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之三:
游戏的胸怀,不被学问困扰;
虔诚的态度,领悟圣贤妙道;
精进的学习,熟练阴阳术数;
灵活的运用,临床疾苦大众。
想进入游戏者,先把自己培养成熟练的高手
中医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仁心仁术
我们都习惯的称中医为仁心仁术,中医的仁到底从哪里体现出来呢?比如我们如果读一些书籍都只是去看书里的内容,可能很少去看作者的序言。那里会有作者想说的话。还有就是在经典里也会有中医仁者的心情流露。我们可以试举几例: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热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又作方书以救时疾。
宋·郑樵《通志》记载
我们从这点滴的文字中想不难看出大医的仁慈之心。具备一颗仁慈之心是作为一名中医的基础,为了什么样的目标而发心,仁慈之心就是基础。还有就是发了多大的心,这些都决定日后的成就。佛家讲愿力,中医讲发心。其实都是一个坚定地信仰。
学习中医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选择学习中医,坚定自己的信仰更是困难。我们要克服的诱惑太多了,不被种种学问影响太难了。以前学医是苦于得不到好的资料,现在则是资料太多了,定不下心来潜心体悟。要么浅尝,不求甚解,要么困死在学问的死胡同里,难以自拔。
自己算是经历了一段很短时间的师承学习(而且属于纯民间师承,因为师父也是民间中医),在师父的启发下知道了做学问的危险。后又蒙修学佛法的几位居士点化,读了六祖大师的《法宝坛经》,才知道世间种种因缘法的无常,不可执着,不可攀援。
于相离相,于法离法才是最好的人生之路。我们世间的种种知识,学问,技术,道理等等好比是一张无形的大网,执着了,我们便被罩在了网中,苦苦挣扎,不得解脱。
如果放下了执着,怀着一颗宇宙的心去做我们身边的事,当下,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认识学问中的生命本相
生命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动态平衡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运动者,从未停过,停了,就是死亡。每一个生命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个环境是生养生命的父母。我们就是在了解了环境和生命规律这些大的方向的同时,来找出健康与疾病的差别,从而力所能及的寻求解决办法。中医就是载体,它包含了无数圣贤的高明智慧在里面,当然也有许多糟粕。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筛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想要详细了解中医理论,请仔细去读《四圣心缘》)
我们知道,如果到了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西藏,就会氧气稀薄,呼吸困难,如果在缺乏氧气的地窖里,结果也是一样。可见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地球的表面。中医称之为中气。中气就是阳光照射大地而产生的。中医叫阴阳和合。这团气中清的浮生,浊的沉降。这就是两种性,中医方便的叫做阴阳。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种类繁多,都是赖环境而生存。人类也是。从传统的角度看,人为万物之灵,得天地阴阳中正之气而生。 万物得天地偏气而生。 才能作为调理人体疾病的药物。恢复人体的中性。比如运气歌诀所说:天地阴阳生五行,各一其质各一气,质具于地气行天,五行顺布四时序。就是讲万物秉承阴阳二气巡行所生,得气之时不同,量不同,质也不同,所以性味不同,药效不同。
天地大气的变化规律中医总结为五运六气,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变化的规律就能对周围环境了彻清楚。人身与自然相应,得天地之气化生脏腑,气血沿经络巡行,按营血卫气昼夜五十度周而复始运行人身。
天有五运化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人秉六气五行而生脏腑。内伤外感都不出六气的范围。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内外感伤,总此六气。
人身之五脏六腑各有其不同的功能特点。消磨水谷,运精化气。使精气生化无穷,滋养全身亿万细胞。脏腑功能秉大气的升浮降沉,运行于周身。脾胃属于中焦,升降之枢轴,肝脾左升,化为心火,肺胃右降,积为肾水。糟粕出于大肠,膀胱。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人体经络内生于脏腑,外络于四肢躯干,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阴阳,运行气血的,而且可以沟通宇宙大千。分为十二条正经,八条奇经。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腑,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脏,六脏 ,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
阴阳聚变产生生命的种种本能,气血精津是人体的能量,来自于外物所变化,通过脏腑功能的加工转化,巡行全身血脉经络,新陈代谢,为身体所用,精华上传,糟粕下出。维持身体最佳的动态平衡。疾病就是内伤(耗,损,饮食,情绪)外感(和周围的环境不协调,感四时太过不及之不正之气)。破坏了身体的这种动态平衡。
