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附图研究

2011/10/10 17:49| 发布者: 水中火| 查看: 8670| 评论: 0

摘要: 作者:跌打丸 摘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系流落民间的敦煌遗书,书中保存了《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本文以“以经解经”的方法探讨书后附图的内含。附图包含了书中五脏大小补泻二十五方的组方原理,还有许多未 ...
作者:跌打丸

摘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系流落民间的敦煌遗书,书中保存了《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本文以“以经解经”的方法探讨书后附图的内含。附图包含了书中五脏大小补泻二十五方的组方原理,还有许多未知含义尚待研究。
  关键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汤液经法;组方理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法要》)系流落民间的敦煌遗书,由张大昌公之于世。据王氏[1]考证该书大致成于南北朝末期至五代间,为后世辑录陶弘景之说而成。书中保存了部分《桐君药录》和《汤液经法》的内容,是研究古代方药理论的重要古籍。《法要》书后有附图云:“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此图并不为学者所重视,从1989年至2005年10月仅有两篇有关此图的文章。本文将以“以经解经”的方法探讨此图的含义。
  方法
  附图中包含了组方的原理,因此分析原书中有关组方理论的原文和方药的组合规律即可部分反推出附图的含义。根据《敦煌古医籍考释》[2],原始资料整理如下:
  1,    有关组方理论的原文
  2,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3,    五脏大小补泻方表和二十五味药表
  表1 五脏泻方表
方名    泻    泻    补            
小泻肝汤    枳实    芍药    生姜            
大泻肝汤    枳实    芍药    甘草    黄芩    大黄    生姜
泻心汤    黄连    黄芩    大黄            
大泻心汤    黄连    黄芩    芍药    干姜    甘草    大黄
小泻脾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大泻脾汤    附子    干姜    黄芩    大黄    芍药    甘草
小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芍药            
大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芍药    甘草    黄芩    干姜
小泻肾汤    茯苓    甘草    黄芩            
大泻肾汤    茯苓    甘草    大黄    黄芩    芍药    干姜

表2五脏补方表
方名    补    补    泻    治所苦    补子
补肝汤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大枣             
大补肝汤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大枣    旋覆花    代赭石    竹叶
小补心汤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山茱萸             
大补心汤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山茱萸    人参    甘草    干姜
补脾汤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补脾汤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补肺汤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细辛             
大补肺汤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细辛    地黄    竹叶    甘草
补肾汤    地黄    竹叶    甘草    泽泻             
大补肾汤    地黄    竹叶    甘草    泽泻    桂枝    干姜    五味子
注:药物的补泻属性为根据药物的味和组方理论原文得出,例如桂枝、干姜辛补肝,五味子酸泻肝,大枣甘缓肝之苦急。

表3 二十五味药表
味    木    火    土    金    水
味辛皆属木    桂枝    椒    姜    细辛   
味咸皆属火    大黄    旋覆花    泽泻    厚朴    硝石
味甘皆属土    甘草    大枣    人参    麦冬    茯苓
味酸皆属金    枳实    豉    芍药    五味子    薯蓣
味苦皆属水    黄芩    黄连    白术    竹叶    地黄

