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转几篇对练功及经络理论的理解极有帮助的帖子
不对称的经络内脏循行线学过解剖的医学生们都会知道人体内有些内脏是不对称的。如:脾、胰、胆、胃、大肠、小肠等。如果他们学过解剖后再去学中医的经络学,很自然的会提出一个问题----经络在内脏的分布是否也是不对称的?这是个很常见的问题。但是,至今没有发现有正面的回答。因为:
一、文献中没有讲过这个内容
已知最早的经络文献是马王堆的帛书《灸经》。《灸经》中提到经络感传到达内脏的很少。如:臂泰阴脉(肺经)…之心;大阴脉(脾经)…彼胃;足少阴脉…出肝。以上内容一方面太少,一方面也太简单,更没有内脏循行的具体描述。
在《内经》中有许多篇幅讲述了经络(如《灵枢》的《经脉》、《经别》、《营气》、《脉度》、《营卫生会》、《逆顺肥瘦》、《动输》、《邪客》、《卫气行》和《素问》的《太阴阳明论》、《热论》、《疟论》、《骨空论》等),且大部分都涉及内脏的内容。其中以《灵枢 . 经脉》记述的最为全面。但是,其中并没有涉及内脏左右不对称的循行,也少有能再细分某脏器的局部(如:环循胃口)。
二、现代的经络感传研究比《内经》更少涉及内脏
自从日本长滨善夫研究一例经络敏感人并发表《经络之研究》一书后,中国及世界范围都进行了经络感传的普查研究。毫无疑问这一波的经络普查研究比《内经》更科学,其记录也更详尽。唯一不足的是其感传的范围尚不及《灵枢.经脉》全面。特别是在内脏循行方面几乎是缺如。唯一记录下来的是当感传到达内脏时会有内脏反映。如肠鸣音增强或心律改变等。那么:
三、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
如果说内脏的感觉特点是定位不清晰,那么《内经》是如何比较清晰的记录下来的呢?而我们为什么至今不能重复呢?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内经》中经络循行的情况。在《内经》中有两种经络循行的规律:一种是《灵枢.脉度》中的规律“手之六阳,从手至头;手之六阴,从手至胸;足之六阳,从足至头;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一种是《灵枢.经脉》中的规律“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腑(《灵枢.逆顺肥瘦》)。前一种是类似于我们现在所作的经络感传方法,即从四肢给与刺激,感传呈向心传导;后一种好像不是感传方法,而是观察经络之气自然循行所记录下来的。因为循行有顺序,且手三阴的起点在胸腹之中。人们不可能找到具体的位置并给与可诱发经络感传的刺激。后一种的观察方法类似于现代人体透视功能,辽宁中医学院的王品山教授曾进行过此类研究。现在的问题是第一种方法达不到《灵枢.经脉》的程度,而透视方法又很少有机会,更难做大数量的检测。因此,还是要在第一种方法上找窍门。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第一种方法的结症所在。刺激一个经络穴位使之诱发经络感传,除了需要找经络敏感人外,关键的要求是感传强度要强,这样才能比较清晰的分辨其循行路线。但是,人们往往用增强刺激的方法来达到增强经络感传的目的。如此操作的问题是当刺激过强时人的分辨能力就会下降,故而不能清晰的判断经络的内脏循行线。因此,用较小的刺激方法来达到较强的经络感传效果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典型的矛盾问题,如果得以解决就会赶上并有可能超过《灵枢.经脉》的水平。如此,探索经络内脏不对称的循行就是可行的了。
四、我的经验之谈
我是1988年在孟昭威教授指导下开始经络感传研究的,至今已近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除了在背俞穴感传和第二掌骨全息穴感传两个方面做了批量研究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身上做经络感传研究,现在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十二经通达内脏、脑内和其他全息部位的循行,也作过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等内容。下面把其中的经验介绍如下:
1.入静
入静可以提高感觉神经的分辨率,还可增强经络感传的强度。
2.反复
反复的进行经络感传可以增强经络感传的强度,并使感传路线更全面,且少发生串经。
3.练习气功大周天
练大周天就是练习十二经脉,每一条经脉要单独练习,且每次只练一侧。这样经气流行会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清晰。
4.用古琴乐音诱发经络感传
古琴的某些乐音可以与人的经络发生共振,反复的刺激就会增强经络感传的效果,亦可用双音和弦的方法来增强共振效果。声音的刺激很轻微,如果怕干扰亦可用耳塞堵住耳孔。
五、我的十二经络循行线
1) 手太阴肺经
从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少商穴起,沿拇指桡侧上行,经鱼际至桡骨茎突的列缺穴分成两支:一支沿第二掌骨桡侧至食指指甲角桡侧的商阳穴;一支沿上肢内侧面的桡侧上行至肘内横纹桡侧的尺泽穴,再经上肢内侧的前缘上行至肩前部,由此发出五个分支:其一经肩前部至大椎穴;其二经肩前部至肺俞穴分成两支:第一支从肺俞穴进入后纵隔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至鼻;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后部。第二支从肺俞穴沿膀胱经内侧线下行至大肠俞分成两支:前行支进入腹腔。其右侧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后部,其左侧到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后部。下行支从大肠俞沿膀胱经下行,经委阳穴至委阳下一寸的肺经下合穴;其三从肩前部向前正中线走行,从天突穴进入气管前部并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经咽喉部上至鼻;另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前部;其四从肩前部经肩斜上至风池穴入脑内,再沿颅骨内的上部到达大脑皮层的额下回、直回、嗅束等,出颅后入鼻中;其五从肩前稍前行至云门,经中府穴进入胸腔,并沿前胸壁的内表面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三支,有两支到胃一支到大肠,但左右不同:右侧一支到胃的前壁和大弯;一支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前半部;左侧一支到胃小弯和后壁;一支到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横结肠的前半部。
2) 手阳明大肠经
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商阳穴起,沿食指和第二掌骨桡侧上行,再沿桡骨的外侧上行至肘横纹外侧尽端的曲池穴,沿上肢外前侧至肩髃穴,并在此分成四支:其一从肩髃穴经肩上方至大椎穴;其二从肩髃穴经肩上部至肺俞穴分成两支:第一支从肺俞穴进入后纵隔到气管后部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至咽喉部;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后部。第二支从肺俞穴沿膀胱经内侧线下行至大肠俞分成两支:前行支进入腹腔。其右侧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后部,其左侧到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后部。下行支从大肠俞向前下斜行,经胃经的髀关穴沿胃经下至大肠经的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其三从肩前髃穴经肩上部到头后侧的风池穴,并从风池穴入脑,到达大脑皮质的枕页下部和聂下回;其四从肩前髃穴向前正中线走行,在乳中线分成三支:其第一支到天突穴,从天突穴进入气管前部并分成两支,一支沿气管上行至咽喉部;另一支沿气管下行进入同侧肺中前部;其第二支从锁骨上窝斜上至颈部,经天鼎、扶突穴上达下颌部,再经嘴角沿上唇过人中穴至对侧鼻旁的迎香穴。其第三支从锁骨上进入胸腔,沿前胸壁内侧的乳中线下行,过膈肌后,右侧到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前部;左侧到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前部。
