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二十难之四 —— 得睹佛经难
人生好像难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曰常生活中常会碰到『难』,就连口头上说话,也常会出现这个『难』字;例如地上弄湿了,正巧看到一个
人要走过来,细心的话,我们会提醒他:『地上湿湿的,很「难」走,你
要小心哦!』或是想打开一个瓶盖,可是怎麽用力也打不开时,也会说:
『这个盖子很「难」开呀!』反正,举手投足之间,常常就有难走、难提
、难开..等等类似的事。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难』,才是人生真正的
大困难。
虽然如此,我们果真有心想去做,即使是很难的事,也不成其难;反
之,若根本无心要做,那人家只说了一句:『地板湿湿的,很难走。』我
们便停於原地,怕地上湿湿的会滑倒,就不敢走过去。这麽简单的事,若
能稍加注意,小心地跨步,很容易就走过去了,那有什麽难?如果我们的
人,时时都放在这个『难』字、那我们这段人生怎能顺利过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字不足是一难 □
~~~~~~~~~~~~~~~~~~~~~~~~~~~~~~~~~~~~~~~~~~~~~~~~~~~~~~~~~~~~~~~~
现在,来谈第四『得睹佛经难』。能看到佛经很难?有些人一定会说
:『有什麽难呢?经常接到热心人士助印的佛经,经书这麽多,都已经造
成收存放置的困扰了呀!』的确!数量这麽多,怎麽说「得睹佛经难」呢
?
就现代人而言,「得睹佛经难」,其实是难在经文深涩。平常的人,
想要深入去看佛经,且加以完全体会贯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现代人对文学,文字较轻忽,已经看习惯了白话文,对古文经书的
接受力很弱,「文字代沟」的距离很大,自然无法体会古文经中的文义。
因此,这些经典对我们来说,就不容易看懂。
佛陀在世时,他说『得睹佛经难』,因为当时并没有佛经!佛陀是配
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他所遇到的人与事,然後以他自身的智慧来观机逗
教。不管遇到什麽样的人,他都可以运用智慧思想去教导人们:佛陀并没
有先拟稿、或先做好一篇文章才讲话,完全是依智慧的观察,照当时社会
背景需要、依智慧观机逗教。等到佛灭度後,才由弟子将口口相传的资料
结集而成。
当时,迦叶尊者、阿难尊者虽然结集佛法,也只是将所记忆和所听闻
的,由阿难重述宣讲。而有些记忆力较好的人,就把阿难尊者口述的法,
再以简单的短句方式传诵,再为他人宣讲。就像法华经里所讲的,如果听
过法华经後,能够以口宣说,让其他人也有机会听闻;不但说的人有功德
,听的人若再把『法』传播出去,如此辗转相传,直到第五十个人,他的
功德和佛陀在世时,当场听闻的功德一样。意思是说,我们要利用各人的
记忆,用心去听,然後再去教导其他的人。
时空阻隔也是难
慈济志业也走由『无』到『有』,逐渐创立而成。在还未建立慈济之前,根本就没有一本慈济的范本;只是凭著理想,辛苦地把它一一建立起
来。慈济建立之後,大家来看、来听,再把由看到、感觉到的那份心得,
一一口耳相传,让其他的人也觉得很欢喜,因此大家同心摄受在一起,共
成慈济志业。
佛经的结集也是由『无』到『有』,佛灭度後只有口头的传诵,直到
後来再以梵文记录於贝叶,但也是非常简单的记录。可见佛说『得睹佛经
难』的原因:第一、佛灭度後一百年问,根本就没有佛经可看;第二、口
耳相传的经文,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呢?这也很难说。以我为例,我现
在用台语说话,你们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无法百分之百,一字不漏的写下
来。因讲的是方言、记的是文字啊!何况佛经留下来的时间已经很长远,
因此,想要体会佛陀当初的语言意境,自然更难了!
台湾的佛经数量很丰富,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看得到:就如,现在慈
济在美国已设立分会,每个月寄过去的慈济道侣和月刊,或是其他文章,
他们看到都非常高兴,为什麽呢?因为『难得』啊!要得到那些文物不容
易,因为从台湾寄过去的数量有限,所以,他们把它当成宝贝一样,而这
麽有限的东西,到底有几人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也是很离。
心行放逸难上难
我想即使有无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无心去看,那怕是伸手可及,而且只要花一点点时问,便可看完,却仍然不会动手拿来看,这是不是难呢
?总而言之,佛所说的难,是难在我们的心。心若没有这份企求妙法的倾
向,就不会有所行动。世问没有不劳而获的便宜事,况『出世妙法』呢!
