临终感佛来迎。则曰•我不见佛在那里。因此毁谤三宝之罪•死后定堕恶道•呜呼惜哉。只因当初一念误会•终不知返•竟使当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直至成佛•永受妙乐之无上善因•而反招成百劫千生•三涂受苦之恶果者矣。今乃按其原因•岂非皆由当初一念误会•终不知返。不解自他并顾•能所相成•执一废一•自欠修持•而反怪佛法骗人之所失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仁然
--  发布时间:2006-10-5 9:08:22

--  
替换一下标点:

云何是今人所失者,盖今时行人,唯知有权,不知有实。纵有修持,但能权上用功,不能会权归实,而即权即实,权实不二,权实一如。所得利益,亦属浅鲜。无量劫来,业力强盛。譬如一杯之水,焉能灭车薪之火。复如沐浴,水少垢重,安得清净。欲得清净,必须全身坐入浴池,久久洗涤,方能尽除无余。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欲得无量劫来,三业清净,三障消除。而念佛之时,必须全身契入阿弥陀佛三昧海中,渐渐熏染,久久洗涤,方能令其业障净尽无余。所谓今人所失者,失在平时修持功夫不得力也。何以故。平时念佛,妄不归真,临终正定,决难现前。因其平时妄念迁流,定水枯涸,杂见混乱,正智昏迷。虽有净行,亦属散漫,莫能统摄,会归一心。纵有功德,终属权小,所以临终受用亦小。譬如水中之鱼,全仗水力,方能活动自由。若得满分之水,则有满分之乐。若得多分之水,则有多分之乐。若得少分之水,即觉有苦无乐。若全不得水,则须臾不能活动,命亦去矣。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若能亲证如来果海实相,如得满分之水。若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多分之水。若但专在权上用功,不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少分之水。若全不念佛,则与如来三昧海水,全不相接,慧命断矣。

复见有等行人,误会更甚。因见《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便拟净土法门,容易之极,有了信愿,随便念佛,临终仗佛接引,决定往生,下品总稳。及见《十六观经》云,十恶五逆,临终十念,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因是对于自己身口意,随缘放荡,少加检束,少加觉照。屡常造业,作已无悔。或曰,某也念佛随便,没有两年,但信愿真切,临终瑞相颇好,皆得往生。因是对于自己净业功行,全不注意。虽则念佛,多虚少实。不问功夫得力不得力,脚跟立稳未立稳。随其泛泛游游,不觉渐渐衰老。及乎大限到来,恶疾临身,医药罔效,救济无术,呼爷叫娘,呻吟床席,病久延长,不知休日。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若有愧之人,到此自生悔恨,方知昔日健时,念佛功行,自不努力。是以到了今日,受用全不得力,业障现前,心难作主,颠倒糊涂,了无依靠。佛虽慈悲,莫能度我。直至到了糊涂之极,虽有傍人助念,自己不觉不知,渺渺茫茫,渐渐而去。惜乎当生了生脱死之行,只成后世远因。若无愧之人,遇著自己痛苦难受,反生毁谤。谓佛法骗人,我不信矣。设有劝其念佛,临终感佛来迎。则曰,我不见佛在那里。因此毁谤三宝之罪,死后定堕恶道,呜呼惜哉。只因当初一念误会,终不知返,竟使当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直至成佛,永受妙乐之无上善因,而反招成百劫千生,三涂受苦之恶果者矣。今乃按其原因,岂非皆由当初一念误会,终不知返。不解自他并顾,能所相成,执一废一,自欠修持,而反怪佛法骗人之所失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仁然
--  发布时间:2006-10-5 9:14:06

--  
我听一位师兄讲过,在大学上学时,一个导师告诉他们,欲望不能压抑,只能宣泄,不要压抑欲望.于是听众顿觉十分欢喜,对手淫等恶习不再控制,结果呢?很多人弄得身心虚弱.

魔鬼的解脱理论,听起来头头是道,十分圆融,结局却是导致人们堕落的.

其实欲望是一种习气,可以被戒定慧转化的.

如果放纵能成就.佛有何苦让大众徒劳持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愚子
--  发布时间:2006-10-5 9:54:26

--  
愚子大力支持!!深入净土经论一一比照,准保邪见歪法原形毕露。

南无阿弥陀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南询
--  发布时间:2006-10-5 19:14:04

--  
记得没有学佛前,做错的事多,就有莲花枯萎念头。师父说得对,要警惕这些情况。西方净土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西归燕
--  发布时间:2006-10-10 11:17:24

--  
问: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答: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 可耻!

知罪业虽五逆不障,而思不犯小罪.

知往生虽一念亦足,而思累绩多念.