3) 足阳明胃经
从足三里穴诱发经络感传可以分成三支:其一下行,经胫骨前外缘至踝关节前部的解溪穴分成三支,一支再前行经足背至二趾外侧趾甲角旁;一支斜向前内方至大趾内侧趾甲角;一支斜向前外方至中趾外侧趾甲角;其二沿小腿的前外侧下行至足背部,再前行至中趾外侧缝;其三从足三里穴上行过外膝眼,沿大腿前外侧上行至腹股沟分成三支,其一入股骨颈;其二入腹,右侧到阑尾、升结肠、横结肠和小肠的右下半部;左侧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十二指肠和小肠的左上部;其三斜向内,沿腹中线旁开二寸上行至太乙穴分成两支:第一支向后内横行至胃俞穴,经胃俞穴进入腹腔,右侧到胃幽门部的后侧;左侧到胃的左侧大半部及喷门后侧;第二支继续上行,在肋骨下(脐上六寸)的不容穴分成两支:第一分支入腹,右侧到胃幽门部的前侧;左侧到胃的左侧大半部及喷门前侧;第二分支向斜上行至乳中线第五肋间的乳根穴,并沿乳中线上行至锁骨上的缺盆穴分成两支:一分支向后至大椎穴,另一分支向内横行至锁骨内端上方的气舍穴,再从气舍穴循颈上行至下颌部大迎穴前方分成前后两支:前支到地仓穴分成三支:一支到前中线唇下的承浆穴;一支到前中线唇上的人中穴,一支到眼下平鼻孔的巨髎穴,从巨髎穴直上目下的四白穴,再斜向内上,至内眼角分成两支:一绕上眼睑至外眼角,二从内眼眶入脑,到中央后回下半部;后行支经下颌角上行至额角的头维穴,经头维穴进入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下半部。
4) 足太阴脾经
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的隐白穴起,经足内侧向后行至足内踝前下方,再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膝关节内侧,从膝内沿大腿内侧前缘上行至腹股沟分成三支:一支到曲骨穴;一支到直肠和肛门;一支沿腹部正中线旁开四寸上行至肋下的腹哀穴分成三支:其一入腹,右侧到胰前半部分和胃前半部分;左侧到脾前半部;其二沿肋骨下缘过章门穴,经十一和十二肋骨之间绕行至脾俞穴,再从脾俞穴入腹,右侧到胰后半部分和胃后半部分;左侧到脾后半部分;其中到达胃的分支合并后还上行过膈肌,经纵隔上方入心;其三斜向外上方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的食窦穴,再直上行至第二肋间的周荣穴分成两支:其一支向外下方至腋中线第六肋间的大包穴,右到胰;左到脾;其二支斜向内上方至胸骨上窝的天突穴分成上下两支:下行支沿食道两侧下行入心,右到右心;左到左心;上行支沿喉咙旁至舌下分成两支:前行支到同侧舌;上行支至对侧颅底,入脑后到达对侧的眶回。
5) 手少阴心经
从手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少冲穴起,沿小指桡侧上行,经掌内侧小鱼际到腕横纹尺侧的神门穴,经上肢内侧面的尺侧上行至肘横纹尺侧端的少海穴,再沿上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腋下极泉穴分成四支:其一向后向内横行至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的心俞穴,再进入同侧心脏的后半部分;其二向下,沿腋前线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两支:一支到十二指肠;一支下行到腹下角分成两支:下行支斜向大腿后面,经膀胱经到委阳穴下二寸的心经下合穴;横行支右至阑尾,再入小肠;左侧沿大肠外侧上行,再横行至十二指肠;其三沿胸腔上端至纵隔上端分成上下两支:下行支到同侧心脏前半部分;上行支沿颈经咽喉到舌下分成两支:前行支沿舌边至舌尖;上行支至目后再分成两支:一支到眼;一支入脑到海马回和颞上回。其四经极泉穴经胸腔内的上后壁到大椎穴。
6) 手太阳小肠经
从手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的少泽穴起,沿手指和手掌尺侧上行至婉横纹尺侧端,再沿上肢外侧尺侧上行至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间的小海穴,再沿肱骨外侧后缘上行至肩胛骨肩峰突起下的臑俞穴分成四支:其一横行到心俞穴分成两支:一支入达心的后半部;一支沿膀胱经下行至小肠俞入腹,通达小肠,右直达小肠下端;左经大肠内缘至十二指肠;其二斜上行至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其三向上向前绕肩下行,沿腋前线下行至腹股沟分成两支:一入腹,到小肠(左侧经大肠内缘至十二指肠);二循胃经下行至小肠经的下合穴下巨虚穴;其四斜上经过肩部岗上肌进入锁骨上窝分成三支:其下行支沿乳中线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两支:一支到十二指肠;一支沿胃经下行到下巨虚,右侧支在腹下部还分支到小肠下部;其横行下行支经天突穴到纵隔分成两支:一入同侧心前部;二下行过膈肌到胃和十二指肠;其横行上行支,沿颈部上行至下颌角前,在耳前下方分成四支:第一支入脑到达颞中下回;第二支沿耳根部向上再后,下至耳垂;第三支上行至外眼角;第四支斜上至内眼角。
7) 足太阳膀胱经
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的至阴穴起,沿足背外侧缘后行至足外踝下,从外踝后绕上小腿后下部并分成两支:其一沿小腿后外上行,经飞扬穴到达膝部后外侧的委阳穴,再向内上斜行至骶骨后分成两支:内侧支斜向内上分几支入骶骨后孔,一支到肛门;外侧支直上在膀胱俞分成四支:一支入小腹到同侧膀胱的后半部分;二支沿体表绕行至肾经的胞肓穴入腹,通达同侧膀胱的前半部;三支入通椎管上行和下行,其上行支在第二腰椎发出分支到肾的前半部,再上行经枕骨大孔入脑至枕叶的中上部;四支从膀胱俞上行至大杼穴发出分支到大椎穴和陶道穴,再沿颈后上行至头后下部的天柱穴,从天柱穴分支入脑,到枕叶;再从天柱上行至头顶旁的络却穴分成三支:第一支向内至百会穴,入脑至枕叶;第二支向外下至耳上;第三支前下行至内眼角,经眼眶内璧至枕叶底部;其二从小腿下上行至小腿后中部的承山穴,再上行至腘横纹中点的委中穴,从委中穴上行在大腿后与膀胱经另一条线交叉后至臀后侧的秩边穴,然后沿后正中线旁开三寸上行至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的附分穴,再向内上斜行与膀胱经内侧线会合于天柱穴。
8) 足少阴肾经
从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起,经足心斜向足内侧至足内踝下方,再绕足内踝后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至腘横纹内端,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至腹股沟内侧分成四支:其一向外至股骨头;其二向内至阴器、膀胱;其三向后上方夹脊柱两侧上行至第二腰椎,发出一个分支到肾前部,再上行至膈下发出一个分支到肝,过膈肌后上行至第三胸椎在发出一个分支到肺,再上行发出一个分支至咽喉,再上行发出一个分支到舌根部,再上行入脑,通脑干;其四从腹股沟内侧,沿前正中线旁开半寸上行,在脐旁肓俞穴发出一个分支,横行绕至腰部的肾俞穴,入腹至肾后半部;再从肓俞穴上行至上腹部(脐上六寸)的幽门穴,斜向外上方至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两寸的步廊穴,从步廊穴上行至锁骨下的俞府穴,再向内上方斜行至天突穴入喉咙并与内侧线会合。
9) 手厥阴心包经
从手中指桡侧指甲角起,沿手中指桡侧进入掌心劳宫穴,从劳宫穴发出一个分支到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主干从劳宫穴上行,过腕横纹中部,沿上肢内侧中线上行至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的曲泽穴,再沿肱骨内侧上行(肺经和心经之间)至腋下前端发出三个分支:其一经腋下绕至背部至厥阴俞入胸到心包后部,再经纵隔上咽喉后面;其二斜向乳头,经天池穴斜入胃经,过膈肌后发出一个分支到胃,再沿胃经下行到足三里下一寸的心包经下合穴;其三从腋前经前胸向内斜上行走至天突穴分成两支:一支沿纵隔下行到心包前半部分;一支沿颈内上行入脑,到中央后回上半部分和边缘页。
10) 手少阳三焦经
从手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的关冲穴起,沿无名指尺侧上行,经手背第四五掌骨间上行,再从上肢外侧尺骨桡侧上行,到肱骨外上髁;另一支,从中指尺侧指甲角旁起,沿中指尺侧上行,经手背第三四掌骨间上行,再沿桡骨尺侧上行至肱骨外上髁,经肱骨外侧至肩峰外下方的肩髎穴分成五支:其一向前下方绕肩头至腋下胁肋间;其二向后中线至大椎穴;其三向后中线到厥阴俞穴分成两支:一支入胸腔,到心包后面;一支沿膀胱经下行到三焦俞分成两支:一入腹腔到结肠;一下行到三焦经下合穴委阳穴;其四从肩髎穴过肩上到天突穴入胸中络肺和心包;其五经肩上至颈外侧上行,再经下颌角下分成两支:第一支上行到达颅底入脑,到中央前回上部;第二支经耳后分成两支:一条向上绕向耳前,再从外上方绕回耳后经风池穴入脑,到达小脑;另一条从耳后中部入耳中,再从耳前出来到达外眼角。