佛陀说『得睹佛经难』,我想现代的出版社那麽多,三藏十二部经都
甚齐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还有许多学者用心研究後,再杷经文译成
白话文,但是我们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经书堆里也是『
得睹佛经难』呀!
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我们不只要看经,还要去『行』。如果不
肯去行,凡夫与佛的距离,毕竟是几十万亿佛土之遥呀!学佛者应该心领
神会,身体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经难』。也希望大家都能站在『
经』的道路,不要畏惧,若听了人家说『路湿湿的很难走』,我们就不敢
前进,这短短的路都走不过去,如何去走十万亿佛土的路呢?能够把心调
整好,时时刻刻,步步向前精进,就能到达千经万论的路途尽头——诸佛
的圣域。
除了佛经之外,现代人的知识水准都已提高了,但真能用功读书的人
却不多,能用功读书,并且又能实际运用书中的理论者更少。有些年轻学
子最初选的科系是农业系,到後来却是经商;有人选商科,毕业後却从事
工业。总而言之,世间的一切学问,能专心去学习而且能学以致用的人的
确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要以出世的精神,来研究佛陀的教法,更是难呀!
如果做人的行仪和世间的学问不能圆满,不能用心,如何能做好一个学佛
者的本分?虽然当今的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能看到佛经,但能够了解佛
经的教理,且运用於生活中的并不多,所以说『得睹佛经难』。
生命贵在实践
不说现在,就是佛陀在世时,也有一位叫二十亿的弟子,他是一位很富有的长者之子,又是独生子,父母很疼他,他一生下来,父母就请了很
多仆役来侍奉、照顾他,平日把他侍候得足不著地。小的时候是这样,长
大了也仍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到大,脚底不曾踩过土地,那要如何生活呢
?当然是时时刻刻都有人侍候著他,而且在家中也时时坐著轿子,让人抬
著走,以致他的脚底都长了细毛,从这点我们就能想像得出,这位『二十
亿』在家里是如何的享受,亲族父母又是如何的宠爱他。
有一次,佛在只园精舍讲经时,这位年轻人,虽然很少外出,但他曾
听说——佛是超世间的觉者。他从心中起了仰慕之心,所以,就向父母请
求,要去见佛。他的父母也认为这是一项增加智识的好机会,就派人用轿
抬著这位年轻人到佛的住处。
佛陀看到这麽多仆从簇拥著一位小主人,扶扶抬抬地来到他的面前,
佛陀就为这位年轻的长者之子讲经,讲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命功能的使
用价值观,也宣说生死的无常。这位长者之子听完之後,深深地觉得自己
从出世到今天的生命根本就不曾发挥过功用,他心里非常恐惧,因为生命
无常啊!他觉得自已不适合再於社会上生活,便请求佛陀让他皈依,甚至
求佛度他出家。
但佛陀提醒他说:『出家必须和大众过著「六和敬」的团体生活,要
能和睦相处才行。』这位富家子,因出家之心殷切,他很愿意过这种生活
。於是他勇敢地站立起来,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把脚踏在地上,
迈开脚步,走到佛陀的面前皈依顶礼,并且对佛陀说,他愿意在僧团里,
付出这一、二十年当中所没有发挥的生命功能;他要做人家所难做的事,
要修人家难以忍受的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命如琴弦 □
~~~~~~~~~~~~~~~~~~~~~~~~~~~~~~~~~~~~~~~~~~~~~~~~~~~~~~~~~~~~~~~~
出家之後的二十亿很勤奋,也很用心。祗园精舍前前後後,僧团所住
的范围,他都很辛勤地打扫,处理杂物;有空的时候就不断地背诵佛陀的
教法。人们每次遇见他,总会听见他喃喃诵念的声音,甚至睡眠的时间也
一直减少,直到连眼睛要阖一下,他都觉得浪费时间,认为分分秒秒均不
能让它轻易消逝。
有人向佛陀说,长者子——二十亿比丘,已经发愤忘食,托钵的时间
不出去,甚至晚上该睡的时间也不睡,再这样下去很危险啊!佛陀听了,
就到这位比丘的住处向他说:『你修行这麽用功呀!你在家最喜欢的嗜好
是什麽?』二十亿比丘说:『我最喜欢弹琴。』佛陀问道:『琴弦如果太
松了,琴音如何?』二十亿比丘说:『弦太松,就弹不出声音。』佛陀又
说:『如果弦绷太紧呢?』比丘说:『那很危险,琴弦很容易断!』佛陀
又问:『什麽情况下,琴发出的声音最美妙呢?』比丘回答:『弦的松紧
调得适度,弹出来的声音最好。』佛陀说:『修行也是像调弹琴一样,不
可放松,但也不能太紧,否则过犹不及是很危险的,最好是行於中道。所
以,你应该调节自己的生活,日常的作息要正常,而用功的时候则要很专
心,切不可放逸。若能把生活调节得恰当,再用心去体解道理,把所学的
法和实际的生活配合在一起、那你的修行就成功了!』
现代人学佛也应该依照佛陀在世时,所教化的方法来学习,不要把时
问浪费掉。要学得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能够清楚为人的道理,才能
体会出世间的实相。如果,学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
一起,那麽事与理就完全脱离了。所以,『得睹佛经难』,意思是指:能
真正去体会,实践佛陀的教理很难,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经书难。现
代人的智识水准提高了,不只是文言的经书多,白话文的经书也很多。不
过,看佛经和运用佛经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此,不能只看经书
、背经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经文意义;看书而不见理,那是没有用的。
『得睹佛经难』。总之,一定要真正身体力行才能受益啊!
