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 登录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返回首页

王学泰 https://www.ngotcm.com/forum/?2349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发现中医原本

日志

《图解中医原本》第七章 名医医案中医原本辨解(1)

已有 1010 次阅读2014/9/17 01:18 |个人分类:中医理论创新|系统分类:中医知识| 中医理论, 名医医案

《图解中医原本》
第七章  名医医案中医原本辨解

中医原本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系统性修复,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中医理论。但是,中医理论不同于其它理性推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这种检验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能够很好地,并且比先前的各家学说更好地解释先贤的临床医案,当然,包括对《伤寒论》方证的解释。二是能够很好地指导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包括中医人才的培养。这个方面要由未来去评判。
关于第一个方面,在本书写作之前,作者已经按照中医原本的理论,对《伤寒论》的全部方证进行了一番中医原本的辨解,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是,论证的过程没有在书中反映出来,或许会在不久专门编辑成书与读者见面。在《图解中医原本》这本书里,作者主要选取了当代经方派(伤寒派)名家范中林先生的医案,进行中医原本的辨解,将辨解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专门汇集在一章,与读者交流。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更鲜活地感受中医原本的魅力。本章医案均选自《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学苑出版社,2011年),个别其它医案有特别说明。
为什么要选范中林先生的医案呢?首先,他是当代名医,离我们很近。其次,他是纯中医在当代治病,有现代医疗的效果对照。再就是,自他们那一代驾鹤之后,中医就少有手到病除的经方名家了。选范中林先生的医案,有纪念、怀念他们,以及他们那整整一个时代的意义。

医案一、发热(长期低热
    (一)医案原文摘录
郭某某,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在37.5℃上下。虽经治疗,未愈。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初诊】3月1日。今晨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7.4℃,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
   处方:麻黄10克,桂枝6克,甘草18克,杏仁15克。二剂。
   【二诊】3月3日。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尚有轻微发热,病仍在太阳。服麻黄汤后,发热恶寒皆减,但现身汗出,脉微缓,营卫失和之象。法宜通阳解表,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本书加按:回归中医原本,营卫之说便成多余。】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O克,炙甘草6克,生姜60克,大枣10枚,白薇12克。三剂。
【三诊】3月8日。上方服三剂后热退。两日来未再低热,试体温36.7℃,膝关节偶尔有短瞬疼痛,微觉头昏,梦多,此外身无明显不适,舌脉均转正常。再少进调和营卫之剂,巩固疗效,并嘱其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病情反复。
1979年7月17日随访,患者说:自第二诊服药后低热退,至今未再复发,自觉一直良好。
(二)中医原本辨解
1、病证机因辨解
如图7-1所示,本例病起3月,咋暖还寒,風寒易淫。诸证所指,病机在肾肺脾心,病因風寒。三年反复发作,并非陈寒郁滞三年而未传经,而是正气尚旺,每患自愈。患者只是肺脾正气稍衰,故得麻杏姜桂之助则病机归正,从此邪不再患。
 
本案主证发热。根据中医原本之病理,但凡发热,均为三焦热淫的表现。寒邪伤肺和热邪伤焦,都可导致三焦热淫。本例发热,兼有畏寒,无汗,是寒邪伤肺,以致火郁热淫。寒束肺主之皮毛,故有畏寒;肺主气机不用,毛孔寒闭,故无汗。初诊寒解,木疏稍复,故有汗出。
热邪上炎,風淫泄水,发于咽口,而见局部红肿。现代医学称为扁桃体发炎,或可检出某某致病病菌,对照中医病理,乃是風淫生“虫”。
反复外感寒邪,必然引动内寒,内寒起于下焦膀胱,肾机命门寒封太过,反作于髓海,故有头昏。本例轻微,乃是因为患者年轻,肾机正旺。脑为乾阳之腑,若是髓海充实,外寒不致头昏。湿为寒热水火之中气,寒热胶作于三焦水道,必生湿淫。
水郁寒淫,木无所滋,必致木郁風淫。脾主筋肉,木郁筋弱。关节是筋之大会,風寒夹湿,侵入关节,筋肉收引拘急而痛。下肢应太阴寒水,故先发于下肢关节。
脉由气血(其中有神)组成,舌为心窍,因此,舌象是人体气血的直接反映。血为形质,故应在舌质,或称舌体。气在形上,故应在舌苔,即舌苔主要反映三焦肺机和胃腑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本例肺脾郁陷,自然气血虚亏。血虚,故有舌淡红,心脉寒湿,则血行瘀滞,故见舌质紫暗而润。肺色本白,苔白透红,乃是正常。本例湿淫积久,故见苔黄较腻。
气血虚亏,必致神虚。風动神摇,不安于心,故有梦多。又,魂居东方脾木,其性升发易出。【魄居西方肝金,其性潜藏不露。】脾虚不能藏魂,魂游不定,以致梦多。
热邪入脉,故浮取可得,寒邪入脉,故脉管收引而紧。
2、治方辨解
如图7-2和7-3所示,本例范老先生以麻黄汤治寒邪犯肺,“气味”正中病证机因,故初见成效。
        

初诊治方,麻黄,味苦,治在南方太阳热火肺焦。味厚入藏,温补肺火,复正肺机,归正三焦。世称麻黄发表,以其解肺主皮毛之寒闭,而有汗出。发表之说,义在肺主表皮,仅见功能,不见气味。由此,后世用药,惟死记“麻黄发表”之功,而不知“麻黄发表”之理,医与药之理皆晦矣。
桂枝,味辛,治在东方少阳風木脾胃。味薄入腑,温胃散寒,寒散胃温则風和而不为邪。木疏風和,则少阳病机复归为生机。
甘草、杏仁,味甘,治在中央太极湿土心脉。甘草,味厚入心,补土藏神;气平稍温,升提心力,健运枢机。杏仁气温,甘淡入脉,行血化瘀,温化湿邪。
二诊治方,白薇、芍药,味苦,治方在南方太阳热火肺焦。味薄入腑,平和寒热,和解三焦热邪。
桂枝、生姜,味辛治在东方少阳風木脾胃。桂枝,味薄入腑,温胃散寒,寒散胃温则風和而不为邪。生姜,味厚入藏,温升脾木。木升筋舒,故无节痛。風平木疏,故汗出立止。
甘草、大枣,味甘,治在中央太极湿土心脉。味厚入心,补土藏神,健运枢机,平和气血。
上述处方,使病机归正,五机顺行,由此,精水化气,阳气变血,炼血生髓,左升右降,一脉周流的生命系统复常。
《伤寒》之麻黄汤,麻桂合用,本是木火同补,風寒齐治,太少肺脾同复之方,正合本案。若是按照仲景剂量,此案当是一剂即中。

(注:总共有四十八个医案辩解。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后面的医案辩解作主题上传)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刻注册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4/11/16 19:49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