11) 足少阳胆经
从膝关节外侧中点处诱发经络感传,其下行支有二:一条沿腓骨前下行至外踝前下方的丘墟穴,再斜向足大趾内侧;另一条沿腓骨后下行,过外踝上方到丘墟穴,沿足背外侧至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的足窍阴穴;其上行支亦有二:后支沿大腿外侧后缘向后上方行至环跳穴分成两支:一支散至骶椎,经骶后孔进入盆腔中,通达生殖器官;一支斜向前上到日月与京门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可称为日京穴);前支从膝外上行至居髎穴分出三支:其一到股骨颈;其二到前阴;其三再从居髎 穴上行,沿侧腹部至肋缘处的日京穴,再分成四支:第一支入腹,至肝胆前部(左侧过中线至胆);第二支向后绕至胆俞穴,入腹中至肝胆后部;第三支经腋前线上行至肩上;第四支经腋后线上行,经腋后上肩上与前支会合于肩井穴,由肩井穴 再分成两支:后支到大椎穴;后上支到风池穴后分成两支:其一入脑到达梭状回;其二上行到阳白穴,回行至耳垂后分成两支:下行支到下颌角外下方;上行支再绕耳上方,经头维穴下至耳前,再到外眼角。
12) 足厥阴肝经
从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的大敦穴起,经足背内侧至内踝前的中封穴,过内踝前沿胫骨内缘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与脾经交会,再斜上至腘内横纹皱襞端的曲泉穴,经大腿内侧中线上行到腹股沟部分成两支:一支到阴器;一支从小腹向外斜上至章门穴分出两支:其一入腹,横行至剑突下方;其二向内斜上,行至乳中线第六肋间的期门穴分成三支:第一支绕至背后到肝俞穴,入腹后分成两支:一通肝胆后半部分;二沿脊柱两旁过膈肌上到肺,第二支入腹通肝胆的前半部分;第三支进入腹腔后上膈肌,再沿肋软骨外缘后上行到咽喉后面,再上行至眼后面分成两支:前行支到眼分成两支:内行支经从内眼角出颅,向上经攒竹穴斜至百会;外行支从外眼角出颅,下行至嘴角,分成两支到人中和承浆穴;上行支从眼后上行入脑,经脑干到脑垂体。
以上只是个人的经络感传经验,从科学性上来说这是不够的。但是,正如长滨善夫所著《经络之研究》那样,可以抛砖引玉,使经络研究再深入一步。
[ 本帖最后由 valentinoyu 于 2008/5/18 11:37 编辑 ]
脊椎与经络
研究脊椎的人不少,研究经络的人也不少。但是,研究脊椎与经络关系的人却不多。因为很少有人同时研究这二者。我有幸兼研两者,从中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下面就是脊椎与经络关系的具体内容:一、《内经》中的记载
《灵枢.经脉》说:“大肠手阳明之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督脉之别,…夹膂…入贯膂”。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手阳明之正,…入柱骨”。
《素问.骨空论》说:“ 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入循膂”。
二、我的经络感传与脊椎
1) 手太阴肺经:经肩前部至大椎穴。
2) 手阳明大肠经:从肩髃穴经肩上方至大椎穴。
3) 足阳明胃经:从缺盆向后至大椎穴。
4) 手太阳小肠经:从臑俞穴斜上,行至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
5) 足太阳膀胱经:内侧支斜向内上分几支入骶骨后孔,…入通椎管上行和下行,…发出分支到大椎穴和陶道穴。
6) 足少阴肾经:其三向后上方夹脊柱两侧上行至第二腰椎。
7) 手少阳三焦经:向后中线至大椎穴。
8) 足少阳胆经:一支散至骶椎;一支到大椎穴。
9) 督脉:至大椎穴进入督脉。一支夹后正中线上行,;一支进入颈椎至颅下面。一支夹后正中线下行,经第二腰椎时向前外横行至肾;一支从第二腰椎夹后正中线继续下行至肛门。
10) 带脉:经肾经的肓俞穴横行至第二腰椎棘突下进入腰椎椎管中;一支斜行至大椎穴进入颈椎和上位胸椎。
三、背俞穴与脊椎
人体的十二经络于相应的背俞穴有感传联系,背俞穴与相应的脊椎相邻近,对对应的椎节也有明显的影响。下面是关于椎节、背俞穴和十二经络的对照:
代号 椎节 背俞穴 经络
T3 胸椎第三节 肺俞 肺经
T4 胸椎第四节 厥阴俞 心包经
T5 胸椎第五节 心俞 心经
T9 胸椎第九节 肝俞 肝经
T10 胸椎第十节 胆俞 胆经
T11 胸椎第十一节 脾俞 脾经
T12 胸椎第十二节 胃俞 胃经
L1 腰椎第一节 三焦俞 三焦经
L2 腰椎第二节 肾俞 肾经
L4 腰椎第四节 大肠俞 大肠经
S1 骶椎第一节 小肠俞 小肠经
S2 骶椎第二节 膀胱俞 膀胱经
四、各椎节棘突下诱发的经络感传
C1 肺经
C2 肺经
C3 大肠经
C4 三焦经(到中指尺侧)
C5 三焦经(到无名指尺侧)
C6 小肠经
C7 无法分辨
T1 肺经
T2 肺经
T3 肺经、大肠经
T4 心包经、三焦经
T5 心经、小肠经
T6 小肠经
T7 带脉
T8 三焦经
T9 肝经
T10 胆经
T11 脾经
T12 胃经
L1 三焦经
L2 肾经、带脉
L3 肺经
L4 大肠经
L5 膀胱经
S1 小肠经
S2 膀胱经
S3 胆经、膀胱经
S4 胆经、膀胱经
S5 胆经、膀胱经
五、与十二经及督脉、带脉相关的椎节
将以上资料归纳整理后,如以经脉为纲,可知与其相关的椎节。
1. 肺经 C1、C2、C7、T1、T2、T3、L3。
2. 大肠经 C3、C7、L3、L4。
3. 胃经 C7、T12。
4. 脾经 T11。
5. 心经 T5。
6. 小肠经 C6、C7、T5、T6、S1。
7. 肾经 L2。
8. 膀胱经 C7、L5、S2、S3、S4、S5、贯通椎管内部。
9. 三焦经 C5、C7、T4、T8、L1。
10.心包经 T4。
11.胆经 C7、T10、S3、S4、S5。
12.肝经 L9。
13.督脉 贯通脊椎棘突(夹中线)。
14.带脉 C7、T2。
六、脊椎经络相关理论的应用
知到了脊椎与经络的关系,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参考
1)通过经络病变判断可能存在的脊椎病变。
2)通过脊椎的病变判断可能存在的经络病变。
2.治疗参考
1)通过针刺相关的经络穴位来达到某椎节的镇痛、消肿和活血化淤作用。
2)通过相关椎节的治疗来根本治疗经络的病变。
现行经穴图的尴尬
从有文字记载经络穴位到绘制经络穴位图历经了许多的坎坷,其间有些绘图资料可能失传了。但是到宋朝出现了王唯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此经穴图才大量出版发行。以后,历经数朝的改进才使我们得以看到现代版的经络穴位图。毫无疑问,这套版本的经络穴位图是总结了前人绘制经络穴位图的经验才绘制成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这套版本的经络穴位图就没有问题、就不需要改进。为此,我就现行经络穴位图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希望能在下次改版时得到改进。一、现行经络穴位图的经络部分绘制不全
经络穴位图顾名思义是包括经络图和穴位图两个部分。参考此图不但可以用于查找穴位,更重要的是用于经络诊断。即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查找患病部位所在的经络来循经取穴。如果经络穴位图中的经络绘制不全,针灸治疗的疗效就要大打折扣。现行的经络穴位图缺乏经络的内脏循行、脑内循行和很多分支等。
二、现行经络穴位图存在用单线串连穴位的弊端
经络是有分支的,在各分支上也存在穴位。现行经络穴位图将主干和分支上的穴位串成一条线,不但给读者造成没有分支的误解,还会给经络穴位图造成牵强的感觉,使人看起来很别扭。如三焦经在手臂是两条线,会宗穴是在尺骨的桡侧缘的一条线,其他的穴位是在桡骨的尺侧缘一条线。现行的经络穴位图以桡骨的尺侧缘一条线为主,在会宗穴出画了一个V 线。如此情形甚多,将很规范的经络线搞的不伦不类。
三、现行的经络穴位图在内脏部分常用模糊处理的方法
由于《内经》中讲述了经络的内脏循行,但是所讲述的又不全面。很多地方不能被后人所理解,于是现代的经络穴位图就大胆的进行了模糊处理。结果连作者也觉得不可信,故名为“示意图”。
四、现行经络穴位图常常出现明显的错误
由于现行经络穴位图是以对《内经》文字的理解为主绘制的,所以由于两千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差异必然会导致某些绘图上的差异,也就是错误。如有些书将肺经的线路穿过了胸膜腔,将从云门穴发出的分支改成了从中府穴发出。
