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德 发表于 2011/9/30 07:30:57

从声相到命理

作者:天清地宁    文章来源:天清地宁书院原创

【导读】“色”“声”“香”“味”“触”“法”为六相,所谓相由心生,除了面相,究竟声相是如何传递生命信息呢?且听天清地宁老师从UC领读同学的声相谈起,对声相如何传递命理的全息信息,详解通过诵读经典固本培元、自我提升之法。“展卷即如焚香,诵持可致超然。”愿你我一同日诵一经,养浩然正气

从音相到命理
我先对今晚大家读经的情况做一点概括。
第一,各位同学读的都比以前的状态有所进步。无论读得好的、不好的,其实都在进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应该说你本来的身心状态比较清净,比较正,所以出来的声音也是快慢有度,字正腔圆。通过读经,你可以检验自己的情况。那些读得偏快或声音不是那么正的,也是有进步,为什么呢?至少你可以在这么多朋友面前大声的读出来,让大家这个“镜子”把你照一照。大家要认识到一点,正视自己内心的阴影是需要勇气的,我们习惯于给自己护短,我们在日常的交往中也比较容易敏感于别人的缺点,但是在众人面前能够承认自己的一些弱点、缺点,这本身就是敢于正视自己的表现。我记得《论语》里面有这样一个比喻,很恰当,说是一个君子当遇到自己的缺点在众人面前显露的时候,他不会觉得很难受,他是一种坦荡的心态,是一种谦虚的心态。众人也不会因为这个君子的一些缺点或弱点而去嘲笑他、诽谤他,这个情况就犹如太阳的黑子,太阳的黑子不会掩盖太阳的光芒,反倒会更加凸显太阳光芒和太阳的可贵。所以大家要清楚,我们大家在UC访谈室读经是带着真诚心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共同进步的过程。人都有劣根性,都有惰性,往往都比较喜欢给自己护短,比较怕暴露自己,而对别人比较多的则是讥笑或者是有点喝倒彩的心态,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所以,无论读的好还是不好,大家其实都在进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再看看今晚读经同学的声音,大家要清楚,声音本来就是一个“相”。群里有很多朋友问面相,其实你的面相是一种信息,你的声音也是一种信息,走路的姿势也是一种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透视出你生命深层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局部的信息看到你的心,所以,我们借助今天读经后的时间,结合我们读的三本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太上感应篇》、《清净经》做个简单的总结。实质上这三个经各有侧重点,前两部经更多的是在形而下的层面讲问题,《清静经》则在形而上的层面讲问题,二者又不是完全分开的。我以前讲心理学的课程时讲过这样一个结论,树子同学已经帮我打出来了,“行为是显现的心理,心理是没有显现的行为”,所以我们说,很多同学问“我的面相好不好啊?我的命怎么样啊?”其实这些都是大家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思考或者探索,每个人心里都想让自己的命好运好,其实简单知道“我的面相是好是坏”这种心态本身就值得探讨。你首先得问,什么是“好命”,什么是“坏命”,再接着往下问,“命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一个很深奥的宇宙生命规律问题的探讨。接着我们第二个问题,什么叫命好、运好?什么叫不好?命和运是什么关系。大家不要忽视了,今晚读的这三部经,都跟我们的面相心相和我们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只不过大家没有解读深刻,没有解读清楚。在我们对这几本经讲解的时候,不妨从几个实际的例子出发,我概括一下今晚几个同学读经的“音相”。声和音还是有差异的,大家可以看,甲同学读出来的声音,大家都有同感,语速比较均匀,发音也是比较正,我们如果静下来,你就会感觉到她读经的过程中给你的感觉是比较从容,比较匀称,没有什么紧张感。大家要注意,刚才读经的那个相,大家的大脑中应该是有印象的。我现在只是把声音的相往里面推进一层,让大家看到读经的同学她内心的那种状态,这是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这也是我们看相的原理,易经的原理其实也是在这里,都是从局部来了解他的整体信息。大家再看乙同学的领读,我们先不讲他普通话的发音是否标准,这涉及到地方口音的因素,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大家认真听的话,对于乙同学,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呢?比较真,比较诚,也比较正,我们也可以听到一些紧张感,拘束感,局促感。言由心生,你心里念头怎么样,发出来的声音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你内心的情绪,是清净的还是躁动不安的?内心是紧张局促的还是从容自然的?就像面对自己家人或者亲密的朋友一样,其实都会在声音里有所体现。这些体现包含着一些细微的东西,尤其是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人,他们的声音往往会夹杂着伪装掩饰,如果我们内心比较清静,这种伪饰是可以分辨出来的。如何做到呢?——需要提高直觉能力(气态身、光态身),如果你的心沾满灰尘,照出的影子也会有偏颇,所以认识别人不如先认识自己。《心经》开头是这样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首先内省,自在在哪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必须长时间“观”自己,“行”般若智慧。对人家的信息不敏感是因为你的雷达不敏感。心污浊了,在言谈举止和面相上都会反映出来。所以大家先搞清楚“相”和“心”的关系。

