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471|回复: 0

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 0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
邓小
(四川大学历吏文化学院,林四川成都610064)

「关健词]国立大学;教师聘任;高等教育;民国时期

「搞要〕近代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不仅是一个复杂且尚需深人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
义的间题.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政府对大学教师的聘任进行了制度规范,国立大学在实际操作时也有相应
的政策,或规定或按照对学术成果的判定来鉴别受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但政府制度运作和大学实际操作之
问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

[中圈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八[文童编号]0583-0214(2004)10-0047-08

Appointments of Teacher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ist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Ev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DENG Xiao-Lin

(History Department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Sichuan,以.)
Key Words: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appointment; higher educatio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appointment in modern national universities is a complex problem It needs much further study. Be-
sides, this problem possesses the realistic meaning in the current society. From the early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rules for the teachers'appointment. And national universities
still have their actual appointments. In s Word, they judge the appointed by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government's policy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到1937年7月日本武装侵华之前,"中国计
有专科以上学校一0八所,计大学四十二,独立学
院三卜四,专科学校三十二.r,[1]cp3n)就性质而论,
大学又可分为国立,省立,私立等类.①本文试图
就民初至抗战前夕的国立大学,在聘任教师等事
宜时的情况作一些分析论述,祈与大家共同探讨.
聘任制度形成概述
政府在其辖区颁发了《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资
格条例之规定》.此规定虽然实施的地域不是太
广,内容也不是很完善,但却是民初以来出现的第
一个有关国立大学教师聘任时应具资格的较为完
备和详细的说明.[31
如果我们回顾从清末以来事关教员选拔或聘
任的文件与规程,或能窥其梗概并知其原委.
关于近代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民国伊始,对大学教育就极为重视.1912年
10月,教育部颁布了内容共22条的《大学令》,
1917年9月,又颁发了《修正大学令》,到1924年
2月,还出台了《国立大学校条例令》.其间,与国
立大学教师权益较为密切的还有1917年5月颁
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傣规程令》
等.[3_(1109-175,在这些法令的内容中,与教师相关
的部分,主要是教师薪棒,晋升和抚恤以及大学应
设教授,助教授或延聘讲师等一些简要的说明
但令人玩味的是,事关国立大学教师聘任时
应具资格等的文件或者法令,直至南京国民政府
建立有夕的1926年才得以出现.此年,广州国民
①按性质对大学进行分类,还有分为国立,省立,私立,教
会几类者;也有将其分为国立,省立,市立,私立等类
前者可参考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著作后者可见中国第三历
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挡案资料汇编2第五辑,第一
编,教育,第171页所记1929年7月26日,南京国民政
府领布的"大学组织法"等
万方数据
48
京师大学堂①在筹建初期,即1898年,总理衙门
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聘用教习"的内容,是有
关近代国立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之肇始.其要求总
教习的任职条件是:"中国通人,学贯中西,能见其
大者."分教习的任职条件是:"取品学兼优,通晓
中外者,不论官阶,不论年齿,务以得人为
主.}a7> 1903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学堂章
程》,又将大学堂教员分成正,副教员两种正教员
"以将来通儒院研究毕业,及游学外洋大学院毕业
得有毕业文凭者充选",副教员"以将来大学堂分
科毕业考列优等,及游学外洋得有大学堂毕业优
等,中等文凭者充选",如果一时无法找到完全满
足这些条件的教师,不论正副教员,一律可以"延
访有各科学程度相当之华员"和"外国教师"充
任曰tMZA)
从上引两个章程的内容来看,都仅是对教习
或教员的任用资格作了粗略的规范.第一个章程
中,.'中国通人,学贯中西,能见其大"和"品学兼
优,通晓中外"的规定,把任职界限说得较为笼统
而模糊,在实际聘任中似乎难以精确把握.第二
个章程,其首创之功在于把类似"文凭"的东西作
为了聘任条件,和前者相比略有进步
进人民国,1912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公
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其第十条规定,"凡具有下
列各款资格之一者,得充公立私立专门学校教员
一,在外国大学毕业者,二,在国立大学或经
教育部认可之私立大学毕业者,三,在外国或中国
专门学校毕业者,四,有精深之著述经中央学会评
定者.如校长教员一时难得合格者,得延聘相当
之人充之,但须呈经教育总长认可;其认可之效
力以在该校任职时为限.n[8〕此处稍进一层,把著
述或"研究成果"纳人了考查范围.然而,从性质
和级别L来讲,民初专门学校,却不属于近代真正
意义上的大学范畴,更逞论国立大学.
