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金匮》附方的改变
《金匮》中明确地记有“附方”二字,或在方名上标记出典的处方共27首,其中详记药物组成的22方,有8方与桂枝配伍,其他的桂类药名未见。以下把这几首方子与原典进行对照研究,当然这种文献性的研究必须依靠善本。
元版《金匮 中风节病篇》的附方中,有古今录验续命汤,《古今录验方》是唐初甄权所作,已经亡佚,但在各书中有很多引文。如,宋版《外台方》卷14也从《古今录验》中引用了相同的续命汤,其与桂心配伍。《外台方》主治条文第2行中间,记有大字“姚云,与大续命汤同”文。可见,编纂《外台方》的王焘引用的是姚僧坦《集验方》(6世纪後半),并加以注文。另外,《金匮》的主治条文末,用双行小字记有与王焘注完全相同的内容,从而可知《金匮》的续命汤条不是直接引自《古今录验方》,而是间接於《外台方》。再有《外台方》文末有“汪云,是仲景方”之文。本文也是大字,同是王焘注,这是他参阅《范汪方》(350顷)所作的注文。林亿等人根据王焘的注文,断定续命汤条是仲景佚文,於是作为附方编入《金匮》,只是把桂心改成桂枝。
元版《金匮 中风节病篇》附方还有崔氏八味丸,“崔氏”指7世纪後半崔知悌所著《崔氏(纂要)方》10卷,此书未见传本,《外台方》卷18记有“崔氏……张仲景八味丸”,《金匮》也引用了此文。就是说,因《崔氏方》明记了仲景八味丸,即被《金匮》作为附方。但不能肯定,《金匮》这一附方是直接引自《崔氏方》,还是间接引自《外台方》。可是若徵於《外台方》,能推断本来的配伍是桂心,而《金匮》中是桂枝。
元版《金匮 血痹虚劳病篇》附方有千金翼炙甘草汤,方名下有林亿等的双行小字注“一云,复脉汤”。《千金翼》也经林亿等人校勘过,所以可以认为这个炙甘草汤直接引自《千金翼》。其实,正如林亿等所注复脉汤之别名,元版《千金翼》卷15相同条文下载的正是复脉汤。方名的差异姑且不提,而《千金翼》的复脉汤中是桂心。
对续命汤和八味丸的考察暂且省略,仅就千金翼炙甘草汤的药量、调剂法而言,与原典的复脉汤不同。为什麼?其启示是《千金翼》复脉汤条文後的林亿等注“仲景名炙甘草,……见伤寒中”,於是看一看《伤寒》卷4炙甘草汤,其药量、调剂法都与《金匮》一致,《玉函》也与之同。由此可知,千金翼炙甘草经以下过程,而成为《金匮》的附方。
林亿等仅将《千金翼》中复脉汤的主治条文引入附方,但进行了部分文字修改。如把为避唐讳的“主虚劳不足……”写成了“治虚劳不足……”等,另一方面,方名、药量、调剂法不遵从《千金翼》,而是与在《金匮》以前已校刊过的《伤寒》、《玉函》相同,并将修改的部分,以校勘注的形式记入《金匮》、《千金翼》。可是,关於药名、药量、文字的修改尚未言及,也许是因为分岐过多的原因吧。总之,把《金匮》附方的千金翼炙甘草汤和《千金翼》的复脉汤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窥见宋改的斧痕。这一点很明显地揭示了,《伤寒》、《玉函》、《金匮》这些仲景医书中,桂心变为桂枝的统一记载曾经被修改过,无疑当时是把桂心和桂枝看作同一种药物了。
