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03:54 编辑
张灿玾张灿玾,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张灿玾:学贯古今 儒雅大医
张灿玾(右一)为博士研究生讲课
张灿玾的治学思想:
◆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
◆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
◆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
◆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
◆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
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浸润着山东的每一寸土壤。
济南市历下区的一栋住宅楼里有一不足100平方米的普通居室,名曰“琴石书屋”。屋内藏书充栋,奇石林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抚琴,琴声铮铮,如高山流水。弹到兴高之处,老人和声吟唱,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悲怆,时而悠扬……一曲奏罢,余音绕梁。
这位浑身透着儒雅之气、从容而潇洒的耄耋老人,就是国医大师张灿玾。
初度临东海,医门育此身
十三逢乱世,弱冠始行仁
“我的学历仅是六年小学加半部论语。”
张灿玾1928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市下回头村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祖父、父亲一生为医,德高望重,享誉一方。
1936年春,张灿玾始入小学读书。1939年冬,读完了小学四年级,1940年初,日寇铁蹄踏进荣成,家乡沦陷,被迫辍学。
1941年,家乡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在下回头村办起了完小(即高等小学),张灿玾入校继续学习。他学习勤奋,在两年多完小学习期间,不仅在学业方面每登榜首,还在课余时间自学了多种乐器演奏,参加学校组织的戏剧演出。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为张灿玾日后广泛涉猎,各科打下了基础。
1943年下半年,迫于环境,他结束学校生活,回家跟随祖父与父亲学习中医。父亲教读《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及《医宗金鉴》中临床各科《心法要诀》等,要求张灿玾熟练背诵。对《黄帝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亦选出部分重要条文,让他熟读,并参阅明、清以来重要医籍加以理解。当其祖父与父亲诊病时,张灿玾则认真学习老人诊疗技术及方法,并负责司药,对饮片的加工炮制、丸散膏丹的制作、药材质量的优劣及真伪鉴定的一般知识,均需掌握。此外,张灿玾还对本地所产中草药之俗名及植物形态等都很熟知,经常介绍给病家自采自用。这些都为张灿玾后来独立应诊和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的几年,由于抗战的需要,张灿玾参加了村里自办的剧团,导演了多部大型话剧、歌剧、京剧,颇受村民欢迎。他还当过一年小学教师,参加过青年抗日救国会的各种活动。在此期间,他仍继续坚持阅读了《寿世保元》、《万病回春》、《医宗必读》、《石室秘录》、《医方集解》、《本草备要》、《陈修园医书》、《外科正宗》等医学书籍及文史方面有关著作,学业大进。
尽管后来张灿玾成为中医药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说,“我的学历很低,仅仅只是六年小学加半部论语。”
侵晓闻鸡舞,灯下笔耕勤
足以扶困厄,犹可疗斯民
“文献研究离不开临床经验,多年行医经历为我打下基础。”
经过多年学习,张灿玾已掌握了中医最基本的诊疗技能。1948年,他开始独立应诊。此后数年,他白天看病,晚上看书,研究中医经典著作,阅览历代医籍,学习现代医学,常常深夜才睡,鸡鸣即起。
1949年,张灿玾参加了区医药联合会。1952年春,他奉调参加县防疫队,承担反细菌战任务,时值俚岛区峨石山村麻疹流行,县防疫队派张灿玾等两人前往救治。经调查,全村约百名儿童患麻疹,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治疗,患者无一例死亡。
张灿玾临证系继承祖业,不分内、外、妇、儿,皆能应诊。他认为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无论内外妇儿,医理贯通,治病用药,贵在立法,而法的确立来自辨证,理法方药得宜,则药到病除。因此,“中医大夫最好是全科医生,各科是一个整体,要用中医整体观去辨证。”
曾有一患者皮肤瘙痒难耐,找皮肤科医生治疗多日不见好转。张灿玾为其诊病时发现该患者不仅皮肤痒,还有口大渴、面红等症状,再结合舌苔脉象,他认为患者应属阳明气分之热,遂依法而治,患者很快就好了。“这就是用内科方法治疗皮肤病,中医注重整体!”