表4 修改后的二十五味药表
味    木    火    土    金    水
味辛皆属木    桂枝    椒    附子    细辛   
味咸皆属火    大黄    代赭石    泽泻    葶苈子    硝石
味甘皆属土    甘草    大枣    人参    麦冬    茯苓
味酸皆属金    枳实    豉    芍药    麦门冬    薯蓣
味苦皆属水    黄芩    黄连    白术    竹叶    地黄
注:修改的地方有代赭石替换旋覆花、麦门冬替换五味子、附子替换姜、葶苈子替换厚朴。补方君药用红色标记,泻方君药用绿色标记。因为论坛不能用颜色,所以没法标记颜色。
分析:
1,组方原理
根据五脏补泻理论的原文,分析表1和表2药物的味,可知小泻方有二泻一补,小补方有二补一泻一治所苦的基本结构。小方第1列药物为各脏独有,第2,3列药物五脏重复使用,三列药量都是三两,根据“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可知诸方第一味是君药,主于补泻,二三味是臣药,其余是佐使。以小补肝汤为例:桂枝是君,干姜、五味子一补一泻是臣,大枣是佐使。
 表3是根据“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一段整理而出的,现代版本系张大昌追忆而成,多有错误,原文处涂改有十处,所以本文以方来校正原文,过程繁杂,此处仅校正君药。五脏大小补泻方共23味药,除附子、葶苈子、代赭石外,表3均有。因为方由图出,所以各方君药应该符合同一规律,因此在表3中君药的排列规则应该一致,已知桂枝、代赭石、人参、麦门冬和地黄,五味属性各相差一位,如果要维持同一规律,那么其五行属性也应该各相差同样位数,即在表3中应呈阶梯状排列,证明从略。观察表3的桂枝、人参和地黄, 呈连续的阶梯状排列,可得最可能的排法为五行属性相差一位。根据这一规律校正表3可得表4。
  表4有如下规律:君药的五行属性与所属方对应脏的五行属性相同,例如大/小泻肝汤的君药枳实属酸中之木,大/小补肝汤的君药桂枝属辛中之木,肝也属木。
  2,附图含义
  以“用木体”块为例:此块对应的是肝,中层“用木体”对应的是君药,含义是君药属木;内层“辛、酸”对应的是臣药,含义是“以辛补之,酸泻之” ;外层“化甘”对应佐使,含义是“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除烦”,原书无明确迹象可以推出其含义。小泻肝汤,君药枳实味酸属木主泻,臣药芍药味酸泻,臣药生姜味辛补;小补肝汤,君药桂枝味辛属木主补,臣药干姜味辛补,臣药五味子味酸泻,佐使大枣味甘缓肝。其它四脏依次类推。附图未限定君药的属性非常巧妙,这样使得补泻均可适用。
  “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阴进为泻,其数六水数也”是说大方的基本结构,大补方共七味药,由本脏小补方加上子脏小补方的前三味药构成,进者,为顺时针旋转,例如由肝到心。大泻方共六味药,由本脏小泻方加上母脏小泻方的臣药以及乘本脏小泻方臣药中的泻药,退者,为逆时针旋转,例如由肝到肾到肺。
  讨论
  理解“用某体”的含义是附图的难点,原文中没有任何语句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其含义。本文根据校正后的“二十五味药”表发现君药与所在方对应脏的五行属性一致,从而得出“用某体”是指君药的五行属性,为君药的位置,表3和附图互相应证,从而也肯定了表3君药呈连续阶梯状分布的排列法。对于“用某体”以及内层的“辛、酸”的含义,徐氏[3]认为用与辛对应,体与酸对应,“用木体”格中不对应药物。此观点未解释“木”的含义。原书中没有提及过体用的原文,且不用体用,“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照样成立,因此此种观点缺乏根据。
常规认为七和六是指大方的药味数,原书中某些方下面列有加减法,经过加减后药味数变了,但其主要功能并未改变,所以七和六的含义解释为大方的基本结构更恰当。另外《法要》对于五行生克的运用与现代理论不同,大方中补子以补母、泻母以泻子的思想和《中医基础理论》[4]所讲的“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正好相反,其含义尚待研究。
  《法要》是研究仲景之学的重要古籍,其中有39个方证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似。晋•皇甫谧《甲乙针经》序言中讲到:“伊尹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是张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原文以图来指导遣方用药强烈暗示书后治疗外感、天行的二旦、六神汤背后也有图,因此根据方药重构出外感病用药机理的图将是《法要》研究的下一个目标,这对于研究《伤寒论》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淑民.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3:36-39.
  2.    马继兴.主编 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5-137.
  3.    徐浩,张卫华,杨殿兴.《辅行诀•汤液经图》诠释,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3(17):17-19.
  4.    吴敦序.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2-193.


此文转自跌打丸先生在中国歧黄论坛发的帖子。

本文内容由 梁知行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