即使是再稍晚一点,1914年7月颁发的《直
辖专门以匕lp校职员任用暂行规程》,关于教员事
项,也仅为"凡直辖专门以上学校之专任教员,均
由校长延聘相当之人充之,但须开具详细履历详
经教育总长认可","凡直辖专门以上学校之兼任
教员,均由校长延聘相当之人充之,但须开具详细
履历详报教育总长"和"凡直辖学校教员及学监主
任,非专门以上学校毕业,不得充任,但教员非由
学校毕业而龄某门学问具有专长者亦得充之"川
三款内容.而且此令中,主要在于把教员分为"专
任"和"兼任",对于教师初聘时所备条件却未加详
列,只用"相当之人"与"具有专长者"等语以蔽之,
也显得笼统模糊.
不过,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前引《公立私立专
门学校规程》中事关教员的规定,对于民初私立大
学教师聘用似乎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1913年1
月,教育部颁布了《私立大学规程令》,其关于教育
聘任事宜的第八条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以成为私立大学教员,"一,在外国大学毕业者
二,在国立大学或经教育部认可之私立大学毕业,
并积有研究者.三,有精深之著述,经中央学会评
定者",同时,"如校长教员一时难得合格时,得延
聘相当之人充之;但须呈请教育总长认
可"C87(,1a2-449,从这些内容看,与上引《公立私立
专门学校规程》第十条相差无几.我们如果从大
学这个层次上来理解,极具启发意义的是,《私立
大学规程令》中关于教师聘任应具资格之条款,实
际上已经把学历文凭,研究成果等纳人了评聘体
制,成为中国大学评履机制近代化之滥筋 o
由此看来,从民初至1926年间,已有专门学
校与私立大学教师的聘任标准,甚而清末就已出
现有关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标准.那又为何进人
①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研究者对于"究竟谁是近代中
国第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问题,还有争论,这大体
集中在以下几种观点上:一,以京师同文馆为近代中国
大学创建之始.相关资料可见:丁胜良《同文馆记》《教
育杂志》1927年4月27日第471473页;毕乃德《同文
馆考》《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2期,第13-26
页;昊宜易《京师同文馆略史》'读书月刊,1933年,第2
卷第4期,第1-15页.二,以1895年盛宣怀创办于天
津的中西学堂为开始.如金以林,丁双平《大学史话》杜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14页董宝良《中
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
271页,刘克选,方明东主编《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
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年版.三,以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为标志.如李国钧,王
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清代(下),山
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北京师范学院历史
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上
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陈旭麓,方
诗铭,魏建狱主编S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年版,第471页;杨金鼎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
理研究所编《中国文化史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第483页;刘华《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2
-29页等,对"京师大学堂"的解释或定性都持"中国近
代最早的大学"的观点.以上无论是持第一,第二或者
第三种观点的人,都还有很多,笔者在此未一一列出.析
谅{因为论者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以不同的标准衡量什
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其结论自然相
异.笔者持第三种观点.
