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清艾轩】专注于疾病之外的东西,让疾病自讨没趣

2011/2/20 22:12|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886| 评论: 0

摘要: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很多知识分子因怨气太重而体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但也有的知识分子不然,他们很长寿。这又是为何?我拜谒过的这样的老先生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豁达乐观,同时专注于学术,对自己研 ...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很多知识分子因怨气太重而体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但也有的知识分子不然,他们很长寿。这又是为何?我拜谒过的这样的老先生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豁达乐观,同时专注于学术,对自己研究的学科有一种由衷的热爱,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
    专注,也是用来熄灭思绪和烦恼的方法之一。一个人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就会熄灭其他的念头。当然,前提是,值得我们专注的这件事必须是与自己的贪欲无关的,最好是正义的、有意义的事情。否则,如果专注于自己的贪欲,那不仅不能熄灭思绪和烦恼,反而会使人进一步陷入更大的烦恼和病痛之中。
    专注,是养生的良药,又是疗病的捷径。
    王凤仪先生年轻的时候也生病,躺在床上,医生来了都不愿意治,说必死无疑。王凤仪厉声说:“我没福我也就认了,但我养着我们家两代老人,我不相信我家老人也会这么没福!”这话太令人感动了,先生都病成这样子了,还在念念不忘家里的老人,心里全是孝心一片,完全不顾自己。那位医生也感动了,觉得这个人内心的力量还很强,所以气血还没有衰颓,所以给他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学者钱穆初到香港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病了,躺在新亚书院一间教室的地上,他的学生来看他,他说,他想看《王阳明全集》和《朱子语类》。这也太出乎人的意料了。所以,这样的病人,病都容易好。
    古人讲,人生在世须“发大愿”,忘却小我,以慈悲之心去发愿做大事。至少,这样可以把注意力从疾病本身挪开。大事激发起人自身的潜能,疾病与之相比,微不足道。这就好比我们爬楼梯,平时要你爬到六楼,你会觉得有点高;但如果你要去十五楼,恰好电梯又停电了,你必须爬上去,这是六楼对你来说太低了,不知不觉就爬上去了。生病自愈,对于我们来说,充其量只相当于爬上六楼,很多人因此就没有爬上去;如果我们心里有爬上十五楼的目标,这点身体上的毛病还用放在眼里?
    这类的例子有很多。好几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通讯,有一个人,好像叫孙万鹏,爱好哲学,他认为,在认识论中,如果人类已经认识到的东西是“白”,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是“黑”,那么,介于黑白之间的那部分就是灰,他立志要建立一门新的哲学,叫“灰学”,专门研究这一块。就在这时,他得了癌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一年多。他很绝望,最后的愿望是能在临死前把以前对“灰学”的构想写出来。于是他辞掉工作,专心著述。构想是容易的,把构想写出来则是难的,他克服各种困难,买来大量哲学书,仔细研读、思考,把一切心思都放在写作和研究上,癌症几乎被他忘了。就这样过了两年,他的书已经写了两部,但还是感觉言不能尽意,于是开始写第三部书。三年后,第三部著作告竣,而他还没有死。去医院一检查,癌症已经没了,他的健康状况良好。
    有时候,疾病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你越专注于他,越哄他,他闹得越厉害;你不理他,他也觉得无趣,不怎么闹了。在病中,你如果念念不忘这个病,越想越担心,越想越无奈,那么,疾病只能变本加厉地折磨你;你若专注于其他,心里把病忘了,病也就自讨没趣,甚至悻悻而逃了。

本文内容由 david92003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