人有二十难之五 —— 生值佛世难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人海茫茫,何处是归程?』这表示人生在世间,心里茫茫然没有一个皈依处;佛经中有『一眼之龟,适逢木孔』的比
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块浮木,中间正好破一个洞;有一只独眼之龟
每隔一千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就在它浮出海面时恰恰好穿过这个洞,把
头伸出来,这种机会多难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个真正的皈依处
,就像那只独眼海龟千年後浮出海面,正好把头穿过木孔那般的困难,机
会是那麽的少,所以佛陀说:『生值佛世难』。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断地
在六道中轮回,但我们要得人身确实很难;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个时
代更难;与佛同世,又同住一个地方,更是难中之难;能与佛同住一个地
方,又能见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於印度,而我们
是否也曾与佛同世呢?纵然与佛同世,但地球这麽大,我们不知生在那个
角落,也不一定能与佛同生於一处;即使以上两个条件都俱足,是否能见
佛面,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换我心为佛心 □
~~~~~~~~~~~~~~~~~~~~~~~~~~~~~~~~~~~~~~~~~~~~~~~~~~~~~~~~~~~~~~~~
虽然佛陀在世的时间距离我们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如果现在的人能依
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学精进,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时时有佛,
那我们就好像与佛同世一样啊!若听闻了佛法,却不知好好去运用,即使
是与佛同住一处,也是离佛很远。
佛经曾记载,佛陀到了一个只有九万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
曾见过佛,听过佛说话。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听说佛已经来到城中,
并没有见到佛。其馀的三万人,不只未曾见到佛,就连佛名都不曾听到,
怎会了解什麽是佛法呢?虽与佛同世,但要见佛仍是很难!小小的一个只
有九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机会听闻佛法啊!何况我们
离佛已经二千多年了!佛陀告诉我们『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细想
想,九万人中有三万人连佛名都不曾听过,虽然与佛同世,却如同隔世,
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万人,虽曾听闻佛名,却没见过佛面,那又有什麽
受用呀!剩下的三万人,虽见过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领纳於心呢?如
此再三过滤,又剩下多少呢?这麽说来,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与佛同
世』和『与佛不同世』,也是一样啊!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以心念佛,则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换成佛心,如
此不只可以『与佛同世』,而且还可以彰显佛的智慧,及启发我们的佛性
。我常说,不要轻视自己,因佛常在我们的心识里,我们的心如果时时将
佛的心,佛的行为运用於生活中,佛已伴随我们同行,怎会『生值佛世难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法修学善巧运用 □
~~~~~~~~~~~~~~~~~~~~~~~~~~~~~~~~~~~~~~~~~~~~~~~~~~~~~~~~~~~~~~~~
现代的人,若有仰慕贤人的心,他自然会用心寻找明师,但要想找到
一位真学实德者,却也不是易事。因为『真学』与『实德』不是在任何人
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学与实德者,他的教法,我们已听
过很多;佛的事迹,我们也知道不少,若能把听来的道理用行为表现出来
,那麽佛就时时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生活行动中了!虽说『生值佛世
难』,但只要佛心与我常在,即与生逢佛世无异,也就不成其难了。
就像前面说过的『得睹佛经难』,我们要听佛经,了解佛法,是不是
很困难呢?以现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为到处都有人在演讲,而且往往是
场面盛大的佛法演讲。听讲者也很踊跃,有时侯是几千人,几万人。但是
这几千,几万人当中,到底有几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记在心中,再拿来应
用呢?如果人人听了佛经,都能把它应用於日常生活,那我们的社会早就
已经净化了!可惜的是,听了以後没有实际应用;像这样,即使听过佛法
和不闻佛法又有什麽差别?