万方数据
49
民国后直到1926年左右,却并未见有政府颁发的
有关国立大学教授乃至讲师聘任时的资格认证
呢 这对于一个革故鼎新的新政权来说,似乎不
太可能.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较
为复杂,从下述一些方面去分析,或可知其一二:
一是政府有意识地沿用清末成例.虽然已经进人
民国,但对大学教育来讲,还是仅有十多年的经
历,师资特别缺乏C即使以师资较强的北大文利-
为例,先后占主导地位的亦只是桐城派和江浙派
搏有功名之旧式文人.如果此时制订新的更高的
聘任标准,不见得能起什么实际作用,对大学而言
面临的也仅是"有学生而无合格教师"的尴尬境
地.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曾说:"人才至为难得,若
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例后来,1926年,他
在论述大学教育的进步时也说到:"从前大学,科
目甚不完备,求曾在大学毕业之人来任大学教员,
已苦于不易得,不得已仍以旧时代所谓学者充
之.'[I.这说明,民初各大学师资的困缺确是不争
的事实.因此,并不能说没有明文规定就等于没
有了规范,政府只是对旧规范采取了默认态度而
已.专门学校和大学相比较,程度要低一些,相对
而b,教员易得一些,对它们聘用教员的标准作出
明文规范并不奇怪,但是在大学这个层次上却有
所不同.二是1912^-1927年间,中国的不统一又
是另一原因.北洋军阀和各地方军阀,虽然都很
想把教育权与知识分子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
中,为己所用.但是,军阀政府同样也害怕失去知
识分子和民众的支持.如果聘任标准制订得太
高,而许多人又达不到此标准时,势必会另有选
择,而终为他方所用.因此,也可以说,欲采取新
的聘用标准使人才为己所用而又有所顾忌,仅仅
只是此时期所有军阀政府在很多政策规范时两难
」合态的一个侧面写照而已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颁发了《国民政府对
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规定》,其与国立大学教师
聘任紧密相关的内容,据笔者看来,主要体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一,"大学教员名称分一二三四四等,
一等曰教授,二等日副教授,三等日讲师,四等曰
助教."而且,"附大学教员薪傣表(月棒)"又把此
四等教员各分三级,各领取不同的薪金.这里,与
前此有所不同的是,第一,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大
学令》,《修正大学令》,还是《国立大学校条例令》
等,都未把教师分为四等,最多也仅三等而已.四
等分法确定以后,就渐为各大学所采用,几乎未再
改变.第二,曾有论者说到,在此前"讲师具有特
殊的地位,不列人大学教员的等级,"LIIJ(PIA.一IM),并
且不按月支薪,薪棒记时."每小时二元至五元"不
等.[A]fP1fiG)而此处却把讲师列人了教师序列,使其
不再具有特殊的地位.第三,从分等次序来看,此
时讲师已位列助教之前,与此前顺序恰恰相反.
而且,从此以后形成定制,甚而影响至今.二,聘
任大学教员时,被聘者的学历文凭,著作或者研究
成果,工作经历等成为了必须验证的内容.这从
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评聘机制.并使此后近代中
国大学在聘任教师时朝着更为合理化的方向发
展.
之后,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
委员会公布了《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内容共20
条,分为..名称","资格","审查"和"附则"四个方
面.在各项具体规定上,与上述广州国民政府颁
发的《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规定》,
文字描述稍有不同,但内容实质却近乎一
致[[12-1,118--1691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广州国民
政府颁布的《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
规定》也是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颁布《大
学教员资格条例》的一个基础文本.这一点,不仅
一般人容易混淆,同时也易被专门研究者所忽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
颁布的《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规
定》,应该被视做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师评履机制
迈向近代化的一个起点,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大学
教师聘任政策形成之标志.
二政府制度运作与大学实际运作之两歧
从理论上说,政府制订的政策规范是大学具
体实践操作的法律依据.从上述内容已知,从民
初到1926年,政府颁发了不少法令或者规程,但
却不是专门针对国立大学而言的.在这种无法可
援的背景下,国立大学在聘任教师时的具体操作
状况究竟如何,或者说国立大学在聘任教师时是
否在一定程度仁借鉴并使用了这些部令等,仍是
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回顾一些国立大学在该
时内的具体操作,或许可略知其况.