接下来是丙同学,有网友说明显感觉他读得快了。在我看来,他的声相包含几个信息。当然我说的不一定是绝对真理。读得快了,说明有点心急。心急,首先有个性的因素,二来也有想掩饰的心理因素。他来读经次数不多,所以比较紧张,因为潜意识里怕自己的弱点出现在别人面前,此为人皆有之。再分析,如果读的人细细琢磨,不快不慢的话。读《清静经》很容易让人清静下来,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Yu牵之”,感到不清静,如果琢磨一下马上可以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心扰之”,要面子的心、分辨心,希望好评价的心在干扰。读经,不仅是为大家领读,其实也是在为自己读。这么多雪亮的眼睛帮助照见自己的问题。顺便说一下,这个房间里,大家摆脱红尘世俗的纷纷扰扰聚在一起读书,以真诚心对人,如果你带着怕被别人笑话的心来,那么你来错地方了。你一读,自己的声音是快是慢,心是清是浊,别人很快就会知道。“人心好静”,人心都喜欢恬淡安静安详,“而Yu牵之”,总想追什么东西。Yu是什么?有谷,吃饱饭了,贪这贪那,贪多余的东西,把多余当正常,结果Yu火焚身,内心躁动,自然不得自在。我们很多人把Yu火当成习惯,于是容易郁闷、受挫,容易放纵自己。Yu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郁闷;Yu望得到满足就放纵,这样放纵消极的过程不断轮回,于是形成世俗人生的喜怒哀乐。如果你经常处于喜怒哀乐的大起大跌的状态中,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性脾气,这样的积累必然在面相、声相(言语)中表现出来。
在面相群分析的这些道理,都是在修炼的过程中获得对生命的感悟,有了感悟,看众生相、看自己相,都看得清清楚楚。大家在这里读书,可以参悟到很多东西。Yu,怎么消?看《清静经》,“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你在紧张的时候问问自己,谁那么在乎你漂亮与否,声音是否好听?只需要问自己是否自在,把虚荣心、得失心放下来。所以爱慕虚荣的人活得很累,整天问别人长得帅不帅?这样恰恰是自卑的表现,所以他需要通过外表的涂抹,来获得对自己的信任——丢了真心,迷了假心。这几段经文很精炼,要体会其精华,则需要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读经中一点一点地感悟,借助经书的智慧和同学们的镜子光芒,把自己的身心擦干净。擦干净的过程肯定会有些刺痛,比如说不好意思,要否定自己等等,这个过程是你必须要忍受的,我们叫“不破不立”,破的是我们身心的垃圾、尘埃,还我一颗真心。所以“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我们的聚会只是在这一刹那,在这一刹那中要突破自己身心的约束就如登月火箭,需要借助三级火箭的动能,把生命往自由的天空中推进。所以大家要珍惜这种机缘,把每次读经当作自我提高,修心养性的一个过程。
丁同学在读经的过程中流露出不大自信、有点怕的感觉。他“怕”,一是因为上个学期坚持读经,但后来松懈了,放弃了,所以心里有点愧疚,“怕,心白于天下也”。而他今天敢上来发言说明也是一种进步,至少重新回到前进的路上。一个人懒了下来,老是要靠老师在后面抽鞭子的话,那他的进步是很有限的,所以他一发言就带着颤抖的不自信的感觉,这并不是说普通话说得好与不好,而是你内心如果从容自在的话,发音自然流畅。说老实话,我自己的发音也并不标准,由于地方口音的原因不可能做得字正腔圆,只能往好的方向去努力,但是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性,《大学》里讲“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那么什么是“正”,大家会在读经的时候慢慢体会。
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位读经的同学戊同学。她的语速偏快,虽说不算很快,应该说这次她朗读比前几天还是进步挺大。她读的是《太上感应篇》,大家如果细细去听,她自己也细细琢磨,将真心融入经典的话,大家会有什么感觉?至少我在读的时候,每朗诵一段话,比如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在读的时候就会去想我最近这些天有何祸与福,然后大脑潜意识就会转起来;“唯人自召”,再去想我这些祸福是这么召来的呢?我们内心会去想这些深层的东西。但我们刚才听戊同学读的时候,感觉到那种敬畏感、庄敬感还不够,所以我们在读经的时候更多是要把经融入到我们的身心骨髓里面,用经的能量与信息去纠正我们出了偏差的地方。一些人读经收获不大原因在哪呢?在于口在读,心没有读;口在读,心在读,但是心没有参悟,什么叫“参悟”?参者,三也,举一反三,比过来比过去,找来找去,要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在读经的时候去度量,找出来比一比,看一看,这个需要自己去下功夫。现在UC里有二十八位同学在听你读经,那么多的眼睛、耳朵、大脑都在想着你,所以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看你是否坦荡荡,是否从容,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你心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你的学问修养、内涵积累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字正腔圆,从容不迫,刚柔相济,快慢有序,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检验。我们在读《太上感应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那种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奥妙。

