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雪山来客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1514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本文的理论层次定位问题

已有 375 次阅读2009/9/18 05:50 |个人分类:医理医论

●本文的理论层次定位问题[1]——试图解决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源代码”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接口问题——兼授权声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医正名

熟悉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自从微软比尔·盖茨推出了微型机的操作系统(在目前是微软视窗平台,也就是目前家家户户所使用的微型机操作系统WINDOWS·XP),并有偿地提供相关的接口技术[2],就使得应用软件编程人员与广大的应用软件开发商能够随心所欲地在其操作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故带来了应用软件繁花似锦的局面,这使得微型机步入了寻常百姓家,进而又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人形象地描述,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已经紧密地联结成为一个“地球村”村民,从而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革命,一个更具个人创新特色的时代随之而降临。互联网的诞生,更是将创新与发展的机遇,直接推向到了每一个参与者的案头。

 

在这个发展与创新的时代,传统中医也理所当然地有所作为,抓住并充分利用这次历史机遇,恪守古训、发展创新、迎接挑战、与时俱进、面向未来。以发展与创新谋生存、谋发展,而不应当消极应对,相互指责,等等。

 

与此类比,笔者也就借着这个互联网的平台,通过对经典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有限度深层次解密,向全世界公开解密并提供了一套传统而又全新的中医操作的概念性平台,任凭有识之士发展与任意驰骋。

 

类比于软件产业,对于中医理论最基础,而且是占据着理论核心部分的,这就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这个部分就是相当于计算机软件之中的“操作平台”(微软视窗操作系统)

 

而笔者与软件产业所惯常采用的手法完全相反之处在于,是采用完全公开其“核心机密”,即“源代码”的方式,然而与各个临床分科与病例的“接口”部分,则交给相应分科的应用用户自行“开发”。

 

如果有谁能吃透这套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并能自行开发“接口”软件成功,进而能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各分科的临床实践问题,那就是吾中华传统中医的传薪人,而毋论他所处的地域、国度、种族、肤色、语言、性别、信仰等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笔者的“授权声明”!

 

大楼最容易从基础动摇,如果基础不牢固,早晚会有一天倒塌。而敌人们的攻击,往往也会阴险地采用从动摇基础下手,采用攻击软肋,“掘祖坟”的毒辣手段。

 

而中医同道们的不争气,往往也表现在缺乏底气。居然会面对着西方科学的指责,遂自惭形秽地说:“阴阳五行理论,是早期先民们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在很多版本“中医基础理论”书籍中一而贯之地都是这么说这么写的![3]

 

这言外之意就是说,老祖宗的这个思想是“唯物”的,在唯物论者们的频频攻击之下,声明“中医也是唯物论者”,而不是“另类”,“求求老总,就放我一条生路吧!”以求得一席苟延残喘之地。这就是打出“白旗”的投降派议和派的招数。其实,中医一点也不“唯物”,中医的思想,是“气一元论”思想,是一种超越于平常人眼光的“形而上”的世界观。

 

而这个“朴素”的潜台词,就是等同于“粗糙”、“原始”、“不开化”、“不科学”、“土得掉渣渣”、“是茹毛饮血的先民们的愚蠢之见”,“老早就该送进火葬场火化”,就算是客气一点的话,也该送进历史博物馆,仅仅作为历史纪念品来陈列而已”。

 

于是,中医始终是处于“见不得婆婆的丑媳妇”,“名不正、言不顺”,“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的尴尬境地!

 

“百丈高楼千丈基,基深楼高立天地;墙头芦草夭折早,崖上苍松犹挺立!”这是出自于武汉归元禅寺的一首诗,笔者是在网上搜索“百丈高楼”词条时所发现的,回答也非常有意思,特列入脚注以供欣赏吧![4]

 

要想为中医正名,当务之急,显然必须是从基础做起,从源头抓起。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国人之志气,灭敌国之威风”的问题。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不经一番彻骨寒,那得梅花扑鼻香”[6][7],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经过了无数次的血腥洗礼,中医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此时此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均应捂心自问:君当何为?

 

答案是显然的:首先要为中医正名!

 

然笔者修炼时日有限,悟解尚浅,此文仅属抛砖之作。还望诸位真佛显现、菩萨化身、下凡星宿、转世宿修,乃至诸位同好与师兄弟们,不吝赐教,斧正为盼,笔者则幸甚至矣!

