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2011/4/28 18:35|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305| 评论: 0

摘要: 在论坛呆久了,总觉得有一种气氛:学中医必须学易。 看《医者意也》,作者经过大量分析认为:中医本不是天生就是与易相联系的。而是到了由唐代孙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在网上搜索一下,找到一 ...
在论坛呆久了,总觉得有一种气氛:学中医必须学易。

看《医者意也》,作者经过大量分析认为:中医本不是天生就是与易相联系的。而是到了由唐代孙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在网上搜索一下,找到一下文章,摘要如下:
与“易”同源而异处----谈中医与周易http://www.shanghan.com/home/index.php/666/viewspace-1178.html
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都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走的是“实践--理论--再实践”之路。无怪别人称之为经验医学。大家观察中医发展史中很多次进步都会发现同样一个现象,当到了一个时代时期,出现某种偏多病证,经过许多医家长期实验(其实这种实验和现在医学的实验是一样的,不同是中医是直接在人身上做了实验,而西医在动物身上)从而并发现疾病的某些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的规律,伤寒是这样出现的,金元四派的学术也是这样产生。乃至近代的温病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全是在实践中,经过漫长的积累,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一代代医家从血淋淋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当这种规律已经明显定形后,医家们为了方便经验的传承,就会想方设法找一个理论来说明它,从而有了理论的出现,所以中医治疗治法的发展,其实是从实践中推导出来的,并非理论指导出来的。更不可能是从周易,易学的理论中推导出来,更不可能是从运气学说里推演而来。所以无怪唐以前诸多方书很少涉及医理的探讨,全是简单的条文式,经验式的症方,如某某症某某症,用某某药(具体大家可以参看该时期的方书)。由此可见,当时的医生也是重视实践经验,很少涉及医理的说明,所以当时的医生都是以家承为高的。事实也是如此,试问,除了实践,有什么理论可以推导出“增水行舟”等看似简单,其实却相当天才的想法。

再回到历史上各医家习惯,其实真正每次开章就说什么运气,什么周易理论的医家也不多,伤寒经王叔和注内加了很多运气理论,可是全篇伤寒条文真正谈到运气,八卦的东西却很少,偶有用之只是为了简单说明事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时医家为了方便经验的传承,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载体来帮忙传承简单的,零碎的经验,而在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最流行的就是这种阴阳五行理论,所以他们理所当然是取来用之,再大敢假设,如果当时全社会流行的是现在西方的逻辑,微观思想的话,我们的先辈也会想办法把中医的实践套到西方的逻辑学及微观思维上的。清代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里也喜欢套用运气之说,如春木行令等,但是大家只要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叶氏的这种做法只是为了方便他的病机阐明,而且他的这种说法相当单调重复,所以可以想象,他是在对病人作了详细诊断,已经对疾病胸有成竹后,在这种实践基础上所演绎出来的文学游戏而已。

-------------------
增水行舟‘法,是指用滋阴养液之剂来治疗津液大伤之便秘不通的治法。犹如无水舟停,水涨则舟行之意。代表方剂增液汤。本方由玄参麦冬生地三味药组成。
《温病辨》:“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此方……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
   1.本方咸寒苦甘同用,为增水行舟之计,然非重用不为功。
 2.此证偏于阴亏液耗,所谓“液干多而热结少”,若用承气,则是重竭其阴。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1/15 17:00 编辑 ]

本文内容由 无动于中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