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提高了、看佛经那会有什麽困难。学识这麽普遍,
如果看了经典,能如法修学,又能把它拿来日常生活中应用,那麽我们的
眼晴所看到的,无不都是佛的行动;耳朵可听到的,都如佛的声音一般;
那我们『值佛世』怎麽会有困难呢?不过现在的社会,偏偏就是离正法很
遥远,离圣人、贤人、像是隔了遥远的世代一样,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见佛闻法一念间
佛陀常常说:『适值佛法、旷劫难遇。』的确,我们得遇佛法是旷劫(长远的时间)难遇的呀!不过佛陀又说:『瞬息之间,可以见佛闻法-
-谓见佛闻法一念间』,瞬息之间和旷劫难遇,这两者是不是差别很大呢
,如果我们不好好面对佛的教法真理,去身体力行,即使是与佛同世,也
和隔世没有两样。反之,虽然我们生离佛世已有几千年,若听到佛陀的教
法後,当下就能爱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说
佛所说的话,怀佛所怀的心,如此,则我们瞬息之间所遇的,都是佛法真
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体会真理,并不一定是要在几岁的时候,或在什麽特
别的环境。比如说我去参加护专开学前的会议时、我听到一位懿德妈蚂说
:『星期天,我要回家时,在车上遇到我们的学生,我就问她们去那里?
她们说:「我们去散播慈济的种子!我们和花莲师院的学生去参加救国团
的活动,和另外的一些学生,大家登山之後,我们发现慈济的学生非常受
大家重视,我们一切的行为、言语、动作,都很让人肯定,我们现在才知
道,身为慈济护专的学生是光荣的!」又说:「在谈话当中,我们都会把
握机会,告诉他们慈悲喜舍的精神,也告诉他们上人的话——要缩小自己
、扩大心胸。在外面参加活动、大家都很爱我们;有些女同学就吃醋了,
我们就告诉她们不要不平,也不耍吃醋,因为我们散播的是大爱,是清净
无染的爱,你们不必担心。」』
看看,这些同学们在这里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一个学期的时间,她
们就能把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付诸行动;甚至和其他学校的人接触时,也
能表现出慈济的形象,并且散播慈济的种子,散播慈悲喜拾的大爱。她们
年纪轻轻的,就能接触到佛法,是因为念了慈济护专。在学校上课时,她
们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知识,很少接触佛法,但是她们的心却能在潜移默化
中,融入慈济精神和佛法教育,因而处於人群中会使人人敬爱,她们接触
的时间并不很长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
通,身意会合,这叫做『见佛闻法一念间』。
学佛闻法不在时间久暂,一旦离了佛心就旷劫难遇啊!若能会合佛心
,瞬息便能见佛。所以『生值佛世难』,我想并不难,只要我们专心,便
能於瞬息之间见佛闻法。这完全只在一个『心』字、有心学佛的人真正要
多用心,听了法要真正吸收,记在心中,然後表现於行为,那麽,见佛闻
法并无困难啊!
人有二十难之六 —— 忍色忍欲难
人有二十难,其中第六难就是『忍色忍欲难』。『色欲』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针对男女之间的欲念而言,其实,
『色欲』涵盖的范围很广。『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质的物品,凡是我们的
眼晴所看得见的、身体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质——『色』的范围之
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生贪爱不取难 □
~~~~~~~~~~~~~~~~~~~~~~~~~~~~~~~~~~~~~~~~~~~~~~~~~~~~~~~~~~~~~~~~
所谓『忍色难,忍欲难』,『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说我们看到一
件东西很美、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会想占为己有,并采取
行动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当的取得、有的则是不正当的获取。正当的取
得虽是来自别人欢喜的给与,却也是因为见物欢喜而生贪爱心,才会有取
得的行动。有的人却偏偏喜欢自己不该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该取而生起欲
念,既起欲念,又无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这就是『忍色
忍欲难』!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听过一个案例——
有一位年轻的女人,她有一位妹妹,母亲非常疼爱她们,家庭生活过
得很好。後来这位年轻的女人和一位男士有了感情,论起婚嫁,母亲很赞
成,也用很多嫁妆陪嫁过去。
她先生是一位租屋阶级的人,经济没有女方那麽宽裕,他们结婚之後
,她生活享受的欲望还是和以往一样,无法适应婚後的拮拘环境。於是,
经常回去向母亲要这个,要那个,她母亲什麽都顺著她,女儿要什麽给什
麽。
这位年轻的太太经常埋怨先生无法让她扬眉吐气,希望先生赶快买一
栋房子,而且是要像样的房子。但是她先生是公务员,以他的薪水那有能
力买房子?