首以近代人才辈出的北京大学为例.1917
年1月,蔡元培出掌北大.同月9日,他在《就任
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说到:"大学者,研究高深
学问者也.n[B](,22,而要实现这一理想,蔡元培认
为,教师特别是教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北
大校务,以诸教授为中』;, ]127(Pa6s)"以专门学者为
本校主体".balceasa>既然教师是主体,那么在聘用
万方数据
5v
怎样的教师的问题匕此时的北大持何标准呢
蔡元培曾说:"(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二)对于
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
主张为界限'}[l31(plpo)这就是其聘任教师的总原

如果我们再把蔡元培的这个"兼容并包"聘任
总原则加以分解,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为细
致的了解其聘任教师的具体标准:第一,热心教
育.他说:"查本校聘设教授之意,不外欲受聘者
专心致意于功课之讲授,及学术之研究,此意至
善,亦即任教授者之所乐于从事者也',,la$p3e因
而."我们此后聘任教员,总要请专门的,并要请愿
意委身教育不肯兼营他事的'r[131(p272,各科教学
"必须专门学者而又热心教育的担任',[141(IfJ)第
二,博学有名.蔡元培说:"所以延聘教员,不但是
求有学问的,还要求在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
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rf[73Jf 1'236,北大"据1918
年的统计,全校教授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少数
仅二十七,八岁.他们中不少人和蔡元培原来并
不相识,而是从已发表的论者中发现后聘请来
的"二'J(p67)第三,道德高尚.蔡元培曾说:"大学
对于学生,不但传授学术,更有养成人格的义务."
因此,他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起组织"进德
会"等.对于道德败坏之人,坚决清理出去.曾
"把流氓分子,'探艳团'团长,年轻英文教员徐佩
铁等裁撤出校"[16](p59)
此外,"事实上,蔡元培在遴选教员时也是十
分注意政治标准的.他聘用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沈伊默等新派学者,恃为依靠力量,充分说明
了这点.1917年暑假……蔡元培写信给巴黎华
法教育会同人,邀请法国专家来华讲课,要求其资
格第一条就是'新党',还有一条是'热心教授中国
人.而不与守旧派接近者"r. F16 (p1(12-103)事实也确
实如此,蔡元培所聘请的新派人物如胡适等,此时
在学术上并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影响所及,
"但开风气"而已,而蔡给予他们的支持远较别派
为多.[17]1,18)
对L引资料分析后,总体来看,蔡元培时期的
北大,在聘任教师时的具体操作,和1926年以前
教育部所颁相关法令并非完全一致."博学有名"
可以以受聘者的学术成果或其著作来衡量,这在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有精深著述"的标准但是,
它也包括了博学有名望而无学历文凭者在内,这
是1926年以前教育部所颁相关法令中没有的,反
而与广州国民政府所颁《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
资格条例之规定;,r儿于学术有特别研究而无学位
者,经大学校务会议议决,可充大学助教或讲师"
之意相同川同时,"热心教育","道德高尚',标准.
不仅1926年前后的所有部令没有,而且还显得一}-
分软性,无法加以量化至于政治标准,则是应当
时北大改革所需而产生的时代产物,更与部令无
关.
1926年成立的国立四川成都大学,在张澜长
该校后,因曾在北京"耳闻目睹了新文化运动和蔡
元培办北京大学的情况"IF, 8-(pma)致使其办学风格
极其接近"兼容并包".但是,从他主持制订的《国
立成都大学组织大纲》和《国立成都大学教员延聘
细则》,以及按其聘任标准所聘请到的教师成员来
看,有学历文凭的新式学者固然在内,但是"蜀学
宿儒"更是不少[[79,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聘任的地
方性特点
北京大学,成都大学之外,1925年清华国学
研究院开办时,吴亦在开学演讲中也谈到研究院
聘请导师的二种资格:即,(一)通知中国学术文化
之全体;(二)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三)
稳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
绩.20](p374)在此先不论这三种资格与政府部令所
规定的究竟一致与否,且先看看据此而聘任的几
位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惜和李济.
