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076|回复: 12

紫阳张真人《悟真篇·悟真性宗·金丹四百字》合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9 04: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0/3/19 06: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已经下载,慢慢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1: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闵一得相关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3194.htm?fr=ala0_1

闵一得  闵一得(公元1758 - 1836),为清代著名道士。初名苕?(“甫”上“方”下),字朴之,一说字小艮,后改道名一得,道号懒云子。世为吴兴(今浙江)人望族。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
  闵一得约于乾隆末年去官归吴兴,隐金盖山,主持该山教务,并从事著述。他隐居金盖山四十余年,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飞升仙去。他是继王常月之后,乾隆嘉庆年间全真龙门派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传奇与史实:
  闵一得生时,父梦羽服者至,曰,余俱懒云也。故别署懒云子。幼聪颖却体弱,九岁犹艰于行。从高东篱习导引后,名一得,未几疾愈,气渐充。
  闵一得先拜龙门派第十代高东篱(名清显,字东篱)为师,于桐柏山修炼导引术。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高东蓠仙去后,又以师礼侍高之弟子沈一炳(号轻云),为龙门派十一代。沈一炳羽化后出游吴、楚、燕、赵,与龙门西竺心宗之金怀怀(王清楚,云南人)、白马李(李清纯,湖北江夏人)、李蓬头(名字,里籍不详)辈相往还。曾于乾隆55年(或云57年)谒云南鸡足山鸡足道者(月支人,拜王常月为师)。一得以戒律书授道者,道者则传一得斗法。后服官滇南。
  闵一得年七十,仍精力依然,尝冬日遇一故人,衣薄见寒色,即脱裘衣之。
  闵一得为人笃实纯静,平易近人,曾自题:“我忘景岂真,我觉景岂幻,若待罔两问,已若庄生叹,省自复省省,真幻持两端,非省非非省,应作如是观,渺渺太虚中,赘此一身景,问景是何为,真幻何时省”。
  闵一得临飞升前拟联:“修道只为求己志,著书未尽度人心。”
  思想与著述
  闵一得自主持金盖山教务后,以三教同修,儒者读书穷理,治国齐家;释者参禅悟道,见性明心;道者修身寡过,利物济人。至律、法、宗、教四家及居家出仕,入山修道,寻师访友,蓄发易服,均俾有志者自然而行。
  闵一得的内丹以修性为主,也兼言命术,其说颇不同于诸家。如《古书隐楼藏书》以脊前心后的“黄道”为先天元气循行路径,不同于一般丹书所说的循任督两脉运转。《古书隐楼藏书》收集的丹法也复杂,并多出自扶乩者。
  闵一得著述颇丰,清嘉靖年间撰《金盖心灯》八卷,以纪传体形式记录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一百余人的生平事迹,是研究龙门派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道光年中,闵一得又编纂了《道藏续编》。
  闵一得著作有二三十种。又纂有《古书隐楼藏书》,收清人和自撰内丹书三十八种。
  以上两书是研究明清道教内丹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

闵一得小考二则文章信息

闵一得,原名苕敷,字补之,一字小艮,号懒云,又自称闵真仙、发僧际莲
氏。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自幼体弱,九岁犹艰于行,于天台桐柏宫
谒高东篱为师习导引术,遂皈龙门,命名一得。壮年有经世志,尝服官滇南,于
鸡足山谒鸡足道者黄守中,得传龙门西竺心宗斗法。晚年隐乌程县金盖山,主持
教务,弘扬道法。“自当代名公卿相及缁流羽士,以及胥吏仆舆,钦其道范,纳
交受业者,实繁有徒”。(1 )《金盖心灯》载:“其教人也,有体有用,有本
有末,笃于实行,不事神奇,大旨以修身寡过为入门,穷理尽性至命为究竟,省
察涵养为彻始彻终功夫”。(2 )闵一得隐居金盖山四十余年,于道光十六年
(1836年)丙申冬,偶感微疾,悠然而逝,享年八十九岁。

