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9/8/16 02:51:59

谁占用了公共医疗资源? 挂号公司是否有悖公平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多个假冒沪上各大医院的网站,宣称能在线预约专家号,因其非常仿真,致使多名患者上当,分别被骗取30元—300元不等的“挂号费”。对此,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对假冒网站,必须坚决予以打击。然而,这些网站之所以要假冒的动机,是因为确实有多家货真价实的“挂号公司”,通过为患者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专家门诊号,收取服务费,获利颇丰。人们不禁要问,公立医院专家门诊属于公共资源,怎么成了少数机构牟利的途径,以至于引来假冒?

  挂号公司,是否有悖社会公平

  目前,申城提供网上专家预约的专业网站有3家,无一例外均是医院系统外的健康服务管理公司,即所谓“挂号公司”开办。

  赵女士在某健康管理公司花180元办了一张年卡,有需要时就登录这家公司办的网站。每晚6时,公司会将从各大医院拿到的15天之内的专家号挂上网,赵女士必须眼疾手快“下订单”,“一般能挂上”。

  除了上网,还可以电话预约。拨打某个号码,转入“导医”专线,挂号成功需付20元—30元,账单月底随话费一起寄来。此外,社会上还有形形色色的小型健康咨询管理公司,从业者利用人脉搞到专家号,有的还全程陪护看病,收费可高达数百上千元。

  挂号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赞同者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中介服务形态,能节省患者排队时间。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收费“代挂专家号”有失社会公平。专家门诊号是公共资源,理应为所有人公平享有,应当“分配给最需要的人”。排长队虽属无奈,但却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

  专家预约,大医院为何缺位

  预约挂号,能改善医疗秩序,已经成为医患双方的共识。据龙华医院调查,61%患者要求并能接受门诊预约,而73%专家认为需要预约。然而申城各大医院的预约,通常只限于专家就诊结束后,与病人预约复诊时间。

  其他预约方式呢?记者登录某三甲医院网站,点击“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却转到了一家健康管理公司的页面。记者又拨打某儿童专科医院的预约号码,转接后接听的同样是一家健康管理公司。

  绝大多数专家隶属于公立医院,为何医院自己不开办网上或者电话预约服务,却要把专家号转给第三方,让挂号公司从中牟利?

  一家大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透露苦衷:医院曾开通电话预约,但电话中无法确认患者的身份,也因为不收费,无法保证预约者守约,结果常造成专家空等,不得不中止。至于网上预约,除了大笔的基本设施投入,更需要多名专职服务人员,在医院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实在是抽不出人手。而第三方公司拥有广泛的网络,将部分专家号转给它们,也是扩大医院影响力的一个途径。

  但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医院对专家号预约其实并不热衷。专家号属于稀缺资源,医院不愁挂不满,如果自己办网上预约或者电话预约,增加工作量却没有任何新的收益。

  破解难题,政府可做什么

  谁应该承担起推广预约诊疗的责任?

  医院责无旁贷。专家号预约不同于订旅馆或机票,不能简单地市场化运作。作为专家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医院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补上网络、电话等适用更广的预约方式的“缺位”。申城已有不少成功经验:新华医院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坚持免费提供电话热线预约;仁济医院泌尿科等科室,将复诊预约与“先看病再挂号”的流程改革结合……这些探索,不但使病人等候时间大幅减少1—2个小时,也使专家更加从容看病,提高了诊疗质量,取得双赢效果。

  要真正发挥预约的便利,也不能只靠医院内部“自我挖潜”,而应有第三方介入,整合信息,统筹资源。但这第三方不应该是收费的挂号公司,而应是公益性的政府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倪卫杰说,各家医院分别建设网上预约系统,即使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也可能未必真的方便群众。因为医保付费的有关规定,医院网上预约只能限于自费病人;病人通常还会浏览多家医院再选择,如果每次都要重新登录,也未免过于繁琐。理想的状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医疗、医保机构,整合全市大医院专家门诊信息,建立一个统一的网上预约平台。患者可在平台上得到各家医院专家开诊的权威信息,更可通过网上支付功能,在预约成功的同时交纳挂号费,不但进一步减少了在医院挂号排队的时间,也可提高预约的守约率。

  当然,对挂号公司也不必完全“封杀”。专家指出,挂号公司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应该限于少数高端特需门诊。在鼓励督促各医院完善预约制度的同时,监管部门应明确挂号公司的拿号范围,并且严惩对部分特别紧缺专家号的垄断,打击变相的组织化“黄牛”行为。


来源:解放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占用了公共医疗资源? 挂号公司是否有悖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