读经的深层意义
刚才己同学说对经书不熟悉,听不大懂,这个不要紧,人都要经过从无知到有知,慢慢学习的过程。实际上,经书的奥义不是三言两语像现在流行的那种快餐式的书那样,读完就拉倒,而是要考验你有没有真诚之心和毅力去参悟圣人的教材。大家会发现越是精炼的、越是深邃的东西,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一个人说话时如果废话比较多,我们可以判断出此人比较肤浅,他说讲的一大堆其实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而一个有内涵的人他说话时会把握分寸,话不在多而在精。而最精炼的东西莫过于经书,我们读经不仅是修心养性、帮助身心清净的过程,更是培养自己浩然正气的过程。这个年代物Yu横流,花花世界让我们心眼迷离,本末倒置,读经恰是固本培元的过程。你暂时不懂没关系,你读经时自然会与经书的智慧与能量接通,你不懂还有其他人懂,那么这个交流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借助周围同学的力量,借助经书的智慧,那么即使你没有三级火箭的能量,至少有一级,比原有的状态蹦得更高。这个蹦得高不是我们的金钱名誉增加了,而是我们的自由度,所以读经的意义有很多,涉及到生命与心理的演变过程。
我们平时经常在负面的情绪中度过,比如今天下午被人批了,今晚读经就把这种情绪带进来。你今晚来读经,还可以通过经书和老师同学的力量让你恢复,我们在点评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当时被批的时候情绪有很大震动,比如说愤愤不平,或者觉得被人冤枉等,或者被人批得太过,或者说比较内疚,或者说不满、怨恨等等,这些情绪,用《大学》里面的话,都叫“心不得其正”。所谓“正”就是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卑不亢。如果人家批评你,批错了,你不会感觉很自卑,为什么呢?我们说天道自在人心,如果人家冤枉,那么你可以姑且把它看作是磨练你的包容心,磨练你的忍受力罢了。那么,如果人家批你是对的呢?你因为面子不好受而感觉到不好意思,进而上升到恨,那么你就更加偏离“正”了,那么什么是“正”?至少我们可以从面相上去看,我们常说:这个人相貌堂堂正正,那么说如果有些人歪歪扭扭的呢?比如我们说这个人贼眉鼠眼、很阴,比如说这个人很燥,一看眼神就给人感觉磨刀霍霍向猪羊、特别凶的样子,这些都不叫正。正,是一直刚柔相济,刚柔有度,是一种从容自在,不是一种压迫感,也不是一种粘粘乎乎的感觉,所以我们说的中庸之道的这个中庸,其实都要在我们日常的待人处事之中上践行,或者说每天早上洗脸的时候你看一看自己的面相,你自己去参悟中庸是什么?中是什么?怎么用?实际上我们谈了这么多,我们对几个同学进行了概括,我们重要的不是说这个同学好与不好,而是通过分析这些同学,发现他们哪些方面尚待提高,反过来可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读的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这才是我们在这里点评这些同学的目的,我们不是落井下石,而是相互取长补短。
再比如说己同学,她现在也在英国,上次她来我住的这个城市找我,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刚才发言要比那次见面我的时候进步了一大步,她的发音,声腔的角度都要比那次自信得多,我知道这种自信是因为她从那次见我之后到现在这段时间都在用功,每天都在一点点进步。现在大家还没有机会见面,如果以后我回国大家见面之后,你重新再看看我们读经的一些声音、一些状态,你会对心相、音相、面相之间的深层奥妙关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庚同学说,这是镜像原理。其实镜是我们自己,像也是我们自己,自己照自己,问自己像什么呢?你是是像佛祖?神仙?还是妖精或者魔怪,或者像动物?这些都是你自己一心所想,一心所化。
