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而入道
发表于 2017/1/15 05:01:24
神下照于坤,久之火逼精化气上升,再久之,换入泥丸宫,练成一颗玄珠,吞入腹中,寿命无穷。
可惜我无师,细节必需口传。
这个网上应该有懂得此道的人,或接近此道的人,但哪个有愿意随便示人呢!
hhbffq
发表于 2017/1/15 06:52:11
得病而入道 发表于 2017/1/15 21:01
神下照于坤,久之火逼精化气上升,再久之,换入泥丸宫,练成一颗玄珠,吞入腹中,寿命无穷。
可惜我 ...
先传一半吧,传多了会出问题!
ymy111
发表于 2017/1/15 16:58:31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7/1/16 09:18 编辑
得病而入道 发表于 2017/1/15 21:01
神下照于坤,久之火逼精化气上升,再久之,换入泥丸宫,练成一颗玄珠,吞入腹中,寿命无穷。
可惜我 ...
真人以舌为赤龙,搅神水,吞精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轮转无穷,营运无极,天地不足为久寿矣。《九皇上经》曰:始青之时月与日,两半同升合成,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橘,中有佳味甜如蜜。玉池者,舌下线两旁之液。液与神气一合,谓两半合也。玉醴金浆原是大药,而人身亦有之。假如习不唾法,有唾则咽之,令人精气常存,面目光彩。又况液之涌为醴泉,液之聚为华池,液之降为甘露,液之灵为神水,随搅随服,无时不然。养精源于脏腑,宣百脉以长春,玉醴金浆莫过是矣。
这个颇符合黄老本源
ymy111
发表于 2017/1/15 17:14:22
《陆地仙经》为清人马齐所著,成书于雍正年间,其内容是对“百字导引法” 的注释。“百字导引法”是由历代养生家逐渐补充完善而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具有强健肢体、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作用。作者:马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精化气,气化神 都是缘佛入道以后才有的。
有一分精在,便有一分命在。
不管你是消耗了,还是化成别的神马宝贝了。
整个的黄老之学(中医道家)唯以宝精为要
得病而入道
发表于 2017/1/16 05:01:27
ymy111 发表于 2017/1/16 09:14
《陆地仙经》为清人马齐所著,成书于雍正年间,其内容是对“百字导引法” 的注释。“百字导引法”是由历代 ...
楼主这个说法也对,保精的确很重要。但道家又说:“养精不如养气,养气不如养神”,可见神是最主要的。还有一种说法:“不言精,不言神”,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此网老夫很早就说过,谈医最后都要谈玄,谈长生不死,且有这么一批人,是好事。
当年,老毛初定江山,蒋介石带走了大批黄金和人才,(这些都是精) 但老毛丝毫不介意,只守住这块土和老百姓,(这些都是气)天地真阳一发,管你是精还是神,都得要这个气。
所以老夫认为气最主要,一丝阳气不绝不死,一毫阴气不断不仙。
ymy111
发表于 2017/1/16 05:35:25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7/1/17 12:12 编辑
得病而入道 发表于 2017/1/16 21:01
楼主这个说法也对,保精的确很重要。但道家又说:“养精不如养气,养气不如养神”,可见神是最主要的 ...
一丝阳气不绝不死----阳气绝不绝,不是有阳气说了算的。阳气是由精化的!精才是根本。
“养精不如养气,养气不如养神”
----因为气和神都是消耗精的呀。所以要养气养神,让他尽可能少销耗。很多人不知根本。
没有气,人得死,没有神,人也得死。为啥没有了---他的根本精供应不上了白。
为什么后世道家,都搞化气化神了。都跟佛教学,认为身体是臭皮囊。
黄老崇尚自然 ,重视自己家园
后世道家,都学佛家的往生。就像现在的企业主 不计后果的开采地球(化气化神),挣钱以后移民(往生)。所以不珍惜自己的家园。
气赖精而生精因气而活
健康不健康,决定于气,气是精的妙用
长寿不长寿,决定于精,精是气之本源
wwanglu1
发表于 2017/1/16 14:07:47
呵呵 有道理有道理
追风逐尘
发表于 2017/1/16 18:06:19
楼主说的这个道理,刘力红的师傅李阳波也说过,什么高深的修炼咱看不懂,但是打坐还是都能办到吧,我自己打坐的过程中,我自己观呼吸,就会发现呼吸越来越慢,全身都会慢慢的放松下来,再时间长点,就会感觉好像手脚都不存在一样,很舒服。这样算不算调息,调神?
悠悠过客132
发表于 2017/1/17 06:51:42
都有理角度不一样,不可偏废。特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实修能证。
rlr
发表于 2017/1/17 22:18:36
个人认为都说的有道理,只是分析的角度和理解的层次高低不一样而已。楼主是年轻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的,没有修炼,是不会体会到的,其实从传统文化方向了解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