 

●范例

○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本文所讨论的阴阳五行的概念,均站在“气分”的立场进行讨论,只有极少部分涉及到血分。所谓阴阳五行都不是静态,都是在气机的升降开合与生克制化的恒常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而对这种运动规律的直接认识依据,首先是来自于笔者修炼中的直接亲历的体验,然后再比对于《黄帝内经·素问》等经典。中间经过从体验到比对,又从比对返回到体验,多次循环反复锤炼,从而形成对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的实证实解,最后才诉诸于文字。

○本文所出方例仅示以药名,一概省去剂量,因此文非方书也。若有患者赞同使用,可在当地另请高明化裁使用,本人不示以任何建议。

本文在病例中所示诸方,均以经方成方砌垒组合而成,而不示以药名,盖因:其一、原因同上。其二、先圣经方成方均历经上千年使用考验,后愚以为不妨将其视作“组件”,整块调拨组合使用(形成复方)。其三、医者,意也。仿照国画大写意之写意而写意也。其四、医者,易也。变易为“易”、日月亦为“易”。普天之下,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例;日月流转,阴阳变异,禀赋各有不同,地域尚有差异。善为大医者,均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善加变异化裁使用,如同参禅而已。

本文所示之方,有一些仅示以方名,是为本人原创方,均具有普遍使用价值,属于无形资产范畴。本人可能将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适当范围发表,以造益众生。

本文将以数学推导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概念,有如阴阳五行等,文中会屡屡出现“定义”、“性质”、“充分与必要条件”等等数学推导中的术语,乃至排版形式,相信读过高中数学的读者对此并不陌生。其目的,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国人多数缺乏传统文化方面的涵养,相关内容权且提供这部分人士在研习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之前充当“临时抱佛脚”式的小小的一次补课。那这些话就算是国人之间的“私房话”。再者,也可以当做“打开窗子说亮话”来理解,这就从以下的角度来看了:

①站在东方的立场告诉西方说,你们那一套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都会。②当今东方学子,唯西方马头是瞻,对公式定理看起来津津有味,对“之乎者也”味如嚼蜡。本文为此类学子略开方便之门,给他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机会。③东方思维方式核心是顿悟,没有过程,只有结果。西方的核心是渐悟式思维,逻辑推导,亦步亦趋,看似严密,实则“少慢差费”。爱因斯坦说过,逻辑推导出不了新东西。他老人家就是通过顿悟,先是内心证悟,回头再寻找数学工具,最后通过相应数学工具的表达,来告诉其他渐悟者,这就是他建立相对论的过程。愚仿之,先通过顿悟,自心先感悟阴阳五行之内涵,回头再来寻找相应的数学表达方式,通过渐次严密推导的表达方式,试图对渐悟者说明其内涵。不过即使是这样,对于不从事修炼的中医师来说,要想弄懂本文之含义可能还是会一头露水。弄清阴阳五行真义并不比弄懂爱因斯坦相对论来得更容易。这就是本文的立场观点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都是修炼者们的对话,不修炼的人没拿到听课证,听了可能也茫茫然一片。

本文虽不乏数学公式般的严密推导,但更多的是对中医神秘理论的追根溯源、揽幽探胜,揭去其神秘外衣,一显庐山真面目。以现代语言演绎东方神秘文化,力求简单明确,揭示其深层的内核。以期使中医步出神秘殿堂,走进寻常百姓家,不再是个别“郎中”的专利。中医理论的条文是死的,但本文力求以动态、整体、立体化模式,以地道中医理论描绘出人体内所发生的活生生的现象。怎样从人们司空见惯而又熟视无睹的体征中破译出重要的生命信息,本文将试图告诉大家“看门道”的一整套方法。

○【禁忌症】传统文化根柢过硬的读者,则可在阅读本文时省去上一条所涉及的全部相关内容。(如本文中的“传统文化精粹一、精粹二”之中的内容。)一来笔者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远嫌浅薄,唯恐落下“班门弄斧”之嫌。再者以免浪费阁下的宝贵时间。三者,如果笔者在表述与叙述欠当之处惹起阁下的肝火,则恰恰与笔者撰写本文之初衷相悖。是故本文为此类人士所不宜!

○第一卷  §1至§3专论由肝郁引发亚健康态的五行基本理论基础。

○第一章  §5 专论高血压病的临床病理基础。

○第二章  专论高血压系列病的临床调整理论与方剂开发的思路。

○第三章  进一步从五行气机整体运动讨论气机失常致病的基础理论。

○第四章  太极图为基础,说明阴阳平衡调整要点。此以上所讨论的都是后天气。

○第六章  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与肾气的讨论为基础,揭示后天气与先天气之间的转化规律。对生命过程衰老、逆转进行有限解秘。

○本文匆匆中草就,为不成熟之作,此后将不断会有所勘误、补充与更新。笔者将在今后陆续给出相关的工作,望读者注意更新。

○此后的习作,如伤寒系列部分,此后也将在“民间中医网”笔者(雪山来客)的博客(日志)中以文件形式(txt格式)陆续上传。读者可以直接从中下载即可。

 



