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潘毅:返回典籍寻找“原味”中医
书房主人http://a3.qpic.cn/psb?/V106Mv8d1dgIU6/qZowMUaokm3I0vfiZToY.vBReeonULdh9*k3NbIthjc!/b/dGoAAAAAAAAA&ek=1&kp=1&pt=0&bo=LAHNAAAAAAAFAMM!&su=0194427521&sce=0-12-12&rf=2-9潘毅
1956年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习医从医30余年:77级本科中医专业—工作—攻硕—工作—医学博士。多年沉潜医易相通之道,在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学养日深,荣登搜狐教育网2010广东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原味中医的研究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势及中发展自然浪潮之涌而有《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一书。
“其实古书没有现代人想象的那么难读,只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所受的教育,缺乏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背景,使得思维模式西方化,因此,学习与接受中国古代相关学科的观念或知识就会觉得难。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文化,扪心自问,除了认识中文,我们真的会用母体文化的方式来思考吗?在毫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中医,用中医,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再努力也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毅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问题。而古文化知识的充实,思维方式的引导,原生态中医精神内核(元神)的寻回,原味中医的体悟正是他的新著《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所企求。
中医真的不“科学”吗?
在上世纪90年代,潘毅就注意到中医“元神”的部分“失落”,当时他负责讲授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他不是那种喜欢照本宣科的老师,希望能在教材之外增添新的内容。为此,潘毅开始翻看中医典籍和《周易》等古籍,结果发现教科书所载的内容与本原的中医相较,明显浅了。“如果按照现代教材的规范化、条理化、浅显化,中医的成才率或者比古代要高,因为容易学了。但仅仅成才只能是合格的医生,要再往下做一个好医生,教材所载就明显不够用了。因为现行教材是迁就现代人的古代文化知识水平来编的,并没有达到中医学术本身应有的有效深度。”潘毅举例,“比如说阴阳五行学说,实际是一种源于自然的论道说理之学,但不少学用中医的人,仅是将之当作简单的归类模式,并没有真正从"道"的意义上理解它或使用它。”
中医在现代常受一种责难,认为其不科学,这成了中医需要改造的理由之一。这是中医之错还是教育之误?责难前是否要先弄清楚?潘毅看到网上对中医的“攻击”和“诘难”时,常觉有理难说清,还是以阴阳五行为例,很多人一听这个第一反应就认为是迷信,因为大量算命书用的是这个东西,却不知道这是一种统合天地万物的论道说理的方法学,古代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兵法、武术等学科或领域都在用它,就像电脑是一个工具一样。被命理风水拿去用并不是这个工具的过错。但现在老百姓最多接触阴阳五行就是那个门类,导致很多人对古代文化下意识地产生抗拒。一些人实际是在对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基本了解到前提下,仅凭感觉就以“阴阳五行就是迷信”为论据或立场来认定“中医不科学”的,其实,论争是要有前提的,就是对这一学科有个基本的了解。而潘毅每年面对刚入学的中医新生们,也先要有一番观念认同和文化背景知识普及的功课要做。“我觉得这是教育的某种悲哀,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母体文化首先是不了解,第二是认同度不太高,没有多少自豪感,一些人甚至带点自卑感,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者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民族文化和价值核心,才是一个民族的真正命脉。”潘毅认为,本来中医是扎根在古代文化背景上文化含量很足的医学,很多观念跟文化有关,如今却慢慢跟文化背景割裂而变成纯粹的医学知识,这就离“根”了。
习医从医30余年,潘毅发现,今天我们评判中医是否“科学”,用的基本上还是最早、最苛刻、也是被垢病最多的,将科学理想化的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习惯了惯性思维的人们,所受的基础科学教育是以物理、化学为代表的学科,就下意识地把这些学科当作唯一的科学形态,因此也以为科学有着唯一的划界标准。事实上,上世纪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讨论在西方大体经历了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划界-多元标准等阶段,显示出科学划界标准从清晰走向模糊、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倾向。“如果按照早期标准,甚至连相对论都不被归入科学之列。但是科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就应该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多元的。若以历史的、多元格局的眼光看中医,中医应该是现代主流科学之外的另一种科学形态,一门以古贯今的复杂性科学。”