元版《金匮 肺萎肺癰咳嗽上气篇》的附方中有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因为《千金方》也经林亿等人校勘过,所以,此方一定是直接引自於《千金方》。於是核对一下宋改《千金方》,在卷17的同条文下载有此方,配伍的是桂枝。本来应该进一步查对一下仍保存唐代原始资料的《真本千金方》,和《医心方》中所引的唐本《千金方》,遗憾的是,这部分内容未被传存或引用,未宋改本《千金方》此卷欠缺。另外,宋版《外台方》卷10,王焘注为“千金……出第十七卷中”的同条文桂枝去芍药加皁荚汤,配伍的却是桂心。已在唐政府本《伤寒论》的考察中研讨过,宋版《外台方》的桂类药名,不论在王焘时,还是宋改阶段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据此推之,宋改以前的《千金方》此方配伍的一定是桂心,而宋改本《千金方》和《金匮》都改成了桂枝。 (续) 元版《金匮 呕吐哕下利篇》的附方有外台黄芩汤,此方与《伤寒》的黄芩汤同名异方,主治条文也不同。而《玉函》的黄芩人参汤与此方异名同方,但主治条文缺如。《金匮》的此附方当然是直接引用於《外台方》,此方载於宋版《外台方》卷8,与桂心相配。因为有王焘注“”仲景伤寒论……出第十六卷中”,很清楚此方出於唐政府本《伤寒论》卷16,并且可以认为,唐政府本《伤寒论》全18卷,前10卷是伤寒部分,卷11以後是杂病部分,故此方被引入《金匮》附方。况且,引用原始资料方面最具有可靠性的《医心方》,在卷14第28载有引自《范汪方》的黄芩汤,其条文和药物组成与此同,也是配伍桂心。就是说,此方在唐代或六朝时都是桂心,但到《金匮》时被改成桂枝了。
元版《金匮 妇人产後病篇》的附方有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宋改《千金方》卷3有同一条文的此方,配伍的是桂心。未宋改本《千金方》卷3也有同条文,方名为“内补当归汤达中”,配伍药名为“桂”。因此可推知,此方在医方书中最古的药名“桂”,於《千金方》中也有所载,至以後的宋改本《千金方》的底本阶段,或是宋改阶段变成了桂心,进而到《金匮》时变成了桂枝。
元版《金匮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的附方有外台柴胡桂枝汤,宋版《外台方》卷7载有此方,配伍桂心,但因二者条文稍异,故难以直接确认双方之间的引用和出典关系。不过根据《外台方》条文始末的王焘注,可知此方引自於唐政府本《伤寒论》卷15,即杂病部分。《外台方》卷7从唐政府本《伤寒论》卷15除柴胡桂枝汤外,还引用了二物大乌头煎、抵党乌头桂枝汤、当归生姜羊肉汤3方,这些处方和条文分别与元版《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所载的(大)乌头煎、(抵党)乌头桂枝汤、当归生姜(姜)羊肉汤相对应。《外台方》所载柴胡桂枝汤仅此一首之外,其他也没有异名同方的现象。据上述可以认定,《金匮》附方的外台柴胡桂枝汤,就是宋版《外台方》卷7的柴胡桂枝汤,而原方是桂心,《金匮》作了修改。
元版《金匮 疟病篇》明记“附外台秘要方”而载牡蛎汤、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柴胡桂姜汤三方,其中,柴胡桂姜汤配桂枝。前二方分别与宋版《外台方》卷5疟门所引唐政府本《伤寒论》卷15牡蛎汤、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相对应,可是,柴胡桂姜汤的对应方,《外台方》疟门为何没有?相同药味组成的方,在宋版《外台方》卷1有引自唐政府本《伤寒论》卷3的小柴胡汤,及卷2引自唐政府本《伤寒论》卷4的小柴胡桂姜汤,而都是配伍桂心,只是主治条文异於《金匮》附方柴胡桂姜汤。因此,山田业广曰:“今本外台陆无考,脉经、千金亦不载此条,岂林亿等所见有之,而今之外台系脱落也”,也许正如山田氏所说。但是,《金匮》的柴胡桂姜汤配桂枝,而《外台》别条同方配桂心,这一点,难道不是间接地证明了林亿等人的改笔麼?
