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yixing妙善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2056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论小儿发热

已有 411 次阅读2014/5/6 00:54 |个人分类:医论医话|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婴幼儿, 太阳穴, 临床表现

为便于临床掌握儿科热证,特作如下归纳,提供临证参考。
  一、发热时间与主病全日发热,多属外感,病在卫分;早晨发热,属气虚;上午热轻下午热重,表热转向里热;午后发热,多阴虚(久热不退);日晡潮热(15~17小时),阳明腑实证;夜热早凉,热在血分(或热陷于阴);隔日发热,疟疾
  二、发热证型与主病发热微恶寒恶风),见于表证;但热不恶寒反恶热,热在气分;往来寒热,见于疟疾、湿热疫;壮热,见于外感温热病、时行疾病低热,见于停食、外感余热、病后阴虚、湿热或体弱儿、婴幼儿外感;骨蒸潮热(热发如水之潮有涨有落),见于虚痨、疳积;身热不扬(发热温而不壮),见于湿温。     
  三、局部发热的临床意义前额热,见于外感(初扪之热,久则不热)、里热(扪久热甚);两太阳穴热,为伏热,多因表热转入里热,预示午后将发高热;手背热,表热证,病在气(阳)分;手足心热,阴虚或停食;手足烦热,为内滞食热;身热尻凉,内有伏热,或出疹先兆,多属表证;身热臀热,表里俱热证;身热手足凉,重证外感,肌腠郁闭,兼有里热或营分有热。
  四、发热在五官苗窍的临床表现
      1.面部右颊赤,为肺热痰多(见咳喘);左颊赤,属肝热,见于高烧日久或温病后期;两颊赤,多胃中实热,见于便秘或滞食积热;两颧红,为阴虚里热(红赤如拇指大,界限分明者,证危);两颊潮红,为虚热,多因气阴不足,其红不浓而近粉红;面若涂朱,多为心火炽盛。
  2.眼部目赤多眵,见于内热、胃火、上焦热;目赤红肿,见于肝肺温热;眼角溃烂,见于大小肠热或疳积热;目赤羞明畏光,见于肝热、上焦风热;目赤涩,喜视灯火,为烦热在心;目皆红,属心火,小肠热;初生闭目不欲睁,多因胎热;多泪时啼,属风火;干嚎无泪,为疳热(病多危重);目睛昏暗,多热病;目睛清澈,多寒病;目斜视、上视、直视,为肝热动风或痰热上蒙清窍;眼球颤动,为内热肝风;目瞪口张,为热极病危
  3.鼻部鼻塞流涕,为伤风;鼻鼾声重,为风温痰热;鼻孔红赤,属肺胃热或外感风热食滞积热;鼻孔赤烂,属胃火;鼻流黄粘涕,属上焦风火、肺热;鼻孑L干痒,为疳热;鼻孔如烟,为肺燥热,津液欲竭;鼻翼煽动,为肺热(初期微扇风温袭肺,中期多痰热闭肺);鼻疖肿痛,属肺火;鼻衄,属肺热(热伤阳络)。
  4.耳部耳轮黄赤,属风热;耳边凉,为内有伏热;突然耳聋耳道生疖、耳内出脓,为有风热、湿热或瘟疫热病。
  5.口腔口燥,为热灼津液;口渴,里热;烦渴,为温热;口苦,属胆火;口疮,为心、脾、胃热,湿热上蒸;口角溃烂,为食火,胃热;口周疱疹,多因高热未能及时清解,内郁之热外发;口臭,见于胃热实火或疫疠毒邪;口气热,为胃中有热,气分热或内滞食热。
  6.唇部唇红,心脾经温热,或阴虚里热;唇色紫红,热盛夹瘀;唇痒,内有火热或风热;唇木,有风热或内蕴毒火;唇肿,脾经蕴热或毒热;唇焦干裂,热盛津伤;唇裂出血,脾胃热盛或毒热;茧唇,脾胃积火结毒。
  7.舌部舌边尖红,上焦风热;舌尖红,上焦热;舌绛,营热;舌紫红,血热;舌干焦枯,津液大伤;舌裂或出血,阴伤或心火;木舌、重舌,脾经实火;舌伸长,内火炽盛;弄舌,风火;舌斜,肝经风热;舌淡惨白胖大,毒热重,正不胜邪;舌苔薄黄,肺热,上焦热;舌苔厚黄,胃实热;舌苔偏腻,多湿热。
  8.咽部咽干,多见燥热;咽红,外感风热,或内热;咽部乳蛾肿大色红,多肺胃蕴热;若咽部淡红,多虚热;上腭红赤,多里热,紫红为毒热,上腭色黄为湿热。
  9.二便大便秘结不通多肠胃结热,温热伤津;若肛门红赤为大肠湿热;若矢气臭秽,便下亦恶臭乃积食滞热、胃肠积热。
  小便不通可为热盛伤津,热郁下焦;小便短赤、频数、急痛为膀胱结热或下焦湿热;小便白如米泔亦属下焦湿热,或疳积内热。
  10.其他方面烦急为心肝蕴热,烦而躁为心胃热或营分热,狂躁为痰火扰神,昏迷为热陷心包,或湿痰上蒙清窍。心神不宁,为心肝经热。呼吸声粗音高为阳明实热,呼吸气粗为气分热盛,呼吸急促、喘急为内郁火热,痰热闭肺,喘憋为痰热盛。总之,根据病人的外在表现即可判其病的虚实及内伤外感,然后,依辨证而治,必收良效。
  