潘毅之所以要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正是因为深感今人对“知”的理解,常常局限在“知识”范畴。他认为,中医与西医的区别要点就在于:西医本质上没有求道的欲望,故为析理之医学;中医是以理证道,以道统理,道理合一的医学。中西医两者在“知”上的取向与所含范畴并不完全一样。中医并非“医学”、“医术”或“医技”所能涵盖,更大的气象在其“医道”,这才是中医的地基,中医若要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则与其地基重新接气就成为必须。
“临床医师对我的观念及其运用认同度很高”
多年来,潘毅常以易、道、象、数、时、和等范畴的观念或原理诠医,更渗入儒、释、道、兵、武、艺、气象、历法、天文、地理等领域或学科的知识为辅。同时从事科研和临床的工作,也让潘毅每每在临床诊疗中验证了自己的研究。最让潘毅感到欣慰的是,近年,他无论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内还是校外开设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或《周易与中医学术》等课程与讲座,都受到了听者的欢迎,尤其得到了临床医师们的认同。“好玩的是,当我一用太极图、河图、洛书、干支、卦象来阐述医理时,习者的表情往往变化甚丰:初为错愕、惊讶、不解、一脸无辜,潜意识当然是:这不是在一些语境中常被渲染成陈旧、腐朽,甚至……的东西吗?为什么与中医有关?但当以之将医理一一简明、形象、意蕴无穷又精确地解释完后,他们的表情又往往转为感慨、兴奋、叹服!转而发问:如此“大道至简”又味原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教材少见?越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听完后往往越有感慨为什么我们感觉这才是原味的中医,既往所学虽然体系较全,但深度上似乎只在皮肉而未及筋骨,更遑论得其精髓!”
目前已出版的《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涵盖了《易》、《道》、《象》三篇。潘毅逐一解析道,“《周易》其实没那么难,它之所以在古代叫群经之首,因为是论道之学,讲的是规律,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是那套总结出来的方法学,我希望呈现它方法学的本貌。”《道》之篇探讨的目的是“推天道以明医事。”中医所涉正是典型的天道与人事,作为宇宙本原、万物法则的“道”,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时,自然就成为了所效的规律与准则。《象》之篇突显的则是中医的思维方式,象数思维是最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思维方式,“当代中医学术之渐失本真,缘由之一就是罔顾学科特点,对抽象思维独沽一味,却漠视与学科特点相洽的象数思维而致”。
潘毅认为,医学是门应用学科,任何道理,均要落到实处方显意义,中医也是如此,“我比较欣慰,临床医师对我的观念及其运用认同度很高,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真有用,格式化的中医知识在临床很容易就产生进步的瓶颈,现在多了“道”的统领,思维方式及方法学的指引,可能能让他们冲破瓶颈“,这正是他最乐于看到的。
问答
信息时报: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的观念比较深入人心,你怎么看?
潘毅:防患于未然这种观念还是出自《周易》,我记得原话是“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西医学是结构科学,更关注器质性病变,中医学则关系和结构都不放过,但更关注整体和调节关系,更关注功能。中医所说的未病范畴如按西医来说多属功能问题,其中部分人功能失调,但检查指标是正常的,比如现在接近70%的人有亚健康,不叫病,但功能失调了,发展下去会成为病。假如把医疗重心放到预防而不是发病后的治疗,可以节省很多经费,因为从没病发展为小病,从小病发展为大病的机会少了,即使有病其生存质量也提高了。这并不是说中医对器质性病变无能为力,只是它的关注点和主攻方向与西医不一样,价值取向不同,各有所长。西医看的是人的病,中医看的是病的人。
再说一个关于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扁鹊三兄弟都是行医的,魏文侯曾经问扁鹊,你三兄弟哪个医术最高?扁鹊说我大哥医术最高,我二哥第二,我最差,但我名声最大,因为我能够把危重病人救回来,所以闻名于诸侯。我二哥的本事是不让人家小病变大病,大哥的本事是不让人家病,但人们常对把危重病人救回来的人很感恩,对不让你生病的人一般不太会感恩,因为他们还没感受到痛苦。我觉得中医挺像扁鹊的大哥二哥。
信息时报:现在你个人阅读的兴趣主要是什么?
潘毅:我什么书都看,比较凭兴趣,但我觉得专业人士,要有职业敏感,不管看什么都能启发到医学,小说,散文,上网,看报纸,东
要想找回中医失落的元神 必须得弄明白《易》、《道》、《象》: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