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15/6/6 17:27:26

儒、道、佛教中医养生之道


天医堂是隶属于国医战队旗下专属于中医人的微信,是中医纯学术人才交流平台!这里分享最专业的中医知识!欢迎点击关注!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无不渗透到衣食住行修等方方面面。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人的修养,无论儒家的修身齐家,佛家的禅定修慧,还是道家的阴阳相和,都与养生有着不可拆解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是以传统国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总结得来。而儒、释(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我认为从儒释道视角来诠释养生文化,可以更顺畅地寻得养生之要义。       有人说,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想得开”,这非常有道理。儒家的思想是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崇高的道德换来内心的坦然;道家的思想是离俗,远离喧嚣,才能潜心修身养性,求得长生;佛家的思想是解脱,看淡红尘中的一切得失,才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真理和智慧。http://mmbiz.qpic.cn/mmbiz/ysUsLWTeWZhPN3vW1WscWubyfk0CQU5jh7ZNhhAMqXZ3aNW0rPh2XuickiblQ5M6pu8giaAaMMz3CicY8bt0VmzSqg/0?wx_fmt=jpeg
       儒家,是指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流派。儒家养生重在养性,它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臭恶,不食。不时,不食。”提出了有选择、有节制的饮食准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说只有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树立正气,才能让肉体生命得到升华;而最重要的“中庸”思想,则告诫人们要不偏不倚,做到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http://mmbiz.qpic.cn/mmbiz/ysUsLWTeWZhPN3vW1WscWubyfk0CQU5jPPRKyy9bMpaz0oneaib9n3MP3XbBI5ibu6Vdds0Z08vicyIgwLjteSU0w/0?wx_fmt=jpeg
       道家,包括道家和道教两个层面,其中阴阳、五行、三宝(精、气、神)、九守等概念,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解释体内气的运化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基础。道家养生重在养身,主张恬淡无为,顺其自然。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让饮食五味充盈我们的身体,让服饰更加舒适美观,让居所更加安逸,同时还要尊崇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唯有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长生耐老,延年益寿。http://mmbiz.qpic.cn/mmbiz/ysUsLWTeWZhPN3vW1WscWubyfk0CQU5jicfpLH2nB6UuDGeT6vnc6cibx9qtcl3m41jTmicukDHFQ4G6uZr5emZmQ/0?wx_fmt=jpeg
       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即佛教文化。佛家养生重在养心,主张“万法皆空”,认为人生无常,只有努力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生命智慧,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境界。佛家将“地、水、风、火”并称为“四大”,认为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而“贪、嗔、痴”三毒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践行正确的修证方法,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强大:佛教的禅定,重在思维的修炼;瑜伽,重在形体的塑造;静坐,意在排除烦恼、六念皆空;修行,即修习佛教的道理并不断得到证悟。无论是思维、形体、意念还是智慧的修证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法门。       总之,儒释道与中医养生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接下来的连载中,我们将从一些经典故事和人物入手,剖析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法则,容大家细细品味。【编辑:谭莉。来源:《古方中医网》,版权由原作所有,天医堂编校发表】
·END·天医堂   医路风景医路歌,   我们医志在中医。微信号:tyt01234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儒、道、佛教中医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