[1] 中医名家网《刘力红从师回忆录》:“笔者以为,在当今的这个时期,中医现代化的更紧迫的任务,是在中医不失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将其尽力改造成大家能够接受的文化形态、语言形态,以便为下一步的结合工作作好准备。值得再强调的是,这一改造的前提必须是原汁原味,是换汤不换药,也就是说只改变一下剂型,让现代人容易接受,而根本的东西不变。大家不要小看了这种语言形态和文化形态的重新塑造,不要以为只有加进了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实验才是现代化。从整体的意义来说,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文化背景里,上述的这种塑造,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现代化。这个意义在于它有可能使我们中医的精华、中医的瑰宝最完善的保留下来,贮存下来。现在上上下下,特别是决策者们,普遍都没有认识到这个意义,都在急功近利,都在提倡挖掘。可是大家是否考虑过,我们手头现有的冶炼技术还很差,挖掘出来的宝藏,我们只能提炼出30%20%、甚至不到10%……”(转自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3580&highlight=%C1%F5%C1%A6%BA%EC)

[2]见《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经济学分析》,(作者admin电子商务法律http://www.lusin.cn/ebjichu/law/2006-5-23/k8563.htm):“软件商实施系统兼容性与非兼容性战略的动机——在此首先讨论软件开发商将自己的软件系统设计成具备兼容性和不具备兼容性的动机所在。《指令》中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兼容性是指交换信息和彼此使用已交换信息的能力。通常一个软件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操作平台(微软视窗操作系统)和在平台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对于软件业来说,平台与应用软件不仅仅是两个互为补充的产品,而且是一个系统中能实现互相兼容的两个部分。平台一般先被设计出来,如果应用软件的开发商希望自己的产品与某个特殊的平台完全兼容,他必须获取平台处理和运行数据的详细信息,这通常被称为应用程序接口:“APIs”。一些平台开发商会将其接口公之于众,一些则会将其作为商业秘密保留。平台开发商选择公开其接口(也就是使其平台与任何软件相兼容)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商选择其平台,并设计能在其平台上运行的程序。如20世纪80年代,IBM公司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就选择了公开接口,使得其个人电脑平台广受欢迎,致使IBM个人电脑在市场销售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公开接口会给平台开发商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因为公开的东西可以被自由的仿制利用,而且具备兼容性的平台之间更容易形成竞争。为此,平台开发商可能会选择将其接口保密,使其平台不具备兼容性(只有自己开发的或经自己公司授权的应用程序才能在其平台上运行),独家销售的接口使得平台开发商能控制在其平台上运行的程序,更重要的是控制该应用程序不能在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平台上运行,平台开发商可以通过自己开发通用程序或许可使用来保证自己的专有权。软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接口处于独家垄断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平台开发商有望实质性地控制整个市场,并使平台成为该行业的标准。平台一旦成为一种标准,将会吸引软件开发商开发产品与主流平台保持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同时,竞争者将会被排挤出市场而无法进入该领域。”

[3] 包括最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月第一版,P3

[4]第一句。讲的意思是形容盖百丈高的楼,就要打千丈的地基,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方面要看的远并且要走好第一步。第二句的意思是只有地基打得够深,百丈高的高楼才能建的起来,形容一个人只有走好了第一步,后来的事情也就容易,并且顺利。第三句的意思是墙头上的芦苇草,因为没有基础就会早早夭折,第四句的意思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却长的很好。第三第四句是形容,如果人像墙头上的草一样随风倒,没有一个坚定的立场与信念,在墙头上肥沃的土壤享受着生活、随流逐波,总有一天灾难会来临。而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却能够长的好好的,是因为他一直在经历寒风酷暑严冬雨雪的洗礼,使他造就了不畏艰难的性格,依旧挺拔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向世人展示着他的风采。总有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要有计划有理想有抱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与每一步。要不畏坚难,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才能被其他人所敬仰。
[5]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6]·黄檗禅师《上堂开示颂》〔今译〕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赏析〕这是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关于梅花,宋范成大《梅谱·前序》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见,作者用梅花来象征一种精神,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种哲理;倘再就其经受的彻骨寒与最终获得的扑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则作为喻体的梅花,更寄寓着另一层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也是这两句诗极为有名,屡屡被人引用,从禅宗诗偈而成为千古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原作〕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7]黄檗禅师对弟子们的讲法鼓励:“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意思】:一个人要超出生死尘劳不是一个小事情,对自己的心念的看管要象放牛的人拉牛鼻子一样不放松。免得牛吃庄稼,这样收心专注的刻苦参禅。然后用梅花做比喻,说明不经过刻苦修行不会得大成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2/26 03:15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