   清同治《湖州府志》、光绪《乌程县志》皆于《著述》部列:“闵苕敷《金
盖志略》、《金盖心灯》八卷”,而于闵一得生平了无记载。究其原因,或为编
篡者重儒抑道所致。其于闵氏著作漏列《古书隐楼藏书》可以为例。《藏外道书
》第三十一册所收《金盖心灯》,卷末附录有晏端书《闵懒云先生传》,杨维昆
《闵懒云先生传》和沈秉成《懒云先生传》记述闵一得生平。这三种传记也收入
《古书隐楼藏书》。民国年间成书的《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下卷有《第
十一代闵大宗师传》,大略为综合以上三种传记所成。以上诸传记的记载大体一
致。《古书隐楼藏书?还原篇仙考》还载有西山道人汤志素《金盖山人传》,作
于道光十八年(1838)二月,是关于闵一得较早的传记。此外,闵一得所著
之《金盖心灯》、《古书隐楼藏书》于其一身行历,也多有涉及,以之与前面所
述各种传记对照,尚有细微舛误之处需要辩疑。以下略举两则。

   一、闵一得之生年

   闵一得之生卒年,晏端书《闵懒云先生传》云:“先生生于乾隆戊寅(17
58)十二月初二日,卒于道光丙申(1836)十一月初十日,住世七十有九。”
杨维昆《闵懒云先生传》和沈秉成《懒云先生传》也皆云“年七十九卒”。(3 )
《第十一代闵大宗师传》也从其说。闵一得卒于道光丙申,各书所言一致,当为
定论。而其生年,汤志素《金盖山人传》云:“(闵一得)年八十有九,葬于金
盖山中。”(4 )以闵一得卒于道光丙申(1836)反推,则当生于乾隆十三
年戊辰(1748)。证以《金盖心灯》,当以乾隆戊辰之说为是。

   《金盖心灯》卷五《陈樵云律师传》:“余(闵一得)年十五,尝从兄(注
:胞兄希颜先生)读书云巢。”(5 )鲍廷博注:“时乾隆二十七年岁次壬午
(1762)。”

   《金盖心灯》卷四《沈轻云律师传》鲍廷博注:“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
68)七月望日,高东篱宗师年百五十一岁谢世于天台,懒云子先期得书,亟往
送。及至,沈师已先在,嗣是懒云子常从沈师学,以师礼事沈师,从高师命也:
稽师年六十一,懒云子二十有一岁云。”(6 )

   鲍廷博为与闵一得同时代的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清光绪《乌程县志》载,
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原籍新安,后居乌程。嘉庆间以家藏本刊刻《知不足
斋丛书》,闵一得《金盖心灯》也有《知不足斋主人传》记其生平,并云:“余
以金盖心灯,质诸先生。先生见而许之,缕为注正引援,并为序。”(7 )故今
本《金盖心灯》题新安鲍廷博渌饮注,卷前并有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鲍
廷博所作的序言。依前引鲍廷博注语,反推闵一得生年,皆与乾隆戊辰之说吻合。

   又晏端书《闵懒云先生传》于高东篱逝世云:“翁将示化时,先生(闵一得)
年逾弱冠,亲往送别,嗣后遂从轻云学,以师礼事之,遵翁命也。”(8 )按古
礼,男子二十成人而行冠礼,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后人沿用为年在二十左右者
之称。若依晏端书所说闵一得生于乾隆戊寅(1758),则高东篱逝世时闵一
得才十一岁,“弱冠”二字,从何说起?故闵一得生卒年当为1748~183
6年,住世八十九岁。

   二、谒鸡足道者之期

   闵一得服官滇南时,携王常月所传戒律书往云南鸡足山,谒鸡足道者黄守中,
具体时间各书也有出入。鸡足道者黄守中(?~1792)为龙门西竺心宗开创
者,其生平多具神秘色彩。《金盖心灯》卷六上有《第八代鸡足道者黄律师传》,
《古书隐楼藏书》之《持世陀罗尼经法》中也有《度师野但婆闍传》述其生平。
鸡足道者“来自月支,休于鸡足。自称‘野但婆闍’,而无姓名字号。野但婆闍,
华言求道士,所精惟斗法”,顺治庚子(1659)赴京师“观光演钵”,“昆
阳王祖赠姓曰黄,命名守中,且曰:”但住世,越百三十秋,大戒自得。‘遂促
返,仍持斗秘“(9 ),黄”退与管天仙、张蓬头、王金婴、王袖虎、李赤脚、
云大辫、李蓬头、王大脚辈互相砥励“(10)。