五、现行经络穴位图没有反映出穴位的特异性
虽然说一条经络上的穴位具有共性可以治疗大致相同的疾病,但是一条经络上的穴位也有各自的特异性(如背俞穴、交汇穴、全息穴等)。由于对于穴位的本质还没有研究透,便不能在图中有规律的标示出这些特征。现在发现由于每一个穴位处的毛细血管密度不同,所造成的感传频率也不同。所以具有各自的主治疾病。可否将每一个穴位的频率特征附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一目了然?
六、任督穴位的问题
由于近来发现任督二脉并非是各自一条线,而是夹中线并行的对称的两条线(《内经》中亦有此提示)。与此对应的是:任督二脉上的穴位是否也应当对应的改变成夹中线对称分布?
七、全息穴位图的补充
目前的经络穴位图只绘出了耳的全息穴位图。此外还有眼、鼻、齿、唇、舌、乳房、腹等部位的全息穴位图没有绘制出来。
近代经络和穴位的研究有很多成就(特别是经络感传研究),有必要依据研究结果不断的修改和提高经络穴位图的质量,以便给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经络中的气与血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如《灵枢. 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外中医还发现了人体内经络气血多少的遗传规律。以上内容似乎不仅仅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的,还需要有大量严谨的特殊试验方法才能得出以上结论。如此大量而严谨的实验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为什么现代人不能复制出来以上的实验内容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我们发现:一、古人是用顶眼看到的经络气血运行状态
顶眼就是用脑屏或松果腺的视觉功能来观看普通肉眼看不到的事物,有些像现代的X光机。有些人还具有彩色透视功能。说古人用肉眼看见经络的状态有如下依据:
1)古书中的直接记载
《灵枢. 骨度》说:“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另外《奇经八脉考》说:“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查之”。
2)现代有透视能力人的描述
在前一个阶段的经络研究中,曾有人利用具有透视能力的人观察经络。
3)普通人用肉眼看不到经络
4)古书中的间接记载
《灵枢. 经脉》中记载的手三阴经均起于胸腹,而这种起于胸腹的经络感传是不能用现代方法诱发的,只能是用顶眼观察到的经络自然循行状况的真实记录。《灵枢. 五十营》记载的:“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只能是观察得到的。
那么古人用顶眼到底看到了些什么?经过研究整理资料后我们发现有如下内容:
1)流动着的经络是一条亮线
如果经络处于关闭状态,即便是具有透视功能的人也看不到经络。只有经络处于开放或流动状态,具有透视功能的人才有可能看到经络是一条亮线。作为一条亮线的客观指标应当具有亮度和宽度两种类型。正如《灵枢. 骨度》说:“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其中浮(明显)、坚(坚挺)、亮(明亮)是气盛的表现,反之沉(不明显)、软(疲软)、暗(灰暗)是气虚的表现;而亮线的大小反映的是循经血液流动量的多少。亮线宽大的血多,亮线细小的血少。上述经文的具体记述可能有误,应改为“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气多血;细而沉者少气少血”。
2)不同的经络具有不同的颜色
在经络开放时,不仅各个经络所具有的震动频率不同,它们的电磁波谱(可能是红细胞通过微循环时细胞膜电位变化所至)也会不同。因此,有人看到的经络会具有不同的颜色。《素问. 经络论》载:“帝曰:经之常色如何?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常色也”。
3)我个人的经历
1982年的一天,我因为左肩后部冷痛,便开始运气治疗。首先入静,再意守左手的少泽穴,当气感充盛后,气流便循左小肠经向心性流动。这时,我突然看见了我的左手臂上流动着的经络。这是一条流动着的亮线,约有筷子粗细。经络的亮度很象点燃的白炽灯灯丝,外周的上肢有淡灰色的影子。流动的速度很慢约每秒2cm 。当经络流到左肩后部时,冷痛感立刻消失。
二、经络气血多少的临床表现
用顶眼观看经络状态并不是常人所能看到的事。为了普及应用经络气血的理论,古人发明了一套临床观察的方法来判断经络气血状态。如《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 五音五味》就记载了以经络皮部和经筋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经络气血多少的内容。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气血多少 毛发 皮肤 经筋
气多 毛长 热、薄而软 肥
气少 毛短 寒、坚而厚 瘦
血多 毛多且美 润泽
血少 毛少且恶 枯涩
气血皆多 毛美、浓密 薄软温润 肥
气血皆少 毛少或无 寒坚厚涩 瘦
此外古人还从脉象上来判断经络气血的多少。如《素问. 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脉实血实,脉虚血虚”。现代也可以用经络辩证仪来判断经络的经气虚实。
三、遗传性的经络气血多少规律
古人在大量的观察了经络气血状况之后发现,在正常时各经脉气血多少的情况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各家的观察结果略有差异。现对比如下:
经络名称 九针论 五音五味 气血型志
阳明 多气多血 多血多气 多血多气
太阳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少阳 多气少血 多气少血 少血多气
太阴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少阴 多气少血 多血少气 少血多气
厥阴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少气
以上内容虽然记载了古人略有不同的实验结果。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尚不明确的问题:
1)阴经的记载有不同的结果。
2)只述六经,不分手足似嫌分类太粗。
3)试验的结果只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4)临床使用价值不大。
四、经络气血多少的影响因素
以上只是概述了遗传上经络气血的流行病学情况,实际应用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差异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记述了二十五种人的经络气血多少特征,实际上还有很多。
2)年龄差异
《素问. 上古天真论》和《灵枢. 天年》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经络气血变化规律。
3)地域因素
《素问. 异法方宜论》间接的记述了不同地域人体经络气血的特点。
4)其他
还要考虑季节、药物、饮食、情志、工作、锻炼、性生活等因素对经络气血的影响。
五、常用的经络气血调整方法
1)中药
中药的归经就是很典型的调整经络理论,其中的补血药独具特点。
2)针刺
针刺补或泻经络之气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通过调整经气也可以补充局部的血液。但是若欲在整体上补血,还是以中药为佳。
3)艾灸
艾灸对经络的作用以补气为主。
4)推拿
推拿按摩对经络的作用机理与针灸相类似,可补可泻。
5)乐音
乐音通过共振的作用促使经络开通,具有补充经络之气的作用。虽然也可以用比某经络固有频率高一个八度的乐音来达到泻的作用,但大多还是用于补经络之气。
6)气功
气功疗法可以疏通经脉,如果是大周天功,那对经络的补气作用就更为具体。
7)食疗
实物其实也是药,可以在食疗书上查出某食物对经络的作用。
8)情志疗法
情志可以影响经络的气机,利用情志对经络的影响也可以调整经络的气血。