  小儿一岁以上可以看脉,以六至为平和,七八至为数为实热,三四至者为迟为虚弱。对辨三关手筋脉,提出婴儿生下一月至三岁,若有疾患,须看虎口脉,次指表节为命关,次气关,次风关。古人所谓“初得风关病犹可,传人气关定难活”是也。在当时还分男看左手食指,女看右手食指。实际两手指纹都应察看,不应拘于旧说。
  《全幼心鉴》云:“小儿一岁以前,看虎口食指寅、卯、辰三关以验其病。脉纹从寅关起不至卯关者,身治;若连卯关者难治;若寅侵卯卯侵过辰者,十不救一。”这是以后所说的“射指射甲命难痊”。并提出指纹的颜色:“其脉纹见有五色,如因惊必青,泻痢色紫,当以类而推之”。而其他色所主之病尚未明确。朱震亨除提出纹色之外,进一步指出纹的形态所至之病,如三关青,四足惊;三关黑,水惊;三关紫白,人捧抱惊。在形态方面,风关青如鱼刺,身治,是初惊候,黑色难治。气关青如鱼刺,主疳劳身热,易治。命关青如鱼刺,主虚风邪传脾,难治。风关青黑如悬针,主水惊。气关有此,主疳兼肺脏积热。命关有此五色,皆是死证不治。尚有风关如水字,主膈上有痰,气关主惊人肺,命关主惊风疳   正夹极惊候。风关如乙字,主肝脏惊风,易治;在气关主急惊风,在命关青黑色,主慢脾风,难洽。风关如曲虫,主疳病积聚胸前,红气关:F大肠积秽,在命关,丰心病传肝,难治。风关如环,扛肝脏疳热有积聚,在气关,主疳入尉,在命关其疳难治。
  察看指纹是小方脉诊断的特色,但更多的是考虑其生理和病理的特点。如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说:“为医之道,大方脉为难治,幼科尤难。以其脏腑脆嫩,皮骨软弱,血气未盛,经络如丝,脉息如毫,易虚易实,易冷易热;兼之口不能言,手不能指,疾痛之莫知。非观形察色,听声切脉,究其病源,详其阴阳表里虚实而能疗之者,盖亦寡矣。”明·方贤在《奇效良方》中说:“小儿虽受阴阳二气成其形,气尚未周,何言有脉,直至变蒸候尽,阴阳气足,方可看脉。”至明时,万全在《片玉心书》中的察看指纹法较为实用,他认为当时诊小儿脉以看指纹为主。“令人专看虎口纹,风关气关命关分。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若过死将临,青惊红热黑势恶,直轻斜曲重看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1/14 20:19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