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2013全国经方论坛发言稿

2013/6/27 00:41| 发布者: bygzpf| 查看: 1977| 评论: 0

摘要: 中医的源与流 中医的“源”。 医者,小道也。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繁衍不息,就在于能连续不断地传递两项种子。一项是身种,即基因,于是远古以来,我们民族就有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说法。而为了能更好地活着 ...
中医的源与流
中医的“源”。
    医者,小道也。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繁衍不息,就在于能连续不断地传递两项种子。一项是身种,即基因,于是远古以来,我们民族就有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说法。而为了能更好地活着与繁衍后代,我们民族又有了仅为我们所拥有的用于养生疗疾的华夏医学。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民族之亿年享,它将伴随我们民族直到永远。自五四以来,在华人社会学领域,虽然一直是高天滚滚洋流急,但仍能不断地感觉到,有大地微微土气吹。经典中医的传承表面上虽已寂灭,实际是隐藏起来了,大道隐现有时,他不会灭亡也不可能灭亡,把心放在肚里。
   种子传递的另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文种。文种作为一个人的名字,春秋时曾是越王勾践的重臣、忠臣与能臣,因为不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尽,谋臣亡”的道理,在勾践灭吴之后,没有听取范蠡的劝告而迅速退隐,终被勾践所杀。看来文种是不明进退,不知易有曰:“或跃在渊”,更不晓道亦曰:“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华夏文化的种子是道与易,不是儒,更不是后来的佛。孔子当年曾向老子请教,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仁义的论述是这样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天下有道,处处是道,豈有仁义之可言乎。大道废弛,社会就退而求其次,舍本求末,选择仁爱以挽颓风。仁爱的有为推广,带来智巧与机变,于是欺瞒、奸诈、伪善、诡谲纷纷出笼”。
    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道、德、仁、义、礼,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德者,得也,明道之人于人天相应的积累,是谓德。有人不居其德,所以为上德,也更有德行。有人凭其积累,傲视群侪,则为下德,所以无德。上德对于违反自然规律的从来不做,对于依从自然规律的则无所不为。下德施造,以为有作为,实际是人为即伪。大道废,有仁义,仁爱之人广施善举而又能谦逊地对待赞誉,是为上仁。不能施仁的热血之士看重忠义,而又常为之。仁与义皆不具备的人就去做面子活,去讲究礼仪。由于礼仪仅是表面功夫,所以没人响应,于是就捋起手臂扬了出去--去你们的。这样,失道后而有德,失德后而有仁,失仁后而有义,失义后而有礼。礼,专注于粉饰表面,内藏不忠诚与不守信,其实是滋生动乱的罪魁祸首。
    修道之人较同道先有了识见,以布道演讲来进行夸耀,使人面上看出道之华彩,而实际是自己愚蠢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处世宁可稳紮稳打,把问题看得复杂些,也决不将问题简单化。只能依据客观本色,决不可华而不实。
    道是道路之道,行在路上,有了饥饿疲劳与艰辛,就有了心得。道理,是缘于在道路上行了多少里,行得多,走过的里数就多,道理也就多。行在路上,我们发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盈缩与轮回,我们心中就有了它们的影儿,逐渐建立了它们运动的象以及数,对此心怀感悟,我们就有了理,这就是象数理。象是动态图画,数是象的排序,理是我们的感悟,象数理就组成了我们对客观的认识框架。
象数理的代表是河图、洛书与易学。
河图