六、探讨经络气血的实质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这个通路与血管的明显不同就是,可以对所循行之路经具有直接的营养作用。现代看来,具有这种作用的血管就是微循环。解剖学的实验发现经络处的小血管特别密集,且呈循经性的管网状结构。如此来看,经络中的气就是可以使循经微循环开放的因素如局部交感神经的抑制、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经络中的血就是血管中的血。古人通过调整人体内经络中的气血来调整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而治疗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疾病。
十二经的足底穴位与应用
作为民间疗法的足底按摩技术已经流行几十年了。目前,这种保健按摩的方法正日益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但是,这种按摩的理论却一直为神经反射学说所独占。虽然每一本足底按摩的书籍都会提到中医的十二经脉与足底有联系,但是其中并没有介绍相关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操作技术。因此,欲将足底按摩归入中医领域就有些牵强。可是正当各种理疗方法努力向中医(经络穴位)靠拢之时,我们也不好将足底按摩推出中医之外。为了确立足底按摩的中医地位,我进行了一年多的十二经脉通足底部的经络感传研究。虽然只是个人的经络感传结果,但希望能以此来抛砖引玉,为有兴趣的学者提供一点进一步研究的线索,也为临床提供一点治疗的依据。 一、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的足底穴位图
附图是我所作的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足底穴位图。图中的椭圆点就是十二经脉感传到达足底并扩散成穴位的部位(实际范围比图中还要大一些)。其中肺经和心经的足底感传范围还要向前方扩散一段。感觉的性质一般是麻和胀。图中用不同的颜色和形式表示不同的经络。
二、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中足底穴位的命名
为了方便的使用和称呼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中发现的足底穴位,我们用以下方法命名:
1)总体称之为“十二经脉足底穴位”,或简称为“经足穴”。
2)各称之为“某经足底穴位”,或简称之为“某(经)足穴”。具体名称是:脾足穴、肝足穴、肾足穴、心足穴、肺足穴、心包足穴、小肠足穴、三焦足穴、大肠足穴、胃足穴、膀胱足穴、胆足穴。
3)足底穴延长线的命名有:心足线、肺足2线(肺足穴通2趾根联线)、肺足3线、肺足4线。相应的线端则称之为2趾根、3趾根和4趾根。
三、经足穴在足底的分布规律
仔细观察附图后,我们就会发现经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体如下:
1)手足经络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各有区域。如从后外1/5 处向前内2/5 处画一条斜线,则线内下方为手六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线外上方为足六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
2)阴阳经络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各有区域。如从后内1/10 向小趾尖画一斜线,则线内上方为阴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线外后方为阳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
3)足六经在足底的经足穴与相应足六经的某些经典穴位接近或重叠。如:脾足穴与脾经的太白接近;肝足穴与肝经的太冲接近;肾足穴与肾经的涌泉重叠;胆足穴与胆经的足临泣接近;膀胱足穴与膀胱经的京门接近;胃足穴与胃经的冲阳接近。
四、经络感传的方法
全息穴的经络感传方法与传统的经络感传方法略有不同。具体如下:
1)需要找到经络感传高度敏感人。
2)入静后将需要探知的部位(如足底)完全放松,集中精力体验需要探知的部位。
3)从需要探知部位的远端刺激十二经脉,刺激的手法要轻,可用内气催促气行经脉。
4)需要反复多次以求得到稳定的感传线路。
五、十二经通达足底的具体路径
足六经通达足底的具体路径比较简单,具体如下:
1)脾经通过太白穴向下扩散至脾足穴。
2)肝经通过太冲穴向下扩散至肝足穴。
3)肾经的涌泉穴与肾足穴重叠。
4)胆经通过足临泣穴向下扩散至胆足穴。
5)膀胱经通过京门穴向下扩散至膀胱足穴。
6)胃经从冲阳穴向外下方发出一条分支到胃足穴。
手六经没有通达足底的直接通路,它们是借用足六经的通路来到达足底的。具体如下:
1)心经的感传经心脏至肝经,再下行至中封穴,再从足内侧向前下行到足底的心足穴。感传再向前行进约两寸。
2)肺经的感传经中府穴进入胸腔,下行过膈肌到达结肠,沿结肠下行,从腹股沟出盆腔,经脾经的冲门穴沿脾经下行,经商丘穴到达足底的肺足穴。从肺足穴发出三条分支到达2、3、4足趾根部。
3)心包经的感传从天泉穴,经前胸上部内表面到达肾经的俞府穴,经肾经下行至照海穴,再沿足内侧下行至足底的心包足穴。
4)大肠经的感传经肩髃穴内行,从缺盆进入胸腔,沿乳中线下行,过膈肌后进入大肠,经腹股沟出盆腔,再经气冲穴进入胃经,下行到达踝部,经解溪穴从足外侧到达足底的大肠足穴。
5)三焦经的感传经肩髎穴通过前后腋皱襞进入胆经,经胆经下行至丘墟穴,向外、后、下绕至足底部的三焦足穴。
6)小肠经的感传经臑俞穴横行至心俞穴,再沿膀胱经下行至昆仑穴,再向下、向后、向内行至足底部,到达小肠足穴。
六、十二经足底穴的应用
知道了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的足底穴位后,我们就可以将系统的中医理论用于足底按摩了。具体内容如下:
1)用于十二经络的诊断
如果某足穴局部发凉,皮肤枯萎,肌肉瘦削,按之酸痛,为相应的经络偏虚,同时也应具有该经络偏虚的其他症状。
如果某足穴局部发热,皮肤色红,肌肉厚实,按之胀痛,为相应的经络偏实,同时也应具有该经络偏实的其他症状。
2)用于十二经络的治疗
如果某经络偏实,可以应用相应经络的某足穴按压以泻其经气;如果某经络偏虚,可以应用相应经络的某足穴揉摩以补其经络的经气。
3)用于治疗足底部的疾病
如果足底部发生了病变,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判断所病经络,并在该经的其他部位选穴治疗。
4)应用举例
民间疗法中有一种用木(竹)板拍打足底涌泉穴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当风寒感冒发高烧时,可以拍打数千下。一般几小时后就可以退热。现在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了。原来风寒感冒的经络病变是肺经和肾经的气虚,拍打足心的涌泉穴正好有补肺、肾经阳气的作用。
附图是我所作的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足底穴位图。图中的椭圆点就是十二经脉感传到达足底并扩散成穴位的部位(实际范围比图中还要大一些)。其中肺经和心经的足底感传范围还要向前方扩散一段。感觉的性质一般是麻和胀。图中用不同的颜色和形式表示不同的经络。
二、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中足底穴位的命名
为了方便的使用和称呼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中发现的足底穴位,我们用以下方法命名:
1)总体称之为“十二经脉足底穴位”,或简称为“经足穴”。
2)各称之为“某经足底穴位”,或简称之为“某(经)足穴”。具体名称是:脾足穴、肝足穴、肾足穴、心足穴、肺足穴、心包足穴、小肠足穴、三焦足穴、大肠足穴、胃足穴、膀胱足穴、胆足穴。
3)足底穴延长线的命名有:心足线、肺足2线(肺足穴通2趾根联线)、肺足3线、肺足4线。相应的线端则称之为2趾根、3趾根和4趾根。
三、经足穴在足底的分布规律
仔细观察附图后,我们就会发现经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具体如下:
1)手足经络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各有区域。如从后外1/5 处向前内2/5 处画一条斜线,则线内下方为手六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线外上方为足六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
2)阴阳经络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各有区域。如从后内1/10 向小趾尖画一斜线,则线内上方为阴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线外后方为阳经在足底的经足穴分布区。
