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命理探源
›
[转帖]潘毅:返回典籍寻找“原味”中医 ...
返回列表
查看:
551
|
回复:
1
[转帖]潘毅:返回典籍寻找“原味”中医
[复制链接]
悦yao29f
悦yao29f
当前离线
积分
125
发表于 2015/5/11 0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书房主人
潘毅
1956年生,现任广州
中医药大学
中医
基础理论
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习医从医30余年:77级本科中医专业—工作—攻硕—工作—医学博士。多年沉潜医易相通之道,在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学养日深,荣登搜狐教育网2010广东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原味中医的研究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之势及中发展自然浪潮之涌而有《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一书。
“其实古书没有
现代人
想象的那么难读,只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所受的教育,缺乏
中国古代
文化
基础
知识
背景,使得思维模式西方化,因此,
学习
与接受中国古代相关学科的观念或知识就会觉得难。如果说,
中华文化
是我们的母体文化,扪心自问,除了认识中文,我们真的会用母体文化的方式来思考吗?在毫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中医,用中医,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再努力也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这是广州
中医药
大学教授潘毅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问题。而古文化知识的充实,思维方式的引导,原生态中医精神内核(元神)的寻回,原味中医的体悟正是他的新著《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所企求。
中医真的不“科学”吗?
在上世纪90年代,潘毅就注意到中医“元神”的部分“失落”,当时他负责讲授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他不是那种喜欢照本宣科的老师,希望能在教材之外增添新的内容。为此,潘毅开始翻看中
医典
籍和《
周易
》等
古籍
,结果发现教科书所载的内容与本原的中医相较,明显浅了。“如果按照现代教材的规范化、条理化、浅显化,中医的成才率或者比古代要高,因为容易学了。但仅仅成才只能是合格的医生,要再往下做一个好医生,教材所载就明显不够用了。因为现行教材是迁就现代人的古代文化知识水平来编的,并没有达到中医学术本身应有的有效深度。”潘毅举例,“比如说
阴阳五行
学说,实际是一种源于自然的论道说理之学,但不少学用中医的人,仅是将之当作简单的归类模式,并没有真正从"道"的意义上理解它或使用它。”
中医在现代常受一种责难,认为其不科学,这成了中医需要改造的理由之一。这是中医之错还是教育之误?责难前是否要先弄清楚?潘毅看到网上对中医的“攻击”和“诘难”时,常觉有理难说清,还是以阴阳
五行
为例,很多人一听这个第一反应就认为是迷信,因为大量算命书用的是这个东西,却不知道这是一种统合天地万物的论道说理的方法学,古代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兵法
、武术等学科或领域都在用它,就像电脑是一个工具一样。被命理
风水
拿去用并不是这个工具的过错。但现在老百姓最多接触阴阳五行就是那个门类,导致很多人对古代文化下意识地产生抗拒。一些人实际是在对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基本了解到前提下,仅凭感觉就以“阴阳五行就是迷信”为论据或立场来认定“中医不科学”的,其实,论争是要有前提的,就是对这一学科有个基本的了解。而潘毅每年面对刚入学的中医新生们,也先要有一番观念认同和文化背景知识普及的功课要做。“我觉得这是教育的某种悲哀,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母体文化首先是不了解,第二是认同度不太高,没有多少自豪感,一些人甚至带点自卑感,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者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民族文化和价值核心,才是一个民族的真正命脉。”潘毅认为,本来中医是扎根在古代文化背景上文化含量很足的医学,很多观念跟文化有关,如今却慢慢跟文化背景割裂而变成纯粹的医学知识,这就离“根”了。
习医从医30余年,潘毅发现,今天我们评判中医是否“科学”,用的基本上还是最早、最苛刻、也是被垢病最多的,将科学理想化的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习惯了惯性思维的人们,所受的基础科学教育是以物理、化学为代表的学科,就下意识地把这些学科当作唯一的科学形态,因此也以为科学有着唯一的划界标准。事实上,上世纪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讨论在西方大体经历了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划界-多元标准等阶段,显示出科学划界标准从清晰走向模糊、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倾向。“如果按照早期标准,甚至连相对论都不被归入科学之列。但是科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就应该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多元的。若以历史的、多元格局的眼光看中医,中医应该是现代主流科学之外的另一种科学形态,一门以古贯今的复杂性科学。”