洛书

1)。河图与洛书仅仅是教学工具,因为河图只言生的一面,洛书只言克制的一面,而现实是生克一体,互用不离,所以仅用一幅图去对照现实就缺了一半。教学中先讲生的情况,再讲克制的情况,将意思都懂了,再将两幅图的意思合起来,再去对照现实,这样就能行得通了。
2)。生克。生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一个灭亡的过程。生与灭同处在一个过程之中,最后的结果是,一个生长出来,另一个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母壮子幼之时,子随母气,及至子壮,母已衰也。子的生长伴随母的衰亡。
克,实际是一个生的过程。克是引领、规范,是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使当其位,这样才能更好地生长。克不是限制、利用、改造,不是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不是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例如土能克水,就是将土筑成两条堤坝,让水在堤坝中间流,按引领的方向前进,不要漫出来。例如金能克木,是将多余的木气,尽快尽多地引领出来,使之进入金水收敛,不是对木气迎头痛击。
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浅薄简陋、粗糙僵化。平常我们说3大于2,2大于1,那么3一定大于1。而对于中医,我们说,金能克木,木能克土,那么按照逻辑推理,金一定能够克土,可实际不是这样。
名相与概念是可以省略的东西,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同样,二元论也应该被清算,因为二元论简单主张非此即彼。
3)。河图言生,12345是生五行,678910是成五行,因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等等。再往上,因为儿子要生儿子,所以成又变为了生。就这样,生成,生成,生成,无有穷尽。12345金木水火土转完,又接着金木水火土,就这样循环无端。
先由天一生水,火随水行藏于六,得元,元亨利贞之元,地二生火接着天三生木是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上行化为心火。地四生金是进入收敛,收敛是随天一下降而得藏于六,这样完成一周。土气居中,己十左旋上奉,戊五右转下行,十加入二八,五加入四六。
我们坐北朝南,左手为东,右手为西。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这是顺时针方向,也是河图方向。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堪舆中,宁叫青龙高千丈,不让白虎上一上,就是说的左升右降的势。伤寒论太阳篇中有,大青龙兴周天云雨,云行雨施;白虎汤清金润燥,肺降胃降,就是运用的河图知识
4)。洛书言制。洛书图形以火金易位、己土外溃为特征,河图顺时针看,而洛书则逆时针看。己土从中心土位出发,向下克阳水1(一点,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再阴水6克阳火7,阴火2克阳金9,。。。到最后阴木8克阳土5,再接上阴土10(己土)克阳水1。克制就是这样循环无端。
5)。 河洛的点数与伏羲的卦画有一一对应关系,按先天卦数,乾九、兑四、离三、震八、巽二、坎七、艮六、坤一,以此来对号河图横列的九四三八,于卦则得乾兑离震,合于伏羲八卦一二三四之位序。其纵列之二七六一,于卦则得巽坎艮坤,合于伏羲八卦五六七八之位序。后天八卦之卦数,较先天有所不同。
   
    为了理解象,圣人引入了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圣人因指而得月的手指,它绝不是月,仅是我们认识象时采用的工具而已。再者,以阴阳的简单分法,将二元论引入了象的讨论,会使我们对象的理解打折扣。但毕竟以阴阳为手段,对象进行讨论的办法,是最简单的方法。除此之外,对于变动不居、整体协调、可巨可细的象来说,我们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使用一种方法在有很多方便的同时,也会有若干局限与不便。
  大自然之为道,一气周流,循环往复,经久不衰。在一气运行中,上升、发散、出使、卫外而固为阳;下降、敛聚、守定、藏精起亟为阴。阴与阳是描写一气运行的两种动象,不是阳为功能,阴为物质。一气之中是,是处皆阴,是处皆阳;是处皆开,是处皆合;是处皆升,是处皆降。阴阳小无其内,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根本没有办法分开的,因此将阴与阳分开讨论就要注意了。例如纯阴、纯阳,这个“纯”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只是书本上为了教学,硬是先搞出一个纯阴与纯阳来,再让它们相交,其过程就是著名的乾坤三索。这仅是教学时的表达,为的是揭示阴阳相参的原理。
  一气运行之时,阴的形态有开、合、枢转,阳的形态也有开、合、枢转。阴开为太阴、枢转为少阴、合为厥阴。阳开为太阳、枢转为少阳、合为阳明,以上为三阴三阳。在宇宙天地与万事万物之中,是三阴三阳之为天;三阴三阳之为地;三阴三阳之为人;三阴三阳之为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有个象,这个象就是三阴三阳的象。
    如何运用象,如何理解象?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取类比象。例如使用葛根疏降阳明郁满的胃气。当太阳阳明合病之时,阳明之气郁满,府中根本盛不下,致成非呕吐即下利。这就像两个胖子出门,谁也出不去。于是我们就用葛根对胃府郁气进行疏理,使其条畅,于是很快就导通下行,阳明郁满解除。
    中医诊断最重要的,是要能识藏府升降,而藏府升降的理论基础就在伏羲横图。在伏羲横图的第四层,一共有八个卦象,由震离兑到乾为阳进,阳行降,是天气下降为雨。由巽坎艮到坤为阴进,阴行升,是地气上升为云。震胆、离心、兑肺、巽肝、坎肾、艮膀胱。于是心降、肺降、胆降、肝升、肾升、膀胱升。


