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546|回复: 1

治疗血证的著名四川专著——《失血大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9 2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治疗血证的著名四川专著——《失血大法》

血证,即包括吐血、咯血、便血衄血尿血、汗血等在内的血分病变及出血性疾病。虽然,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关于血证的论述,其后的历代医家对血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亦均有不少的发明和阐论,然而,都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治疗方药,尤其是缺乏关于血证的系统专著。直至清末,两位杰出的四川医家杨凤庭和唐宗海才集前贤之所得,遵循《内经》、《伤寒论》的理论原则,对血证进行了深入的钻研和探讨,并结合他们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了《失血大法》和《血证论》两部著名的血证专著,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这两部专著,对血证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在理论上作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其中有不少发明与发挥,建立了一套关于血证论治的完整理论和治法方药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出血性疾病的基础,至今仍指导着临床研究和治疗,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一、杨西山及其《失血大法》

杨凤庭,字瑞虞,号西山(1736-1795年),四川省新都县人。杨氏系县中名士,人称“西山先生”,自幼天赋聪颖,凡书读一遍即能朗朗成诵,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举凡天文、地理、农圃、医药之书,无不研读。杨氏虽知晓百科,然尤精于医道,故常为人诊治,且每每应手取效。由于当时他所遇的血证甚多,故对之深入研究,颇有心得与见地,遂撰成《失血大法》一书。当时的医界治疗血证率以滋肾阴降心火为不二法门,但收效常不理想。杨氏则认为血证的病因病机是“由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则阴虚生火,脾不统血则阳虚生痰,此火与痰本从虚生,而不可独治火清痰也”(《失血大法》卷一),进而提出了本虚标实的基本病理和血证病位重在肝脾的新见解。在治法上,杨氏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他说:“余之治法,凡失血初起,先责重在肝脾。盖脾阴虚而肝火易生,木胜而脾气受克。气上脉急,阴虚生热,宜以甘缓之,以酸苦收之、降之。先用甲己化土汤……缓肝之急,补土之虚。”(《失血大法》卷二)杨氏的此种认识与治法确有其独到之处,因为肝阴虚则木火旺,脾阳不足则土更不能荣木,从而相火翕然而起,气机随之逆乱,引动不能归藏肝脏之血液沸动而不循脉道,遂演变为诸般出血证。用甲己化工汤养肝阴,敛肝火,培脾土,确为对证有效之方。然而,引起出血的原因,不仅仅是相火不宁,尚有心火上炎、龙火上腾、胃气上逆、中气下陷等等多种病因病机,因而虽然杨氏之法为治疗血证另辟了一条治疗途径,但仍不能弃以上诸法而不用。

此外,杨氏生平尚撰有其它医药著作,如《女科枢》、《分门辨证》、《脾胃总论》等。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2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草药医

四川草药医

“草药”一词,虽早在晋代的医药文献中就已出现,但那时所指的还仅仅是来源于植物类的药物,与现今之“草药”涵义是不完全相同的。现在人们所称的“草药”,实际上是针对“官药”而言的,考其渊源,实始自宋代。北宋熙宁五年(1072),王安石推行市易法,其中规定药物的购销实行国家垄断制度,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国家的税收,熙宁九年(1076),北宋政府又在京城汴京创办了太医局卖药所(一度称为熟药局),专门出售成品药和中药饮片,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的官办药局(药材公司)。其时,人们把国家经营的药称为“官药”,而把国家不经营,但民间却在使用的药物,尤其是一些价廉易得的鲜活药物,称为“草药”。这里的“草”,实际上已赋予了草野、草泽之意,草药已不仅指植物药,也包括了一些动物药、矿物药和加工制品类的药物了。尽管宋以后历朝历代的医药管理机构有所不同,但草药这一称谓却一直沿袭至今。