潘毅之所以要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正是因为深感今人对“知”的理解,常常局限在“知识”范畴。他认为,中医与西医的区别要点就在于:西医本质上没有求道的欲望,故为析理之医学;中医是以理证道,以道统理,道理合一的医学。中西医两者在“知”上的取向与所含范畴并不完全一样。中医并非“医学”、“
医术
”或“医技”所能涵盖,更大的气象在其“
医道
”,这才是中医的地基,中医若要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则与其地基重新接气就成为必须。
“临床医师对我的观念及其运用认同度很高”
多年来,潘毅常以易、道、象、数、时、和等范畴的观念或原理诠医,更渗入儒、释、道、兵、武、艺、气象、历法、天文、地理等领域或学科的知识为辅。同时从事科研和临床的工作,也让潘毅每每在临床诊疗中验证了自己的研究。最让潘毅感到欣慰的是,近年,他无论是在广州中医药大
学校
内还是校外开设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或《周易与中医学术》等课程与讲座,都受到了听者的欢迎,尤其得到了临床医师们的认同。“好玩的是,当我一用
太极
图、
河图
、洛书、干支、卦象来阐述
医理
时,习者的表情往往变化甚丰:初为错愕、惊讶、不解、一脸无辜,潜意识当然是:这不是在一些语境中常被渲染成陈旧、腐朽,甚至……的东西吗?为什么与中医有关?但当以之将医理一一简明、形象、意蕴无穷又精确地解释完后,他们的表情又往往转为感慨、兴奋、叹服!转而发问:如此“大道至简”又味原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教材少见?越是
临床经验
丰富的医师听完后往往越有感慨为什么我们感觉这才是原味的中医,既往所学虽然体系较全,但深度上似乎只在皮肉而未及
筋骨
,更遑论得其精髓!”
目前已出版的《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涵盖了《易》、《道》、《象》三篇。潘毅逐一解析道,“《周易》其实没那么难,它之所以在古代叫群经之首,因为是论道之学,讲的是规律,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是那套总结出来的方法学,我希望呈现它方法学的本貌。”《道》之篇探讨的目的是“推天道以
明医
事。”中医所涉正是典型的天道与人事,作为宇宙本原、万物法则的“道”,在中医
理论体系
构建时,自然就成为了所效的规律与准则。《象》之篇突显的则是中医的思维方式,象数思维是最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思维方式,“当代中医学术之渐失本真,缘由之一就是罔顾学科特点,对抽象思维独沽一味,却漠视与学科特点相洽的象数思维而致”。
潘毅认为,医学是门应用学科,任何道理,均要落到实处方显意义,中医也是如此,“我比较欣慰,临床医师对我的观念及其运用认同度很高,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真有用,格式化的
中医知识
在临床很容易就产生进步的瓶颈,现在多了“道”的统领,思维方式及方法学的指引,可能能让他们冲破瓶颈“,这正是他最乐于看到的。
问答
信息时报: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的观念比较深入人心,你怎么看?
潘毅:防患于未然这种观念还是出自《周易》,我记得原话是“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西医学是结构科学,更关注
器质性病变
,中医学则关系和结构都不放过,但更关注整体和调节关系,更关注功能。中医所说的未病范畴如按西医来说多属功能问题,其中部分人功能失调,但检查指标是正常的,比如现在接近70%的人有
亚健康
,不叫病,但功能失调了,发展下去会成为病。假如把医疗重心放到预防而不是发病后的治疗,可以节省很多经费,因为从没病发展为小病,从小病发展为大病的机会少了,即使有病其生存质量也提高了。这并不是说中医对器质
性病
变无能为力,只是它的关注点和主攻方向与西医不一样,价值取向不同,各有所长。西医看的是人的病,中医看的是病的人。
再说一个关于古代
名医
扁鹊
的故事。扁鹊三兄弟都是行医的,魏文侯曾经问扁鹊,你三兄弟哪个医术最高?扁鹊说我大哥医术最高,我二哥第二,我最差,但我名声最大,因为我能够把
危重病人
救回来,所以闻名于诸侯。我二哥的本事是不让人家小病变大病,大哥的本事是不让人家病,但人们常对把
危重病
人救回来的人很感恩,对不让你生病的人一般不太会感恩,因为他们还没感受到痛苦。我觉得中医挺像扁鹊的大哥二哥。
信息时报:现在你个人阅读的兴趣主要是什么?
潘毅:我什么书都看,比较凭兴趣,但我觉得专业人士,要有职业敏感,不管看什么都能启发到医学,小说,散文,上网,看报纸,东
中医
,
文化
,
知识
,
阴阳五行
,
中国古代
,
中医药大学
相关帖子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复归素然
复归素然
当前离线
积分
64
发表于 2015/5/11 08: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找回中医失落的元神 必须得弄明白《易》、《道》、《象》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