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tag 标签: 李中梓

相关文章

祸从口出 医生,不能乱说话

  导读:中国人有句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两句话跟医生都太有关系了。元·王好古作《此事难知》说的是医理,明·李中梓有著名散文《不失人情论》说的是人情,今天分享几个故事,真真是“为医出言当 ...

中医畅谈 2015/7/7 17:19 david92003

医者不失人情论

医者不失人情论 医者和患者都是社会的成员,为医者更当不失人情,才能当好苍生大医。早在《素问·方盛衰论》中就有“诊可十全,不失人情”之训,“不失人情论”则出自《医宗必读·卷一》。作者李中梓(公元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著名医学家。李氏少时擅长文学,淡于仕途, ...

患者交流 2014/11/5 03:31 铿锵中医

推荐几本中医快速入门提高的小薄本

中医有好多书,书都比较薄,言简意赅,字字真金,而且售价便宜,特别适合中医入门和医学院毕业生快速提高参考,先推荐几本能买到的书,与大家分享。当然,入门提高的好书很多,比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等,这里推荐的都是小薄本,好拿好看,而且看完就能用。 中医入门(秦伯未) 内经知要(李中梓) 四圣心源(黄元御 ...

初学教室 2014/6/25 01:20 东华子

名医李中梓诊病轶事

李中梓,字士材,邑诸生也。有文名,并精医理,名重一时。时金坛王肯堂(字泰)亦精岐黄术,年八十,患脾泄,群医咸以年高体衰,辄投滋补,病愈剧。乃延李诊视,诊毕,语王曰∶“公体肥多痰,愈补则愈滞,当用迅利药荡涤之,能勿疑乎?”王曰∶“当世知医,惟我二人,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遂用巴豆霜下痰涎数升,疾顿 ...

初学教室 2013/6/26 01:55 东华子

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脉法精微 2013/2/14 00:52 fszq85

若圓讀素問二卷心悟

僅在交流,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我於2009年對中醫發生興趣,並進行一些中藥材的接觸和服用,比如沁陽的懷山藥,中寧的枸杞子,烏蒙山的紫芝,嶺南的鴨腳木蜜,水城的黃精,何首烏,等等,猶對天下茗茶有研究,並為之受益。 很多現在朋友學醫,必看傷寒雜病論,我覺得是不對的,就像我的一些女性朋友,不吃東西 ...

黄帝内经 2011/12/26 15:25 若圆

于无“医”处学“医”

本帖最后由 天涯东第 于 2011/10/3 11:16 编辑 竺可桢曾谈到中华大地秦汉以来的气候变迁 寒温几度变迁,竟吻合中医运气学说 今天文物理讲宇宙爆炸,宇宙膨胀,宇宙原起于一点,与中医太极旋转,李中梓讲古今元气厚薄不同论暗相吻合。 常常感受到:中医的学习,有很多看似是中医之外的功夫 实能大有益于中医 赞赏中 ...

理法方论 2011/10/2 19:13 天涯东第

求李中梓-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图

虽此图可能至今无传,但是知道它的道理一样可以自己画出来的,有无哪位精通其理之高人自己画的?望公之于众,大家都能一起学习啊!谢谢

初学教室 2011/6/10 07:52 五行不缺

闲聊自己最近的生活

作者: 罗大伦 今天说说自己的生活。 自己在写古代的中医的时候,对他们就尊敬得无以复加,因为他们做的事情是需要毅力的。 很多朋友把我当成了和那些人类似的人物,这就犯错误了,其实我差得远,不是差的一星半点的,我还在学习中,还在研究中,而且心中的境界也无法相提并论。 我写德音女士,那是我真的佩服人家,我还 ...

医家荟萃 2011/3/29 17:42 david92003

壮腰八段功

壮腰八段功 壮腰八段功是由八节以腰部为主的活动组合而成的健身方法。有健腰益肾、舒筋壮骨、行气活血等作用,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   【基本内容和方法】   1.拧腰功——大鹏展翅万里遥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腿不动,上身转体向左,两上肢随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目注视左手。稍停后,再向 ...