凭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张灿玾很快闻名乡里。但他仍精勤不倦,常常挑灯夜读。
张灿玾认为,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包含了人文学在内,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应”的哲学思想。同时中医又是应用科学,理论离不开临床实践。临床医生在诊疗中要注意辨证多面化、个性化,要标本兼顾,对待病人要认真、要有同情心。此外,学术可以分派,但医生不能守派,要根据病情选方,不能拘泥。
悬壶乡里,十年临床,使张灿玾认识到实践对从医的重要意义,所以他来到大学以后,也不放弃任何应诊的机会,数十年来,他治好了很少病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尽管后来我一直致力于中医文献研究,但我首先是一名医生。文献研究离不开临床经验,搞文献既要懂医理又要懂文理。多年的行医经历为我后来在文献上的研究打下基础。”
壮岁金陵去,归住黄河滨
执鞭杏林下,桃李几度春
“我给学生制定的习业训词是:厚德怀仁,乐群敬业,医文并茂,理用兼优。”
1958年,山东省荣成县卫生局选送张灿玾到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同年又派其赴南京进入江苏省中医学校(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班学习。虽然只有1年多的时间,张灿玾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夜以继日,刻苦学习。他还是古旧书店、旧书摊的常客,曾用节衣缩食省下的钱,买下了《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伤寒论直解》等一批古籍。
张灿玾后来每谈及此事时,常说去南京学习是他医学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这让他对中医学的历史地位和现行价值的认识更明确,对中医学四大经典学术价值的理解更深。
1959年7月,张灿玾回到山东,同年9月,调山东中医学院(后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工作。自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执教生涯。
自调入山东中医学院任教以来,张灿玾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张灿玾总结出了6点治学思想:即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从医的重要基础;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建立中医信念的关键;集临床、理论、文献于一体,是加深掌握中医学术的需要;医文并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博览群书、兼容并蓄,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源头活水;坚持继承发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指导方针。
他正是以这种思想去教育影响他的学生。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处处长谭奇纹是张灿玾2000年招的博士生。她进入师门后,老师对她的每一步都很关注,给她重新讲解“四大经典”,让她对中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新的认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她记忆最深。有一次,老师为了让她准确理解《灵枢》中的一句话,查找了汉代以前的所有关于针灸的论述供她参考。“这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使我终生受益。”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的李玉清1995年跟随张灿玾读博士。“老师在治学上追求极致,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张灿玾除了教授中医学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次他运用古人印刻知识对一册古籍善本进行准确断代后,让李玉清也开始迷上了传统文化。“毕业已经10余年了,老师身上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多年来,张灿玾已培养博士生18名、硕士生4名。他们均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
架上书万卷,窗前月一轮
龙虫雕作事,乐道不染尘
“我这辈子离不开书,什么时候不能看书了,就给我准备后事吧。”
张灿玾在中医文献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著有中医古籍整理、点校、研究等多部著作,并发表论文100余篇,对《针灸甲乙经》等古籍的整理研究影响深远。
1964年3月,张灿玾与徐国仟等受命整理研究《针灸甲乙经》。张灿玾北上天津、北京查阅古籍的各种版本及相关资料,并阅读了大量文史哲有关著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整理校释工作完成。此后,这本《针灸甲乙经校释》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这次整理研究,张灿玾深切体验到中医古籍整理即文献研究对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1983年,张灿玾被卫生部指定为华北山东片古籍整理学术带头人,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素问吴注》、《松峰说疫》、《经穴解》、《石室秘录》校点等10多部中医古籍。
在整理古籍的同时,张灿玾对中医经典医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尤其对《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条文释义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著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一书。