四川地大物博,不但盛产“官药”,草药资源也极为丰富,并由此而孕育出了无数技艺精湛,深受群众喜爱的草药医生,他们对四川医药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据方志所载,后蜀至北宋初成都的谭仁显就是一位擅用草药的高手。谭氏不仅亲自采集草药,还在“所居庭庑、篱落间,遍植草药”,为人治病,一时,遐迩闻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合川一县经营草药者就有100余户,使用草药在400种左右。清末民初,川东北的开江县有草药医生30多人,其中甘裳乡的陈宪顺(绰号陈毛火)更是以其用药品种多,疗效好而名噪一时。民国时期,在峨眉、乐山、灌县、大足等旅游观光之地开店经营草药者为数不少,甚至连一些寺庙宫观也经营岩白菜、雪胆、马尾连、雪莲花、皂角菌等草药,随着旅客的应用和宣传,四川的草药也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在封建社会里,草药虽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从整体上说来,仍是不受重视的,草药医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在士大夫者流及儒医们心目中,草药充其量只是“官药”的药引子,草药医被称为铃医、草泽医,三教九流中是不入流者,是难登医学大雅之堂的。在历代的四川各级方志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名医传记,而其中属草医者则寥寥无几。民国时期,连中医都备受摧残,草药医的际遇也就更为凄惨,贩夫走卒般的挑担卖药也被明令禁止,更勿论开铺设店,为人治病了。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人民群众的信任,草药和草药医才获得了新生。一些草药医不仅进入了医院,而且当选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介还多次宣传报道他们的精湛医技,高尚医德,使人们对草药和草药医有了新的认识。如成都市中草药医院的刘吉明(1929~)医生,是成都市“刘草药”的第14代传人。他早年常随父、叔上山采药,深知草药药性,临床喜用硬九子连环草、一枝箭、无花果等治疗肿瘤,并获一定疗效。刘氏自1951年行医以来,一直重视医德医风,他不仅为陈毅、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过病,而更多的是为成都的工人、农民服务,并经常利用节假日,走街窜巷,为行动不便者举医上门。文化名人阳翰笙曾题“医德”匾额相赠,可见其医德医风感人之深。与刘氏齐名的另一位成都草药名医陈福春,1911年出生于乐至县农村,]925年跟师学成后就一直在成都行医。陈氏精于中草药,运用大剂重方治疗肝、胆、脾、胃疾病及毒蛇咬伤均有独到之处。1959年和1976年,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两次编修《四川中药志》,陈氏均被邀请参加,提供了大量川西草药用药经验,为该书的编写作出了贡献。

此外,擅用中草药治疗骨伤的刘合顺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刘氏于1875年出生在盛产药材的峨眉山下龙门乡。1893年,刘探知其舅父金某在大堡抚夷厅(在今峨边县)与一批“金枪医手”相识,此后每年农暇即去大堡住上几月。他无偿地为医手们干活,医手们喜其灵活,常教他一些拳棒和正骨之术。刘勤奋好学。先后得到13位师傅的指点,7年之后,医术渐精。1899年,刘合顺在峨眉山当脚夫,一日有位上海游客不慎在金顶摔伤,僧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请他试治。不意刘合顺很快就将伤者股骨复位,并就峨眉山上的草药包扎,伤者在庙上住了月余就得以痊愈,从此刘合顺善治骨伤的声名就传闻远近。

刘合顺行医之初,除正骨外,又兼治吐血、妇科、风湿等症,收入渐多。为提高医术,曾私买尸骨,解剖观察,练习正骨手法,经细心琢磨,终于练成“一手还位法”。他能凭手感探知骨折情况,凭手法复位,再用药物促进患者复原。因此,不仅在峨眉名声大噪。而且内江、自贡、乐山等川南各地,亦常有伤病员来峨眉求医。刘氏除应用部分中药外,颇喜欢使用草药,而且疗效也甚好。

1950年,刘合顺因曾任伪保长时有劣迹而被逮捕,判以徒刑。峨眉县人民政府念其有正骨技术之一技之长,在公安局(峨眉山市绥山镇九街)开设了一所“峨眉县正骨诊所”,令其立功赎罪,时周围数县均称其为“刘合顺正骨诊所”。1964年10月,刘合顺病故,时年89岁,其医术传马星恕等人。

四川草药医生的用药特点是医药结合,对症治疗,偏重于问诊,很少有四诊合参者。一般是凭个人经验的积累配伍用药,很少有统一的处方。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使用的多是单方、验方,所以有些单纯的病症,如烧伤、烫伤、毒蛇咬伤等,一旦用药对症,则效如桴鼓,而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病证,如暑湿、哮喘、月经不调等,其用药则无法兼顾病情的各个方面,难以取得显著之疗效。四川草药医生所用药物多为本地土产,干鲜并用,多不经炮制或只作简单的处理后就直接用于治疗。也有些草药医生使用少量“官药”,如川芎、当归、大黄等,但却极少有用甘草者,认为甘草味甘能缓解药性,不利药效的迅速发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