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患者交流
›
浩然天地 关于网上言“相火外泄,引火归元”看法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4801
|
回复:
13
浩然天地 关于网上言“相火外泄,引火归元”看法
[复制链接]
浩然天地
浩然天地
当前离线
积分
2332
发表于 2009/12/19 22: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P> </P>
<P> </P>
<P> 不知何时“相火外泄,引火归元”这个词横行网络,经常可以贴子的回贴看到这个词,跟着这个词后面的一个
四逆汤
.。</P>
<P>以我所知,相火外泄人的样子和情况:</P>
<P> </P>
<P> 第一,青年人出现的情况,冬天人不甚落入冰水,救出后,人半
昏迷
或昏迷(大多数),全身冰冷,手足无温,脸色青或范白,口唇紫的吓人,唯心口一丝温存,一吸尚存。此可用大量
附子
干姜
引火归元。</P>
<P> </P>
<P> 第二,
老年人
,身受重寒,脸色范白,唇紫,手凉,足凉过膝,昏迷,气吸弱,心口有一丝温度,此时可引火归元。</P>
<P> </P>
<P> 如果是脸色发黄,并能上网,或是手有热,或身上有红斑,或有口腔溃阳,舌头发红或上有红点,或是脸上起红豆浓,或是脸泛红晕,如果这时有人说你是“相火外泄,引火归元”然后给你
四逆
汤,那就是在害人了。用后身感燥热难耐,
皮肤干燥
,口发干,重则皮肤溃烂。勿用则
伤身
伤津
很重。</P>
<P> </P>
<P>嘴上说“相火外泄,引火归元”的你自己试过没有,你们懂么。别在这胡说八道了,害人了。</P>
<P> </P>
[
本帖最后由 浩然天地 于 2009/12/20 14:34 编辑
]
昏迷
,
四逆汤
,
皮肤干燥
,
四逆
,
老年人
,
附子
相关帖子
•
又见新伤寒霾病一列
•
火神派:超大剂量安全应用附子经验
•
从脉用药之十七:重加茅根托邪外出两例
•
从脉用药之十八:治鼻塞咽疼例
•
与先师闲谈
•
附件囊肿一例
•
谈谈四逆散的应用
•
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敷应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转)
回复
举报
天涯过客
天涯过客
当前离线
积分
175
发表于 2009/12/20 03: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理论确实有很大问题,再被胡乱引用一番,问题就更大了。
回复
举报
sunsex
sunsex
当前离线
积分
283
发表于 2009/12/20 04: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然兄一言惊醒梦中人,我正怀疑自己是不是相火外泄,需要引火归元呢!~~~~~~~~~
回复
举报
gan_ty
gan_ty
当前离线
积分
322
发表于 2009/12/21 0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理实在不简单,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于初学者更是一头雾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理论的难精准性。好在现在网络和交流手段的发达和多样化,或许能在此方面有所助益及改善。
浩然兄能否将大家常见的上火症状及机理和治则展开和交流一下,以益于天下众生。 我佛慈悲,相信教化救助众生应为行善积德之举。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回复
举报
John2007
John2007
当前离线
积分
72
发表于 2009/12/21 16: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嘴上说“相火外泄,引火归元”的你自己试过没有,你们懂么。别在这胡说八道了,害人了。----------网上那么多小白鼠,就拿他们试,自己通过试别人取得一点体会,再贼喊捉贼一番,把责任推个精光!
回复
举报
浩然天地
浩然天地
当前离线
积分
233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2 04: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楼
请看此贴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 ... mp;page=1#pid446361
回复
举报
渴望健康11
渴望健康11
当前离线
积分
385
发表于 2009/12/22 2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那些人大多数都不在行,只不过是盲目跟风而已。
回复
举报
海逐浪
海逐浪
当前离线
积分
26
发表于 2009/12/23 05: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过服温燥药物而有楼主所说的部分症状,如舌上有红点,有时身感燥热,皮肤干燥脱屑,口发干,而身体又是寒性体质,该如何用方?或有哪些适用药物可去邪热?
回复
举报
浩然天地
浩然天地
当前离线
积分
2332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3 1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海逐浪 的帖子
这是因为身体内有沉寒,而没有正确治疗,使药力没有攻寒,而攻正,这个邪热,内耗津血,外散正气,正气耗散反而使沉寒更加深入。 所以有的人使用附子干姜后,反而感觉更冷了。看邪热在哪个脏腑,要辨症,然后用药,是寒重,是热重,要辨明。
[
本帖最后由 浩然天地 于 2009/12/24 13:45 编辑
]
回复
举报
千古中医
千古中医
当前离线
积分
49
发表于 2010/1/5 16: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的天!如今理论的东西玩味真够新鲜。不就是个阳不藏嘛,什么邪热,内伤气血,外散正气.有必要想那么复杂吗?不能一味的只升发,仲圣茯苓四逆就是此意.</P>
回复
举报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