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量寿经》原译本和夏会本的对比及解说
《无量寿经》后汉译本卷一涉及此问题的原文是这样的: 佛说无量清净,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大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无量清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无量清净佛。佛则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央数劫,皆当作佛,如无量清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五百长者子,作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人等,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心踊跃,莫不欢喜者。 这段文字也见于吴译本卷上: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迦罗越子,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所,前为作礼佛,以头面着佛足,皆持金华盖,前上佛已,悉却坐一面听经。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闻阿弥陀佛二十四愿,皆大欢喜踊跃。心中俱愿言:令我等后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住菩萨道已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则诸比丘僧,闻佛言皆踊跃,莫不代之欢喜者。 从两译的文字内容来看,基本没有差别。不过后汉译本将阿弥陀佛翻译作“无量清净佛”。夏会本根据后汉译本和吴译本,会集成如下文字: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夏会本此段文字,有两个重大疏漏。一是将阿阇世王太子错误地简省作“阿阇王子”、将“五百长者迦罗越子”错误地简省成“大长者”。二是将佛之授记作了删节。因阿阇世王太子发愿,希望将来成佛时,大愿功德与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所以在后汉译本中,佛说:“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央数劫,皆当作佛,如无量清净佛。”吴译本也说:“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这里强调的都是他们将来成佛时,与阿弥陀佛在各个方面都完全一样(如阿弥陀佛)。但是,夏会本仅仅只有八个字:“是王子等,后当作佛。”而把“如阿弥陀佛”的内容删去,致使佛之授记内容不全,而阿阇世王太子等的心愿(如阿弥陀佛)完全落空。如果“后当作佛”可以等同“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的话,何以佛陀要不厌其烦地加上“如无量清净佛”或者“如阿弥陀佛”?难道佛陀真的老了?
夏莲居之所以将“五百长者迦罗越子”错误地会集成“五百大长者”,原因即在没有弄懂“迦罗越”的意思,所以大笔一挥,将“迦罗越子”删去。宋·法云《翻译名义集》二解释“迦罗越”说:
《大品经》中居士是也。《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云:道艺处士。 《佛光大词典》解释“居士”时也说: 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种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经、律典籍中,常称吠舍种之富豪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经》、《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品般若经》卷一、《放光般若经》卷一等所载。而《大智度论》卷九十八等,则称居家有道之士为居士。
佛教中之居士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如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即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则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
所以,佛经中的“迦罗越”,即是我们常说的居士。经典之中,提及“迦罗越子”的地方,非常明显就是“迦罗越之子”。如西晋·支法度译《佛说逝童子经》中说: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祗耆阇崛山中,平旦从诸比丘,被袈裟持应器入城分卫。佛行向富迦罗越门,富迦罗越有子,年十六,名曰逝,时在第三门内,遥见佛来,(后略)佛说是决已,迦罗越子逝、天帝释,及诸比丘,闻经欢喜,皆前为佛作礼而去。 此经中明确说富迦罗越有一个儿子,年仅十六,叫“逝”。经之最后,称“逝”为“迦罗越子”,可见“逝”就是迦罗越(居士)的儿子。所以,《无量寿经》后汉译本和吴译本的“长者迦罗越子”,就是长者、居士子,即长者和居士的儿子。因居士也有长者之意,故有时候仅称长者子。
子,据《汉语大字典》解说,依据《说文解字》分析,本义即为幼儿。《汉语大字典》“子”字条下,共列举37个义项,而第一条就是:“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可见,子释作“儿”,乃最常见的用法。老子、孔子等的子,乃是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玉篇·子部》:“子,男子之通称也。”古人用子的时候,有尊敬的意思,如《谷梁传·宣公十年》:“其曰‘子’,尊之也。”此义项《汉语大字典》列为第11条。表面看来,将长者子理解成对长者的尊称,举孔子等例证之,颇为合理。不过,长者原本就是尊称,《汉语大词典》列举长者有5义: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2。指显贵的人。3。指德高望重的人。4。指豪侠。5。旧时对男子的尊称。《佛光大词典》则称:“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可见,无论中、印,长者都是指耆年有德之人。但是,既然长者已是尊称,再加个表示尊敬的“子”,就如头上安头,显得不伦不类,似乎古代译经的大德,不至于如此弱智。
其实,讥讽别人不学,起码自己也该下点查证的功夫。当然,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是“无学”了,则可以例外。要解决夏会本的这个疑点,其实不难。唯一的办法,就是查考佛经中有没有将“子”用作“尊称”的例子。
[ 本帖最后由 怀西行者 于 2007/8/7 18:1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