1994年,张灿玾开始撰写《中医古籍文献学》,每天平均工作10多个小时,历时3年完成,全书100多万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体现了国内外该专业的最高水平。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在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他的老伴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由于过度劳累而复发胃肠病和颈椎病。
张灿玾认为,文献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实践文化的依据。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载体和宝库,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源泉,是中医学临床应用的指导,是中医研究的理论依据与信息资料,是中医教育的知识之源,是医史研究的素材。
研究文献离不开古汉语知识,张灿玾深厚的古文修养来自于他平时的大量阅读。他的儿子张增敏说,父亲爱书如命,经常买书,而且坚持每天读书。家里藏书5000余种,有上万册,其中医书3000多种。记者看到,张灿玾家中的客厅被改成了书房,四壁都是堆满书的书架,卧室床头枕边也都是书。
张灿玾爱书,他上街不是去书店,就是逛旧书摊。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张灿玾上市集,卖染料商贩董某摊上的一集书函吸引了他,经检视知其系中国学会辑印《周秦诸子校注十种》,遂欲高价购买,摊主本欲用来包颜料,见张灿玾如此识货,将书相赠,让张灿玾喜出望外。该书对张灿玾后来进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在文字通借的辨认方面提供很大帮助。
总结张灿玾的一生,从六年小学、半部《论语》到大学终身教授,最终被评为“国医大师”,归结到一点,就是基于他的苦学意志、敬业精神,这就是他的经验所在,也是他之所以能掌握多学科知识和具有多种爱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这辈子离不开书,什么时候不能看书学习了,你们给我准备后事吧!”这是张灿玾时常给家人说的一句话。
吟诵诗古韵,琴石亦悟真
春秋八十载,沧桑岁月新
“我必须不停顿地努力奋斗,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张灿玾给自己书房起名“琴石书屋”,不难看出他兴趣爱好之广。
他少年时逢乱世,虽只是“六年小学加半部《论语》”的教育,但他善于钻研,自学能力极强,写诗填词、抚琴弄笙、书法篆刻、吟唱赏石……凡此种种,皆自学而成。用他自己的话说,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培养和激发了他多种兴趣与爱好,一方面对文献研究帮助很大,另一方面生活更加丰富,尽管清贫,但精神愉悦。同时,这些兴趣爱好让他在工作压力、病伤困扰下,更善于化解矛盾,克服困难,调节生活,保养形神,以享天年。
张灿玾从少年习读《千家诗》到青年研读《白香词谱》,从中渐悟诗词韵律,开始写诗填词,以抒情怀。他的作品题材不限,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也有对中医事业的赤诚之情。他常与中医界的前辈们诗词往来,作品受到同行好评,并被多家“诗集”采用。曾出版《医余吟草》诗词集。因其诗词格律工整,立意高远,张灿玾还被吸收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不仅会吟诗作词,张灿玾还会吹拉弹唱。青年时期,他在本村剧团就已学会笙、管、笛、箫、唢呐、二胡等民乐,还在友人指点下学会了西乐小提琴,晚年又习古琴。他的家中时常飘出悠扬的乐声。此外,他还写歌来歌颂岐黄大业,如“杏林习业歌”、“医圣赞”、“杏林颂歌”、“杏林春”、“医学经典赞”等,以示其对祖国医学之热爱。而张灿玾对国粹京剧也十分热爱,常常与票友一起唱念交流。
古人云,字者,文人之门面。张灿玾曾无论备课、临诊或办公,尽用毛笔,暇时或操管临仿,或依案读帖。他的书法自成一家,苍劲有力,浑然大气。学习书法之余他研究篆刻,从中学到很多对于文献研究有参考价值的知识。同时他也操刀治印,自言其志。
张灿玾喜欢石头,家中大小奇石百余件。他说,这些石头极尽大自然之工力,鬼斧神凿,浑然天成。或似物,或寓意,或出景,或寄情,不一而足。他爱石,意在以石喻人,遣兴抒怀也。所撰“石论”一文,尤为爱石者青睐。
年过八旬的张灿玾自治一印“穷莫坠青云志,老当怀骐骥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回首80多年历程,他说,“我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是党培养了我,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我只有读过六年小学的文化水平,我必须不停顿地努力奋斗,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这不是一种生财致富之道;公私难以兼顾,忠孝不能两全。”
“乐群敬业,医文并茂,厚德怀仁,继承发扬……杏林宝库,永放光芒!”悠悠琴声中,张灿玾抑扬顿挫吟唱显得分外高亢……
(注:文中小标题引自张灿玾诗作《八旬诞辰自咏》。)
张灿玾小传
1928年7月,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下回头村;
1943年起,随祖父与父亲学医;
1948年,独立应诊;
1955年,创办荣成县崂山区联合诊所,并任所长;
1958年,被选送至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及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开办的教学研究班学习;
1959年起,在山东中医学院工作,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院长;
2006年,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名医:张灿玾的更多内容...
