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221|回复: 0

中国的梅毒流行状况到底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0 0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5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告作出中国梅毒患者快速增加的结论,此曾引发舆论热议。而9月9日,同一杂志又刊登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专家对此观点的强烈反驳。

发表于5月6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热点透视”栏目的上述文章称,2008年,中国有9480例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梅毒,是五年前的12倍。这相当于,中国平均每1小时,就降生一个“梅毒宝宝”。 该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祥生和两名英美专家共同撰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吴尊友和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副教授周平玉联名近期则致信该杂志,认为中国先天性梅毒病例并未增多,数字上的迅速增加主要时由于疾病报告体系发生变化,以及大量误诊所致。

  误诊争议

  中国的梅毒流行状况到底如何,上述学者各执一词。

  吴尊友和周平玉称:“尽管在中国,性传播疾病(STDs)已经成为值得注意的疾病,但2008年2月一份专家组综述,已得出结论:急剧增长的梅毒报告病例主要是由于诊断和报告的系统改革所致。因为,2004年,中国启动了传染病全国网络实时报告系统。”

  而“针对怀孕妇女的梅毒监测并未显示2005年至2009年梅毒的传播出现显著变化。”

  此外,两位作者还指出,2008年,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对42名先天性梅毒的婴儿进行了12个月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在其出生3-10个月之后,经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所有婴儿的梅毒抗体都为“阴性”。

  “这类误诊和对先天性梅毒病例的夸大也曾发生在美国底特律。”吴尊友和周平玉认为,“这些结果提醒我们必须理解数据收集、报告的程序,此后才能保证对数据的准确解读。”

  对于这样的反驳,陈祥生和其他两位5月6日文章作者亦在9月9日一期杂志上作出了回应,他们认为,病例报告方式的改变的确造成了报告病例增多,但对中外文献的系统检索显示,早在2004年之前,梅毒疫情已经在高危人群以及怀孕妇女间传播。

  陈祥生等人承认,对先天性梅毒的精确诊断是困难的,但他们同时指出,“这个困难不能模糊当前在怀孕妇女间预防梅毒及其不良后果的重要性。”

梅毒病例持续增长

  事实上,虽然通过禁娼与查治,50年前中国已基本消灭了梅毒,但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卫生部数据显示,1999年报告病例80406例,年发病率 为6.50/10万,2009年报告病例327433例,年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14.3%。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率为0.53/10万活产数,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10757例,报告发病率为64.41/10万活产数,发病率年均增长 49.2%。

  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三位。高危人群,即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高,其中性工作者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6%。此外,孕产妇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1.3%,平均为0.5%。

  近年来,各地媒体也多有关于梅毒增多的报道。今年6月,《扬州晚报》报道:“我市各医院不断接生出患有先天梅毒的胎儿。仅苏北医院儿科,就在最近两月,接连收治了7名“梅毒宝宝”。不仅是梅毒,一些医院还不时地发现小宝宝出生后感染了其他性病的事例。”

  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传播途径与艾滋病基本一致,感染梅毒后只要及早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感染梅毒的孕妇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抗梅毒治疗,就可能出现流产、早产,或者产下先天性梅毒患儿。孕妇一旦确诊为梅毒后,如治疗及时,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

重启强制性婚前检查?

  上述《扬州晚报》的报道中还建议,为预防梅毒,市民应主动进行婚前体检

  无独有偶,9月9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另一篇针对5月6日报告的来信也认为,先天性梅毒增多是由于中国自2003年10月起取消了包括梅毒在内的婚前检查。

  这封来信的作者是伦敦大学学院的Therese Hesketh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的朱卫星(音)以及浙江大学的周旭东(音)。

  三位作者指出,在以往的婚检中,无论夫妻一方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都被要求在结婚前进行治疗。由于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由已经结婚的夫妇所生,因此,这项筛查措施是阻止先天性梅毒发生的有效措施。但是,自从婚检变成自愿进行,婚前检查的筛查率降至不足3%。

  三位作者还透露,先天性梅毒以及其他情况,如乙肝发病率的增高,正在使权威部门考虑重新进行强制性的婚前检查,这一措施已经在黑龙江省得到实施。

  对此,陈祥生等人的回应是:“Hesketh及其同事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观点,这一观点与我们的研究也是相符的。但是,重建强制性婚前检查体系的可行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陈祥生还透露,一个预防新生儿梅毒的筛查试点项目已在广东深圳实施,目前已经对超过50万妇女进行了筛查。


记者:戴廉

来源:《新世纪》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