    以易学指导糖尿病治疗
    用易学八卦、六十四卦能指导具体病症的治疗吗?能。让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就说糖尿病吧。糖尿病本来是个小病,就是厥阴不疏,疏开不就好了吗?现实情况是跨国资本为了利润,世卫组织收紧标准,再加上本族精英的崇洋媚外,都是为了钱,无利不起早,硬是把糖尿病搞成天大。
    血糖高是因血中的糖向细胞进行解付之时发生了障碍,血中的糖运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大卡车,卡车上装满了方便面,在日夜不停地运转就是卸不下来货,而路两边站满了饥肠辘辘的民众(就是细胞),方便面卸不下来,民众因此而饿肚子。糖尿病的实质就是血中糖高,而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因此解付问题就成为治疗的关键。
    下面是文王八卦的阵列图:


文王八卦图
    血糖的输送与解付过程象革卦。
    革卦卦辞: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卦卦义:革,上兑泽,下离火。按一元盈缩(顺时针),由离到兑为革,中间遇坤,坤为土,坤土即己土。空间上:兑金生于己土,己土生于离火。革是变革,金曰从革,革是革故,是更改。时间上:更者庚也,己日在庚日之先,故先有己日之孚,而后有庚日之更也。孚是孚信,土德曰信,四象皆土德所化,所以金火之革,遇土乃孚也。此具元亨利贞之象,顺,所以悔亡。
    在革卦中,坤为重点,故治疗中每步、每方必对戊己予以关照。按一气流行,一气左旋至离,由离到坤再到兑,这样一直向前。行进中只有坤(己)孚,革才能完成从离到兑的变革,兑才能完成兑付、交换,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才能降下来。
    兑金有兑付、交换之意,就是送进葡萄糖、氨基酸、氧气,带走二氧化碳及各种废料。由动脉毛细血解付,再转入静脉毛细血,这中间的交换、兑付场所就是细胞,也是为细胞所需。全身细胞组成坤土,细胞无时无刻不在新陈代谢,这就是坤土用虚。
    以前儒家的解释,是将兑解释为悦,喜悦之悦。试想不进行交换,整个社会都会没吃没喝,没吃没喝哪来的喜悦呢?
    糖尿病六方:
1)坎艮:水寒不能生木,真武汤
2)震:血寒肝不能升,当归四逆理中汤
3)震巽:乙郁甲逆,中气不足,柴桂茯苓四逆汤
4)坤兑:胃降则肺降,柴芍陈夏茯苓四逆汤。
5)巽离坤兑:水寒土湿,相火在上,麻黄升麻汤。
6)离坤兑乾:金水不收,金匮肾气丸。(以上使用的全是经方)。

    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是以二元论与逻辑思维为纽带,对名相与概念进行编织所组成的围城。它适宜培养百工,就是让所有念书人的书都是为不读书的人念的,工具而已,不知自在。因此如果我们决定要学习经典中医,也是为了活人要活个明白,那就让我们暂时放弃全盘西化,看看我们华夏古之先贤他们的心法是怎样的。可惜的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在决定学医之前或之后,都没有去补习这项基础课程,他们一心想建筑一座没有根基的高大楼房,这是不可能的。
   