谆谆铭言 垂教至深——听“国医大师”张灿岬教授一席话□ 孙相如 湖南中医药大学
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们迎着晨雾,伴着难得的一丝清凉,驱车奔赴济南,去拜访刚被评为“国医大师”的张灿岬教授。
说起来,张老先生算是我们家的故交,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与曾祖孙镜朗先生是山东省中医研究班的先后同窗,六十年代初曾来家与曾祖畅谈医事,所以,这次的拜访激动之余却也平添了几分亲切感。
张老先生家住山东中医药大学对面一处普通的小区之中。上楼叩门后,颇具学者风范的张老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进屋后,登时仿佛置身于一个由“琴石书画”构成的别样世界!张老擅琴弦、好怪石、爱书法、精水墨,这不大的书屋里,已然是张老爱好的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那丰富的藏书、琳琅满目的怪石;墙上是张老画功卓绝的山水;高处,悬挂着琴弦等一类乐器;桌上的墨宝透出沁人的清香。本以为医者只能专究医道、不闻志趣,没曾想一代名医张灿岬教授却玩得潇洒、玩得精彩!
落座后,张老首先关切地询问了我的学习情况,而后我们聊起了时下比较尖锐的“中西医之争”的问题。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大师提及于此,没有显出一位八十高龄老人的固执,反而有着清醒的见解,他的一番话给我这个初涉医途的后生上了生动的一课。首先,张老主张:与其针锋相对驳斥“西贬中”,不如中医静下心来冷静地反思自己。他说:“为什么很多人接受不了中医!?因为人们看不懂、听不懂中医,没有人会接受自己搞不懂的东西。怎么能让人们理解中医呢?这就需要医生自己去为病人、为百姓诠释中医。然而,很多医生并非医术不高明,而是治好了病却无法解释怎么治好的,不能提供科学的解释,没有理论依据,这就无法取信于大众,即使治好了病,也很难科学化地为所有人所接受。这就要求每一位中医人一定要扎实地掌握理论基础,给以临床坚实的后盾,才能使中医之路越走越宽!”寥寥数语,惊醒晚辈,也许我们中医学子的确存济世活人之心,然而急功近利的心态却让我们仅仅是贪求治疗疾病的一方一剂,却没有沉下心来去探究方剂治病的理论依据,忽视了中医基础的重要性,才导致中医学与大众生活脱离的越来越远。
离开之前,张老欣然答应了我们合影留念的请求。本拟求张老一幅“大医精诚”的墨宝,然张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当场挥毫,以“厚德怀仁,乐群敬业”八个大字相赠,寓意当代医者的本分义务,给后生晚学以警醒。
短短半日,感慨良多;寥寥数语,铭诸肺腑。此行意义深远,萦绕在脑海中的,除了张老先生的潇洒,还有一位国医大师的风范,以及“厚德怀仁,乐群敬业”的分量,然而更多的,则是一个形象,一个榜样,一个值得自己奋斗终生、努力追求的目标!
张灿玾 > 穷60余年从医经验和体会,张灿玾说——理论是基 人才是本 疗效是关键 穷60余年从医经验和体会,张灿玾说——理论是基 人才是本 疗效是关键 □ 张灿玾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近年来有忽视中医理论的倾向,十分危险。基础一垮,大厦必倾。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与提高,方保无虞。 ● 目前的中医队伍十分复杂,相当一部分人既无真才实学,也不相信中医的科学性。必须对现有人员进行整顿和再学习,以解决中医乏术的问题。 ● 现在不少中青年医生很少阅读古书。有些经典著作在高教课程中也成了阳春面上的葱花,令人遗憾。 本人从事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已60余年,对中医事业所取得的新进展,倍感高兴,然对中医工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亦深感忧虑,现仅就中医工作的5个问题和8个关系,聊陈管见。 抓住五个根本 理论是基础。中医学术之所以能存在于今,特别是在近百年来,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之下,仍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医学术的坚实基础,然而,近年来有忽视中医理论的倾向,十分危险。若基础一垮,大厦必倾。吾意必须进一步强调,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与提高,方保无虞。 人才是根本。中医事业之振兴,靠的是人才,历史与现实都说明,数千年来中医事业之所以能传承下去,靠的是一支坚信中医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队伍。然而,目前的中医队伍十分复杂,一部分人既无真才实学,也不相信中医的科学性。因此,必须对现有人员进行整顿和再学习,以解决中医乏术的问题。现行教育制度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都存在不少问题。应在办学方针和教育思想方面都进行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好教学的方向和宗旨,方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疗效是关键。中医得以存在的关键,是中医自身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然而,就如今的中医医疗单位来说,虽然也有许多深受群众信任,但也确有不少中医医院由于种种原因的确不尽如人意,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有些中医工作者,中医水平不高,疗效较差,仅靠一知半解的西医知识来支持,因此,中医疗效不高,故中医院必须进一步强调,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中医疗效。 财力是保证。目前,中医医疗机构多都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有些基层中医院甚至是由某个西医门诊部或门诊所改头换面成立起来的,物质基础十分简陋,人员中医临床水平很低,甚至仍以西医为主。财力更难以得到相应的资助和扶持。如此条件,怎能承担起发展中医事业的历史重任?故建议有关部门,务须对中医机构在财物方面给予必要的资助,在人员配备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且应委派坚信中医的人员担任领导。 政策是导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中医政策,才挽救和保护了中医,使中医学术得以继承和发扬,中医事业得以发展和提高,中医队伍得以扩大和进步。