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医学家吴塘先生现代研究编委会来信,约我写点这方面文章,以资纪念!窃思我对吴氏著作,素少研求,只是从临证使用出发,对其《温病条辨》和《吴鞠通医案》,进行过一般涉猎,非常肤浅,现不揣谫陋,简谈点滴体会,不当之处,祈指正。 一、学承歧黄,下汲百家 吴氏年少时,以父病年余不起,深感人子不知医而悔恨 ...
中医书友会第71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熊继柏 编辑/王超 ⊙ 校对/陈启雄 I 导读:中医怎么能成才?第一不蠢,第二不懒,第三老师不糊涂。熊继柏老师说话果然是一针见血啊!但是道理是不是就是这么简单呢? 要培养中医人才,要造就一代真正的中医临床人才,我认为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不 ...
前面介绍了中药治“风热感冒“,有银翘散和桑菊饮,分别治疗其发热重和咳嗽重的不同类型;同样,风寒感冒也有轻重的不同,重症用“通宣理肺片”或者“麻黄汤”,轻症用“杏苏散”。不好意思,我没有找到可以代替“杏苏散”的成药。 “杏苏散”的组成:杏仁9g 苏叶9g 半夏6g陈皮6g 前胡6g甘草3g桔梗3g枳壳5g茯苓9g生 ...
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6克 银花9克 扁豆花9克 厚朴6克 连翘9克 主治:暑季感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头晕,胸闷。 个人总结:新加香薷饮专治夏季感寒。其症状有高热或低热,均可能。一定在夏季使用。患者发热、怕冷、头晕,几证必备。本人治疗高热曾用方:麻杏石甘汤、麻黄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蒿芩清胆 ...
桑杏汤 组成:桑叶9克 杏仁6克 沙参6克 浙贝6克 豆豉5克 栀子5克梨皮6克 原文: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温病条辨》 主治:外感温燥,邪在肺卫。患者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 个人总结:经常有患者询问:现在这个季节吃什么感冒药?我一律告知:不一定。因为冬天可能 ...
治疗感冒发热(外感发热)的方子介绍了一些,以为差不多了,这几天又用了几个新的,看来还得再写几个,怕写重了,把以前介绍的总结一下: 1 桂枝汤《伤寒论》 17 藿朴夏苓汤《医原》 2 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18 三仁汤《温病条辨》 3 葛根汤《伤寒论》 19 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4 桂枝麻黄各半 ...
中医书友会:中医人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作者/余宗洋 ⊙ 编辑/王超 编者按:这篇译文是人人网上的一篇日志,诙谐中带着讽刺,搞笑却又满含深情,余同学用现代的语言翻译的这篇文章,我猜吴鞠通本人都要看不懂了,小伙伴们赏读一下吧! 趣译温病条辨序 那些做科研、开 ...
中医书友会:中医人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作者/吴鞠通 ⊙ 编辑/王超 编者按:这篇文章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是一位书友推荐发表的,他说他是流着泪读完的整篇文章。“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我想这就是不朽的意思吧! ...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第480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王辉武 ⊙ 编辑/张亚娟 导读:王辉武老师这篇文章真是太赞了!“读哪些书?”“读书应以中医临床为主。”“如何读书?”“重要的是用心。”真是过来人的一番苦心啊,绝对值得小 ...
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2014-05-22 吴鞠通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中医人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作者/吴鞠通 ⊙ 编辑/王超 编者按:这篇文章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是一位书友推荐发表的,他说他是流着泪读完的整篇文章。“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 ...
本帖最后由 东华子 于 2014/4/7 19:04 编辑 汪济 安徽省潜山县中医院 古今中医著书立说者,常在书首写序,以陈述著作之旨。序文虽有别于正文,但研读它对领会全书的精神实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又常能反映作者的医德医风和治学精神,历代一些著名序文是医文并茂,情理交融,堪称中医文化一奇葩。 ...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高热一天,最高温度达39℃,无汗,微恶风寒,头身疼痛,面色潮红,神疲乏力,脉沉。 病例分析:恶寒发热,无汗,乃外感表证,应为浮脉,而反为沉脉,脉沉主里,为少阴虚寒之象,故少阴阳虚而复感外邪而兼夹表证。“阳加于阴谓之汗”,若阳气虚弱,则无力作汗。 治法:温阳解表。方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麻黄散 ...
从10月23日去马鞍山到现在回来几天了,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一方面很兴奋,另一方面很愤怒。兴奋的是,我有幸寻访的到一位民间中医高人,并拜他为师,从此在歧路丛生的漫漫中医之路上,我有了一位领路人;愤怒的是,这么一位真正的、纯粹的老中医,几十年来不但不受尊重,反而饱受打击,几度伤心绝望地欲放弃中医——却又实在 ...
本帖最后由 医林改错 于 2011/7/16 09:11 编辑 本人很少上中医论坛了。所以今天来发个病号。 本人表姐的一个小女孩前几天得了怪病,严重到家里还请来神棍驱邪说犯了什么煞,什么命里的什么煞的都有。置于内容我不知道。 年龄我猜的,因为我没问过。10多岁左右。 体型偏瘦,她的妹妹都比她长得高。 症状:当发现时就这 ...
黄元御无疑是中医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初次接触到黄元御的医著,应该是在十年以前了。那时,在父亲的授意下, 我已经看过《内经》《伤寒*金匮》及一些医家的注解,也读了陈修园,李中梓, 张锡纯等人的一些主要医著。虽说理解不深,但不少书也是翻来复去地看过好几 遍。读黄元御的 ...
一本本泛黄的医学典籍,在黄宗泽眼里,都是宝贝 这些铜人是黄宗泽父亲参照自己身体画下来的 N本报记者 杨炯 谢向明 实习生 陈翛 文/图 本报讯 《千金要方》、《伤寒医诀串解》、《温病条辨》……一本本医学书,页面都已泛黄,有的快被虫蛀掉了。这些书,是南安洪濑人黄宗泽,近日无意中在家里一个木箱 ...
此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 简要内容: 本书是胡希恕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系统讲授《温病条辨按》的讲义精编,原书名为《温病条辨按》。 前言 常能听到或在杂志、报纸上看到:“某医善治温病”“某医善治伤寒”,是当今中医界有“伤寒派”“温病派”“伤寒学”“温病学”的真实写照。历来 ...
彭子益"本气自病"的观点究竟是他自已的观点还是 中反映的观点啊? 温病条辨里面说温病从口鼻而入,那是孰对孰错呢?还是两个都对??? 盼老师们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