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学生时代,头脑懵懂。虽有师严嘱,学医应以《伤寒杂病论》为源,别家学说为流。然小子性情跳脱,除遵师嘱于伤寒稍用力外,亦颇多涉猎杂学。每念及此,殊觉负师尊教诲良多,心下甚觉不安,偶与师尊梦里相见,其斥责常多于勉励,令小子羞惭无地,冷汗涔涔而醒。
当年“扶阳学说”横扫天下之时,小子亦惑于其说理玄奇而效颦之,开手便是姜附大热之品,幸小子当时接诊病人皆亲戚乡邻,乡间民生疾苦,多为劳累冻羸之疾,扶阳亦颇相安。为此小子曾沾沾自喜几日。 后一同道慕名求诊,女性,常苦经行腹痛,少腹胀气,经期错后,行经色黑多血块。形寒肢冷,食冷则诸症加重。初始小子以为其为寒证,建议其服热药,其以前自行所服处方示余:当归四逆汤加姜附。细询之下,该同道亦醉心“扶阳学说”,以其法愈病无算,于己之宿疾却殊未建功。细按其脉,左关似有郁博之意,疏四逆散少加活血凉血之味以松其机窍。初服颇安,服至十余剂时身发瘾疹若干,诸症痊愈。随访未复发。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但阴阳本是一气,未曾有分别。如“扶阳学说”的开山鼻祖郑火神的原著里,除详辨阳虚生寒外,其对阴虚生热亦未曾鄙薄半分。若真如某些人所说“阳主阴从”或“诸病皆病阳虚”,那郑火神详辨“阴虚生热”岂非蛇足? 经此一例,小子于“机窍不利”心下略有所悟。
后又闻某前辈云:诸病均为机窍不利所致,余初临证时,用药唯恐不重,后渐用渐轻,至今处方用药多不超过5克。而疗效却越胜从前。此四两拨千斤之法。清时“天医星”叶桂医术如神,当是此理。后生小辈宜效法之。 小子听闻此言,如闻天籁,慌不迭信受奉行。 正自醉心于“四两拨千斤”中时,遇一男性患者,知天命之年,双下肢冷麻无力,髀骨痛,身绵软无力,口干,噩梦。舌如常,脉颇有力。初以小剂四逆加人参汤投之,如泥牛入海。后蛮性发作。以熟附,干姜,鹿角片各一两,人参,鳖甲各半两投之,服十剂,诸症略无改善,但其脉由有力变为极沉微。由其脉象之改变小子知药已显效,令其守方常服,服之三月,其症方失。 考先贤最善“四两拨千斤”之法者,当数王孟英氏,观其医案,每以至轻之药去至重之病,然其亦曾“以鲜梨数斤置大锅内煮汁,日日恣饮之以救垂绝之津液”之举。 如小子此案,其人正气大亏,百脉空虚,故周身绵软,下肢冷麻,若不将其经脉充实,后果着实堪忧。此千斤非彼千斤,岂是四两能拨动的?
天行六气,地布五运。五运周流,六气流转,而生万物。天有不足,地有不满,人为万物之灵,虽由天地生成,实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五运六气有不和处,天生灾害而人生疾病。岐轩作《内经》,仲景著《伤寒》。诸圣实欲补天地之偏弊而致人体之中和。 是故,医虽小道而直通天地。诸圣之作,直泄天地之秘而言其根本。虽说根本智易得而分别智难求。但不破我执则不闻妙法,闻法而不破法执又如见指舍月。根本尚未见,又遑论其分别?
小子以为其两说诸多偏颇,不足以为常法。只可说与有一定基础之临床医师作补偏救弊以纠其学术偏颇之用。实不宜过分强调。 学医如学佛,八万四千法门,以度八万四千种痴顽。若不分根性,过分强调,实有挂一漏万之弊。若浑金璞玉学之,不是痴顽也学成个痴顽了。 知非即舍,学医乃大丈夫事,共勉! 游方郎中崔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