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雪山来客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1514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知识学习与能力培训能兼得吗——鱼与熊掌兼得之法门

已有 405 次阅读2009/9/18 05:59 |个人分类:医理医论

○知识学习与能力培训能兼得吗——鱼与熊掌兼得之法门——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如是说——鱼乎?渔乎?呼唤孔夫子

知识、轻技能的思想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根源的。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系列传统的价值取向观念,深深地制约着国人。肇始于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推翻了孔家店,礼义廉耻的道德底线被彻底地扫除,而儒家思想的消极面,却被畸形地放大。

于是凡是技能性的能力,普遍遭到忽略。技能被分属于工匠所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属于下三流干的,“君子不当为”的事。

难道是知识与技能就如同水火不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

这个观念被辽宁省盘锦市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彻底推翻了!

笔者亲耳听过他的教学示范报告。因为笔者是在一个国家大型企业的教育部门工作,故有机会聆听了老师的教诲,真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的感觉。

他说,中学语文不存在不能自学的内容,只要生字会查字典就行。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学,平时相互改作业本,期末还让学生自己出考卷,自己考自己。

他以为,中学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一个学期就那么几篇课文,这太少太少。还有就是写作量太少太少,缺乏写作实践。于是他就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大量写作,来培养写作能力。最后再训练写作的速度,一个小时要能写上一篇两千字以上的作文。再加上前面说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获得,那这些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反复训练,写作能力当然是超级啦!(到高中再培养大概是晚了一些。)

由于获得了学习能力,其他的数理化外文课程的学习也就被自动带动起来了,所谓的一通百通。

当然,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率始终是套在中学校长与老师们头上挥之不去的“紧箍咒”,然而就在他教学的班级,中考几乎都能升入到重点高中。

于是,人们从开始的怀疑,转向到相信,再转向到狂热。老师任班主任的班级,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人们挤破了门框也得想方设法挤进来。一个班级的人数,从四十,增加到五十、六十,总不能将孩子放在过道里面吧,于是再增设一个班级……

知识、能力与技能的双赢,鱼儿与熊掌兼得!谁又敢说这不可能呢?

然而这一切,首先都要从改变思路、改变观念开始。

(新浪网有魏书生老师的博客,有兴趣者不妨拜访。)

 

○鱼乎?渔乎?呼唤孔夫子[1]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其义为不仅给人鱼吃,更要授人以如何捕鱼。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意为:“冉求做事退缩,故要鼓励他。仲由胆量超过常人一倍,故要压压他。”)。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意为:“不到他想求明白而感到困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出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告诉他向东方,却不能由推想而知道另外三个方向的人,我就不再教他了。”)

其实,新文化运动的的干将们,已颇具“文革”特色,就是凭空捏造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孔夫子的头上,然后将他彻底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完整地引进了西方式“学校”教育模式之后,又完全地废止了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模式。变成了一刀切式的“填鸭式”,强制性的忽略个性与人性化的灌输。



[1]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后人还经常引申: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传授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类似的英语谚语是:给人面包不如给他猎枪。笔者最早是在英语教学片《夺魁》中听到一位西德大公司老板之口述,据他说是引自于中国古代圣贤孔夫子的教言,特别有意思的是,当他说完了这一句“圣贤书”之后,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事后笔者赶紧追查此句出典,从《大学》、《论语》等查起,直查到了不为人注意的《孔子家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月第一版),以及《老·庄》等等,也未发现有此话的踪迹。直到这次想到了引用时,慎重起见,又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转来的英文版倒是常听老外引用。袭用的中文版现在也多起来了,但说法五花八门,也见过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的版本。引者几乎都以古人云古人说有句老古话开头,有的甚至用老外说中国有句古话等等。这是世界金玉良言公司的诸多悬案之一。大家传,大家用,很有创意,极富哲理。既然人人都说这是中国智慧,中国学者自然当仁不让,究竟是出口转内销还是盗版”“赝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典出何处?很可能只有圣母知道:-)!?笔者以为,这个现象就当做是时下国学热的一个副产品吧,老外要向中国老祖宗脸上贴金,不妨“姑妄听之,姑妄信之”。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2/26 03:14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