就文凭而言,只有赵元任和李济曾分别获哈佛大
学哲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王
和梁没有大学文凭,但是已经是社会和学界名流,
文章知天下了.后来成为大师的陈寅格,在当时
虽然遍游欧美大学,但却未取得任何一张文凭,该
时所发表的文章,也就只有1923年《学衡》第20
期上的长与妹书》一文[21](05--56)而且,如以严格的
学术文章标准来看,或许还够不上真正的学术成
果.但他能被聘为导师,主要是因为时任主任的
昊亦对他的欣赏和他本人在长期的求学生涯中培
养出来的勤奋好学,知识渊博的知名度
而后,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
委员会继广州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政府对于大学
教授资格条例之规定》之后,颁发了《大学教员资
格条例》.这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实施的针对国立
大学教员聘任事宜的法令.按理而论,国立大学
聘任教员似乎结束了无法可援的无序状态.然
而,此后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一些国立大学中
存在的现象,说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例如,193.年之前只教过中学,既未出国留
万方数据
51
学,也没进过大学的钱穆,一卜子就被北京大学史
学系聘为副教授.人们观察此事时,重点多在于
分析钱穆之所以能进人北大的原因是有胡适的推
荐和他自己的文章《刘向散父子年谱》之
功,[22-(p86)而极少注意他的聘任超过了常规.因
为如按上面所提1927年《大学教员资格条例》之
规定,其任教等级最多也就在助教和讲师之间,而
够不上副教授的条件.郑振铎先生的经历亦是类
此:1917年,进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读书1920年,
与人共译《国际歌》歌词.1921年,人上海商务印
书馆编译所工作.1927年,"四 一二"政变后,
避难欧洲,1928年归国.1931年,被清华大学
为教授.如按1927年《大学教员资格条例》第十
一条关于教授资格之规定,"副教授完满两年以上
之教务,而有特别成绩者"来看,72](N6"郑先生的
被聘更像是一个异数,与常规不符因为,尽管
1921年其进人上海商务印书馆后,主编并撰写了
一些著作.但是从程序上讲,他没有做过副教授,
从文凭L看,他也没有在"外国大学研究院研究若
干年,得有博士学位"[12](,7687
笔者认为,从民初到1926年大学教师聘任政
策形成之前,国立大学聘任教师的实际情况与该
段时间内政府政策规定之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暗
合,但是差异也是明显的.主因应该是此前政府
没有具体的国立大学教员聘任规程.而1917年,
教育部公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棒规程
令》,赋予大学校长主掌教员聘任之权,[a](,166)也
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那直接导致了此时期内国
立大学聘任教员标准的多样化.
而且,这一点又是为何1926年大学教师聘任
政策形成以后直到抗战前夕,大学具体操作与政
府制度运作之两歧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因为,
虽然1926年和1927年已颁有上面提到的事关大
学教员资格的规程文件,两个文件中都有一条内
容几乎一致的规定,"大学之校务会议为审查教员
资格之机关,审查时由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派代表
一人列席".而且"此项规定除了一改过去由校长
或学科主任自行聘任的局面之外,同时也是中央
政府收归教育权的试声之作"Lea-(ss7但是,在大
学具体的操作中,却并未照纲施行.可以说,直至
194.年8月,教育部公布《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
资格审查暂行规程》时为止,情况都没有根本性的
变化.而国立大学依然大体按照"教授皆由各大
学校长自行聘任;讲师及助教,则由系主任征校长
同意聘请之,亦有不征校长同意者"的方式继续操
作.-21](Pl66)这种逸出政策规范之外的操作方式,给
大学聘任教师时,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厚重的
人治色彩.已有学者对近代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
识分子的权势网络曾作过详致的研究,虽然仅以
《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分作为考查对
象,Lzs]4",但是,其所考查的内容却正是近代中国
知识界,教育界,甚而国立大学中复杂的人为因素
的缩影.而且,也正是这种大学教师聘任因校而
异,因主聘者而异的特点,还进一步导致了近代中
国学术地缘与流派的形成[26-(7a%o)

三"本土派"之重与"海归派"之强
在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上,政府制度运
作和大学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
而它们各自在对待没有出过国的"本土派"和拥有
洋学位的"海归派"的态度上,又有何具体表现呢
如前文所述,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任
用教员章程》,在规定大学堂分科正,副教员的资
格时曾规定,国内通儒院研究毕业和游学外洋大
学院毕业,有毕业文凭的就可以充选正教员;大学
堂分科毕业考列优等和游学外洋有大学堂毕业优
等中等文凭者,可以充选副教员.[21](,1-311) 1927
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继广州国民政府在其
辖区颁发的《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
规定》之后,也颁布了内容无实质性变化的《大学
教员资格条例》,其内容共四章二十条.而第二章
共九条内容,就是专门规范大学教员应取得的任
教资格.它规定应聘者如要取得任教资格,应具
备一定程度的文凭.另外,如果对于国学有研究
或者有贡献,也能够获得任教资格,从助教至副教
授,都有这一说明.'121(P768)由此看来,即使从清末
开始直至1926年,在政府制订聘任政策和法规这
个层面上讲,对于"土","洋"二派,似乎没有什么
偏袒之嫌,而二者都有所兼顾.因为文凭可以说
对土,洋二派都适用,而对于国学的研究则主要就
是针对"土派"的特长而言了.