她的先生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人,每个月的薪水总是原封不动地交给太
太,虽然省吃俭用,但是太太要把先生的薪水累积到足够买一栋像样的房
子,那金额实在相差得很遥远。这位太太只要想到别人有房子,而她却要
向人家租房子住,她就忍不下这口气。在强烈的购屋欲望驱使下,她就常
常去看房子,即使没有能力买,她还是经常去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伦梦碎只为贪 □
~~~~~~~~~~~~~~~~~~~~~~~~~~~~~~~~~~~~~~~~~~~~~~~~~~~~~~~~~~~~~~~~
结果,连续几年间,她常常回娘家告诉母亲说:『我看了一间房子,
二百多万,想把它买下来。』
母亲问女儿:『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呢?』
这位年轻的太太说:『我目前有二十多万元。』
妈妈就费尽了口舌来劝她、但是没有用。
有时她也和先生说:『我今天去看了一间房屋,总价一百多万!』
先生问:『我们现在有多少储蓄啊?』
大大说:『二十多万!』
听到这个数目,先生就好言相劝安抚太太。
但是,十几年间,这位大大都是为了买一栋房子而忙;她经常跑到外
面去参观。只要人家房子盖好了,她就跑去看,心里一直想要买,但总是
离自己的经济能力很远。直到结婚十二年後,她看到一间很满意的房子,
位於台北市,订价总共要三百八十万。当然,那栋房子是非常漂亮,她爱
得几乎发狂,天天都回去吵她蚂蚂、希望妈妈借她二百万!
妈妈说:『借你二百万不是问题,但是另外的一百多万呢?你要怎麽
凑?』
她说:『我可以参加互助会,可以跟某某人借钱。』
她母亲故意问道:『你一个月能缴多少会款?能还人家多少钱?』
事实上,她先生的薪水,全部拿来缴会款都还不够,何况是借的钱呢
?所以,她母亲无论如何总是劝她:『先把这颗心,安顿下来!』
可是,她不但没有办法控制这份欲望,甚至怪她母亲不肯帮忙,因而
和母亲断了母女之情,和妹妹也反目了。
断了娘家这方面的亲情後,她还是没有办法压制这分欲念,而且把这
种怒气完全发泄在丈夫身上。
她天天责怪先生没用,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先生被她闹得没办法,竟
然去做了一件贪污的事,後来事情暴露了,钱还没拿到手,就走漏消息,
结果被判了刑。
虽然如此,她的贪欲是否就止熄了呢?依然没有,甚至变本加厉,常
常教她的孩子读书回来後,到百货公司去,趁人家不注意时,把东西偷拿
回来。她的孩子被她教会了这种不良的习惯,看到人家好的东西,就把它
『拿』回来!
有一天,她的儿子在一家书局,偷拿了几枝名贵的钢笔,当场被抓到
,因此被送到观护所。最後,剩下女儿在家,这位太太似乎已狂乱了心性
,她一直骂这个女儿,也经常虐待她。有一天,她女儿放学回家途中,十
二岁的心灵不知在想什麽,边走边哭,不小心就被车撞死了!结果家里只
剩下这个女人,到了这样的地步,她一无所有,终於精神崩溃了!
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为了白己的爱欲而断送了女儿的命;先生因为要
满足她的愿望,结果傻事也做了,在铁窗里不知要待上几年;孩子在她不
正确的教导下,学会偷窃的行为而沦落在观护所,这孩子的一生,是不是
敢因此毁了呢?她自己也落到精神失常的绝境!这就是爱色爱欲的心理无
法压制所引起的啊!
所以,佛陀说:『忍色忍欲难』,世间像这样的事,毁灭了多少人生
,毁灭了多少家庭?真是可怜的众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足常乐 □
~~~~~~~~~~~~~~~~~~~~~~~~~~~~~~~~~~~~~~~~~~~~~~~~~~~~~~~~~~~~~~~~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对於世间的物质、情爱,要有正确的看法,如果
能通情达理,对物质的取拾就会有很正确的看法,该得的是我们的,有馀
的应布施;不该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们应该控制好爱色爱欲的心,那麽
就不会犯错了。
犯错的人,就是无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会造成终生的遗憾,一念
差,步步错!不可不慎啊!