那么说我们今晚读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实际上,这部经讲了怀胎十月的过程,也谈到婴儿在母亲体内的生长的过程,以及生长出来父母受苦的过程。那么如果大家从面相心相的角度看,一个人出生之后相貌长得好不好看,其实跟他在入胎的时候,跟他在母胎的时候以及跟他父母在怀他的时候都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大家看《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面这句话:“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搅,又仿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一般母亲生孩子,我们只是会说这个小孩顺产或者难产。其实从因果关系来说,顺产难产都是因果,实际上都是这个母亲和这个婴儿之间关系的纠葛。古人说“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如果这个孩子是报恩的,我们说孝顺之子,那么他出生时“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大家可以做一个统计分析:难产的这些母亲都有那些个性特点,顺产的这些母亲都有些什么个性?我们在座也有一些女同学,以后可能都会做母亲的,谈到做母亲,我想每一个没有生育的女性都有恐惧感,其实如果你要是懂了因果道理,懂了心性和自己的命的规律的话,其实你不用恐惧,古人有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说你平时修得很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自己的性格偏执,肯定容易难产。我收集了一些案例,发现凡是性格比较暴躁,比较好强、偏执的这些女性,多是难产。
(有网友问:剖腹产是不是难产?)
剖腹产还能说是顺产吗?你怕疼,所以剖腹产。剖腹产其实是用人的小聪明来来躲过一劫,其实剖腹产后的产后风,你剖了这个腹,元气丢失了,那么你产后身体的损伤更大,你的身体更难恢复。其实现在的很多人都是本末倒置,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我收集了一些案例,包括我观察、研究。有一个学生,他说他母亲生他的时候很遭罪,我看过他母亲的照片,一看母亲是典型的女强人,那么看我这个学生的性格也是比较逆,比较阴,那么这个小孩跟他母亲的关系也是有冷漠又有恩又有很,比较复杂。
刚才有网友跟大家说:难产者性格比较多偏缪,少和祥之气。这句话说得很到位,其实这句话是我们刚刚说的这两段话的很好概括。所以大家想想,我们如果是性格不好,其实你母亲生你的时候,你已经重重的折腾你母亲了,她把你生出来已经苦过受过一劫了,然后又把你养大,不管怎么说你欠你母亲的债已经够多了,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孝顺呢?所以对母亲的一些批评也好,或者说说你几句,委屈也好,你再想想,这种与你对你母亲的伤害或者说欠你母亲的相比,是不是沧海一粟呢?其实大家看看,无论是佛家也好,儒家或者道家也好,首先都强调百善孝为先。
孝,本身是什么?我认为,孝,最本质的是感恩、是不忘本,是饮水思源。你一个人再厉害,再强,总有个源头的。父母不把你生出来,你现在有再多的荣华富贵,再多的才能,其实都是水中花、镜中月,不值得一谈。还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老师、你的朋友,也在旁边默默地帮助你,哪怕人家只是说过一两句话,这句话恰恰是直指你个人的缺点、弱点,那我觉得,你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的孝顺祖先、孝顺父母,这一民俗深层内涵,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看问题非常长远、全局,这样的一种民族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而现代的人,为何都福报肤浅呢?就在于断了这个根。中华文明在四大文明里面,为何源远流长?也就是在此,我们一直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而且我们不止敬畏、报答这辈的父母,这辈的爷爷奶奶,还有列祖列宗。大家要去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从来不强调空谈,要落实到平时的言行点滴当中,包括我们刚才读经。也许“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些东西太抽象了,我们先不讲这么多。先看一个“我”从哪里来?太极来,也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从哪里?父母又从父母的父母那里来。一直慎终追远,追到哪里?追到无极天地。因为没有天地,不可能有父母。天为阳,地为阴,天为父,地为母。所以,古时候的人,敬畏天地。

