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相火司天的个人空间 https://www.ngotcm.com/forum/?20757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经方治愈失眠一例随想

热度 4已有 1539 次阅读2013/1/6 01:48 |个人分类:中医方剂|系统分类:临床经验|

同事之父张某,84岁,诉2012年4月患有下肢肿胀、热痛,经某中医院诊断为湿热下注并治愈。然此证愈而失眠症起,且逐渐加重。其表现是入睡困难,心烦易怒,情绪低落。曾请省市多名中医治疗,效果不显。
诊见患者精瘦,面微红隐现晦暗,右下肢见有不规则咖啡样斑块,虽步履蹒跚但精神尚佳。舌边红苔极黄厚如涂漆且燥,双关寸轻按即得重按弦而有力,两尺亦沉弦应指。询知近来大便不爽,小便频数,口干且渴但不欲饮。诊毕,窃思:舌红苔黄厚而燥乃热邪伤津无疑,津亏木枯则脉沉弦有力,然脉“轻按即得”却不知所以,当如何立法处方?踌躇不已。猛然间记起《伤寒论》有一条的条文描述的与本病例的证极像似,但完整的经文不记得,只朦胧记得“阳明病、脉浮、虚烦不得眠、栀子豉汤、白虎汤猪苓汤”等几个关键词(功底不深而得到的惩罚)。于是小心翼翼处方如下:
猪苓15茯苓10泽泻12阿胶(烊)10滑石6栀子12淡豆豉6生石膏18(单位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3剂。
回家后立即查《伤寒论选读》(湖北中医学院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上海科技社出版.1979年.1版.P97,以下简称《选读》)第226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烦躁不得眠。若下之,-----,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猪苓汤主之”。啊哟,我记得关键词也与原文有出入,然既已如此,只能任之,静待反馈。
不几天,同事来电话,说其父服第1付药睡眠很好,一觉到天亮;第二付效果略差,时睡时醒;第3付是入睡难,但睡着后感觉睡得质量还行。哟,没想到我误打误撞竟能中病,嘱其原方加竹叶10,5剂。
后来遇到同事,谈起其父的病事,说服5剂后失眠全好了,她又自作主张又抓了5剂,现在连右下肢那些咖啡板块也几乎消失了。
《选读》是我学《伤寒论》的启蒙读本,它的条文号码是根据成都中医学院1964年版《伤寒论讲义》排列的,与《伤寒论》原文条码不一致。如《选读》226条,我对照了一下,原来它分别属于《伤寒论》第221,222,223条。《选读》为何将其合二为一,我想大概一是便于叙述讲解,因为这三条在《伤寒论》原文的号码排列上是连贯的,中间没有间隔;二是这三条可能在临床上常会同时出现,作为一条叙述会使学者更好地领会三者的相互连系——《伤寒论》原文是将这三条分别叙述的,如:“若----,栀子豉汤主之;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猪苓汤主之”——二方或者三方合用是否隐含编著者的用意?查看《选读》编委,刘渡舟、李培生、陈亦人等大家赫然在列,不能不使人有此联想。
二方没有加白虎人参汤原方而是加竹叶,其灵感来源于竹叶石膏汤。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半路学医 2013/1/8 02:39
不错。
回复 无助的沉默 2013/1/9 20:57
此乃大家。真可谓所学已得到仲景之真传。
回复 foolishman 2013/1/11 07:05
学习了,背诵确实重要啊
回复 xiaodiega 2013/2/9 02:36
从舌脉与症状(特别是二便)描述来看,用承气辈加减似更合适。当然患者年高,用下法也当慎重。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2/21 06:55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