人有二十难之七 —— 见好不求难
人人都有追求之心,前面说过『忍色忍欲难』,因世间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物质,足以诱惑人心,使人迷乱,要忍色忍欲不受诱惑,实在
是很难。所以佛陀又说:『见好不求难』。
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只要认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寻,对凡夫而
言,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烦恼,多是因此而起,为了这分追
求的欲望而误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贪求心重的人,总是对自己目前的环境永远不能满足,他永远觉得空
虚而有失落感,因不满现实,所以常常向外追求;为了追求未来的目标,
他就会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时,常常用各种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学
佛的弟子们能接受他的警语。
佛陀常说:『人生无常,一切如梦幻泡影。』不过,众生却愚痴无知
,不务现实,常『偏执於空』,或『著於有』,而一直追求不放;所以佛
陀不管是向富有的人家,或者是贫困的人,都以平等的智慧应机教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
~~~~~~~~~~~~~~~~~~~~~~~~~~~~~~~~~~~~~~~~~~~~~~~~~~~~~~~~~~~~~~~~
佛在世时,有一位小国王,这位国王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他本身有印
度的传统信仰,就是婆罗门教。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权重,是他过去生
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常欢喜造福。
有一天,他启开珍宝库藏,以七天的时间为限,发出通告说:『人不
分远近,不分种族;只要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把珍宝分成一堆一堆
,每堆约六十个枣子堆起来这麽大,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这些
财物尽管有不少人来拿,但还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这位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的造福,并不是真正的解脱
,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福。
於是,佛陀化成一位婆罗门教的乞士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你有
什麽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这位乞士说:『我知道国王喜爱布施造福,所以我要来求取财物。』
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过头来把珍宝放回
原处。
国王问:『咦!为什麽又拿回来呢?』
乞士说:『本来我想三餐温饱就可满足,但现在有这些珍宝,却还过
者如此流浪的生活,觉得欠缺了安全感,所以很希望盖一栋房子。』
国王听了觉得有理,就说:『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走了几步又回头放回原位。
国王疑惑地再问:『怎麽啦?』
乞士回答说:『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拿去卖了,也只够盖一间房子,
若想娶妻也还不够呀!』
国王就说:『好吧!那你拿三堆去,这样就足够让你娶妻建屋了。』
这位婆罗门乞士於是拿了三堆珍宝,回过身便走;走了七步,又回头
把东西放在原处。国王很讶异地说:『你这个人真是奇怪,三堆财宝难道
还不够吗?』他说:『我算一算仍然不够,因为即使房子盖好,娶了妻,
生了子,我还得请一些奴婢来奉侍妻儿,或则把房子装璜得漂亮一点,所
以算起来仍是不够用!』
遇到这样的人,国王却也度量宽大地说:『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宝物离去,走了一段路,他又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放
回去。
国王微怒道:『你真是一个怪人,够你盖房子,娶妻,也够你请奴婢
了,这些你还嫌不足吗?这些财物可以让你享受一生啊!』
乞士叹道:『我再怎样计算,仍觉得不够,即使什麽都有了,可是儿
子长大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确实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况且人生
无常,我宁可过著目前这种朴实自在的日子,没有精神的负担及家室之累
,可以清净地过一生,我认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遥自在的生活
方式。』
国王听了这位婆罗门乞士的分析,顿有所悟,他想:『对!人生有永
无尽头的追求,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还想追求来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
求福报,那就永无解脱之日了。身为国王要为百姓,国事操劳,还得防范
他国侵犯,为此忧恼,像这样是真正的福吗?我应该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
福!』
佛陀已经知道国王的心态,这位婆罗门乞士於是向国王说:『现在有
一位觉者——佛陀出现於人间,我要追求财物,倒不如去追随佛陀,因为
佛陀有取不完的轻安解脱的法财。所以,我想我还是去追求佛的真理比较
好。』他喃喃自语的边走边说,也就离开国王而去了。
国王听到了世间有位觉者,他心中一震,『对呀!国内的人民、不是
也口耳相传地说悉达多太子已经成佛了!他是天下众生的导师,我何不去
求佛陀,请佛为我开示皈依?』於是他即刻传令准备马匹;动身到祗园精
舍去。
到了祗园精舍求见佛陀时,国王一见佛陀,觉得像是遇见故人一般,
他想『我在那里见过他呢?』佛陀微笑地向他说:『才没有多久的时间,
你怎麽就不认得我了呢?』那时,国王见到佛陀这麽慈祥的态度,於是会
意过来,赶紧五体投地,感谢佛陀启发他的智慧。
佛陀最善於观机逗教,甚至用婆罗门乞士的形态去接近国王,以种种
的方便法,三番两次地乞求财物又归还,这就是智慧的引导,这位国王终
於被度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弃欲无贪最轻安 □
~~~~~~~~~~~~~~~~~~~~~~~~~~~~~~~~~~~~~~~~~~~~~~~~~~~~~~~~~~~~~~~~
佛陀常说:『人生求无止境』,所以说『见好不求难』,像那位国王
,他身为一国之尊,又富甲天下,也还觉得必须再求取来生的福;而婆罗
门乞士(以喻世人)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仆,而且还要为
未来的子子孙孙设想。这个例子明显地告诉我们,人生求无止境,多辛苦
啊!