我们是农耕文明,几千年保持的水土养活了这么多中国人。大家看看,改革开放后,我们引入了西方的化肥、杀虫剂等等做法,一下子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是杀鸡取卵式的做法。这样短视的结果,才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我们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系统破坏了。而我们的社会也同时(为之颠倒)。我们几千年来所强调的孝悌廉耻(等人文伦理、道德底线也一再下滑)。大家看看,现在的离婚率有多高,现在有多少人崇尚性自由、性解放。那么,结果是什么呢?首先,年纪轻轻的,男性病女性病一大堆;接着,变态、性情怪异的小孩出来了。这些小孩出来后,反过来危及家庭,首先让父母心疼,接着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我们在面相心相群看到,有这些人说,要看面相,分析财运、姻缘等等。其实,稍微有点定力的人,你可以看出,有不少人其实透出一种怪戾之气。这种怪戾之气,首先他自己是个受害者,也许他自己不清楚,他这样的怪戾之气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为何强调正本清源,追本溯源,通过读经,通过重读经典,来好好修正自己偏执之气,还我一个正道人生。我想这才是真正参悟面相规律深层的意义价值之所在。否则的话,整天地说这个命是好是不好,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更需要的是找到深层的根在哪里。
时间关系,就到这里。

问答部分:
问:请教那人的真正本性是什么?唯见于空的“空”是什么意思。
答:空,也是人的本性,相当于道家讲的无极,佛家叫做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宇宙本源的一种状态。佛家讲“真空生万物”。
举例来说,现在大家为什么能够能聚在访谈室这个空间?远隔重洋,我现在是在英国,大家在国内也是五湖四海的。我现在讲话,是通过虚空传到麦克风;麦克风再通过其电子仪器使声波进入电脑,跟电脑其他的软硬件,进行重新编码,编成0101的信号,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网络,再通过网络,传输到UC服务器这边。大家知道,我们与大家在这里相聚,都通过很多有形无形的东西。比如电脑的硬件,其中构成原料有硅。硅是大自然的成分,它是怎么形成的呢?硅是大自然的一种元素,那么没有地,哪会有硅呢。地从哪里来?从天来。地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天没有生出之前,是什么呢?道家讲,混沌一气无极状态。这个问题,是涉及到本源的问题。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以前在阳光心灵访谈室关于《清静经》的系列文章,专门讲到这个问题。

问:我们改变自己的同时,如何对待不同面相、心性的人?使自己在人生的过程中能更好的面对。
答:这个问题也比较实在,比较到位。第一,别人实际上也是自己心理的一面镜子。如果自己的心比较躁动、偏执,那么你跟外面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容易两极分化。你喜欢的人,你就和他很亲近;跟你性格不合的人,你就很讨厌,希望把祂拒之千里。这是自己内心的一个表象。如果说,我们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不那么融合,自己首先得自己反省。反省自己的同时,我们又不可避免地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你自己反省清楚了,再来看不同面相人的心性,应该也是明明白白的。
君子和而不同,这是我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是什么呢?是化合,是包容。我们不是和稀泥,而是要搞清楚他的阴阳五行,是内敛的,还是外向的;是阴柔的,还是亢阳的。对某些人有些话可以直说,而有些话不能直说,要拐个弯说,这不是使心计,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我们说的明理做事,并非只是空谈,而是有很强的操作性。比如,我在面相群答疑的时候,虽然对某个网友的面相有个判断,但不能全说,只能说一部分,希望给他一些暗示;对有些人比较真诚的,从他的语气、面相中我可以读懂祂的真诚,所以我会说的比较直白,这就是因人而异了。因人而异的最终目的是情理交融,让大家在交往过程中更加心心相印,而不是各自打各自的算盘。

