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
我儿。7周岁。
近日口角频频不自觉地向一侧抽动,无法控制。抽得剧烈时半边脸都会扭曲,十分难看。
体型偏瘦,易
口渴而喜饮。性格偏倔强,不顺心时会哭或发急脾气。有时清嗓或喉中有声,有时多少有点挤眉弄眼,或喜欢说些脏话并哈哈大笑。
舌体略偏缩瘦,色淡红略暗,前部稍偏红,苔薄白腻润,中后部偏浊腻。苔上有较多小红点。
我对小儿的脉象搭起来没成人那么有感觉,前前后后的大略记录是左脉弦滑而软,
右关浮短略紧。
因症状太少,一开始没摸着头绪,初诊从风痰论治,处以温胆汤加
葛根防风。4剂,乏效。
三诊上方又加入
半夏茯苓,服了数剂调养。此时面部抽动频率、程度较初诊均已轻了很多,但究未断根。后值外出旅游,遂停服。
2013-2
近日腹痛、
感冒之后(见拙文《小儿腹痛兼外感治验(2013-2)),面部抽动又增剧,晨轻下午重。面颊泛红,多语多动。饮食如常,
大便偏硬。初作外感愈后阳明余热上扰,处
大黄甘草汤加焦
山楂,无效。再处前之
甘麦大枣百合地黄龙牡半夏汤,亦无法控制,抽动反似更频繁。忽然灵机一动,从“舌前端偏红,苔上红点较多”联想到了“
火郁发之”,联想到了升降以调气机,最后联想到了升降散。直觉告诉我,这个方子应该有效。遂处升降散原方:
服4剂后抽动频率减少,但仍有。因
服药期间大便一日四
五行,怕大黄
寒凉久服伤及中阳,遂单用蝉衣僵蚕,合入
栀子豉汤,再稍作加味,如此又服4剂。最后方子拟定为:
即升降散以郁金代姜黄,栀子代大黄。此二味较温和而偏入上焦,与蝉衣僵蚕配合,升降而调上焦之气机(实为
经方栀子豉汤方意化裁)。因素易口渴,体型瘦者多阴分不足,又合入生脉散,党参兼有扶正护中之功,麦冬五味兼有收敛神魂之用。
此方服一二周,抽动全愈。停药后至今二月,未见任何复发迹象。
按:此实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之早期表现。此证十分难治,我认识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是我同事),家里孩子都有此病(均为男孩),除面部症状外,尚有手脚突然
抽搐、喉中发怪声等其他表现,且都西医、
中医治疗三四年以上而乏效,给家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此病西医认为原因不明,多处以泰必利一类的镇静药,治标不治本,
副作用大而不可久服。而中医俗医多从肝风论治,喜从羚角
钩藤汤化裁,或加
全蝎地龙蜈蚣等搜风之品,或加龙骨牡蛎
龟板镇潜之品,药味芜杂,而终究效果渺茫。
究其原因,俗医惯于套方,不详辩证,不明中医处方因人而异之理。对于此类顽症,套用肝风之方,十例之中若有二三例幸中,即成“
名医”,患者纷沓而至,更无余暇精思细审。
然中医治病,究当凭舌脉处方,不可恃于一二成功案例,即套用经验通治某病。至下者不读古书,不求经旨,不究
医理之精微,唯四处搜求治某病之“
偏方”“
验方”,此实为医之末流。
又,我大学一好友亦有此病,每隔几分钟脖子便不自禁地往后扭一下,十分滑稽。与他下棋、打牌时每每引得我想笑。此人三十余岁尚未结婚,前几年到他家里玩,见满柜
医书,一问之下,知道都是他母亲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然学医不从根本入手,光盯着一个病看前人论述,亦是枉然。
我儿治愈之后(实际上从中医角度,尚不能称为“完全治愈”,此类症状在我们家族亲友中多有
遗传,实源于体质之偏。而体质问题(性格亦是体质之偏的反映),绝非数服
汤药所能纠正。但至少从治病角度,治到不再有
抽动症状,也算是治愈了吧),上周我与同事聊及此事,了解到他孩子从2008年就开始发病,在包括龙华医院、交大新华医院在内的多所大医院都找专家看过,在现在的中医那儿也已经吃了一年半中药了,效果不明显。我便邀他到我家一试。
该孩子13周岁,体型较胖,症状主要表现为手时不时突然抽动,喉中发怪声,有时打瞌睡时会突然抽动而醒(前次公司组织旅游时我曾亲见此症状)。观前医之方,最近一次为钩藤
天麻菊花防风全蝎
木瓜伸筋草赤芍丹皮蒲公英龙骨牡蛎,以前或加蜈蚣地龙僵蚕龟板
葶苈子枣仁淮小麦,也有用
中成药羚角颗粒,等等。效果均不明显。而观其
舌淡,
苔白腻满布而滑,上略有红点。
左关浮滑,关尺滑而小数,沉取三部无力。右关浮而小滞,中取关尺滑大,沉取三部弱。为
阳虚痰湿阻滞,
阳气运行不畅而生风之象。处
真武汤加防风
白芷半夏
厚朴栀子制大黄。现刚服2剂,尚未知效果如何。若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而有效果,当再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