当然,『追求』是好事;我们学佛也要『求』精进、不过精进是为了
要解脱自我的心灵,『求』突破人间色欲的诱惑,要真正用脱俗的精神,
追求心灵清净,而达弃欲无贪的轻安!
人有二十难之八 —— 被辱不嗔难
第八,『被辱不嗔难』。每个人生气的时候都会说:『这口气我忍不下!』为什麽忍不下呢?
『因为我被人欺负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讲道理』。大多是这些
问题让人忍不下这口气。
『气』由何而来?由『贪、嗔、痴』而来。多数人都有贪、嗔、痴三
毒之念,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是离不开这三毒,这就是人
的心病。
有了贪、嗔、痴、会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让,社会也是由
於人有『嗔』念而互相计较斗争。本来人生应该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人
人有贪、嗔、痴等三项心理病态,所以稍被人家占了点点便宜,就忍不下
去。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体中,能忍下别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
击,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艰难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忍饥耐饿以德化怨 □
~~~~~~~~~~~~~~~~~~~~~~~~~~~~~~~~~~~~~~~~~~~~~~~~~~~~~~~~~~~~~~~~
当年,佛的僧团中,有一位提婆达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存有野心,
想要统领僧团,因此和阿□世王勾结,二人互通计谋。阿□世王想早日取
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残忍的手段,把父王囚禁起来,禁供水谷,要让父王
活活饿死;提婆达多也用种种的方法要杀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达多和阿□世王共议一计,且传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
一律不准供养佛僧,若有违犯,必遭重罚。因此全王舍城内无一人敢供养
佛陀及僧众。
佛的弟子虽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这一餐饭。时日一久,
僧团己快无法维持生活。佛就叫目犍连、舍利弗、迦叶尊者等诸大弟子,
分别带著僧众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唯独佛和阿难及五百位僧众留在城内,
他们忍饥耐饿,佛陀想以这分忍辱,毫无抵抗的忍德来感化阿□世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慈悲心调服狂象 □
~~~~~~~~~~~~~~~~~~~~~~~~~~~~~~~~~~~~~~~~~~~~~~~~~~~~~~~~~~~~~~~~
提婆达多得知佛的大弟子们都已带著僧众离开佛陀而分散各地後,又
向阿□世王说:『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众都已离去,现在城里只留下佛和
阿难以及五百僧众;我们可以趁著人少的机会,来消灭佛及僧众。』
提婆达多教国王明天请佛陀入官接受供养,而他自己就计划用酒灌醉
五百只大象,等佛来到半途时,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图利用醉象去践
踏佛陀及僧众。象不但力气很大,被灌醉後更会发狂而到处攻击人畜,极
为危险。他们决定了计谋之後、阿□世王第二天真的就依计行事,请佛来
供养。
佛陀虽明知他们的计谋,但仍然很欢喜的接受。於是和阿难率领五百
僧众向王官前进,到了半路,一群疯狂的大象冲出来;所有的民众都惊慌
走避,唯有佛,阿难和僧众都安然不动。醉象已冲到近前,佛陀却仍然安
立不动。
奇怪地,这群原本疯狂怒奔,惊天动地呼啸而来的大象,到了佛陀及
僧众跟前时,竟然都安静下来。而且,每一只大象都如五体投地般地跪下
,温顺驯服。佛陀安详的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後穿过象群,走入王
官。
阿□世王看到这幕景象,心里很吃惊。他发觉佛陀不只具有调服人群
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驯服。所以,他内心起了敬畏之意,
於是恭敬地供养佛陀。佛陀对这件人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
供养後,还真诚地祝福阿□世王。这即是佛陀的忍德。
我们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点点的欺侮,就要力争到底,而佛陀却是
『被辱不嗔』。虽然受人侮辱,侵扰,甚至於到了让人断绝粮食,且以醉
象要来加害的地步!佛都能亳不动气;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
的心境已净如明镜,不起嗔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无量的爱心。
爱、慈悲、宽谅可以取代嗔恨之心,一个人若有爱心,慈悲宽容的心
,怎会产生嗔怒?我们若能消除嗔怒,又怎会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在室内坐著,外面的雨声滴滴答答,虽
然没有冷风吹进来,但光听到雨声,就增加了几分寒意;这是心里的感觉
。佛陀一再警惕我们——『一切唯心造』。你是快乐,或是痛苦,都是从
心而起的感受。不管是你对待人,或别人对待你,一切的动作感受都是从
心而起。不但人是这样,其实世间一切众生都是如此。
我们必须了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触时,心里的感受、心念,是如何
生起来?而欢喜,嗔恨——又要如何去压制、转化?培养快乐的心境,压
制、转化嗔怒之心念,这就是我们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难』中,说『被辱不嗔难』,就是指:一个人在遭受侮
辱时,一点都不会发脾气,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难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
我能一点都不在意,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间能找到几位这样
的人物?