                                      -------法然上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怀西行者
--  发布时间:2006-10-10 19:38:31

--  
祖师著述不昭彰。

难见正法流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普贤海
--  发布时间:2006-10-10 21:32:56

--  
以下是引用怀西行者在2006-10-10 19:38:31的发言:
祖师著述不昭彰。

难见正法流通。
坚决拥护释尊在歧阇崛山的一经两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善导大师四帖疏的重要文件,强化行者主动积极进取意识,走有中国特色的净土修证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演刚1
--  发布时间:2006-10-11 13:01:27

--  
世尊示现涅磐时咐瞩阿难等"以戒为师",藕祖所说的"信愿"指的也是历代祖师大德所开示的"深信,切愿".一个净土行人如果连世尊话都可以不听,怎么能说是有"信愿"呢.刚学佛的时候我也犯了和老居士现在犯的一样错误并觉得心安理得,现在真是觉得大错特错.

末法时期众生根基陋劣,佛法是应该以人为降低戒律标准以迁就众生习气的方法来弘扬呢,还是应该以更加高举持戒大旗,以了脱生死的无上智慧果报为终极目标来吸引大众,的确值得警醒与思考.感谢普贤海法师的慈悲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07/10/16 01: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是引自大海水师兄的回复:

你们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后半部是如何说的,经上说:只要人一听到某佛的名字,就立刻死后升天,永远都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只要听到某佛的名字,就立刻证不退转。还有什么给佛像磕个头,只要一回向就立刻成无上佛道的话。问题是古往今来,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人太多了,为何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堕落到三恶道了呢?佛把升天说的那么容易,可实际上就没几个人听到这些佛的名号就立刻升天的。我以前对这些问题始终想不通,怀疑佛打妄语,因为我们听闻各个佛号了,但实在没得那么大的利益,直到后来我看了净空法师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讲义,才知道原来佛经中的一个字包含着很多内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一个"闻"字就包含了"闻思修"三个方面。这才知道佛没打妄语,是我们依文解意,三世佛冤了。同样的道理,日本本愿法门就是根据第十八愿建立的,他们就是依文解意了,把十八愿的"至心"两个字理解小了,按照黄念祖大德和净空法师的说法,那个"至心"就包含了发无上菩提心,既然发了无上菩提心,那当然就是大善人了,而不是恶人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不忏悔而往生的恶人。如果按照日本本愿法门那种歪解十八愿的方法,我们来歪解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话,我们早就听过那些佛号了,我们也不用往生极乐世界了,因为我们听闻那些佛号的缘故,我们早就证不退转,早就天天在天上享福了。本愿法门还要求大家真信呢,地藏菩萨本愿经连深信都不要求,只要听闻就证无上道了。由此可看出,本愿法门的法师是如何的“依文解意,三世佛冤”由此我们才知道,弥陀第十八愿的“至心”两个字的确是如黄念祖大德和净空法师说的那样,“至心”已经包括了无上菩提心,所以只有肯断恶修善的人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哪怕他是临终最后一念忏悔也可以。但恶人不忏悔是根本无法往生的。印光祖师也说恶人很难往生。日本本愿法门的祖师亲鸾堕落到地狱就证明印光法师说的恶人很难往生是正确的。 精通真宗教理的台湾慧净法师就曾提到,一直跟随亲鸾几十年的亲生女儿看到了亲鸾临终的状况后坚决认为亲鸾根本就没有往生。亲鸾的亲生女儿几十年间一直在跟随着亲鸾,对真宗的教理一定非常熟悉吧,但她却坚决认为亲鸾根本就没有往生,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呀,慧净法师也因此怀疑亲鸾临终时的状况非常不好,可能有堕到恶道的迹象发生。

净空法师讲解这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网址在:http://www.hhfg.org/fjyj/f88.html
其中32卷到42卷是专门讲供养佛菩萨的果报的。那说的一点不比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利益小。但为何我们都没得到佛经上说的那些利益呢?就因为我们把佛的话全理解窄了,全理解错了。你们好好看看净空法师的解释,你们也就明白弥陀第十八愿就已经包含了无上菩提心。就会明白日本本愿法门的荒唐可笑了。
发表于 2007/10/16 0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善导大师对往生西方必具的三心的解释


       善导大师对往生西方必具的三心的解释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观无量寿佛经疏   沙门善导集记:



  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勉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嗔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
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嗔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
佛陀教育在线欢迎您,本贴地址:http://www.nmamtf.cn/forum/viewthread.php?tid=5494











[推荐]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沦之苦。

    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著。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罣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

    又问曰。求医服药还可用否。

    答曰。求医服药。初不相妨。然药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若尽时。药岂奈何。若杀物命为药以求身安。此则不可。余多见世人因病持斋方获少愈。复有医者。以酒食血肉佐药。其病复作。信知佛力可救。酒肉无益也。
    又问曰。求神祈福如何。

    答曰。人命长短。生时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邪。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但增罪业。反损寿矣。大命若尽。小鬼奈何。空自慞惶。俱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此文。帖向目前。时时见之。免致临危忘失。

    又问曰平生未曾念佛人。还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著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鸣钟。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也。死门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
佛陀教育在线欢迎您,本贴地址:http://www.nmamtf.cn/forum/viewthread.php?tid=54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