以上,对於《金匮》配有桂枝的8首附方,追根溯源,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能证明起先就用桂枝这一药名的处方一个也没有,本来7方是桂心,一方是桂或桂心。此结果明确地证明了,这8首方子,宋改时转载引入《金匮》,同时改为桂枝。当然并不是只将附方改为桂枝,而从淳化本时起,就以桂心和桂枝同义为由,而一直将二者混用著,所以为了统一《伤寒》、《玉函》、《金匮》的体例,包括附方在内,一律遵宋改为“桂枝去皮”,这种桂枝是树皮。
7-3 小结
(1)林亿等把配伍桂类的药方转载於《金匮》附方时,不管方名中有无桂枝,药名一律改成桂枝。这个事实也证明了,比照附方处理,对《伤寒》、《玉函》、《金匮》进行全书修改。仅就三书中所载桂和桂心,即可窥其宋改之一斑。
(2)《伤寒》、《玉函》、《金匮》的桂枝,是《新修》中肉桂的别名。另外“桂枝去皮”的意思是指唐以前和唐代使用的桂心。
(3)仲景医书、医方的桂枝是树皮制品,而不是嫩枝整体。 (续)8 结论
关於桂类药名和桂类药物的关连及变迁,对至宋改前约1300年间的仲景医书等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考察(表6),其结论如下:
(1)汉以前及汉代,称桂和菌桂,特别是桂这个药名较普遍,这些都是树皮,而且多用除去木栓层的树皮,其制品在埋葬於公元前2世纪的出土物中发现。以後桂心这一药名也被通用,唐代的桂心保存至今。
(2)唐代前後的桂类药主要是C.cassia的树皮,相当现在日本使用的桂皮,以及中国、韩国使用的肉桂。
(3)汉末,仲景整理的医方书中,有桂枝(支)汤这一方名的可能性不能否定。可是以桂枝为药名,而以嫩枝的全体入药的可能性几乎等於零,很可能是以树皮的桂入药。唐代仲景医方中有配伍桂心的,也有“桂心某某汤”的方名。
(4)宋初出版医书时,方名有桂枝二字的仲景方,因桂枝与桂心同义,故出现了配伍桂枝的例子。其原因是自隋唐至宋初,同一种药物的桂、桂肉、肉桂、桂心及桂枝等名被混用,但宋初是以桂心为主。
(5)11世纪宋政府校订、刊行仲景医书时,统一三书药名时,为了尽量减少桂类药物的矛盾现象,统一采用了“桂枝去皮”的说法,当然其中不免稍有疏漏。同时,把“桂心某某汤”的方名也变成“桂枝某某汤”了。这个桂枝是沿用了唐《新修》的规定,以C.cassia为主的树皮,并不是嫩枝的全体。
纵观以上结论,把仲景医方的桂枝解释成嫩枝的全体是错误的,但这仅是古典文献的问题,并不是说嫩枝全体不可入药,实际在临床应用上是很有效的药物。若把嫩枝全体这一药物,规定为别於桂枝的另一种药名的话,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吧!另外,本想论述一下从宋改至今约950年间,中国、韩国和日本之所以解释、使用相忤的史原因,但限於篇幅关系,欲别稿他述。
文献及注:
日本公定书协会《第十二改正日本药局方解说书》第二部D271页,东京,广川书店(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第一部110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文献244页。
明赵开美本《(宋板)伤寒论》影印本416页,东京,燎原书店(1988)。
清陈世杰本《金匮玉函经》影印本365页,东京,燎原书店(1988)。
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影印本28、89页,东京,燎原书店(1988)。
文献41页。
文献156、331页,文献338页,文献64页。
文献97、438页,文献 341页。
星川清孝《楚辞》(新释汉文体系第34卷)29页,东京,明治书院(1970)
市原亮吉等《礼记》(全释汉文体系第12卷)上175页,东京,集英社(1971)。
郝懿行《尔雅义疏》影印本10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影印本252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
袁柯《山海经校注》4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6029页,东京,大修馆书店(1986)。
湖南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动植物标本的研究》29-3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朝比奈泰彦等《正仓院药物》228-249页,东京,植物文献刊行会(1955)。
江村治树等《马王堆出土医书字形分类索引》35页,文部省昭和61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总合研究“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总合研究”研究成果报告书2(1987)。
甘肃省博物馆等《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明无名氏本仿宋版《灵枢》(影印本《素问 灵枢》)226、242页,东京,日本经络学会。
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影印本 中(《东洋医学善本丛书2》16、454页,大阪东洋医学研究会(1980)。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影印本32、129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宋版《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影印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32》)283-287页,大阪,东方出版社(1992)。 (续)文献287-288页。
尚志钧等辑校《吴普本草》60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吴洛《中国度量衡史》22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179、89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35-36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文献288-289页。
苏敬等《新修本草》影印本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文献981页。
冈西为人《中国医书本草考》192-195页,东京,井上书店(1974)。
丹波康赖《医心方》安政版影印本227、465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小曾户洋“《脉经》总说”《东洋医学善本丛书8》348页,大阪,东洋医学研究会(1980)。
