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医奇缘 ——我的中医创新之二:寒毒

2015/9/17 18:04|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731| 评论: 0|原作者: 中医人88

摘要: 第二篇. 奇怪的寒毒:中医创新之二:寒毒在深圳我结识了后来的妻子乃汇,我们结婚至今已经十八年了。她患有一些奇怪的疾病,原来都不够严重。有一次在海南洗温泉,她由于贪玩,一直泡了数个小时,以至于全身大汗淋漓 ...
第二篇. 奇怪的寒毒中医创新之二:寒毒

   在深圳我结识了后来的妻子乃汇,我们结婚至今已经十八年了。她患有一些奇怪的疾病,原来都不够严重。有一次在海南洗温泉,她由于贪玩,一直泡了数个小时,以至于全身大汗淋漓,差一点就虚脱。自此以后,体质便大不如前,许多原有的病状逐渐加重,不少新的症状一一出现。

1)不敢坐冷板凳,连夏天坐公交车也要垫一个小棉垫,否则便会小腹胀,甚至腹痛。两小腿肚子也特别怕冷,还经常有小腿莫名的难受,影响睡眠

2)长年便秘,每34天,甚至一周,才解一次大便,粪便又小又硬,状如羊屎,较臭。大便时很困难,经常解得满头大汗,她自嘲说:“我解一次大便,就象人家生孩子”。脱肛,大便后脱出的直肠,不用手挤压便上不去。

3)经常头晕、昏沉、“头不清灵”。夜间起床上洗手间时,往往有一只眼皮怎么也睁不开,要用手提起眼皮,才能够慢慢的走路。经常饭后就想睡觉,那怕平躺一会儿,也感觉舒服一些。

4)看电视稍多则头晕、眼花,夜梦纷纭,睡觉时常手指发麻。

5)牙酸软、腰痛椎间盘突出),尿频夜尿多

6)常易“上火”,食煎、炒食品便咽痛牙痛口腔溃疡;吃凉性食物便胃痛。稍少进食,便心慌、冒汗、头晕;稍多进食,又胃胀难受。

7更年期症状明显,常心烦易怒,平时怕冷,又可突然身热,全身大汗,状如流水;

8口干皮肤干燥;足踝易有浮肿,足一向上翘,便易抽筋,且两下肢粗细不等。

似此既寒又热,既虚又实,既燥又湿,既涉脾又涉肾,既血瘀又痰湿医者真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我与伏毒长期斗争的经验,加上自己对经典的反复研读,我知道她的主要病根,在于“寒毒”。治疗当然要“以毒攻毒”,“活血、化瘀、通络温阳祛寒”。结合补脾、益胃、养心温肾记得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进修时,曾见张志秋老中医硫磺治疗病人,翻阅张锡纯医书,也有类似的病例。我就用胶囊装硫磺,给我爱人连服数十粒,加上日后各种调理,终至各症大部皆愈。

我的养女小鞠,也是我的学术传承继承人。就像她姥姥及母亲一样,她也有怕坐冷板凳的毛病。有明显的脾气虚,常头晕乏力,那怕是在KTV唱歌,稍多唱几支,便会因头晕乏力而需要坐卧休息;又常便秘,特别容易“上火”,经常咽痛、牙痛;从十几岁就开始手足湿冷,极易感冒,又常喉内有痰;经行则小腹抽痛,经水色黑有块。还特别容易过敏,既会皮肤过敏,也有鼻腔过敏,有一次去外地考试,考试前一天晚上,突然眼痒,不停的流泪,以至于无法写字,赶紧用抗过敏治疗后才得以好转我除了“以毒攻毒”,“活血、化瘀、通络”以外,也给服数十粒硫磺胶囊。另服温阳补肾中药十余剂,每剂附子用至一百克,各证渐愈。

                                  

古人对伏邪早有认识,刘吉人《伏邪新书》:“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

古人对伏毒虽然也有提及,但论述更少。雷少逸《时病论》:“温毒者,由于冬令过暖,人感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出,表里皆热。”在这里雷少逸只是把伏毒作为一种病机,稍带提及,根本没有谈到伏毒的病证与治法。

我们最先把伏毒列为一种单独的疾病,20043月我曾在《国际学术论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再思考”的论文,就指出:温病学家重视“伏邪”,实际上还有“伏毒”。艾滋病潜伏期、狂犬病潜伏期、癌症无症状期都是伏毒,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看成为伏毒治疗伏毒宜用“通法”,调理督任,疏通督任便是其中的关键。20078月在中医药导报第423期发表“伏邪与伏毒一文,较系统的阐述了伏毒的症状与体征。2012年在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发表了“从《内经》看寒毒”进一步阐述了“寒毒”。

我们发现《内经》中早有有关“伏毒”与“寒毒”的描述:素问.疟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灵枢.贼风》:“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气血凝结,与故邪相袭。”说明先有“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在新的外邪作用下,与故邪相袭成病。《灵枢.百病始生》云:“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本病论》:“丑未之年,少阳升天……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以久成郁……化成郁疠,乃化作伏热……假令丙寅阳年太过……后三年化成水疫。此言“伏阳在内“以久成郁“化作伏热”,便是“伏毒”。还可“后三年化成水疫。《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少阴在泉,寒毒不生

其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咳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举痛论》、《灵枢.百病始生》、 《灵枢.水胀篇》、《灵枢.贼风》都有关于“寒毒”或兼挟“痰毒”、“瘀毒”的描述。

我们的体会是:

1)、伏毒虽有伏寒、伏湿、伏风、伏痰、伏痰、伏燥之分(或称“寒毒”、“湿毒”、“风毒”、“痰毒”、“燥毒”、“瘀毒”),但伏寒必将化热,伏湿也必将挟热,所以伏毒的本质还是里热、内毒

2)、伏毒潜伏时间可长、可短,有的甚至可在十几年以后才发病。

3)、伏毒常与瘀血、痰湿胶结,反复发病,緾绵难解,既可数年发作一次,平时状如常人;也可经常有各种症状出现,且症状时轻时重。

4)、伏毒发病症状复杂多变,常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内虚外实,寒热并见,虚实夹杂、燥湿共存,且多动风动血、痰瘀毒胶结也很多见,伏毒发病时,既可有风邪致病时的多动、流窜,开泄动摇;火邪的燔灼、炎上,生风动血;寒邪的凝滞、收引,耗伤阳气。也可有湿邪的粘腻、重浊,困阻脏腑 ;燥邪的伤津、劫液,干燥固涩。由于一人可挟有多种伏毒,因此每次发病时,侵袭的脏腑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包括病情与严重程度)也可相差很远。但总以“毒”为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5)、伏毒致病病程较长,特别是痰瘀毒胶结患者常可反复发病,迁延数十年不癒。有的人“终生带毒”、“带毒生存”。

6)、“寒毒”是最常见的伏毒,由于“久病必虚”,伏毒又緾绵难祛,因此“湿毒”、“风毒”、“痰毒”、“瘀毒”常可并有“寒毒”。各种伏毒治疗的后期,留存体内最久的常常便是“寒毒”。

   《内经》中有关“伏毒”、“寒毒”、“湿毒”、“风毒”、“痰毒”、“瘀毒”的论述十分丰富,可惜没有被充分发掘,期望众人努力,但愿中华魄宝 早日再现。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