    三个认识层次
   (1) 悟空  客观的根本属性是变化,宇宙天地之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变则原有格局必然打破,使原来的既定基础与既定关系发生变化。变则吉凶祸福相互倚伏,使之不断出现新的倾向。变则使原有的一切不断成空,只在我们的观察与记忆中留下印象。我们要想观察研究客观事物,就只有观象,象即是空,因此我们只能是站在现象的后边对原象进行思悟,我们必须站在这孙子辈的位置上,这就是孙悟空。
    (2)悟净  目前的西医仍是建立在十九世纪的组织学与微生物学的基础上,方法是机械唯物论。西医研究是以实为基,非实不认。西医诊断是按图索骥,对号入座。西医治疗是靶向医学,定向歼灭。西医的研究者与操作者们整日想着如何能将肌体组织搞得细致与清楚。临床发现症状就一定要找出元凶或替罪实体,其治疗是将所谓的有害者论个、轮群地清扫干净。现代中医杀小白鼠,搞有效成分,也是在强调实体,追逐物相。西医不承认“无”的存在,例如不承认经络的存在,也不承认有无相生的道理。他们就像须弥山中虔诚的功课沙弥,整日欲将恒河河中的沙粒数清、淘净,这就是沙悟净。
  (3)悟能  三百年来的中医主流学派,其认识实质是将阴阳简单地概括为阳为功能,阴为物质。说阴就变为说物质的多少,说阳就变为说物质的功能、说运动的能量。
   先说辨证施治。辨证施治这个词让人一头雾水,证是求证,是一个求索的过程,是动词而非名词。一个病人被抬到面前,没有人告诉你是什么证,你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应,藏之心意,合心于精。”(素问语)。可见诊病就是一个弄明白的过程。繁写的证,是言字旁加一个登山的登,是将思维达于语言,在思维的攀登中这才叫求证。
   辨证的辨字,怎么能是辨别的辨呢?证又不是物,又如何去进行辨别呢?但别搞错了,这里要介绍的就是辨别的辨,这里是将“证”先变为名词。就是将“证”变为物,并做出许多证,许多物,再将这些物组成一个比对群系,以便于与我们手中正在瞧的这个病进行比对。对号入座,我们先有了电影院,有了座位与编号。按图索骥,我先有了图,并有了许多图,这不就能进行辨别了么?
   按图索骥的这么多图形凑合起来,就组成了我们的藏府辨证论治体系。藏府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模式是这样的:先将五藏六府+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进行格式化横向排列,然后连接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诸如肺气寒、肝血热、心阴虚、肾阳实等概念,去除其中认为不通的,如肺血虚,就去掉。对其说法感到别扭的,如肝阳实,就改为肝阳上亢。有了这一系列经过筛选的名称,再各自附上一串脉象、舌像及症状,在这些症候后面再跟上治则、跟上方剂与加减。(名称、症候、治则、方剂、加减),这算一幅图,这样一幅幅完整的图形就出来了。你临床看到一个病,你看其症候象它们这些图形之中的哪一个?你认为像那个,确定了,那么你看的这个病的名称、治则、方剂与加减就都出来了。这是在将藏府作为物质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藏府在气血阴阳方面的寒热虚实特征,是着重探讨其功能。其大胆排列,小心求证,憨态可掬,良心不泯,这就是猪悟能。
  
   近代中医说物质与功能,实际就是要对实象与实体加强认识,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在于将读者引入有形,欲使后学之人,不能得经典之真传,直以譬象为真实、以阴阳为男女、以有为为搬运、以无为为空寂,皆认后天有形有质之物,不知先天无形无相之真。以一盲而引众盲,埋没先贤度世之婆心,使后之学人惑于傍门邪说,而不知圣贤大道,每多空空一世,到老无成,呜呼哀哉!

    中医的“流”
    先说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于一个活体来说,阴与阳应该是相应的,若任何一方有差,差少则为病,差多则为死。当阳气不足之时,我们就应温阳,温阳以驱阴霾,使之与阴相应。当阴气不足之时,我们就应补阴,补阴以泻阳强,使之与阳相应。
当我们对温阳有所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温阳学派,当我们将温阳应用到得心应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其应用范围进行扩大,以致于逢人附子,这就过了。这些人不知“阴者,阳之守也”的训教,不知无阴也无阳的道理,不知甘缓与滋腻可起沉疴,有大用途。
    当我们对温病有所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温病学派,当我们将滋阴泻火应用到得心应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其应用范围进行扩大,以温学手法治疗所有内伤,以致于逢人生石膏。热药不敢用,干姜5克都怕过了,附子更是敬而远之。这些人不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此则折寿而不彰”的训教。
    以日常生活为例,打个熟悉比喻,温阳学派多用于冷库低温作业,温病学派多用于高温炉前工作业,都别出自己的范围,都别不自量力,这样也许会好些。
    彭子益的园运动与黄元御的一气周流,不都是说的一个东西吗?而且彭的说法更浅显易懂,深得初学者的青睐。但若经过深入研究,便可以看出,彭子益是高中毕业教高中,而黄坤载是博士毕业教高中,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学医要看发心与起点。这就好比捕鱼,在潦水浅沟之内,可以抓到虾蟹泥鳅,在池塘围堰之中,可以网到鲫鲶鳖鳝。进一步在水库湖泊之中,可以捕到鰱鲤鲈鳜,再进一步在大海大洋之中,可以捉到鲸鱼和大白鲨。而在云蒸霞蔚之中,可以缚住蛟龙。燕雀鸿鹄,各有甘苦,燕雀不知鸿鹄之苦,鸿鹄每见燕雀之甘。
    不要神化经方,要将经方的偶像,从自己心目中的神位上拉下来,以平常心来看待。经方是仲景在不断变化的象中,依据六经运行、藏府升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列之。仲景是以示范方来垂范法则,象万变方剂亦万变,但法则不变。仲景是以列方来教训吾侪,增强对法则的理解与运用,重点是法则,而不是方剂。

本文内容由 医医金针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