3)足六经在足底的经足穴与相应足六经的某些经典穴位接近或重叠。如:脾足穴与脾经的太白接近;肝足穴与肝经的太冲接近;肾足穴与肾经的涌泉重叠;胆足穴与胆经的足临泣接近;膀胱足穴与膀胱经的京门接近;胃足穴与胃经的冲阳接近。
四、经络感传的方法
全息穴的经络感传方法与传统的经络感传方法略有不同。具体如下:
1)需要找到经络感传高度敏感人。
2)入静后将需要探知的部位(如足底)完全放松,集中精力体验需要探知的部位。
3)从需要探知部位的远端刺激十二经脉,刺激的手法要轻,可用内气催促气行经脉。
4)需要反复多次以求得到稳定的感传线路。
五、十二经通达足底的具体路径
足六经通达足底的具体路径比较简单,具体如下:
1)脾经通过太白穴向下扩散至脾足穴。
2)肝经通过太冲穴向下扩散至肝足穴。
3)肾经的涌泉穴与肾足穴重叠。
4)胆经通过足临泣穴向下扩散至胆足穴。
5)膀胱经通过京门穴向下扩散至膀胱足穴。
6)胃经从冲阳穴向外下方发出一条分支到胃足穴。
手六经没有通达足底的直接通路,它们是借用足六经的通路来到达足底的。具体如下:
1)心经的感传经心脏至肝经,再下行至中封穴,再从足内侧向前下行到足底的心足穴。感传再向前行进约两寸。
2)肺经的感传经中府穴进入胸腔,下行过膈肌到达结肠,沿结肠下行,从腹股沟出盆腔,经脾经的冲门穴沿脾经下行,经商丘穴到达足底的肺足穴。从肺足穴发出三条分支到达2、3、4足趾根部。
3)心包经的感传从天泉穴,经前胸上部内表面到达肾经的俞府穴,经肾经下行至照海穴,再沿足内侧下行至足底的心包足穴。
4)大肠经的感传经肩髃穴内行,从缺盆进入胸腔,沿乳中线下行,过膈肌后进入大肠,经腹股沟出盆腔,再经气冲穴进入胃经,下行到达踝部,经解溪穴从足外侧到达足底的大肠足穴。
5)三焦经的感传经肩髎穴通过前后腋皱襞进入胆经,经胆经下行至丘墟穴,向外、后、下绕至足底部的三焦足穴。
6)小肠经的感传经臑俞穴横行至心俞穴,再沿膀胱经下行至昆仑穴,再向下、向后、向内行至足底部,到达小肠足穴。
六、十二经足底穴的应用
知道了十二经通足底经络感传的足底穴位后,我们就可以将系统的中医理论用于足底按摩了。具体内容如下:
1)用于十二经络的诊断
如果某足穴局部发凉,皮肤枯萎,肌肉瘦削,按之酸痛,为相应的经络偏虚,同时也应具有该经络偏虚的其他症状。
如果某足穴局部发热,皮肤色红,肌肉厚实,按之胀痛,为相应的经络偏实,同时也应具有该经络偏实的其他症状。
2)用于十二经络的治疗
如果某经络偏实,可以应用相应经络的某足穴按压以泻其经气;如果某经络偏虚,可以应用相应经络的某足穴揉摩以补其经络的经气。
3)用于治疗足底部的疾病
如果足底部发生了病变,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判断所病经络,并在该经的其他部位选穴治疗。
4)应用举例
民间疗法中有一种用木(竹)板拍打足底涌泉穴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当风寒感冒发高烧时,可以拍打数千下。一般几小时后就可以退热。现在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了。原来风寒感冒的经络病变是肺经和肾经的气虚,拍打足心的涌泉穴正好有补肺、肾经阳气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valentinoyu 于 2008/5/18 11:43 编辑 ]
心主神志新论
在现代文明出现以后,中医心主神志的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攻击。他们以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是脑在主神志而不是心在主神志。在这股强大的科学劲风的影响下,许多中医也不得不承认心主神志的理论是错误的、是中医理论中的糟粕。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中医们坚持心主神志理论的正确性。他们虽然不能用现代科学解释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但他们依然用这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且行之有效。网上的争论还在继续着,但双方都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近来,由于脑内经络感传的研究结果和经络微循环实质的假说使得这一僵局出现了转机。下面就是从这一观点来论述心主神志的具体内容:一、中医的心主神志理论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或称之为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狭义的神,既是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医认为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脏有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出现问题时,心脏的功能却往往是基本正常的。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迟钝、健忘等。
细究《内经》中心所主的神志似乎与现代生理学的认知和记忆有关。《灵枢. 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大惑论》说:“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说:“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二、中西医的脑主神志理论
中医认为脑也与神志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明代的李时珍也认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并说:“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的王昂在《本草备要》中说:“人之记性,皆在于脑”。
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和记忆与人的大脑有关,特别是与大脑皮质的颞叶、海马回、海马、穹隆、下丘脑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有关。
三、心经的经络感传
从手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少冲穴起,沿小指桡侧上行,经掌内侧小鱼际到腕横纹尺侧的神门穴,经上肢内侧面的尺侧上行至肘横纹尺侧端的少海穴,再沿上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腋下极泉穴分成四支:其一向后向内横行至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的心俞穴,再进入同侧心脏的后半部分;其二向下,沿腋前线下行过膈肌后分成两支:一支到十二指肠;一支下行到腹下角分成两支:下行支斜向大腿后面,经膀胱经到委阳穴下二寸的心经下合穴;横行支右至阑尾,再入小肠;左侧沿大肠外侧上行,再横行至十二指肠;其三沿胸腔上端至纵隔上端分成上下两支:下行支到同侧心脏前半部分;上行支沿颈经咽喉到舌下分成两支:前行支沿舌边至舌尖;上行支至目后再分成两支:一支到眼;一支入脑到海马回和颞上回。其四经极泉穴经胸腔内的上后壁到大椎穴。
四、经络的微循环假说
(一)、什么是经络?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毫无疑问,《内经》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现在已知,能够运行血液的组织是血管。可是,解剖学中的大、中、小血管与经络的分布显然都不一样。那么经络是什么血管呢?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是“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即直接的营养作用。这种直接的营养作用还表现在经筋的肥瘦和皮部的枯荣方面。在针刺或病理情况下还会影响到循经的皮肤温度。如《灵枢.经脉》说:“气盛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现代医学认为具有这种直接营养作用的血管是微循环的血管。不但如此,纤维解剖学者们还发现传统经络线上的微小血管密集并形成管网状结构,其外还缠绕着胆碱能纤维。这是不是传统中医所说的经络呢?我以为是!