杨用道《葛仙翁肘後备急方》影印本60、85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文献37页。继其後记有“诊候须明,悉别所在撰大方中”,所谓“大方”大概是葛洪的《玉函方》一百卷。
小曾户洋“《小品方》书志研究”,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室《小品方黄帝内经明堂古钞残卷》65-80页,东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1992)。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释文、注释篇2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小林健二、宫川浩也《素问、灵枢总索引》425-426页,东京,日本内经医学会(1993)。
三木荣“Stein敦煌文书202和现传《宋板伤寒论辨脉法》及《金匮玉函经 辨脉》的比较”,《汉方之临床》6卷5号249-274页(1959)。
宫下三郎“敦煌本《张仲景五藏论》校译注”,《东方学报》第35册289-330页(1964)。
宋版《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影印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12》)402页,大阪,东方出版社(1989)
野上真里等“宋代以前的医药书所记载的术类名称及基源”,《生药学杂志》39卷1号35-45页(1985)。
渡边幸三“对传统的本草书中七情表的文献学的研究”,《日本东洋医学会杂志》5卷2号20-27页(1954)。
丸山裕美子“日唐医疾令的复元和比较”,《东洋文化》68号189-218页(1988)。
王溥《唐会要》卷82(1525页),台北,世界书局(1988)。
小曾户洋“宋版《外台秘要方》所引书名人名等索引”,文献231页。
小曾户洋“《医心方》引用文献名索引”,《日本医史学杂志》32卷1号98页(1986)。
宋版《外台秘要方》影印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4、5》),大阪,东洋医学研究会(1980)。
野渊紘“《太平圣惠方》所出的异本伤寒论—关于淳化本伤寒论”《汉方之临床》25卷11、12号663-672页(1978)。
钱东垣《崇文总目辑释》影印本(《中国代书目丛刊》第1辑上)116-126页,北京,现代出版社(1987)。
真柳诚“《金匮要略》的文献学的研究(第1报)”《日本医史学杂志》34卷3号414-430(1988)。
昝殷《食医心鉴》影印本(《历代本草精华丛书》1所收),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482-483页,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123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真柳诚《中国医学史I—主要医药文献史2“张仲景医书”及其研究书》38页,东京,日本汉方协会(1985)。
脱脱等《宋史》9814-9816页(列传53),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版《千金翼方》影印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13》),大阪,东方出版社(1989)。
文献19页。
文献131-132页。
孙中堂“方剂索引”、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968-1028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山田业广《金匮要略札记》影印本(《山田业广撰集1》)288页,东京,名著出版(1984)。 桂枝、肉桂
《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 桂枝汤 方37首。后世研究桂枝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非今之桂枝,实乃今之肉桂。今之桂枝与肉桂在临床性效上之区别点是众所周知的。
仲景所 用药 物,基本沿袭《本经》所载药物。桂枝一名在本草文献中首载于《新修本草》:“桂二种,唯皮稍不同。若筒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乃二三重者,或名菌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肉桂,亦名桂枝。”〔6〕考《本经》未论及桂枝一名,只是在注文中云:“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7〕注文为后人所作,并非桂枝一名的最早出处,而且佐证了桂枝即肉桂。《唐本草》始,后世历代本草文献均记载:桂枝乃桂之枝上细皮。如宋《宝庆本草折衷》:“桂枝,乃桂上细皮,其嫩小枝皮一名桂。”〔8〕《本草衍义》:“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9〕《汤液本草》:“《本经》所谓菌桂,牡桂,板桂,厚薄不同,大抵细薄者为枝,为嫩,厚薄者为肉为老……然《本经》止言桂,而仲景又言桂枝,盖亦取其枝上皮也。”〔10〕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牡桂项指出:“牡桂……一名肉桂,亦名桂枝”“菌桂……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而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桂枝,又名肉桂。”〔11〕
考《伤寒论》所用桂枝汤方,在桂枝项下均脚注“去皮”二字,与现代肉桂要去掉其木栓层非药用部份相吻合。古代医家用药最讲究修治。仲景所用桂枝,正如陈修园所指出的那样:“牡桂者即今之桂枝桂皮也……故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即牡桂也。”〔5〕“又按仲景书,桂枝条下有去皮二字……盖仲景所用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皮也,诸书多未言之。”〔6〕为确保汤方剂量,仲景方言“去皮”,“非去枝上之皮”。如是,现今桂枝去掉皮部还有什么临床意义呢?很显然,古代把桂之枝皮称之为桂枝,把主茎及根皮称之肉桂。前者意在为生发之机,后者意为性热下达。正如《本草乘雅半偈》所言:“牡桂。枝皮为桂枝;干皮薄者为桂皮,厚者为桂……菌桂。亦以一皮之厚薄,分桂枝、桂心之差等。”考清代前本草文献,均言明:桂枝者乃今之肉桂。
桂枝应被理解为桂枝上的皮。{非常非常不好意思,发了这么多,给论坛造成什么负担与不便,还望谅解,如果没什么意义,就请版主删掉,请谅解。谢谢?
楼主此文非常有意义,非常感谢,值得更多的中医科研人员仔细探究,不知道桂枝汤中把桂枝换成肉桂会是什么效果?
年代失远,有些具体药名,用量,用法的确需要好好研习~~~
这么好的帖子,真应该挖出来认真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