转贴专栏 2011/1/30 20:41 ozz00

脉诀汇辩(word格式)

本帖最后由 achang 于 2010/11/19 22:13 编辑 “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是非浅识者所能为也”(许叔微.伤寒论著序) 自以为,中医治病的疗效,很大程度取决于诊断水平,诊断正确,大的方向就偏离不到哪儿;其次,用药恰当;再施以清晰的治法。中医诊断有“望闻问切”,脉诊乃切诊 ...

理法方论 2010/11/19 05:48 achang

求《中医学文献精华》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看了几页,此书甚好 我一直以为台湾和香港在传统方面比大陆做得好 目录: 導言 凡例 第一部分 基建期(自周至唐) 第一篇 周禮.醫師章 第二篇 黃帝內經太素.咳論 第三篇 呂氏春秋.盡數篇 第四篇 難經.第一難 第五篇 史記.扁鵲傳 第六篇 漢書.藝文志序及方技略 ...

资料求助 2010/11/17 02:16 youmeus

明清時期民間的用藥情況與醫療觀念初探

本帖最后由 济缘 于 2016/4/9 20:38 编辑 作者:王崇峻 壹、前 言 ??傳統社會中學養深厚的醫家很少,民眾身體不適,多依靠鄰里經驗,服用一些草藥和簡單的中藥組合,或是採用推拿按摩、刮痧、拔罐、放血等民間療法, 當然也有吃香灰、飲符水者。病勢較輕的,或許可以得到效果,若是遷延時日不得好轉,或是罹患急症、重 ...

本草求真 2010/1/5 22:57 梁知行

中医入门后谨记!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中医学子 2008/9/9 06:38 散仙客

[转]《乙癸同源论》发微

《乙癸同源论》发微 《乙癸同源论》是明代医学家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中的一篇文章。“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根据十天干与藏府相配的原则:乙属阴木,故配肝藏;癸属阴水,故配肾藏。在这篇文章中,李中梓运用《周易》取象比类的方法,诠释了“乙癸同源”命题和“肾肝同治”法的 ...

理法方论 2008/4/2 23:38 mmmb

范文正公留下一个信念

作者:费振钟 千里之外,又起一个话头。 当年范仲淹希文先生,二岁就离开姑苏生身之地,随同母亲一道去了山东淄州。命中的苦孩子出身,从小便知道用功读书,长大好做一番事业。那时,他的名字还叫朱说,还在寒窗苦读之中,也许受了典籍上先贤事迹感染,他预先定出一个理想,将来一定要争取做宰相。这样的话,一般都 ...

民间秘法 2008/3/8 00:51 梁知行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免费无须密码下载

http://ftp.qgjs.net/免费无须密码下载,今天更新主站www.qgjs.net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士铎医学全书 ).pdf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 ).pdf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冯兆张医学全书 ).pdf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龚庭贤医学全书 ).pdf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 ).pdf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李时珍医学全书 ).pdf 明 ...

资源发布 2007/6/22 02:04 求购中医药技术

删补名医方论(连载)

删补名医方论 本书为《医宗金鉴》的一部分,原书卷次是二十六卷至三十三卷(原书共九十卷)。《医宗金鉴》刊行于清·乾隆四年(公元一七三九年),是当时政府编辑的医学丛书。 本书共有八卷,载列处方二百多个,都是从汉、唐、元、明以来的各种方书中选出,并各按性质分为温、清、消、补……等各类处方,每方先列主治病 ...

养正私塾 2007/6/15 09:48 蓝天百云

学术流派划分存在的问题

对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因人们的视角不同,所持的划分标准亦不同,观点颇不一致,迄今也没有统一的结论。1964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祖国医学第一次分析出了”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个主要的学术流派。1980年出版的任应秋编著的四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 ...

正本清源 2006/10/12 20:10 梁知行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出处:(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大医指医德高尚、技术精深的医生。含灵即人类。因人为万物之灵,故称含灵。凡是那些医德高尚、技术精深的医生治疗疾病时,必须要安定神志,绝不允许有任何欲望和贪求,而应象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说:“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视,忌心勿起,贪念罔生 ...

医患杂谈 2006/10/10 19:44 神奇居士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