( 二)、经气流通前后的状态
《灵枢.五十营》说:“呼吸定息,气行六寸”。首先局部经络在气行之前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按理应当是静止的状态或没有气血流动的状态,相当于微循环的关闭状态。当气血流通以后那就是动态或气血流通的状态,相当于微循环的开放状态。我们知道微循环开放后,血液会从小动脉流向小静脉,但是不会与微小血管成九十度的流动。那么是什么在经络中流动呢?原来是这个开放的过程在沿着经络流动。经气流到的经络,微循环就会立刻开放并持续一段时间。
( 三)、经络的不应期
微循环学认为:血液有一个从小动脉向小静脉开放的趋势(主要由动脉血压造成),但是,由于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控制,血液并非持续的从小动脉流向小静脉,而是间断的开放微循环。体内有一些因素可以控制毛细血管前扩约肌,这就是所谓的神经体液因素。如胆碱能神经纤维、组织胺、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在经络的微循环开放了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能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开放的因素被消耗殆尽。于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经络关闭。这时经络处于不应期状态(注:这个不应期是相对的一般情况下的刺激不会使其开放)。随着时间的增加血液中能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开放的因素又逐渐的积累增加。这时循经的微循环处于可应期,如有其他的微小刺激(如附近微循环的开放)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整个经脉微循环的开放。由于有不应期的关系,经络在一个周期内只开放一次。
五、心主神志的经络假说
中医的脏腑理论并非单指人体内的脏器,它们必须与相关的经络功能相联系。因此,研究心主神志的内容一定要联系到心经的经络循行线和心经的生理功能。
按照现代生理学的说法,是大脑皮质中的边缘系统主导着人的认知和记忆功能,而这一部位的微循环受到心经的直接调控。因此,可以说心(经)主控着人体的神志(包括认知和记忆功能等)。当心经气血过多时会发生偏实的神志症状,如:失眠、多梦、嘻笑甚至谵狂;当心经气血过少时会发生偏虚的神志症状,如:反应迟钝、健忘、精神委顿等。
六、心主神志的应用
知道了心主神志的机理后就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来调控心经,使人的神志保持在健康状态。具体的方法有针灸、中药、气功、按摩、中医音乐疗法等。具体的原则是虚补实泻,平衡阴阳。如对于失眠的病人,心火大则泻心火(泻心经);心阴虚则滋心阴(或补小肠经);对于心阳虚所致的记忆力下降,可以温补心阳(补心经)。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其他经络对大脑的影响。因为,五脏之志各有所主,或者说其他经络也对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有影响,也会影响人体的神志活动。如怒为肝(经)实证所致。
实用的经络感传技术
经络感传指的是:当用一定的方法刺激人体的经络或穴位时,受试者所产生的一种循经的特殊感觉现象。经络感传现象从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了。古人根据经络感传现象发现并探索经络体系,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并成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
为了验证经络的客观性,中国的科技人员曾在1972~1978 年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工作。普查之后,人们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
1. 经络感传的出现率约为20 %。地区和民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青少年出现率稍高。
2. 经络感传的路线与古籍记载的内容比较,四肢基本一致,头及躯干不完全一致,多数人经络感传不到内脏。
3. 经络感传的速度约20cm / 秒。
4. 经络感传受温度的影响。
5. 经络感传经过内脏时会有内脏的异常感觉。
6. 经络感传线上的痛阈有变化。
7. 经络感传可以被阻滞。
8.不同的刺激方法诱发的经络感传线路相同。
这次普查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由于在头,躯干和内脏的经络感传尚达不到《灵枢.经脉》的水平,故尚不能进行应用研究。
本人曾在孟昭威旗下进行过经络感传研究。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对经络或穴位的刺激不可过强 ,过强则会分散受试者的注意力使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一定要使经络感传的强度增大,这样感觉才能清晰。然而二者往往不可得兼,人们常用增强刺激的办法来提高经络感传的强度,但是敏感性却下降了。为了找到能兼顾二者的方法本人曾进行了专项研究,最后终于找到了以下两种可行的刺激方法。
1.气功大周天法
在入静后,意守某一经穴即可诱发出经络感传且感传强烈而清晰。这种方法可以使经络感传到达内脏,但是因为能达到大周天的人不多故不适于普查。
2.古琴乐音法
古琴的某些乐音可以诱发出经络感传。因为受试者静坐或静卧又没有受到不良刺激故感觉敏锐,为了更好的感受经络感传亦可堵塞耳孔使感觉更加集中。反复同一乐音可使经络感传加强。
由于方法的改进使感传清晰,定位明确且可重复性强,不仅达到且超过了《灵枢.经脉》的水平。由此经络感传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利用上述方法我们进行了以下经络感传诸方面的实用性研究。
1.验证《内经》中的经络路线
通过经络感传试验,我们验证了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和奇经八脉的路线。结论是《内经》的记载是正确的,但不是很全面,需要补充。后人对《内经》的理解有一些错误,需要修正。
2.探索特异穴位的经络联系
在针灸学中有许多特异穴位(如: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等)具有相关经脉的主治作用,但是不清楚它们与相关经脉的联系。经络感传实验找到了它们与相关经脉的感传路线,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求证现代全息穴与经络的关系
近代许多人发现了不同部位的全息穴位,如耳针穴,眼针穴,鼻针穴,唇针穴,第二掌骨侧全息穴,肿瘤奇穴,足底按摩穴等。其临床使用情况与针灸有许多相似之处。经络感传实验发现它们与十二经脉都有直接的联系,按照经络理论治疗会更有效。
4.补充古代经络路线的不足部分
古人著书,言简意赅,有许多地方需要后人补充。《内经》亦如是。如《灵枢.经脉》只记述了肾经贯脊一条经过躯干的路线,临床上的穴位却有一些在胸腹部。如此让后学万般不能理解。经络感传实验发现了肾经的胸腹部感传路线,如此 肾经在胸腹部的穴位便有了归属。
5.发现新穴位
通过经络感传实验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有效穴位。学过针灸的人大都知道有六腑下合穴,现在我们又找到了六脏下合穴。如:肺的下合穴是在委阳下一寸处。
6.纠正教材中的错误
现在的经络学教材中尚有一些不可以出现的错误。如:肺经是从中府穴经胸膜腔进入肺脏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因为胸膜腔只是一个无组织的空间。如果有经络通过,那经络便没有组织结构了或不存在了。经络感传实验发现肺经是从天突穴和肺俞穴进入纵隔的,然后跟从气管及支气管入肺。
7.有助于探讨经络实质
经络感传的研究使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地方有经络,那些地方没有经络。探讨经络存在组织的共性和特殊性将有助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8.绘制经络全图
根据经络感传路线可以绘制一套系统的经络全图,以便更好的指导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9.指导针灸和推拿的临床
以往由于我们对经络的内脏循行知之有限,所以在循经取穴时经常发生疑惑。如:治疗糖尿病时针那一侧脾经的穴位更好?通过经络感传实验我们发现了经络内脏循行的不对称性。如:右侧的脾经通达胰脏,而左侧脾经才通达脾脏。临床上的经穴检查亦发现糖尿病人的右侧穴位压痛明显大于左侧。因此选择右侧脾经的穴位治疗糖尿病才是正确的。
10.用于疑难病的研究
许多疾病之所以称之为疑难病,是因为我们对其机理不能深入理解,所以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发现疾病部位的经络
分布情况,将有助于治愈一些疑难疾病。如:经络感传实验发现三焦经通过肱骨外上髁,所以针刺三焦经的穴位或调整影响三焦经的脊椎将会治疗网球肘疾病。
11.用于针刺麻醉
临床上针刺治疗半月板损伤很有效,但是病人常感觉到很疼痛。为了止痛,我们常常使用针刺麻醉。循经取穴是基本原则。经络感传实验发现带脉经过半月板的边缘,因此针刺足临泣便成为板月板损伤的最佳止痛穴位。
12.用于破解一些绝招
在医疗上有一些办法很有效,但是说不清道理故称之为绝招。当用经络感传方法后,便会发现其中许多绝招的秘密所在。如:按摩肺俞学治疗肺结核病,是由于肺俞穴有膀胱经,肺经和大肠经通过,按摩肺俞具有补肾阴,肺阴和肺气的作用。
经络感传的实用范围很广,希望中医界广为利用。