   闵一得谒鸡足道者黄守中,《金盖心灯》卷六上《鸡足道者黄律师传》记其
事云:“岁庚戌(1790),余往谒,携大戒书,道者见而喜,曰交易之则两
得也。遂止宿三月,梵音得,道者则手录大戒书,悬昆阳王祖像,泣拜而祝,转
顾余曰:”西竺至宝,汝已易得,善护正宗。戒亏则力薄,王祖灵在,悉知悉见
也。‘余也泣拜而受之。起,促余返。至半途,总制富公,遣使往迎。及使返,
述子已逝。“(11)《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下卷《第十一代闵大宗师传
》亦云:”师于乾隆五十五年岁庚戌(1790)携大戒书往云南谒鸡足道者。
“(12)《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成书于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
其说多本自《金盖心灯》。但闵一得所著之《古书隐楼藏书》则有不同的说法。
《持世陀罗尼经法?度师野但婆闍传》云:”乾隆壬子(1792)夏,余始诣
谒(鸡足道者),遂止宿焉。越三月朔,辞返五华,路遇总制富公使,返自鸡足,
报师于望日逝。“(13)其记载与《金盖心灯》大致相同,惟时间有异。《栖云
山悟元子修真辩难前编参证》亦云:”余于乾隆壬子(1792)秋,访至道于
驻世神仙黄名守中。“(14)闵一得于鸡足道者处”止宿三月“,故曰夏曰秋,
并无多大差别。又《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序》云:”岁己酉(1789),浙
督学朱石君先生按临湖州,进谒于右文馆。始知先生有是书珍藏,不以示人,颇
疑有脱简。闻金盖藏本完善,以余为诚实可信,嘱往索取,不得而返。乃示余所
藏之本,系明代人手录,有诚意伯跋。余拟录之,适先生整装将按他郡,匆匆不
果。越四载,宦游过鸡足山,访住世神仙鸡足道者于龙树山房,……“(15)所
说时间也近与乾隆壬子相合。《古书隐楼藏书》几种说法都一致,故闵一得往云
南谒鸡足道者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当属无疑。

   至于《金盖心灯》之误,或为辗转翻刻所致。同治癸酉(1873)沈秉成
《重刊金盖心灯序》云:“是书刻于道光辛巳(1821),乱后版毁,爰重刻
之。”(16)《金盖心灯》初刻于道光辛巳(1821),再刻于同治癸酉(1
873),其中鱼鲁豕亥,也属情理之中。

   注:(1 )(2 )(3 )(5 )(6 )(7 )(8 )(9 )(11)(12)(16)
《藏外道书》第31册第470页、第370页、第369~372页、第25
9页、第247页、第312页、第369页、第277页、第277~278
页、第470页、第158页。
发表于 2010/3/24 2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收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4: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 经 八 脉 考》 李时珍

《奇 经 八 脉 考》 李时珍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总为十五。(《难经》作「阴络」、「阳络」)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儒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降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者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如此,难安炉鼎。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已备学仙学医者筌蹄之用云。

八脉  

  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蹻也,阳蹻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刚维也。阳蹻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蹻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蹻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督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4/7 20:2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4: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维脉、阳维脉

阴维脉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吋□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小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在腹哀下三吋,去腹中行四吋半)。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大横在腹哀下一吋五分,腹哀在日月下一吋五分,并去腹中行四吋半),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直乳下一吋半)。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天突在结喉下四吋半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下二吋中央是穴)。凡一十四穴。  