问:在学习经书修行的过程中,发现身边有不少有困惑的需要帮忙的朋友,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位同学很有爱心,推己及人。我的观点是,言传不如身教。想让周围的人得到帮助,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做得正,这样人身上自然带着一股正气。但忌讳变成暴戾之气,阳气过剩会变成亢阳,所以在和别人交往时,对别人的缺点要包容。
如何帮人,首先忌讳的是说教,要先倾听,多理解,然后找到朋友困惑的要穴。要穴怎么找?这就要随机应变,就事论事。所谓“要穴”,就是指死结点在哪里。比如,我在面相群答疑时,有些话是掐着他困惑的结,去说的,这就容易引起他对这套学问的兴趣。有些人不知道,其实面相不好的深层原因是因为脾气不好。
我也曾经遇到一些失败的案例,没说几句话,就说我冷嘲热讽,答非所问,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可能我的沟通水平有限,换言之,帮他的缘分没到。这种情况下还是keep silent,别说话,保持沉默。机缘没到,说再多也没用。有句话说“天雨虽广,不泽无根之草,佛门慈悲,不度无缘之人。”实际上,我们在自己学习修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佛度的都是有缘人,什么叫有缘?有缘首先要信,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讲究契机点。帮人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信心。爱心源于将心比心,信心源于学问、修养的积淀。想帮人动机是好的,但还要实事求是,不能心浮气躁,否则就是帮倒忙,造恶缘,人家嫌你烦。

问:老师推荐几本面相学的书吧
答:经典的面相书,大家肯定都知道:《麻衣相法》、陈抟老祖的《心相篇》、《冰鉴》、《人物志》等等,《黄帝内经》也涉及看相的内容,这些书写的都很好,都可以看,用心参悟,多本合参。看书,是在向圣贤请教,以恭敬心、诚心来读,多向有智慧的人请教,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光态身的能力,看相,看其神。

问:您有没有面相学的书出版?
答:关于面相,其实我不是专门研究面相的。不过,这些年读书、入静、做事等过程中对于“相由心生”这句话有较多感悟。所以,在这里和大家交流面相心相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迷信面相,要用智慧去把握改造自己的命运--面相即心相,心好面善,自然命也好。

问:老师推荐本关于修炼方面的书?
答:讲讲我自己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的吧。
我自己是看了《大道行》,感动于古圣先贤的智慧,而走上中国传统文化、修心养性的道路。看完《大道行》,可以看《老子他说》,《天堂游记》也不错。先看完这三本,我们再讨论下一步看什么书。现在很多书写的都通俗易懂,比我90年代初一开始就啃经典容易得多。真正想修行的话,不少经书很有参考价值。比如我们以前读过的《元始天尊四十九章修道经》(出自《天堂游记》)、南怀瑾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和《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也不错,里面有很多关于修行的。修行有苦有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zhongyiaihao 发表于 2011/9/30 09:06:02

是可以引导修行者直达正觉的好文章!学习了。阿弥陀佛!

不德 发表于 2011/9/30 19:52:57

呵呵,多多交流!多多指教!

xiaoxiao829423 发表于 2011/11/7 01:11:31

受教了

筱筱竹夫人 发表于 2011/12/9 18:01:56

认真学习,功德无量!期待多多发帖,传授引导读经的具体方法——我是中学老师,希望从中能有所借鉴,利用课堂,带领学生从《弟子规》读起。再谢!!!

河南杨 发表于 2011/12/30 19:19:11

相由心生,面相即心相,心好者面善,自然命也好。谢谢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声相到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