其次,如从总体上就国立大学具体聘任教师
的结果来分析,大学对待"本土派"和"海归派",在
其任教资格的认定上,各国立大学尽管也十分注
重延聘,"I日学"功底深厚之士,但是,如果考虑近代
中国大学师资缺乏和当时国人心理普遍趋新等因
素,在大体趋势上对"海归派"归国后的实际聘任
就显得较"本土派"为重.当然,这种聘任取向,与
同一时期的不同大学,以及先后不同时期的同一
大学或者不同大学主政者的治校理念,或者不同
万方数据
52
的主聘者也有紧密关联
兹以1921年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二所国立大
学一东南大学为例.其首任校长为郭秉文,1912
年获哥仑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在其任职到1925
年间,锐意革新的措施之一就是广延海内名师.
因其本人曾留学美国,并任过留美学生团体负责
人,故特别注重延聘留美学生.据已有研究者所
作的一些统计来分析,1919-1925年间,曾任教
于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的79名留美学生,获
有博士学位者18人,约占总数22.8 0o,其中任教
授者,包括校长和兼任系主任或任主任者为14
人,任副教授者1人,任教员者1人,未说明任何
职务者2人.获硕十学位者38人,约占48. 1%,
其中任教授者,包括主任职务者有37人,任讲师
者1人获学上学位者11人,约占13. 9%,全部
任教授或主任职务.未具体说明获学位情况者
12人,约占15. 2写,其中,任教授或主任职务者有
8人,任讲师者1人,事务员1人,未说明任何职
务者2人.①
如果按1926年或者1927年颁布的大学教员
资格条例来衡量,很多人都属于破格聘任.这表
明,国立大学在对待"海归派"的态度上,是十分重
视的.当然,这种状况不仅符合当时国家对新式
人才很需求的总趋势,而且,也与时人以及后来的
研究者对此现象的评论相一致.
如1932年,傅斯年发表《改革高等教育中几
个问题》一文,对挟国外大学毕业之文凭,回国一
进大学就被聘为副教授或者教授乃至大学校长,
不是按规定聘为相应等级的现象加以痛斥.他
说:"大学以教授之胜任与否为兴亡所系,故大学
教授之资格及保障皆须明白规定,严格执行.今
之大学,请教授全不以资格,去教授全不用理由,
这真是古今万国未有之奇谈.只是所谓'留学
生',便可为教授,只是不合学生或同事或校长的
私意,便可去之,学绩即非所论,大学中又焉有励
学之风气 教育当局如有改革高等教育之决心,
则教授问题应该求得一个精切的解决.;[2〔这说
明,只要具备留学生资格就可当教授还比较普遍,
并非个别现象.在此之前,他还发表过《教育崩溃
之原因》和《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两篇文章,
对美国哥仑比亚大学毕业的留学生一回国就任教
授和严格审定教授资格之事进行过论述,并引起
了时人的讨论.如邱椿写给胡适的信中,就把造
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咎于社会,他说:"留学生新
回国即当大学教授本属不妥,但在文化落后的中
国,除掉这些人又找谁来做教授呢 ''[zs〕而且,这
种讨论持续了较长时间,到1934年,周先庚在其
文章中对上述现象仍未停止批评.他说:"我们知
道在欧美大学中,教授的等级很多,大家也能相
安,而在中国教授犹如'上将',人人皆是.一个刚
得博士的留学生一回国即与以教授之名.即有正
副之分,也是一律正的,或一律副的.m[ao7而且,这
种现象在1937年以后仍然在持续.1941年,《大
公报》曾刊登《论留学政策与学术独立》一文,论者
就说到此时:"但凭留学资格即可取得大学教授资
格.'心1」实际上,不仅在1937年以后,远在十年
前,即1927年以前,亦有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过
批评.如毕林一曾经说到:"我国的大学校校长和
大学教授,不是刚从欧美或日本回国的留学生或
外国大学毕业生吗 要是都是高材生或高材毕业
生,已经不配做我们大学的校长或教授,因为他们
所读的是大学,那有刚才在大学就学或刚才读完
大学课程的学生,就可充大学校长或教授之
理',W]除了获有洋学位归国后即被重用者外,也
有留过学而无真才实学的人混人教师队伍.这就
使得有的国立大学在聘任教师时,不得不采取措
施甄别文凭的真假以及应聘者能力究竟如何.如
河南大学,在中州大学时期,对于留学归来者,为
鉴别真假,采取的方法是:"学校特在六号楼门口
设大玻璃橱两个,专为陈列毕业文凭,论文,相片
之用.凡有假冒或拿不出文凭者,同学们称他们
为'镀金牌'.他们的真面目暴露之后,只好自动
引退,}. C38](p1Bl
因而,后来吴俊升在谈到1937年以前教师聘
任情况时,对此种状况作了一个较为恰当的总结.
他说:"在战前大学教员,尤其教授一职,除少数学
校而外,资格漫无标准,涉近冗滥,国联教育调查
团早有批评,社会亦啧有烦言.1:,34](VZ.一绷
抗战开始后,由于情况特殊,为避战祸和减少
损失,许多国立大学不得不异地重建,由此也带来
了教师人员和编制上的变化,同时也使得教师的
聘任更具有战时的特征.对此,笔者已另拟专文,
此处不再赘述.

结束语