所有的生命,只不过是一气的运动,都是气的显象,一个当医生的责任就是拯救疾苦。但是对医道的认识,理的认识直接决定他的临床水平。生命生长在大地上,它的生存环境却是仰赖上天所赐,比如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等等。中医认为天地合则有气,这种天地交合产生的气生养万物。这就是最早的阴阳,天地阴阳结合的重要,经典也是最为重视,视为医学的根本,内经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本者,阴阳也。中医研究范围就是气和气的外在显象,得气之象表现出来以后就是一个生命,一个生命,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灵魂、肉身;先看肉身,这个生命体,也就是内经上所说的神明之府也!生命体的外在表现和变化就是象,那么我们怎么研究这个象,我们可以从经典里找,《黄帝内经》言: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观象辨气,如果我们能够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也会对内里气机的变化了如指掌。阴阳一气所表现出来的变化太多了,不胜枚举,控制它机关就一个,就是气化的规律,掌握气化的规律,学会观象辨气,我们就迈进了中医的门槛。天地之阴阳者不以术推、从象而论,最早的气和象还是经典告诉我们的,懂得这个道理后,再看易经也就容易多了!也知道每一个卦像代表什么,现在所有研究中医的都是从学问书本上找,有几个从自然角度去找!学会观察自然这个气象以后,从经典当中,文字当中便能看到中医的道,我们想要学习中医,要知道是圣贤观察自然而得到天地的道,现在人不观气与象,所以难以继承岐黄精髓。学中医最基本的是观察象,还得养成观察象这种习惯,花草是动态的人也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得养成这种习惯,这种思维模式,我们才真正的进入中医这个门,历史上如孙思邈,扁鹊,张仲景等多位名医,施展仁术广济万民留下千古佳话。
张仲景那时看王灿,二十年后死于眉毛脱落。
现在学医的人还没看明白,认为自己医术不高,是看书太少,用脑子想想,古人那时有多少书可看,如果没有悟性,读书越多脑子越乱。
清代大医黄元御,悟性甚高,作医书十一种,空明研悟,自谓古今无双,我们仔细读四圣心源,就会了解黄师对气和象观察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乾隆帝钦赐匾额《妙悟岐黄》,那才是中医真正的功臣,我们只要洞明了气和象以后,开药只是一些小事情,所以读经典要会读,不是拿过来看,是要体悟,内里有气象,外在有病象,诊疗查脉象,古人都说春弦,夏洪,秋毛,冬沉。弦脉,脉升发,夏浮脉,浮而散的脉。通过脉辨得是你体内的气,到了秋,冬天天地之气收藏会出现毛脉,沉脉。天地之间气的变化,人的健康状态,甚至灾难的变化可以从人身上表现出来,号脉时可以感觉很不正常,这是脉的显象。
还有中药也是得天地之气而生,它们本身有各自的性,生长的位置,得气的时间和得气的多少决定了它们的药效。我们治疗疾病调理气机需要的是中药的性和味。西方化学对中药根本没法研究,他们总是从化学成份考虑,很难让中药发挥真正的效果。
开天辟地,草木始生,神农黄帝仰观天之六气变化之理,俯察地之五行巡行规律。六气者实乃五行所生,为厥阴,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阳明。此为三阴三阳。五行者,甲己运为土,乙庚运为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此为五运五行。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其种种性味不同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才有寒热升降补泄种种治疗思路和方法。天地万物,不出五行之外。产地有东西南北中五方,生育得气有春夏秋冬长夏五季,其形体外在表现有青黄赤白黑五色,气有臊焦香腥腐五臭,味有酸苦甘辛咸五味。此为药性,愈病之理。学医用药必须探其源头,方可言其功用,否则就是经验医学的药用而已。知其性而用之,就是用之有本,神变无碍。只知其功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以通达。
中医中药的一大特色就是有时能发挥双向作用,比如黄芪既能补气又能通便,因为药吃下去以后调整的是你的整体,补充的是你的中气,中气足了,升降才会恢复。其实这样的中药很多,所以说中药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现在人不敢用麻黄、细辛,怕用这些药造成血压更加的升高,这些药力道大,劲头猛,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身体的自我调节。血压为什么会高,正是因为血管内有阻滞,麻黄,细辛的通窜,辛散正可以帮助身体拿掉这些垃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气血并行于上,也是不能降下,所以,要想根治这一类疾病首先要明理,而不是一味的降血压。现在基本上治疗高血压的一些思路是平肝,潜阳,思路还不完善。阻滞拿掉,气血下行,能降下来这个病就能好,为什么要去控制这股上升的劲头呢,而不推动气机巡行的这个轮子,中医治病啊!要从真正中医的道、理入手,身体力行,体悟,真正洞彻道理,李时珍也说经络是内证反观得出的,如果非要说中医是一门学问的话,它是一门生命学。学习中医需要的是悟性而不是单纯的记性或刻苦努力就能做到。从身体力行感悟自然到内证反观,才是合格的中医。一个真正懂中医的人,看到一个方子就可以知道开方的人是医道高深,还是未入大门。还有,咱继续从这个象方面入手,来探讨一些问题,比如中药的学习,怎么入手?中药全部被西化了难到我们要那样学吗。我们可以看看神农本草经怎么记中药的,扶阳的附子,火神派比较重要的一味药,这味药毒性很大,但是中药的毒性有时正是它的偏性,它的药性。病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身体正气的失衡,需要的正是这些偏性比较大的药来把它拉回原来的平衡状态。附子有大毒,但也能治大病。因为附子禀雄壮之质,具温热之性,所以有大毒。素问言:毒药攻邪,攻其邪而正气复,是攻之所以补之。只要是人火气内衰,阳气外驰,急用附子助火之源,使神机上行而不下損,环行而不外脱。
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抱着一肚子的方子,一肚子的经文去看病,那样反而看不好病。看病的时候要做到胸中无方,看完病后方子自然从心底流露处来,到那个时候,对古往今来的各种学派就不会有争论了。温病派呀,火神派呀,经方派呀,时方派呀,各种学派还有区别吗?已经没有区别的意义了。病只有一个,道也只有一个真实的道,各家看的病都是一样的,病人也都是这个实实在在的病人,所以我觉得不要执著于没有必要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好好去体悟真实的东西,不单单是文字上的东西,到那时候你就没有什么争论和执着了。不需要去分别的时候,你反而会洞彻得更清楚,这时候你还有什么病治不好呢?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2/22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