  阳维脉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吋五分。上外踝七吋,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在外踝上七吋,斜属二阳之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髎。(在章门下八吋监骨上陷中)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在肘上七吋两筋罅陷中,肩髃下一吋),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髎(臑会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吋宛宛中,天髎在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吋五分)。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蹻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上脑空(承灵后一吋半,夹玉枕骨下陷中)、承灵(正营后一吋半)、正营(目窗后一吋)、目窗(临泣后一吋)、临泣(在瞳人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眉上一吋,直瞳人相对),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神直耳上入发际中)。凡三十二穴。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4: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蹻脉

阴蹻脉  

  阴蹻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阳然谷穴之后(然谷在内踝前一吋陷中),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在内踝下五分)。上内踝之上二吋,以交信为郄(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頄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蹻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睛明在目内眦外一分宛宛中)。凡八穴。

阳蹻脉  

  阳蹻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当踝后遶跟,以仆参为本(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吋,以附阳为郄(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阳之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胛,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髆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会手阳明、少阳于肩髃(在髆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上人迎,夹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脉动处)。同足阳明上而行巨窌(夹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沟),复会任脉于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五脉会于睛明穴(见阴蹻下),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风池在耳后夹玉枕骨,下发际陷中)。凡二十二穴。《难经》曰: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合一丈五尺。  

  《甲乙经》曰:蹻脉有阴阳,何者当其数?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气之在身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藏,而阳脉营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臑腠理。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4: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冲脉

冲脉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两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两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太赫(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气穴(即胞门,一名子户。太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阴、冲脉之会)、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腧(中注上一寸)、商曲(肓腧上一寸)。、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灵枢经》曰: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妇人有馀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脉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任,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素问 ?  水热穴论》曰: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一云冲脉起于气冲,冲直而通,故谓之冲。  

  《素问 ?  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腧  

  启玄曰;心脏在南,故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曰太冲。,足少阴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两脉相合为表里也。冲脉在脾之下,故曰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歧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膕中,伏行骭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并于少阴,渗三阴,斜入踝,伏行,出属跗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闲,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故其脉常动。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王海藏曰:手少阳三焦相火为一府,右肾命门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脉同诊。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分三歧。上冲夹脐,过天枢,上至膻中两乳间,元气所系焉。右足三焦太阳之别,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一云:其腑在气冲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贤闲动气者,真元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李濒湖曰:三焦即命门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故附著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4: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脉 督脉 带脉

任脉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承桨,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唇下陷中),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  

  任冲之别络,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灵枢经》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  

  督脉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腧(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推下)、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灵台(六椎下)、冲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吋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在枕骨上)、强间(百会后三寸)、后项(百会后一寸半),上巅,历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一寸半)、顖会(百会前三寸即顖门)、上星(顖会前一吋),至神庭(顖会前二寸,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鼻准头也)、水沟(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在唇上端)。上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  



  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小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眦睛明穴(见阴蹻下)。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入络于脑。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抒(第一椎下两旁,去脊中一寸五陷中)。内挟脊,抵腰中,入循旅络肾。《难经》曰:督脉、任脉四尺五寸,合共九尺。《灵枢经》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张洁古曰: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  

  王海藏曰:阴蹻、阳蹻,同起跟中,乃气井而相连。任脉督脉,同起中极之下,乃水沟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由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浑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濒湖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构之乡。故魏伯阳《参同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构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十二经、十五络廉辏,虚闲一穴,空悬黍珠。医书谓之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凡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而药物、火侯,自有别传。」  

  王海藏曰:张平叔言,铅乃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其虫为龟,即坎之二阴也,地轴也;一阳为蛇,天根也。阳生于子,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通厥阴,分三歧,为三车。一念之非,降而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铅。升而接离,补而成乾。阴归阳化,是以还元。至虚至静,道法自然,飞升而仙。


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骨端,肘尖尽处是穴,带脉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灵枢经》曰:足少阴之正,至膕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妇人恶露,随带脉而下,故谓之带下。  

  带脉为病,张子和曰:十二经与奇经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复循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4: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紫阳《八脉经》

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蹻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蹻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吋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吋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炁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采之惟在阴蹻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蹻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酆都鬼户,曰生死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如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炁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炁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频湖曰: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蹻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