总之,有关近代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等问题,
①此处数据据谢长法著:IX借鉴与融合一留美学生抗战
前教育活动研究沸175179页"1919--1925年瞥任材
于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的留美学生统计表"分析而
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万方数据
53
不仅是一个复杂且尚需深人研究的问题,也是一
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这些问题诸如前文略已提及的在民初至抗战
前夕,政府在制度规范和国立大学在实际聘任教
师时,或规定或按照对学术成果的判定来鉴别受
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或者学术水平.如北大聘任
梁漱铭,就是因为蔡元培见到了梁发表在《东方杂
志》上的《究元决疑论》[35]cn14n而北大"据1918年
的统计,全校教授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少数仅
二十七,八岁.他们中不少人和蔡元培原来并不
相识,而是从已发表的论著中发现后聘请来
的"[i5](o6o,又如近代科学家叶企孙刚进东南大
学,就被聘为物理学副教授,而"叶企孙在该校受
到隆重的欢迎与尊敬,这与叶企孙那篇获国际盛
誉的测h值论文有关"[sa[q u"然而,进一步说,被
聘者的学术成果,即著作或论文,其质量又如何鉴
定呢
在今天看来,虽然著作或论文质量的高低和
其载体出版社与刊物的性质,级别,总是联系在一
起但是,笔者认为,就当时情形来讲,在近代学
术评价体制建立之初,这种联系似乎还不是很紧
密.特别是"学术论文",因为其本身作为一种有
别于传统学术的写作方式,在出现时间等问题上
都还有待商榷.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的:"其实,今
日通行的'学术论文'的形式何时出现,特别是何
时为大家所共同接受,也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又与发表论文的定期或不定期学术刊物的出现
和发展直接相关.洪式间所说的依照西方学术分
类的专门学术刊物在20世纪的出现其实较晚,从
早期的《国粹学报》到北大的《国学季刊》,虽可见
其越来越走向纯学术化的倾向,惟这类刊物以今
日的观念看大致仍属综合性而非专科类期刊.即
使在一些专门化的学术期刊出现以后,不少研究
性的论学文章仍常常刊发在《东方杂志》这一类商
业性的综合杂志或者报纸副刊(报纸副刊本身也
是出现稍晚的事物)之上,这恐怕部分也因为'学
术论文'这一概念的确立较晚".[37](PL4)
由此可以说,发表在"商业性综合杂志或者报
纸副刊"卜的一些很有见地的文章,如果和同时发
表在专业性学术期刊上的同类文章相比,肯定就
不能仅以附载论文的刊物的性质或者级别来论文
章的质量高低了如现代哲学家金岳霖先生
1926年9月到清华任讲师前,于是年6月发表的
著名论文《唯物哲学与科学》,是在《晨报》副刊
上;[38」马寅初先生的经济学论文《价值论》和大师
钱穆的论文《墨辩探源》,是发表在《东方杂志》
上.av]诚然,应聘者能得以被聘,其文章必有其特
殊或不同于别人的见解,即是说有一定的质量保
证.但是.以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衡量学术水平,却
也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到1923年,
强烈主张中国应仿效欧美组建各类'研究高深学
术'的专门机构的洪式间在说到各种研究所应均
有专门杂志以发表其成绩时进而指出:'成绩愈
多,则其在学术上之地位愈高.而所谓学术中心
之所在,即以发表成绩之多寡定之,11 37](121)
另外,尚需深人研究的类此问题还有:作为学
术成果载体的刊物有没有像我们今天的"权威核
心","核心"与"一般"刊物等的定等分级 被聘者
的学术成果之得以发表,和出版社,刊物的关系熟
悉,陌生有没有关联,甚而有多大关联这些看似与
本文主旨关系不是十分紧密然而实则有内在联系
的问题等等.本文之意,旨在试图引起对近代大
学教育和学术建制更多的关注,并以为能对现今
尚在进行人事聘任改革中的大学有所裨益
[收稿日期1 2004-05-07
【作者简介】邓小林(1972),男,汉族,四川蓬安县人
四川人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
国近现代的政治与社会

【责任编辑映雪】
参考文献:
「川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
第二编教育_(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
教育二M].南京江苏古籍;f;版社,1991.
口」教育杂志,第18卷,第9号,1926.
[4」朱有嗽.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卜册)[M三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6
