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唐略:将心比心,就能迅速消除自己的固执偏见,就能护心

2012/8/21 12:25|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112| 评论: 0

摘要: 《诸病源候论》里说,心痛有九种,其中八种都不是真正的心痛,真正的心痛叫“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就是今天的心肌梗死,从发作到死亡,时间非常短暂。为什么这么快呢?清朝皇家钦定医学权威著作《医 ...
    《诸病源候论》里说,心痛有九种,其中八种都不是真正的心痛,真正的心痛叫“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就是今天的心肌梗死,从发作到死亡,时间非常短暂。为什么这么快呢?清朝皇家钦定医学权威著作《医宗金鉴》说:“心为君主之官,义不受邪。”心脏一般是不病的,一旦病了,就非常危险,有时候连抢救都来不及,更不用说怎么调养了。所以,养心更是不能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再养,要早早提防,早早准备。
    心主神明,所以,心脏的健康和人的精神状况、性格关系尤为密切。陶弘景《辅行决》说:“心德在软。”意思是,心的正常功能就是软。至于他是说心脏的组织结构应该是软呢?还是说一个人在性格上应该“心肠软一点”呢?他没有明说。我认为,这两个意思都包括。
    人体的器官组织有软硬,人的性格也有软硬之分,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许许多多的临床案例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有一次,我去外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住在宾馆,跟我住在一个标准间的是一位搞理论的专家,五十来岁。我们一起讨论了很多问题,在讨论中,我发现,此人非常固执。只要是他自己的观点,也会一直坚守,从不让步,我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哪怕从理论和实践上把它逼到走投无路,他都不服,最终便要强词夺理,甚至闹一点小情绪。他闹情绪,我也有点不高兴,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这种性格的人会得心脏病的!”本来是一句闹情绪的话,没想到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我此前所有的雄辩都管用。他一愣,说:“你怎么知道?我心脏一直不好呢。好几次发病,都是去医院抢救过来的。现在还做着支架呢。”我说:“我是根据你的性格判定出来的。”这位老兄惊奇得睁大了眼睛。当然,得知他心脏不好后,我就不再使劲跟他争论问题了,处处让着他。万一这位老兄绷不住了,心脏病再度发作,可就麻烦了。
    其实,性格太固执,心不能软,心血管也极容易跟着硬化的。当然,心不能软,不仅是固执,刚强、遇事不会通融、不善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没有同情心、等等,都属于“心不能软”。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心不能软,那么,就要注意心脏了。
    为什么呢?心不能软,执着就多。执着一多,那么:能满足的,人就会大喜;不能满足的,人就会很不高兴。于是,大喜大悲最伤心。而且,像前面说的那位老兄,在固执己见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心神也绷得仅仅的,心血耗得也多。心脏经常在这种严酷的考验中,最容易受伤。我们何苦要为了一点点面子,或者为了逞一时之气,而如此虐待自己的心呢?
    我曾经见过一位冠心病患者,此人虽在病中,性格仍非常刚强,说一不二,也往往是在他逞强的时候,病势加重。我说:“你不能把你的性格改改么?这种性格最不利于你的心脏了。你的脾气硬,你心脏的血管就跟着硬。”
    他说:“很难。很早以前就有很多人都这样建议我,我也想改,但总是改不了。”
    我说:“改不了仍然是因为你的性子硬啊。你如果真的想改也不难,我教你一个方法。”
    “什么方法?”
    “将心比心。”我说,“每次你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这样想一遍,如果他是我,我是他,我希望他能对我怎样?我希望他对我怎样,我就试着对他怎样说怎样做。这样,你就会很平和了。如果你做不到,脸拉下来了,声音吼出来了,也别沮丧,你这样想,如果别人这样对我,我会怎么样?每次都这么想,想想别人的心情,想到一定的时候,你自己的心就软下来啦。”
    这位被疾病折磨着、被死亡威胁着的病人非常配合,老老实实地这么去想。后来,他高兴地告诉我,他感觉自己的性格变了,遇事能通融了,心里也敞亮多了。我说:“这就叫心软下来了嘛,配合药物治疗,你很快会康复的。”
    他一笑,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知道我会好的。您知道么?这段时间,我换了个心脏。”
    “什么?!”我大吃一惊。
    “哈哈,”他得意的笑着,说,“早就有医生让我考虑换心脏了,可我哪有那么多钱啊?即使有那个闲钱,我也不愿冒那个险。这次您教我‘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比别人的心,我放弃了自己硬化了的心,去体会别人的心去了,俗话说‘以心换心’,这不就等于换了个心脏么?这可比心脏移植还管用啊!”说完,我们都笑起来了。这个平时不苟言笑的人,现在居然学会了抖包袱逗我开心了,真是难得!
    其实,将心比心是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心灵训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给我们提供将心比心的机会,我们何必非要等到得了心脏病的时候才这么做呢?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若能“未雨绸缪”,那岂不是更好?本文载自:唐略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8deb80100ep73.html

本文内容由 清艾轩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