多数的人都会钻牛角尖,本来人家对你并没有不敬之念,也没有对不
起你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内心一直要往坏的方面去猜疑,那就是一件非
常痛苦的事。
过去,孔子曾说,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无事可争斗,世间的
圣人都这麽说了,更何况是出世间的圣人——佛陀;他也教我们要学习『
忍辱』。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省子。『斗鸡』,顾名思义,那种鸡是好斗成性的;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只就立即反应
,於是两只鸡就冲突起来,彼此攻击。有时斗得鲜血淋漓,遍体鳞伤,鸡
毛拔光了,它们还是不甘罢休,到最後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必须有一方
死亡。
周宣王很喜欢看斗鸡、这位纪省子专门为他饲养斗鸡。有一天,有人
从外面买来一只很强壮的斗鸡,周宣王很高兴的把它交给纪省子,过了几
天,周宣王就问道:『几天前买回来的斗鸡,你把它训练得怎样了?可以
上场去比斗了吗?』
纪省子说:『还不可以,因为这只鸡血气方刚,斗志高昂,还不宜上
场。』
再过几天,周宣王又问同样的问题,纪省子的回答仍是:『还不能上
场,因它一看到其他鸡的影子,就会冲动,所以还不能上场。』
又过了多天,周宣王再问,这次纪省子说:『可以了,因为它看到其
他的斗鸡,听到它们的声音时一动也不动,它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动,就像
是只木鸡一样,所以可以上场了!』
诸位听这个故事会觉得很奇怪吧!争斗不就是要血气方刚,斗志高昂
才斗得赢吗?平常人都以为是这样;但深入其中的道理後,就不认为是如
此;如纪省子他认为这只斗鸡虽然很强壮,斗志很高昂,但如果一点风吹
草动就先主动攻击,那它必败无疑。因此,使它的斗志收敛於心,才可让
它下场争斗。
後来这只训练後的斗鸡果然一上场就稳稳的站立,即使其他的鸡到了
它的身边百般挑衅,它还是像只木鸡一样处处不动,只以眼晴注视著对方
,对方就会产生莫测高深的畏惧,自然的後退,不敢攻击,万物众生也有
这种心理战术,能不斗而胜;连禽类都讲究心理的运用,何况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这分不嗔的涵养,不可动不动就心浮气躁,以为别人都
在与你做对。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斗斗看,
他还以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话说『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
要担心的是人家说你太聪明,太聪明就是狡猾,『聪明』不是好听的话。
如果人家说:『他怎麽那麽傻、任人家欺侮,一点也不在乎!』事实上,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就是成功了。
近来,每次看电视新闻,就教人触目惊心。从国家最高的议事殿堂,
以至社会群众皆以暴力做诉求,用拳打脚踢来解决问题。原本可以是很美
好的人生,为何却变成互相争斗的情形?这都出於不肯忍让而起的争斗之
心啊!
前面也说过『见好不求难』,经济富裕者还要追求更多的财富,地位
崇高者还要追求更高的权势,所以才会起这番争斗混乱的场面。我们每一
个人若能尽本分,以佛心为己心,那还会有什麽争端?学佛的人,就是要
做到『被辱不嗔』——被人侮辱而不发脾气;才是真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