「剑玻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一学制演变[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民]教育杂志.第4卷,第10号,1911.
[7]教育公报,第一年,第二册,法规.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
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蛇新潮,第1卷'第4期,1926.
[lo]中报,1926-10-10国庆增刊t
[11」伍振鸯.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2,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
第一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9,4.
仁1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1A二蔡元培文集:卷三教育(下)[M].台北锦绣出版公司,1995.
[15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一八九八一一九四力)增订本1Ml
万方数据
54
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88.
[16]周天度.蔡元培传L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L17马桑兵横看成岭侧成峰学术视差与胡适的学术地位[月.历
史研究'2003,(5)
}18」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M].成都:四川犬学出
版社.1985
[19]国立成都大学一览[A]国立成都大学档案第一卷LZ].四
川大学档案馆.
[20]清华人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L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工,91
[21]蒋天枢.陈寅格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M].卜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7
仁22]牟润孙.海遗杂著[M_1,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23]刘龙心.迈向专业化之途一现代中国史家资格的认证与评履
〕].新史学卜一卷三期.
[24]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A二沈
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c].台北文海出版
社.
仁25]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H独
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Ul历史研究.2002,(4).
_2叼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11.历史研究1999.(3).
L2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61
[28]独立评论.1932年.第14号.
[29二独立评论,1932年,第9-11号
L30]独立评论,1934年,第126号.
[31]大公报.1941-06-29
二32]教育杂志,第17卷,第5号.
L3叼河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河南大学校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
版社,2002.
[3们唐君毅先生纪念论文集[C].台北:学生书局,1983.
[3别梁漱铭.纪念蔡元培先生「A].陈平原,郑勇迫忆蔡元培
仁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二36]皮昊.黄延复_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二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仁3月罗志田20 L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M马.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8二晨报副刊,第;7期
[391东方杂志,第21卷第11号,第8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