然而,前些年,发展中医的指导思想有些混乱,甚至有过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脱离中医发展自身规律的思想。建议中央领导重申党的中医政策,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中医。 把握八大关系 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中医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以现存古籍来说,以辛亥革命为限,就有万余种之多,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其中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此外,在诸多名老中医的头脑中,也保留有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他们进行继承和抢救,是历史赋予现代中医人的重要使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然而,近些年来,有些人却不重视继承的问题,妄谈发扬,长此以往,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所谓传统,是指中医自身原有的学术基础,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能促进事业的发展,先辈们就是如此,使中医学术不断向前推进。今天仍应遵循这一原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不谈继承传统,妄谈创新,岂不是空中楼阁,数典忘祖?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中医与西医是客观存在的两种医学体系,宪法总纲第21条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就目前情况而言,两种医学各成体系,不能互相代替。作为中医机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中医。当然,在学术发展的进程中,两种学术的互相借鉴和互相补充,是允许的。但把中医医疗单位过分“西化”,就谈不到发展中医了。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前所述,理论是中医学术的基础,理论也是从实践当中产生的,反过来,又以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中医学发展的辩证法。中医理论之所以得以存在,就是因为它能够指导实践,中医疗效得以提高,也是由于有中医理论的指导,我们现在之所以有些疗效不高,正是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削弱。故从事临床工作的同志,必须进一步强调理论方面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古籍与今著的关系。大量古籍,尤其是诸多经典性著作,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今著是指今人的著作,主要指某些今人的经验。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古籍与经典著作中,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应该大力挖掘。许多名老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根基。但是,现在不少中青年医生很少阅读古书,很多古籍在图书馆中已成为尘封之物。有些经典著作在高教课程中也成了阳春面上的葱花,令人遗憾。 中药与中医的关系。中药与中医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中药,才能更好发挥中药作用,才能提高疗效。但是,目前对中药的研究,脱离了中医和中药的理论,单独追求化学成分,研究的结果能代替中医吗?比如黄连素能代替黄连吗?因此,对中药的研究必须在中医中药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对中医药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文与外文的关系。中医高教事业,自建院就规定有医古文一课,这是根据学习中医的需要而设置的。另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又规定高校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因此,加之其他因素,中医院校的学生负担很重。就当务之急而言,中医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学好中医,要学好中医,就必须学好医古文。但目前中医高等院校由于新增加课程较多,如外语过级、计算机过级、西医选修课增多等等,把中医课及医古文课时大为压缩,这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建议有关部门,务须重视此事,予以妥善解决。 理论思维与实验研究的关系。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物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古人所谓“医者意也”及“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等,颇富有这方面的含义,也很符合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当然中医学也不曾拒绝某些实验和直观的方法。实验研究是现代研究方法之一,对中医学的研究,当然也可以有条件地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但有时用实验方法得出的数据并不一定符合中医理论和要求。因此,要根本解决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对理论思维的培养决不可忽视。 60余年的从医生涯,使笔者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笔者在学习与研读众多中医学典籍时,更加体验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吾生也鲁,学也浅,不揣冒昧,发诸管见,愚陋之识,不胜惶恐。切望方家,不吝赐教。 |