循经性的新陈代谢
一、什么是新陈代谢?任何活着的生物都必须不断地吃进东西,不断地积累能量;还必须不断地排泄废物,不断地消耗能量。这种生物体内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就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可以分成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指随着生命现象或作为其原因的能量的出入或转换。也就是从能量方面来观察物质代谢。在能量代谢方面,在化学键能(呼吸、发酵)或光能(光合成)直接转化成热量前,转换成ATP等的高能键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但是转化的效率为30—60%,转化成热能的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或补偿由于蒸发而散失的热量等。捕获和贮藏的化学能根据需要而转换成力学能(肌肉、纤毛、鞭毛的运动、细胞分裂活动),电能(生物发电器官、神经细胞),光能(生物发光)等。生物体的能量代谢也服从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对生物界能量代谢的能源追根问底的话,那么太阳能几乎是一切能的来源;物质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从有生命的单细胞到复杂的人体,都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称为物质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的物质代谢,亦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合成和分解的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称合成代谢,如由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反应;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反应称分解代谢,如大分子糖元分解为小分子葡萄糖的反应。物质代谢常伴有能量转化,分解代谢常释放能量,合成代谢常吸收能量,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可供合成代谢的需要。
新陈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除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可被机体直接吸收之外,多糖、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等都须经消化,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才能被吸收到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酶的催化进行水解叫做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肠粘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叫做吸收。②中间代谢。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由血液及淋巴液运送到各组织中参加代谢,在许多相互配合的各种酶类催化下,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③排泄。物质经过中间代谢过程产生多种终产物,这些终产物再经肾、肠、肝及肺等器官随尿、粪便、胆汁及呼气等排出体外。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它由两个相反而又同一的过程组成,一个是同化作用过程,另一个是异化作用的过程。
人和动物吃了外界的物质(食物)以后,通过消化、吸收,把可利用的物质转化、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把食物转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储存起来,这就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是在同化作用进行的同时,生物体自身的物质不断地分解变化,并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去,供生命活动使用,同时把不需要和不能利用的物质排出体外。
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在生长、发育和衰老阶段是不同的。幼婴儿、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物质来建造自身的机体,因此新陈代谢旺盛,同化作用占主导位置。到了老年、晚年,人体机能日趋退化,新陈代谢就逐渐缓慢,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主次关系也随之转化。
新陈代谢是生命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如果新陈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
二、能量代谢具有循经性
用多种检测能量的方法检测人体体表后发现,人体的能量代谢呈现循经的特点,特别是在用一些方法诱发出经络感传后更为明显。具体的方法有红外线热像仪、彩色液晶、冷光仪、辉光仪等。
三、物质代谢具有循经性
天津中医学院应用先进的离子微电极技术在人体和动物活体上检测到穴位和经脉线下肌层的钙离子浓度远高于非经脉线,相差为一倍。他们还发现针刺动物或人体经穴处,该经脉的钙离子会迅速增加,以后的研究他们还发现经穴下面的钾离子也具有类似的变化。这是经脉化学物质的特异性以及针刺后血气运行伴随化学物质变化的重要发现。
此外,经脉线上针刺后还引起循经皮肤CO2释放量的增加和氧分压的下降,分别为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和福建针灸经络研究院所证实。.
复旦大学用质子激光X线荧光光谱方法大面积扫描发现经穴下存在钙的富集区(钙库),其总量较对照区高10倍。该协作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等发现针刺经穴位“得气”时,其位置均在结缔组织中。他们还通过红外光波长传输特性的测试,发现在9µm到20µm的波长范围内,存在一种高传输率的波段,从而认为经脉下的结缔组织中的红外光(能量、信息)传输功能和钙富集区的发现是两项重要的客观事实,反映了人体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
针刺引起经脉线的多种化学因素的变化进一步说明经脉是一种血气运行的通道.
四、《内经》对经络的认识
在以上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重新审视《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我们就会发现还可以有与以前不同的理解。《灵枢. 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脉度 》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以前我们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但又不知是怎样运行的,只知道肯定不是指在动脉中运输血液。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循经的微循环在开放”。这种运行气血的方式是直接对所过组织的营养作用,这与动脉单纯的运输血液有明显的不同。与生理相对应的病理现象在《灵枢. 经脉》中亦有记载:“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文中虽指手阳明大肠经,但实则为所有经脉的普遍现象。其实质是循经代谢的病理性异常表现。类似的记载还有关于经筋和皮部等的记述,皆反应了人体循经性的肌肉和皮肤及附属器的病生理变化。
五、循经性新陈代谢的解剖基础
为什么会有循经性的代谢变化?它的解剖基础何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发现在经络线上小血管的密度非常高而且其结构有其特殊性。在穴位处的小血管亦成密集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经络理解为循经密集的微循环特殊结构。这种结构大体解剖是无法看到的(有人用同位素示踪法可以看到它的轨道),因此不被现代医学所承认。但是,对比一下微循环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后就会发现二者及其相似。我曾经反复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后按压左侧股动脉,然后再次捻针,这时无论怎样捻针都不会得气。放开按压左股动脉的手后,马上又可以得气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经络的结构:正如军队在前线打仗,每一个战壕里的士兵就都是微小血管,各级指挥系统就像神经,运输系统就象动静脉。其中的战壕就是经络,其间的碉堡或机枪就是穴位。一旦一处开火(针刺)就会引发全线的战斗,这就好像经络感传。 很好的材料,打印收藏,慢慢研读。。。 有些不同看法
伯岐应是按五脏五色推断出气的颜色.练气功中出现的颜色不止五色.所谓见到颜色的都是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